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怀才不遇的孔圣人(1/1)
孔子是周王朝礼制的骨灰级拥护者,周文王、周公等圣人的狂热粉丝,他到处去推销周礼和王道主义,却没有揽到一个客户,他的这段流浪经历,正是周王朝礼制遭受普遍抛弃破坏的真实写照,所以有必要说一说。
孔子离开鲁国之后,首先去的是卫国。
卫国和鲁国一样,都是姬姓国家,春秋初期都算得上是大国强国,现在都沦落成了二等国家。
孔子认为:“鲁卫之政,兄弟也。”这意思,一是指鲁、卫同姓,二是指鲁、卫都饱受大国欺凌,是一对难兄难弟。孔子可能认为在这样的国家,较能找到机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卫灵公的宠臣弥子瑕是子路的连襟,这是一个很硬的社会关系。
果然,在弥子瑕的帮助下,孔子到卫国后很快得到了卫灵公的接见。卫灵公一见面就问孔子,在鲁国拿多少俸禄?也按同样的标准开给孔子一份工资。但是,却没有给孔子官职,只是让他吃闲饭,当一个摆设。虽然也算是丰衣足食,但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对孔子这种有换负的人来说,滋味很不好。
还有更难堪的事呢!孔子到卫国不久,卫灵公那名声极臭的夫人南子得到了消息。女人好奇心重,孔子此时已是颇有圣贤之名的大名人,她想看看这个大名人到底长啥样子,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样的道德名人都主动来拜见我!再说,孔子是大力士叔梁纥的儿子,大概是父亲的遗传吧,他生得人高马大,史记说他身高九尺六寸(约两米左右)“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样的猛男,放荡的南子也许对他有些想入非非吧!所以她派人对孔子说:“四方的君子能够屈尊前来,愿意和寡君交好的,都会见一下敝国的小君(国君夫人),敝国的小君希望能见到您。”
这使孔子非常为难,流亡中的贵族见别国国君的夫人,礼制上不像话啊,何况南子还是个名声很臭的烂女人!一生致力于维护礼教的孔子,能这么做吗?可是,不这么做就别想吃那份闲饭。没办法,孔子最后还是去了。
据《史记》描述,孔子进门后,就面向北跪下行稽首礼,南子则面向南坐在帷幕里,见孔子行礼,她也答礼。孔子拘束得根本不敢朝帷幕看,怎么知道她在答礼?因为听见帷幕里传出金玉装饰品叮叮当当的响声。接下来,双方说了些什么,史书上没记。
堂堂道德大君子,去见一个烂女人,无论怎么说,都是孔子的一个污点,他的学生们为此感到丢脸,十分不满。
孔子只能向他们解释:“我本来也不想见她,是为了用礼仪答谢她的邀请才去见的呀!”
子路听了这样的解释依然气鼓鼓的,孔子急得对天发誓:“如果我做得不对,让老天厌弃我!让老天厌弃我!”
想吃一口安闲的干饭还真不容易!一个风波刚平息,又一个风波起来了,这次是卫灵公,要带南子出去兜风,既然养着孔子这么个高级大花瓶,不用也是白不用,所以,他邀请孔子跟他们同行,让卫国人看看,道德大君子多么尊敬我,我出游他都无怨无悔地陪着!
陪游不成问题,问题是按照礼仪,应该是孔子跟卫灵公同乘一车,孔子做车右,南子则乘坐女人乘的那种带车厢和帷篷的车子跟在后面。但卫灵公完全是我们现代人的作风,让夫人跟自己同乘一辆车。由于夫人在那车上,孔子就不可能上那辆车了,孔子的车只能跟在他们的后面,这还不算,还派了个寺人做孔子的车右!
对孔子来说,这丢脸真是丢到脚后跟了,说明他在卫灵公心目中的份量还比不上一个烂女人!更要命的是,这丢人的事,看见的人越少越好,偏偏卫灵公故意捡最热闹的路线走,“招摇过市”,使孔子所受的羞辱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