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杨玉环(1/1)
文士颖早就有要将杨玉环送给李隆基的打算,如果等李隆基自己回过味来亲自促成此事,那他的计划可就全都要泡汤了。不过一直因为苦于没有一个能够拖住李贾的计策,所以才一直引而不发。
惊喜出现在大约一个半月以前,具体来说就是元宵节以后,一位意想不到之人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给你什么。”
对方是个女人,身材矮小,却将全身罩在一件超大的黑氅之中,乍看之下还以为是黑氅自己会走路了呢。头上戴一顶黑色的纱帽,完全看不见脸。全身素黑,看来是不想引起注意。
文士颖来了兴致。
“好,那就照你的意思往下说,你能给我什么。”
“李贾。”
“李贾?”文士颖侧目,同时危险的眯起双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
对方笑了,是阴恻的冷笑。她的笑声令文士颖后脊背一阵发凉。
“你笑什么,什么事这么好笑。”
女人笑完了,声音冰冷。
“我只是笑你们,表面上装出一副死敌的样子,内心里却都将对方视作最好的朋友。真是可笑。”
她竟然知道他和李贾这一层极隐秘的关系,看来一定是了解内幕的人。也许是李贾身边极亲近的人也说不定。将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看来李贾也并不如表面上那样精明嘛。
由此,他对他不禁生出几分轻视来。
“你是崔府的人还是王家的人?”文士颖追问道。
“我说了。”女人并不上当,“我是谁并不重要,你若再追问我就走。”
说实话,文士颖现在还真怕她爬起来就走。
“好,我不问。不过。”文士颖顿了顿,“我要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不然我不会答应。”
女人明白过来,知道他这是要排除伤害到李贾的可能。
“我和你的目标一样,我也不想看到他出事,不过是想让他吃点苦头罢了。他也该认清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人了。”
“吃点苦头?这么说你和李兄有仇?”
“有仇?不。”女人摇头,“他是我爱到至深的人。”顿了顿接着说道,“或许这也是一种仇恨吧,一种不容背叛的仇恨。”
文士颖感觉他已经大概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这是一个视李贾为生命的女人,然而却不知道什么缘故,对他有了怨恨。
或许。他心想,这和李贾这段时间的大出风头有关吧。他首先想到的是崔闺秀,如果不是因为能力出众,凭李贾的身份是不可能得到她的青睐的。然而他现在既已与这位大小姐有了勾连,自然就对以前的情人不冷不热了。他又开始鄙夷起他的为人来。
“你要给我什么。”
“绿珠。”
“绿珠?”文士颖吃惊,他本以为她给他的会是崔闺秀的隐秘事让他借题发挥,然而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听都没有听过的名字。
“我能拿她干什么?”李贾苦笑。
“这就是你的事了。”女人看起来相当蛮横,“我能给你的只有这么多,至于能干什么就看你的能耐了。怎么样,接不接。”
女人的态度十分坚决,看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实际上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个可以打击到李贾的机会,再小他也要抓住。何况有了这条线,以后还怕钓不到更大的鱼吗。
“好,我接。”他说道。
————————————
自从开元二十一年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遇见李瑁的那一刻起,杨玉环就知道这个男人已经深深的爱上她了。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杨氏的河东分支,但是自从她的曾祖杨汪因为依附王世充而被太宗皇帝诛杀之后,他们这一支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显赫的人物了。她的祖父杨令本好歹还做过几任刺史,然而到了她老子这一辈,却只能做从七品下的州县参军了。
开元十七年,她老子杨玄琰在蜀州参军任上因获罪被杀之后,她就被寄养到了在河南府任士曹参军的三叔杨玄璬家。对她这样的罪臣之后来说,能活着就不错了。将来等到议婚的年纪,嫁一个小吏家的儿子,门当户对,这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能得了皇子的青睐,对她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李瑁将来虽没有继承大宝的机会,然而一生的荣华富贵还是能保证她的。这当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当然也不尽然是,就算天上当真能掉得下来馅饼,也要接得住才行。
时年十六岁的杨玉环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性格婉顺,姿质丰艳,尤其擅长歌舞、通晓音律。这样的女人,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实为女人中的极品。她自然是能接得住的人。
如今她与李瑁成婚已三年,虽一直未能为他诞下子嗣,然而两人情深意笃,李瑁竟是连侍妾也没有一个,可见对她宠爱之深。因此她才会在听到他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差点晕了过去。
“瑁郎,你怎能说出这样的话。”
杨玉环一时间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整个人摇摇晃晃差点站不稳。
李瑁一把接住她。
“玉环。”
见到她这个样子,他的心里也极不好受。这个世上有哪个男人能将自己的老婆让与他人还心安理得的?况且那个人还是他的亲爹。每每想及此,他都对文士颖那个混蛋恨得牙痒痒。然而矛盾的地方是,他又为他如此的设计而欢欣鼓舞。因为如果有了玉环的相助,他距离那至高无上的至尊之位又近了一步,这是不是很讽刺。
“我这也是万不得已呀。”李瑁说道,“如今,我与太子的储位之争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但是圣人那边有什么消息我都不知道,让你到圣人身边去,做我的眼线。等到将来我登上皇位,皇后就是玉环你。”
李瑁犹自记得,那天他问文士颖为何要他将杨玉环送给李隆基的时候,文士颖告诉他:
“王爷如能将王妃送过去,就相当于在陛下身边安插了一个眼线,这将是太子没有的优势。”
真正打动他的正是这句话。
“玉环,你一定要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