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袁术称帝(1/1)
“回陛下,现在马腾和韩遂胜负未分,时机也还未到,不好强行收服马腾,还请陛下暂时忍耐一下。”法正这也不是乱分析,这两人都还没分出胜负,朝廷现在又不能出兵干涉,当然只剩下耐心等待这一条路了。
也不是刘协过于着急,只是再过几个月,袁术就该称帝了;到时候就要面临东出的问题,而东出的隐患现在就只剩下西凉了。
“孝直说的在理,那就请孝直多费心,多留意西凉的动向,时机合适的时候马上向朕禀报。”既然这些足智多谋的人都说不合适,刘协也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强;毕竟现在历史已经和三国志的不一样了,谁知道袁术那个愣头青,还敢不敢称帝,现在朝廷已经在关中、汉中、巴蜀地区站稳脚跟,这个实力在整个天下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既然不能打仗,就只好忍耐发育了,再过几个月,左慈那边应该能做出不错的攻城利器,因为刘协已经把制作一些简单的炸药包的原理给他讲透;只要做出炸药包,攻城就不再是问题,配合炸药包的投石车也在改造当中,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只要拥有了黑火药,就算是掌握了绝对的优势,至于科技还能不能再发展快要一点,就要看左慈的格物院了;刘协能做的就是提供正确的方向。
“孝直,你说曹操现在已经攻下徐州,下一步的扩张方向会瞄准哪里?会是洛阳、南阳吗?如此一来,朝廷和关东的战略缓冲就会被打破。”关东地区比较强的有曹操、袁绍、袁术、刘表,一旦处理不好,他们就会合纵连横对付朝廷,所以在没做好准备之前,刘协是不敢主动出击,或者至少也要分化他们。
“曹操刚刚打下徐州不久,至少要休养一年,积攒粮草才会有下一步行动;袁绍虽然兵精粮足,但是他被公孙瓒拖着,一时半会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关中,目前有实力觊觎关中的诸侯,就只剩下他俩。所以臣判断,目前关东诸侯还暂时不会动洛阳、南阳的刘辟。”法正很清楚刘协在担心什么,直接把对关中威胁最大的诸侯说了出来。
“看来孝直对关东诸侯也是有研究的,朕听说曹操、袁绍是从小就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而且袁绍兄弟不和,曹操是一直站在袁绍这边的,你说朝廷要是东出,曹操和袁绍会不会结盟?朝廷有没有可能招降曹操?”曹操手下猛将如云,刘协早就垂涎三尺了,如果能招降曹操,这天下基本就能平定了。
“回陛下,这曹操素有大志,也能容人,为了达成目的是能屈能伸;所以他为了发展实力,是能暂时和袁绍合作的,但是他绝对是不甘一直躲在袁绍的屋檐下的;现在他也拥有了兖州、徐州之地,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袁绍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至于他会不会投降朝廷,还需要观察。”虽然曹操目前的表现还是拥护朝廷的,但是在这乱世,一切皆有可能,谁还没有点野心呢,因此法正也不敢确定像曹操这样的枭雄,是否能招降。
刘协认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必须要分化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让关东诸侯互相打起来,这样对朝廷才是最有利的,所以这段时间里,刘协天天拉着法正推演关东局势,他必须找点事情做,韬光养晦的时间是最无聊、最难受的。
时间来到197年1月,袁术终究是没忍住,在寿春悍然称帝。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这袁术是第一个出来吃螃蟹的人,天下诸侯一时间都想看看袁术会是什么下场,好规划自己的未来。
消息传到长安时,刘协刚好安排郭嘉回到长安述职;于是刘协就把能召集到的心腹重臣都召集到了御书房商议,他们分别是贾诩、郭嘉、朱儁、刘备、法正、张松。
“诸位爱卿,应该都听说了,袁术称帝了,你们说他是瞎了还是聋了?他没看到朝廷已经掌控了巴蜀、汉中、关中这大片地区吗?他这是不知道朝廷已经有实力,可以讨伐不臣了吗?”刘协一开场就把自己的要打的态度亮了出来,明白告诉手底下的人,自己是个主战派。
“回陛下,这袁术身为四世三公,不思报国恩,却做出这种造反的事情,我们是必须要讨伐的,只是我们和袁术之间隔着曹操、刘表,要想讨伐袁术,就必须跟他们借路,臣是担心他们会给朝廷添乱啊。”朱儁也赞成讨伐袁术,只是担心路上会被曹操、刘表骚扰,虽然说他们不至于是一伙的,但是他们同样不想看到朝廷出兵关东,朱儁作为朝廷的大司马,这些潜在风险他必须提前说出。
“回陛下,微臣与大司马的看法不同。”站出来回话的人正是郭嘉。
刘协欣喜地看向郭嘉,他就知道,只有郭嘉才是明白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郭嘉考虑问题总是从大局出发,然后才是解决局部的困难,于是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郭嘉继续把话说下。
“微臣认为袁术只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患,朝廷只需要下招天下诸侯,共击之,就可以了,没必要隔着曹操、刘表派兵讨伐;朝廷应该要保持战略定力,稳固后方,也就是解决西凉的问题,只要解决西凉,朝廷就可以像战国时代的大秦那样,俯视天下,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利。”郭嘉即使身在巴蜀,辅助赵云完成巴蜀地区的布防,也有收到刘协发给他的全国各地的情报,所以他对时事的了解并没有脱节。
“微臣赞同奉孝的建议,先取西凉。”贾诩也站出来表态道,这本就符合他之前的战略规划。
“对于袁术,单单是下招让天下诸侯共击之,还不够吧,这帮诸侯臣是最了解了,无利不起早,人人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一人是真心为朝廷着想的。”刘备也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必须要让这些诸侯有利可图,比如谁打下的地盘归谁,可是又不敢把话说得太露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