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通灵师之驭妖术 > 第56章 最后的试探

第56章 最后的试探(1/1)

当太子得意洋洋地坐于王位宝座时,他身边的亚力也被激动的情绪所笼罩,他激动的原因与太子这位兄台一致,经过长期的筹划和准备,他们屠龙的计划已经完成,并且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而实施的最佳时机,就是此刻。

而在这之前,太子还必须处理一个心头大患——张伯公。

但张伯公先生不太容易对付,所以这次他设计了一个极为阴毒的圈套,并指使亚力执行。

不久之后,太子陪着太公在御花园钓鱼,亚力在太公面前转悠的时候,突然不经意地感叹了一句,“张伯公实在不是个忠臣啊。”

姜太公持着杆钓着鱼,不解地望着他。

“属下不敢妄言,伯公一直拥护着四王爷,日前,他竟敢在背后与群臣妄议太子殿下来位不正,他敢质疑陛下的旨意,实在是目中无人,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召见他,此人一定不敢前来。”

听起来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姜太公决定试一试。

太子之所以敢笃定张伯公不会应召,其中大致包含了“狼来了”的原理。

以往太子经常假冒姜太公的名义矫旨办事,诸位大臣都心中有数,而张伯公与太子一向不和,矛盾深刻,唯恐上当受骗,前来受死。

而以张伯公的性格,万万不会想到,这次的旨意真的是主公陛下发布的。

张卿士,老实待着吧,蔑视主公陛下的罪名你是背定了!

可是没过多久,太子又懵了,因为有人告诉他,张伯公已经赶到了太康宫,正准备觐见陛下。

让你来你不来,不让你来你偏来,太子郁闷地想去撞南墙了。

这自然还得托江深江公公的福,他及时通知了张伯公,让他马不停蹄,快马加鞭赶过来,给了太子殿下一个下马威。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实在不是一句空话。

姜太公也知道张伯公到了,他倒也想听听张卿的辩解,这可把太子和亚力将军急坏了,他们多方阻拦,准备把张伯公赶回去,绝不能让他在陛下面前辩白。

张伯公已经受够了,他知道太子殿下不会轻易放过他,还会找机会继续整他,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很难有终结的时候,为了给太子一个教训,他准备反击。

一天后,亚力将军突然急匆匆地跑来找太子,并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张伯公不见了!”

太子又是一头雾水,“他去哪里了?”

“派人去找了,四处都找不到。”

真是见鬼了,总不至于成仙了吧,看见他的时候嫌他碍眼碍事,心烦,看不见他的时候怕他搞阴谋,心慌得要命。

“快去把他给我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太子的精神就要崩溃了。

张伯公自然没成仙,他只是脱掉了官服,换上了便装,悄无声息地去了九华山,在去的路上,他逢人便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不想争名夺利,准备到山里面当道士,了此余生。

张卿士居然要当道士!这个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齐国,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江深公公不失时机地将此事告知了姜太公,并郑重劝诫道,“张伯公跟随陛下平定叛乱,为人清廉,万民伞都收到了无数把,而今却不愿意当官,只想好好过日子,所以打算弃官从林,去修道了此一生。”

姜太公被感动了,他找来太子,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让他今后老实点不要再胡作非为,而后又传令张伯公,不要再当什么道士了,继续回来当他的官。

于是张伯公在山里吃了几天斋食,清了清肠胃,又一次光荣出山。

太子决定放弃了,因为他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张伯公先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是绝对无法被整倒的。

而今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后他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必须集中所有精神,不遗余力,全力以赴达成此事。

行动正式开始。

掌管兵部的右丞相吴太师如同往常一样,召集兵部的官员开会,并讨论近期的防务情况。

众所周知,虽然其他部门的例会经常会开成茶话会和聊天会,但兵部的例会却十分紧张,因为兵部被称为齐京守备,掌管兵权,负责齐国疆域所有地区的军要防务,但凡有异常情况,都要及时上报,否则大家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会议顺利进行,在情况通报和形势分析之后,吴太师宣布众人散会。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看见了他的属下兵部尚书乔宇斌向他使了个眼色。

