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抢占鄂县(1/1)
第一天,何潘仁按兵不动,
第二天,何潘仁按兵不动。
第三天,李秀宁刚刚打开门就看见了门口跪着何潘仁,何潘仁也不怕尴尬,一脸真诚说道:“公子,我何某,今天带五万人投奔公子,愿听从公子差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更何况现在的何潘仁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去处,于是听说李秀宁整兵很快就站不住了。
何潘仁一抬头,面前站着的哪是什么公子,分明是一个十八九岁青春正当时的美女,连连感慨自己之前怎么没有猜到,这就是一直没有被抓住的李渊的女儿。
只是李秀宁站在面前的时候,何潘仁并没有生气对方是个女的,只是看到李秀宁一介女流能做到这种地步,心中对李秀宁的敬佩更是平白添了几分。
李秀宁倒是没有半点异色,说道:“好好好。何兄确实识相,何兄的加入一定能让我们举事更加顺利。”
当时外面的人都称李秀宁为三娘,只当是个阴柔俊美的男子,没料想竟真是女性。
实在回不去太原的许敬宗看着现在五万多的兵马,倒是渐渐不那么着急了。
然后许敬宗根据何潘仁的意思,回到首阳山,接李秀宁入住司竹园。
经何潘仁一事之后,不止是杜暄莹发现了许敬宗的成长,一直以来不怎么看重许敬宗的李秀宁对这个才名在外又没有骨头的男人倒是刮目相看。
当然,陕西一带趁着天下大乱直接落草为寇的也不只是何潘仁一路人马。
何潘仁带着五万人归顺李秀宁之后,李秀宁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更加频繁地活动在陕西境内,而且何潘仁本身就是富商,即便落草为寇也是家底丰厚,解决了李秀宁缺钱的现状。
与此同时李渊带着人还在山西抢地盘。
有了人有了钱,李秀宁的第一件事也是去抢地盘,于是李秀宁又开始点卯,自己这边的阵营里面李秀宁也不知道应该派谁去。
李秀宁队伍现在距离鄂县比较近,那么这个基本盘是不是可以是鄂县呢?
看着李秀宁为难的样子,何潘仁自请出战,何潘仁在归顺之前能有五万自己的人马,排除何潘仁本身就非常有钱的这个因素,何潘仁自己也是一员猛将。
只是现在的李秀宁并不敢派出何潘仁,如果何潘仁突然反水或者投奔别人,这样的风险李秀宁是不能承担的。
想着这场仗是稳赢的,杜暄莹立马站了出来,说道:“公子,不如让我带兵前去吧,我带一千精锐,如果处于下风再安排何兄前来相助。”
李秀宁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这样也好。”她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杜暄莹,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被迫穿上了沉甸甸的盔甲。
一千精兵站在一起的时候,杜暄莹不禁感到震撼。他们浑身散发出一股冷峻而威严的气息,仿佛是铁壁铜墙般不可逾越。然而,杜暄莹的喜悦只是昙花一现。
杜暄莹带领着一千精兵向着鄂县进发。然而,当他们来到鄂县城门外时,杜暄莹才意识到这一千精兵在面对鄂县这样一个县级市时实在是力不从心。
然而,现在已经来到了鄂县城门外,加上杜暄莹在出战之前的自信心,她实在不愿意退缩一步。她迅速调整心态,决心与对手战斗到底。
鄂县的官兵站在城楼上,冷酷地射出密集的箭雨。杜暄莹带领的那些身手不够敏捷的士兵成了箭雨的牺牲品。箭雨过后,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
杜暄莹的心情沉重,她感到一种无力和绝望。然而,她知道这不是结束的时候,而是新的开始。她紧握住手中的武器,准备重新振作起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想到历史书上写着何潘仁最终拿下了鄂县,杜暄莹干脆心一横继续打,不知道砍了多久,何潘仁终于出现了。
何潘仁带了两万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轮流对鄂县进行攻击,鄂县本身的守城人数也不是很多,何潘仁先是对北门进行攻击,鄂县就将对付杜暄莹的官兵撤了一部分去北门支援;还没等到他们抵达北门,被攻击的地方又换成了南门,何潘仁的骚扰战很快就让鄂县丧失了战斗力。
这么一来鄂县还是被拿下了,鄂县也没有极力反抗,毕竟现在天下大乱,象征性的抵抗也算是对隋朝尽最后的力。
而鄂县的县令独孤怀恩,并不是什么具备军事能力的人,简直被何潘仁耍的团团转,在独孤怀恩当官打仗之后,多年来从没打赢过一次。
何潘仁一方面是想通过攻占鄂县作为自己加入李秀宁队伍的第一次立功,向李家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李家走到最后的话自己能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何潘仁考虑的是积极作战,以后即便不是李家走到最后,其它的将领看到自己的能力收入麾下也算是个好的去处。
三天后。
李秀宁带着六万人马进了鄂县。
但是鄂县也确实是个小地方,即便是把鄂县抢空,也没有办法供养这六万人多久,所以扩张也是必须的。
而何潘仁一直以来也只是一个商贾,从未有过权利,这样的人第一次尝到了权利带来耳朵甜头,倒是有些不受控制。
在鄂县看到有行人指责何潘仁等人是隋朝的叛党,并且在何潘仁多次要求之后仍然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夹道欢迎何潘仁的到来,何潘仁面子上挂不住,直接提枪随机打死了路人,旁边的人有些被吓到,尖叫着跑开。
何潘仁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看到了众人逃走,随机在路上又刺死了一些人。
后方的李秀宁看的一清二楚,幽幽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个人不能留呢?如果留下没准是给我们制造更多的麻烦。”
许敬宗看着大街上的尸体,感慨道:“还好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