第63章 路灯(1/1)
“何以上启神明?”
“神有其道,人行其路。如藤之大树,藤攀于树,而树不移也。”
日落西山,天色渐暗。
娘娘庙烛光渐起,行人已经皆尽散去。这也是黑山娘娘庙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太阳落山必定闭庙,不知从何而起,也不知由何而始,反正从庙宇兴盛之时就默默流传的规定。
眼下太阳已经快要落下去了,所以人群也都提前退去了,就算有不知规定不愿离开的人,也自有人劝他们自愿离开的。
白日里人山人海的平台之上此时只有空寂,可就在这种安静之中有一问一答之声响起。既不刺耳也不突兀,完美的融入了周围的环境,随着风声飘荡在庙宇四周。
拉近了瞧,原来是在平台一隅的巨石之上正有两道人影相对而坐,那问答之声正是从俩人口中传出来的。
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承道和王庾生。
俩人奏对一经开始就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般的畅快,二人沉浸其中也渐渐的忘记了时间的流转,以至于天色渐暗二人还沉浸在论道之中。
而旁人见他们交谈的东西晦涩难懂,俩人又对处彼此的外物全然不顾,加之王庾生是黑山娘娘的庙祝又忝为临浮县名士,自然不敢去打扰二人,到了闭庙之时也不敢上前催促,只得默默退去,因此才有了这副情形。
而此时俩人从早谈到晚却是越谈越发的精神,李承道此时有修为傍身,这点程度的劳力不能损其分毫,自然毫无感觉。而王庾生一介凡人儒士,连个普通武功都没有学过,竟然也是异常精神,实在奇怪。
不过,此时俩人都沉浸在辨道之中,对于这些不寻常的地方都没有注意。
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俩人这才注意到周围的变化,察觉到时间竟然已经来到了黑夜。
“哎呀!没想到不觉间竟然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叨扰小友良久,实在惭愧啊!”
“诶,我也是乐在其中啊!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顿了一下,王庾生出言,“如此天色不早,神庙闭门,众人也皆已散去,你我二人也下山如何?”
“善!”
于是俩人携手起身往山下行去。
此时太阳虽已落山,可圆月当空繁星点点,月华星光铺在大地之上为其罩上了一层白纱,照的山林小路一片大白,因此并不影响二人下山。而且李承道灵目小成夜视如昼,白天黑夜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就算没有月光他也能看的一清二楚。因此在下山之时特意留意着一旁的王庾生,好在有危险的时候扶他一把。哪知人家王庾生根本就用不着他关照,在专心与他交谈之余还能分心走路如履平地。
见此情形,李承道收回了注意,看来是自己想多了,同时心中的担心也放了下来。
“哦,对了,适才忘了问了。李小友此行可有去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么?”
这是二人交谈这么久以来,王庾生第一次问及李承道本身。虽然只是如此简单的问,但李承道知道王庾生想问的是什么,于是回答道。
“我此次出来只为游历天下,是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并无明确的去处。只是路上听闻此处有一黑山娘娘庙颇为灵验,遂临时起意过来瞻仰一下。说来惭愧,来时匆忙,竟忘了订个客栈了。”
听闻李承道如此回答,王庾生神情越发高兴了几分,拉着李承道说道:“那小友何不来我府上一住,让我聊表一下地主之谊。”
“诶,怎么好意思叨扰王兄。”
李承道推辞道。
他的推辞是真心,一是确实不想打扰别人,二则是自己每日修行,行为在外人看来难免觉得怪异,一个人反而自在,于是想都没想就开口拒绝了。
王庾生则浑不在意,而是继续邀请。
“哈哈,我临浮镇虽小,可因为娘娘的原因,每日来此的人却不少。许多没等到祭拜滞留于此处,或是想多朝拜几天的人多的很。此时你想去找客栈住,怕是痴心妄想喽!”
说完见李承道还是面露犹疑,便面色一扁,佯装怒道:“可是小友看不起老夫,甚至不愿过府一叙!”
见王庾生如此表演,知道他是铁了心让自己去他家住,反正也没有定下住处遂答应了下来。
“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叨扰了!”
王庾生瞬间满面春风。
“哎,如此就对了么!”
山不高,镇不大。
没走多时俩人便已经回到了临浮镇之中,此时天色刚暗,镇中四周灯光渐起,点点的灯光汇聚成了万家灯火,川流不息的人们依然忙碌不息,整的小镇就像活了过来一样。尤其是那一条主街之上更是灯火通明,置身其中宛如白昼。
王庾生领着李承道穿行于其中,自豪的给他讲着一路上的繁华,那神情,就像给旁人炫耀自己孩子一样得意。李承道也适时的发出一两声赞叹,更是让王庾生得意的上天了。
此地繁华自是不能和现代化都市相媲美的,而李承道的赞叹也不是虚伪的奉承,他赞叹的是王庾生那一颗赤诚之心。当王庾生目光投注于街景万民之时,双目璀璨如有光华射出可与星月争辉。那光华不是想象不是形容,而是李承道那一双灵目真实可见光华。
只不过…怎么有一点神道的那味呢?
难道是因为王庾生身为庙祝的原因么?
