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二次北伐(1/1)
“臣,没有什么看法,而是想要和陛下说,盛世并不是嘴上说说的,如今大位已定,旧帝未去,是一个心腹大患,同时,各地异常的气候变化,也是需要在意的一点。”
杨士奇也明白,在建文帝这一个问题上,他可不能说太多了。
说的越多,死的也越快。
帝王家的事情,他一个臣子可没资格去参与到其中。
即使是给意见,都不行。
但杨士奇也明白,大明危机四伏并不是一个错误的言论,而是一个有合理依据的言论。
单单一个失踪的建文帝,就是一个隐藏的炸弹。
要知道,建文帝相比朱棣要年轻许多,假如未来有一天朱棣病故,建文帝又出来带着一帮旧臣想要拿回天下,不管从法理还是情理,朱高炽等人都会处在于下风。
“山东,河南等地连月无雨,而浙西等地又连月暴雨,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些都是大明眼下需要面临的危机。”
杨士奇逐一将问题说出,这些问题一直都积压着,因为北伐草原被排在了第一位。
朱高炽也只能这样做,优先将各地的粮草都运去前线。
前线军队要是吃不饱的话,那可会引起兵变的。
朱棣脸色一沉,尽管他这几天了公文,心里有所准备,但真正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感到有一些束手无策,人力在面对天灾,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杨士奇,休要蛊惑圣上!”
杨浦站了出来,看着脸色阴沉的朱棣,担心他因此被降罪。
所以,故意作出一副要斥责杨士奇的样子,其实是想要让他不要在继续说下去了。
朱棣又岂能看不出杨浦的这点小心思,摆了摆手道:“所以,杨士奇你的意思是,说出这番话的人是正确的?”
面对朱棣的询问,杨士奇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是的,臣能看出这些是因为有各地的公文拼加在一块,如果此人接触不到这些公文的话,他的才华在臣之上,想必也一定有解决这些事情的方法!”
虽说杨士奇并不清楚朱棣口中所说的人是谁,但从前面一条计策和这一个大明危机四伏的预言,就可以看得出来,此人的才华绝对不低。
“嗯,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第二次北征草原就按照这一条计策稍加修改执行吧。”
朱棣点了点头,脸色恢复为平静之相,让人看不出来他在想一些什么。
同时,第二次北征草原,也被借机提了出来。
召集文渊阁大学士来,朱棣很大一部分是想要提出并推行第二次北征草原。
第一次的北征因为遇到雨雪,不得不提前结束回归,开春之时,朱棣打算再度北征。
一鼓作气将草原部族的力量全都清扫,眼下又有了陈渊的计策扶持,他打算犁庭扫穴!
“皇上,你这……”
朱高炽一向都反对大动刀兵,听见朱棣这话,脸色顿时无奈。
“此事不要反对,计策你也看过了,完全没有问题,能够一劳永逸的将那些草原蛮子处理掉。”
听见朱高炽的话,朱棣也在第一时间说道。
朱高炽一张口,朱棣就明白他是想说什么,第一次北伐出征的时候,朱高炽就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反对过朱棣的这一个决定。
而朱棣也因为这个事情和朱高炽苦口婆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保证在冬季来临前退回来,这才得到了许可,得以出发征讨草原蛮子。
而朱高炽为什么会反对,原因自然也非常简单。
眼下,各地都在承受天灾,官府肯定是要调拨粮草去救灾的,要是不作为导致流民变多的话,很容易就导致出现一些乱臣贼子。
人在活不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敢做得出来。
“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定下来,一切都按照计策上所说的行事,然后在大朝会上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朕在给你们批,现在退下去吧。”
与此同时,站在旁边的朱瞻基则是一脸震惊的神色,朱棣口中所说的那些计划,和他在自己大哥兼老师那听到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变动。
也就是说,他在诏狱里头拜师,认大哥的事,已经被自家爷爷知道了?
想到这一点,朱瞻基不由自主的慌了神,他可知道朱棣一直不喜欢让孙子一代的去接触锦衣卫。
朱瞻基是耐不住性子,想要找点乐子,才会寻了一身百户的锦衣卫衣服。
“现在就我们爷孙三人,我的好大孙啊,你就没什么想和爷爷说的吗?”
将文渊阁大学士送走后,朱棣转过头来看着朱瞻基说道。
朱棣这话一出,直接是让朱高炽心头又一个咯噔,连忙看向自己的好大儿朱瞻基。
这小子,该不会又在外头惹了什么祸吧?
朱瞻基在听见朱棣的询问,随即也是尴尬的笑了笑:“爷爷,你这不是都知道了吗?”
朱瞻基心理跟明镜似的,朱棣居然把陈渊的计策公开推广,就代表他心里对于陈渊还是颇为认可的。
想明白这点后,朱瞻基悬着的心,这才松了下来。
“太子爷,你儿子在外面可是认了一个大哥,你又多了一个儿子!”
朱棣看着嬉皮笑脸的朱瞻基,随后眼睛一斜,阴阳怪气的对朱高炽说道。
朱高炽听见朱棣的话,顿时也是一头雾水,他怎么就不清楚自己儿子在外面还认了一个大哥?
这大哥能随便认的吗?
要知道朱瞻基的身份可是大明的皇孙,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下下任的大明皇帝。
什么人居然敢做大明皇帝的大哥?而且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那一种。
“咳咳!”
朱瞻基猛的咳嗽了两声,神色稍显有些尴尬,他也没想到这事会被朱棣发现。
“别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你的那个大哥给你留下的考题,我要见到一份一模一样的答案!”
朱棣扔下这一句话,脸上的神色随即也再度有了变化:“你们两人不走,是想要在奉天殿进晚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