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江陵保卫战(一)(1/1)
江陵!
关羽看到这里,忽然觉得冷汗直流。如今江陵可绝不能有失,就算丢掉襄樊,也一定要保住那里!
因为刘备现在正在江陵!
眼见关羽看过信后,神色大变。徐晃心知曹操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对关羽道:“如今魏公的眼光,不在疆场之上。若云长不再咄咄相逼,愿意息兵罢战,魏公愿意与云长盟誓,两家罢兵。”
关羽闻言,稍稍冷静下来,问道:“不知是何条件?”
徐晃道:“云长放回于禁等七军,让出樊城。两家罢兵。”
关羽笑道:“公明何故欺我?若诚如是,这胜仗关某不是白打了么?于禁等人可以放回,但众军士却不可放回去。至于樊城,也是不可能让出来的。翼德早就安排下数万大军,等在上庸,此时已经在路上了。只需一两日便至,到时候便舍了江陵不要,河南之地皆入我手,亦足相抵也!”
二人讨价还价,皆极言自己兵势之盛,以求获得更多的利益。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襄樊及汉水沿岸十里之地,皆划归关羽,七军将领,放还北方,军士任其去留,不可强行羁縻。两家罢兵,曹操承诺不会篡夺帝位,关羽承诺不会兴兵北犯以及扶持中原的抗曹势力。
二人祭告天地,订立盟约,便各自撤军回营。
关羽回营之后,便令打点行装,大军立刻南下,回援江陵。
关平疑道:“父帅,江陵坚城,非等闲所能动摇。张叔援兵若至,徐公明非我敌手,南阳亦唾手可得,为何此时撤军?”
关羽低声道:“先撤入樊城,兹事体大,进城再说。”
关平便不再言语,与士兵一同收拾行装,准备撤军。
徐晃将关羽订立盟约之事回禀曹操,亦撤兵回到宛城,去见曹操。
关羽扎营的地方就在樊城之北十里的地方,从撤军到进城不过半日功夫。
关平看着正在辛劳修筑城墙的匠人们,不禁感叹道:“建安十三年,我们随主公撤离樊城时,我才十几岁,那时节父帅也年富力强得很,如今不到十年,我们再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了。”
关羽闻言,笑道:“这小子这点年纪,便有伤春悲秋之感了?勉之!吾等年迈,兴复汉室之事,就要压在你们身上了。”
关羽大军进城,邢道荣便赶来辞行。
“恭喜君侯威震华夏,立下不世功勋。在下亦得附骥尾,将来青史上,亦得留名。如今此处大事已了,襄樊有金汤之固。此间事了,吾当返回江夏。”
关羽却道:“慢着,鄂侯,实不相瞒,吾有机密军情相告,还请进屋详谈。”
邢道荣闻言,也留上了心,便与关羽父子,还有军中的重要将领,走到府衙里面的密室相谈。
几人一进去,关羽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遍示众人。
这书信便是孙权写给曹操的信了。
几人传阅过了,面上神色各不相同,有震惊,有愤怒,亦有鄙夷。只有邢道荣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邢叔难道早就知道此事?”
关羽平日里便让关平多学习邢道荣的兵法,如今见邢道荣一副早有预料的神色,关平不禁问道。
“嗯……不算早就知道,但却也并不意外。”
邢道荣说着,就把合肥那边的战事简单的说了一下,又道:“孙权麾下之人,对于北上徐州和西取荆州一直争论不休。这一次孙权被张辽杀破了胆,再加上坚持北上的鲁肃病重。西进派势大,做出这种决定,也不难理解了。”
“至于为何要绕过江夏,去打江陵,也不难理解。因为江夏一直在东线保持着一定的防备,当年周瑜都铩羽而归,何况现在?所以孙权遍不得不违反盟约,将兵马调动到长沙,然后偷袭江陵了。”
众人见他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得都点头佩服不已。
邢道荣继续说道:“其实江陵城坚固无比,君侯既得信,便让糜南郡坚壁清野便是,何必撤军回援?”
关羽摇头道:“吾要说的就是此事。”
“前些日子糜子方不知道怎么了,一觉醒来忽然大喊大叫,说是东吴要派人来偷袭了,还令士兵封锁江面,不允许任何商船靠近,尤其是穿白衣服的,若是强行靠近的,当即射杀。”
“这之后,他便写信向成都求援。信中说,若是被东吴偷的荆州,则汉室再无光复之望。而成都如今实在是无兵可派了,所以主公便亲自率领亲军,沿长江而下,驻守江陵。”
“虽然是亲兵,但人数并不多。若是他人在城中,依靠江陵坚城,自是不打紧。可现在主公身在江陵,那么江陵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不光我们要回援,等翼德的援军到了,也要让他回援。邢将军,你的部队最好也一起前往江陵。”
邢道荣一听,当即拍胸脯保证没有二话了。糜芳的古怪举止,若是别人根本不可能理解,但是邢道荣一看就知道——穿越者同行!
就是不知道他是糜芳本人穿越来的,还是现代人穿越来的。看来这位对于历史上关羽北伐兵败的事,执念很深啊。
想想以江东军队的战斗力,对上刘关张三人集结的大军,怎么可能讨的了好?这种顺风仗,不打白不打。
再说,现在想到回家以后,要向吕玲绮解释大乔的事,邢道荣就一阵头大。下江陵,也未必没有趁机逃避的想法。
商量好了以后,关羽便令关平领军两千,驻守樊城,归襄阳的庞统节制,共同防守襄樊。而自己却率领大军,昼夜兼程,赶回江陵。
不数日,关羽率军回到江陵驻防,邢道荣亦随军赶到。又过数日,张飞也率军赶到襄阳。
刘、关、张三人,自起兵以来,数十年形影不离。虽然在第二次徐州兵败时三人分散,但最终却还是重新走在一起。此时自刘备入蜀,又是数年不曾见面,此时相见,自是分外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