可…在那庙宇之中却没有一丝神明的气息。
实在奇怪……
如此疑惑在李承道心中一闪而逝,随后便被王庾生热情的拉到下一个地方。
如此,本该处于进镇就不远的王家院子,硬是被王庾生拉着绕了一大圈才走到。
王家所处的位置虽然不算偏僻但也离繁华的镇中心不近,并且这个区域也属于居民区,因此就不似主街那般热闹。此地没有路灯一说,除了每家大门外挂有灯笼之外就只有偶尔走过的行人手中提灯里有那么一点光亮。
二人从繁华之中走进幽静,像是受环境的影响,一路亢奋的王庾生此时也安静了下来。
静静的穿过了几个街道转过了几个角,当再一次转过街角之后李承道眼前一亮。只见大道骤宽,而且道路两侧整齐的排列着两排…路灯!
灯光不甚亮,甚至有些昏暗,但被人精心设计的刚好能照亮大道,却又让人不至于在夜里感到刺眼。
为行者照亮前路。
大道不长,尽头想来就是王家的院子了吧!
“这灯…是你设置的?”
“嗯,只能布置到这里了。”
等俩人再次拐进一个小道之后,李承道这才恍然,灯的尽头并不是王家,王家其实并不在那条大道之上,而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之内。
“噔…噔…噔…”
王庾生轻扣了三下门,声音轻到让人怀疑里边到底能不能听到。然而,显然是多虑了,声音才落下大门便应声而开。
门向内,分两侧开。
随后显现的便是立于正中的一道人影。
“父亲。”
儒衫儒帽,面容周泰,神色恭谨,如此的合乎于“礼”。
“嗯。”
不同于在外的温良淳儒,也不同于李承道眼中的炽热,此时的王庾生威严肃穆,平静的点头回应了一声。随后为其介绍道:“这位是为父新结的挚友,李承道。”
“见过尊长。”
微一点头继而又转向李承道:“这是吾子,王仁。”
李承道见那王仁看起来二十来岁的样子,说不定比自己还大呢,自己怎么能受长辈之礼呢!于是赶紧上前给扶了起来。
“你我年龄相若,怎能受此大礼!”
“怎么不能?你我同辈相交,自是他的长辈,何况达者为先,当受之。”
王仁受扶起身,神态依然恭敬。
“礼不可废。”
李承道对这些其实不怎么在乎,不过他人的感受还是得顾忌一下的,如今来看王庾生父子理所当然毫无芥蒂的样子,反而是自己有些矫情了,于是也不再多说,坦然受之。
三人跨入院中,由王仁带路往前行去,院子不大却有亭有山有水,颇显幽深之意。跨过水绕过山穿过亭,王仁引着来到了会客正厅之中。
王庾生对着王仁吩咐了一声:“去准备些吃食来。”
王仁很认真的回了一声“是”,随后便退了出去。
王庾生见王仁准备去了,这才转过头笑着请李承道坐了下来。
坐下之后李承道没有说话,而是有些好奇的看着如此转变的王庾生。而王庾生则微微一笑开口道:“是奇怪我为何如此态度么?”
“嗯。”
李承道点头。
“哎…”
王庾生长叹一声:“说来惭愧啊!我从小博览群书,后又求学于名师,自以为博古通今明人心之无常晓天地之机辩,以为天下之大我何处不可去得?可当我负笈游学,经历过、看过许多事情之后才明白自己的自大与无知。此后读书确是越读越觉得糊涂,反而失了大道。
我自己都没读明白,怎么能教明白呢?不愿儿子为我所误,又不愿他碌碌一生,便只教其守规矩,只要在世俗规矩之内总不会有错的。
故,才如此刻板严厉。着实惭愧啊!”
“哦?那为何不为其另寻一师?”
“呵!学不如我,识不如我,如何另寻一师!”
二人谈话间王仁奉上了茶水,随后又默默退了出去。
王庾生为李承道斟上茶水,他们俩人说了一天没停,其间没吃没喝到了此时俱是腹空口燥,正好润润喉,以缓焦躁之意。
上好的茶水二人皆没有细细品味,如牛饮一般一干而净。
“啧,好茶!”
“暴殄天物。”
“呵呵”
李承道笑而不语。
“呵呵”这俩字不愧是经过互联网大环境精炼出来的词,杀伤力确实不小,本想打趣一下李承道,没想到却反被打趣,王庾生轻咳一声赶紧转移了话题。
“哦,对了,刚才咱们说道哪了。”
“说到你小窥天下之师。”
“啊!我有么?”
“有!”
李承道确信。
王庾生想了一下,好像,可能,应该自己本心之中确实有那么一丝自傲,虽然寻常间总是谦和有理,但骨子里还是下意的认为“我不行,可你们皆不如我”。
虽然在迷茫之后偏居于一隅,可他心中还是如此想法,不论是庙堂的高官还竹林大儒都入不得他的眼。
高官无实才,大儒无经纶,都是徒有其名。
这天下虽然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其实骨子里已经糜烂失道,随时有可能倾覆,所以他才迫切的想要找出一条大道引导世界回归正轨。在寻遍天下,穷经皓首之后,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之时,他才终于明了自己的眼前根本看不到答案,才终于接受早就到来的绝望。
正因为经历过绝望,所以在见到李承道之后才会如此急于求教。他本来也只是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请教的,没想到确是自己抛砖引玉。自己发出的那些疑问李承道都能给出非常独到的见解,而一些想法更是有着一整套完备的、系统的体系。
对于一些很棘手的问题,很轻易的就能从中找出解决办法。
听过之后,恍然大悟,一种“原来如此啊!”的感觉。
求知若渴,王庾生甚至想拉着李承道秉烛夜谈。可再一想,那样也太失了礼数了。
就此只能作罢,最终不舍得各自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