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宣朝鲜使臣觐见(1/1)
乾清宫要比万寿宫大上许多,而且构造恢宏大气,非寻常宫殿可比。
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红白二色构成的巨大宫殿,白栏红瓦,蔚为壮观。
再加上大雪天气的渲染,给整座宫殿覆盖了一层天然之白,使之看上去更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感。
侧门打开,大太监王瑾迅速探了进来,只见他脖子前倾,脑袋压的老低,帽子上、衣领上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有的地方甚至化成了冰碴子,晶莹剔透。
“太后,陛下已经进去了,您看?”
大太监王瑾略带寒颤,说起话来哆哆嗦嗦,显然是被冻到了。
王瑾道:“是否传步辇?”
皇祖母瞥了他一眼,温声道:“不必麻烦了,哀家走过去便是!”
雪,依然很大!就连汉白玉雕刻成的栏杆上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使之看起来略显臃肿。
然而,通往乾清宫的石阶上却有一条干干净净的小道,尺许长,像是撕裂棉衣的一道口子一样,与周围的环境大相径庭。
石阶上,数十名小太监排成两列,手里拿着扫帚,铁锹等卫生工具,将小道维持的片雪不沾。
这……怎么跟现代有些地方相似,就算天气再恶劣,某些地方总是能组织人手,打出人间一片天!
皇祖母抱着我走在这条小道上,众太监前呼后拥,将她维护地严严实实。
王瑾从近前的小太监手里夺过扫把,细细地清理着道上的积雪,俨然成了一位清洁工;两名宫女在后拖着皇祖母的长裙,小心翼翼,使之不沾雪泥。
短短几十阶,竟然走了将近二十分钟,也真是够小心的了。
乾清宫是故宫对外开放的景点之一,我也有幸去过,所以对这里有一定的了解。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采用斗拱结构,为古代建筑之典范。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满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然而,明代乾清宫与清代乾清宫还是有所不同的。
就比如,这“乾清宫”三个大字的书写样式就不一样,后世的是满汉同文,而眼前的是纯汉字书写;后世的大殿中央牌匾上写的是“正大光明”,而眼前的是“君主华夷”……
父皇端坐在宝座上,身穿绛纱衣,长过膝盖;腰佩白玉带,纯洁无瑕;头戴乌纱帽,点缀着浑圆均匀的玉石,十二列,每列五枚,看上去极其华丽……再配以满殿的金銮仪仗,此时的他宛如天降神明一般,神圣不可亵渎!
父皇看到皇祖母前来,连忙起身,道:“大明祖制,接见外邦使臣,当服以皮弁。母后来得匆忙,礼服未备,不若另设帷幕,垂帘听政,方不失我大明体统!”
皇祖母微微一笑,也不恼,反而一脸欣慰的样子,道:“皇帝事事以国家为重,哀家幸甚!”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我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
我不禁心想,这明朝后宫都不存在宫斗什么的吗?这要是搁在慈禧、武则天等人身上,还不得换个皇帝?
很快,一张黑色帘子就挂了起来,将我和皇祖母隔在后面。
也不知道这帘子是什么材质,就跟汽车上的玻璃膜似的,从内向外看得清清楚楚,从外向内却模糊不清。
又过了二十分钟,六位大臣络绎前来,将身上的大氅子交给殿前侍奉的小太监,然后相互拍打身上的积雪,整理完毕后才徐徐进来。
看着他们一脸疲惫的样子,想来是车轿走得极快,旅途劳顿所致。
咦?他们居然也换了一身衣服!
我顿时了然,他们之所以紧赶慢赶,就是为了换这一身衣服呀!
只见他们一个个头戴梁冠,或六梁,或五梁;身穿赤罗衣,白纱中单,青色领缘,腰佩赤白二色革带,白鞋黑底。
与之前所见的乌纱帽,禽兽补子大不相同,眼前的衣服更显规整、等阶。
看来,这就是明朝时期的重要礼服了,是要在重大场合才穿的衣服。
“臣等来迟,望陛下恕罪!”
六位大臣纷纷下跪,将礼数展现到位。
“众卿免礼,朕召卿等前来,已是孟浪,又岂敢妄议罪责!”父皇面露惭色,温言安慰道。
不料,本是随口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被大臣杨溥抓到了细节,只见他脸色肃穆,跨步上前。
杨溥道:“陛下慎言!臣等享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陛下兢兢业业,何谈孟浪!为君者,当言行如一!”
我算是发现了,这杨溥性子多少有点直,所言所论虽然没有错,甚至是一番好意,但总是让人很不舒服。
父皇一脸尴尬,连忙转移了话题,道:“膳食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回陛下,尚需半个时辰!”
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在大殿角落响起,正是之前派去催膳的怀恩。
这小太监实在是太不显眼了,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看上他的,难道就只是因为他乖巧?
按理说,大明太监成千上万,身为皇帝,是不可能对手下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的,而皇帝所用之人往往也只是所识之人。
看来,这个怀恩必有多长!
默默的,我将这个小太监也记了下来。
父皇道:“好!时辰差不多了,该传召朝鲜使臣了!”
“王瑾,此番就由你前去吧!记住,莫要失了我大明威严!”父皇提醒道。
随即,父皇瞥了一眼神色慌张的怀恩,微笑道:“怀恩,你也去!”
“我?”
怀恩登时惊骇不已,鸽子蛋似的眼睛瞪的贼大,嘴巴里都快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还不谢恩!”
跪在一旁的王瑾“唰”的一下将怀恩的脑袋按下,神色比他还急,俨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其他的太监则是满脸的羡慕,恨不得取而代之,尤其是一个胖胖的小太监。
王振则是面不改色,不知道是自己际遇非凡,不屑于此,还是城府太深,喜怒不形于色。
“陛下,为君者当言出如山,不可妄言,孟浪一事,实属无稽!”
杨溥故事重提,务要在小事上规范人君,而且他所提的并没有错,很难让父皇反驳。
这一次,又有黄淮、张瑛二人含蓄表示,人君者理当如此!
父皇迫于无奈,只得当面认错,群臣才“放过”了他。
过后,君臣闲聊,上下和睦,一派庙堂盛世随即展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瑾带着小太监怀恩回到了大殿。
“启禀陛下,朝鲜使臣已至乾清宫外!”
“宣!”
“宣朝鲜使臣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