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撤军(1/1)
这些流民虽然已被激发起了血性,但也不可能直接发把武器就让他们去上战场。煽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平民去送死,在邢道荣看来,与谋杀无异。
不过,这些解烦兵中的大多数还是想要破城之后与家人搬到别处去住,而不是就此从军。所以此时想要整编,只怕难度还是很大。
邢道荣将这些对孙权说了之后,孙权虽然难以接受,但还是勉强答应。
不过他也有他的条件:
“先登精锐登上城墙以后,解烦兵要作为第二梯队攻城。孤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他们也都勇于求战。”
一般以为,攻城之时先登部队是损伤最严重的,其实并不是。因为先登部队都是受专业攻城训练的勇士,而且配备有相应的装备,就算是滚木擂石也很难伤的到他们。
但先登部队在城下弓箭的掩护下攀爬上城头以后,第二梯队的士兵就要往城墙上冲了,此时面对的将会是在狭窄地形下,敌军的密集攻击。
许多守城部队为了杀伤攻城敌军,有时甚至会故意放攻城部队上来,然后再包围杀伤。这时候先登军队可以轻易撤下来,但跟上来的第二梯队却必须断后。在敌军的包围中断后,其结果基本上就是死。
孙权并非后世之人,对于平民的性命远不如他的亲兵的性命在乎,把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任务,交给这些打完一仗就走的人,让他们承受更大的损失在他看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毕竟他的直属部曲数量虽多,但那是孙坚、孙策给他留下来的,是他坐稳江东基业的基石,能不出现损伤,就最好不要出现损伤。这些人都是要用土地和大量犒赏笼络的,抛在攻城的战场上岂不可惜?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孙权对于统帅大军一事逐渐有了些经验,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愿意再事事与邢道荣商议。而且他心中连送了他一份基业的孙策都不心服,又怎么会心服一个外人?
邢道荣自然也有发现,这事若是发生在张昭、周瑜的身上,自然是有些愤愤不平。但他本来就是周瑜找来帮忙的,现在孙权能够自主处理军务,他倒反乐得清闲。为孙权获得解烦兵,也是希望增强他的自信,让他继续在合肥死磕,别没事往西边看。
虽然邢道荣身处合肥军中,但是与江夏的通信一直没断。前些日子张谦来信,言道袁术旧部雷绪率数万人,称要投奔刘备。
只是雷绪此人,从袁术而叛袁术,从曹操而叛曹操,且寇掠江淮之间,颇有当年吕布的风范。张谦害怕放他们进了江夏郡中,祸害地方,故而不敢决断。
邢道荣认为天下将定,雷绪投靠刘备应当是真心,故而令高义率领训练中的新陷阵营以护送为名监视,一路供应粮饷,把雷绪送到南郡。
除此以外,张谦和高义还在信中简单汇报了一下两人的任务。
陷阵营的军士训练进展不错,几次出击剿灭周边的土匪流民战果都颇不错,只是甲兵尚未齐备,还不足以与正规军队争锋。
夏口诸铁匠已经定居,周边也有许多铁匠闻名而自发的前来。李铁牛正苦于人手不足,便也接纳了他们。而且不仅仅是铁匠,还有木匠、石匠、泥瓦匠等等,也都由大匠带头,一边建房居住,一边招募更多工匠来完成郡府给出的大单。
邢道荣一开始的构想,就是通用大量订单吸引工匠们在夏口居住,形成行会,然后以这些工匠的数量和消费力,吸引商人定居,最终在夏口这个地方形成工商业城市。
这个城市将由各个行业形成的行会共同制定法律并且统治。而这片土地都属于鄂县,属于鄂侯邢道荣的封地。那么无论是出租土地和自治权的费用还是商品交易产生印花税,都绝对能让他数都数不过来。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周边营造一个剑拔弩张但并不会爆发直接冲突的环境就非常重要了。双方对峙就会争相购买军备,不爆发冲突就不会阻碍货物的流通,这是最为适合城市发展的环境了。
如今虽然尚未形成城市,但却已经形成了行会的雏形。在现代人看来,行会是阻碍商业自由竞争的落后东西,但在封建时代,行会是市民们团结与封建领主官僚对抗的最有力武器。
要知道这个时代,除了各种赋税以外,所有人都还要服劳役,由当地官府安排修缮城墙、水利、道路等等工作。
劳役期间官府既不付工钱,也不管饭的。若是在农闲时侯召集劳役也还罢了,若在农忙时召集,则这一年的收成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等到了该交税的时候交不出来,便从良家子变成了世家大族的佃户隐户或是流窜天下作案的流民。
这就是东汉以来国家一步步衰弱,而世家一步步强大的根本原因。邢道荣虽然对于打击豪强没有兴趣,但不得不说,这却是在这个时代发展壮大自己的一个最好机会。
如果在成为流民,寇掠四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官军杀死;或者是成为世家大族的农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主人处死之间,出现第三个选项:拼命工作,只要能够赚到足够的钱,就能买来安全、自由和尊严。
虽然不敢保证大多数人会这样选,但这样选择的人绝对不会在少数。
“兄弟,你在想什么呢?”
突然传来的声音,打断了邢道荣的思考。
“啊?哦,兄长,我没想什么。”
邢道荣抬头,正看见沙摩诃浑身披挂,还拎着狼牙棒。
“咦?你这么全身披挂,是要出战了吗?”
沙摩诃满眼狐疑的看着他,问道:“你还不知道吗?吴侯已经决定要撤军了,通知诸营收拾行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