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说明原委(1/1)
张九龄最近比较烦,诸事不顺,他都想给自己算一卦,看看是不是犯了太岁了。
就在他烦闷异常之际,突听门人来报,说是御史大夫崔耀来访。
崔耀?张九龄心里暗暗纳罕,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
心中虽充满疑惑,不过人既然都来了,哪有不见的道理。
实际上他们两个是老相识了,崔耀可以称得上是他的第一铁杆。因为他们同是开元元年那一批的进士,又一同进的秘书省做了校书郎,是他们那一批里唯二释褐就做京官的幸运儿。进士出身,第一份差事又是秘书省校书郎,这差不多已经预定日后宰相的席位了。但是二人后来的际遇却不啻于天壤之别。
张九龄出身低微,但是在仕途上更激进,更懂得锐意进取,再加上宰相张说的赏识,终于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如今的位置。
反观崔耀,虽然出身有北方第一高门之称的清河崔氏,不过他这些年官却做的不怎么样。如今入阁拜相是没指望的了,将来唯一的希望就是退休的时候能混个金紫光禄大夫的封赏。
“相爷。”崔耀坐定以后,指着身后的李贾说道,“相爷一定好奇,我为何会带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来拜会相爷吧。”
听他这么一说,张九龄果真着意打量了李贾两眼,不过却没有看出所以然来。
“自我做宰相以来,咱们两个老朋友私底下就断了往来。如今老夫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你突然带这么一个少年郎来见我,仲卿,这个少年有什么事?”
崔耀以双指指向他。
“他没事,你有事。”
“我有事?”张九龄大为疑惑,“我能有什么事?”
崔耀气定神闲的捋了一把白须。
“相爷,最近最困扰相爷的是什么事。”
“最近最困扰我的?”张九龄露出苦笑,“仲卿,你我同朝为官,我有什么困扰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崔耀点头道,“自然是安禄山那件事。”
“难道说。”张九龄再次望向李贾,“他能帮我解这个困?”
李贾并未退缩,而是回望着张九龄,眼神之中不见丝毫胆怯。
张九龄暗暗称奇,他位居宰辅多年,身上早已笼罩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年纪不过十七八岁,却能如此镇定的与他对视。
“你叫什么。”张九龄问道。
“回相爷的话,小人名叫李贾。”
李贾的声音沉稳有力,张九龄点头表示赞许。
“嗯,你在仲卿府上是做什么的。”
“书僮。”
“书僮?”
张九龄看向崔耀,心想你带个仆役来见我,该不是逗我开心来的吧!
崔耀对他报以暖心的一笑,示意他稍安毋躁。
“相爷。”李贾不再隐忍,朗声说道,“虽然不知道为着什么,但是相爷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一定要除掉安禄山对吧。”
“嗯。”张九龄点头说道,“我自然有我的道理,也不怕告诉你们,我早已看出安禄山此人的狼子野心,如不趁其羽翼未丰之前翦除,等到他将来羽翼丰满,必会成为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大患。”
李贾沉吟片刻。
“相爷是因为看出了李林甫的狼子野心,所以想为国家除害,这尚可以理解。但是李林甫呢?相爷有没有想过,李林甫有什么理由一定要保安禄山?”
“这正是令我困惑的地方。”张九龄说道,“实不相瞒小伙子,这个问题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你已有了答案?”
李贾露出苦笑。
“相爷都想不明白的事我一个书僮怎么可能知道,不瞒相爷,我也没有答案。”
本来满怀期待的张九龄脸上突然露出不悦的表情,那意思就像在说:既然不知,你在这里饶什么舌!
“不过相爷。”李贾紧接着说道,“既然咱们除不掉安禄山,为何不试试另一条路。”
“另一条路?”
张九龄嘶了一声。
“你想说什么?”
“既然除不掉,那就困住他。”
“怎么困?”
“相爷请看。”
李贾从怀中掏出一份天下舆图来,在张九龄面前慢慢铺开。
“如今安禄山已经受封平卢兵马使一职,平卢节度使王斛斯是李林甫的心腹,这是明摆着把他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过咱们虽然动不了他,却可以在平卢周边安插自己的亲信困住他。相爷请看。”
李贾一一指给他看。
“咱们可以奏请朝廷在奚的领地上设立饶乐州,在契丹的领地上设立松漠州,在平洲设立安东都护府。将安禄山团团围住,这样一来就算他野心再大,也逃不出相爷的掌握了。”
多日的阴霾一扫而光,张九龄心情大好。
“好,真是太好了。”张九龄一拍大腿,“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胸中居然能有如此谋划。仲卿,此等人才你从哪里找到的,怎么不早点引荐给我,害我苦闷了这老些日子。”
崔耀嘿嘿的笑着。
“早就想引荐给相爷,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不是。”
“只是可惜。”张九龄接着说,“你有如此才华,无奈身份却是贱役,不能出仕朝廷,可谓一大憾事也。”
“相爷谬赞了。”李贾低下头去,“我想只要胸中怀有国家,在哪里不能为朝廷效力!”
“好,说得好。”张九龄拍掌激赏,“你能有如此见地,足见你的不凡。”
“不过相爷。”李贾抬起头来,“今天我来见相爷还有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
张九龄望向崔耀,像是在向他求助一样。
“还有什么事。”
“听说相爷有个活口落在了安禄山手里,相爷难道不想把他要回来吗?”
张九龄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他,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
李林甫的府邸位于平康坊东南隅,也就是东南角上。独占三町之地,也就是平康坊全坊十六分之三的面积,合一百四十四唐亩,与东市隔街相望。
因为是正三品的高官,拥有临街开门的权利,李府的大门就开在面朝东市的方向上。面阔三间,气势非凡。
李贾来李府,投上名刺,不过开门迎接他的人却令他大吃一惊。
“是你?”
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文士颖。
“原来你是李尚书府上的人?”
文士颖也没想到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望着那份名刺直乐。
“我也没想到,我随手救下一人,竟然是崔御史府上的书僮。”
“很好。”李贾随即正色道,“请问,尚书大人是否在家,请带我去见尚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