吴太师不动声色,留了下来。

等到众人退散,这位乔尚书才凑到他跟前,向他汇报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太子殿下曾经派人去找守门官,想要索取城门的钥匙。

吴太师当时就震惊了,他很清楚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城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如有紧急情况需要开门,必须通报兵部值班人员,获得许可后才能开门。

此事奇怪就奇怪在,如果是主公陛下要开门进出,自然会下令开门,而太子是陛下的继位人,日夜与陛下待在一起,他索取钥匙有何用处?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太子殿下要做的事,是绝对不能让主公陛下知道,也绝不会得到陛下同意的。

吴太师打了个寒战,他大致预估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你去告诉守门官,自即日起,所有城门钥匙一律收归兵部本部保管,没有本官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借用,违令者斩!”

“如果是太子殿下坚持要呢?”

“让他来找我!”

太子很快就收到了吴太师不肯合作的消息,他勃然大怒,虽说吴太师是辅国宰相,堂堂的正厅级高干,但太子却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太子的狂妄是有根据的,他以后可是要继承大统的,而今他父王陛下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等他将太公除掉之后,谁还敢对他颐指气使,依他的性格,他不嚣张才是怪事。

可当太子气势汹汹地找到吴太师时,却意外的发现,吴太师似乎比他还要嚣张,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吴太师也只是回他,“不借。”

苦劝也好,利诱也罢,全然无用。

太子没有办法了,他恶狠狠地威胁吴太师,暗示会去父王陛下那里告黑状。

然而吴太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去好了,若是陛下要惩处于我,下官绝无怨言。”

太子不是没有脑子的人,吴太师这种官场老手竟然不怕他,态度还如此强硬,其中必定有问题。

太子忍了下来,回去便派亲信去监视调查吴太师,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太子庆幸不已,幸好自己当日没有当场发作,擅自处置吴太师。

原来这位吴太师不但和朝中很多高官关系良好,他竟然和父王陛下的亲信江深江公公也有私交,江深还经常去他家里串门。

而吴太师的履历也对这一切做了完美的注解——他的妻子叫江一清,江深江公公是他妻子的义父。

太子发现吴太师是对的,他确实不能把此人怎么样,他不想得罪江深,更不敢得罪父王陛下,他还想多活个几年。

很明显,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必须用别的方法。

太子的判断十分准确,江深确实和吴太师关系紧密,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调查吴太师的同时,江深的眼线也在监视着他。

根据种种迹象,江深和太师已经断定,太子有谋反企图。

但此人行动多变,时间和方式无从得知,所以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待。

这是江深和太师的共同感觉,毕竟姜太公每天都和太子待在同一个宫殿里,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有天知道。

虽然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过预想,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那一天终于到来时,事情的诡异程度仍然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启元三十九年,三月一日丁巳时,吴太师突然气喘吁吁地跑到江深的府邸,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一把抓住江深的衣袖,半天只说出了一句话:“不见了!不见了!”

江深脸色立刻变得惨白,他没问谁不见了,因为只有那个人的失踪才能让吴太师如此惊慌。

就在几天前,姜太公在太子的陪同下前往京都附近的牛首山游览,当年太公带领名将无畏将军曾经在这里打败过狄军,太公念及此地,神往已久,专门跑去玩了一天。

可是就在天色已晚的时候,有人惊奇地发现,姜太公失踪了!

但是奇怪的是,皇帝不见了,他的随从和侍卫们却对此并不惊讶,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去寻找,似乎很奇怪,却也算正常——负责护卫工作的人是太子。

虽然太子封锁了消息,但是太师有太师的人,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吓得魂都快没了,连忙赶来找江深,并提出了他的意见。

“情况紧急,为防有变,我这就派兵将太子抓起来!”

江深倒是比较镇定,他告诉太师,目前还不能动手,毕竟局势尚未明朗,而且姜太公这人比较没谱,出去玩个露营之类的也算正常,抓了太子,过两天姜大爷自己回来了,那就麻烦了,况且如果匆忙动手,还可能会逼反太子。

所以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多派些人出去寻找。

“先等等吧。”

这真是一次离奇甚至离谱的失踪,让人费解的是,对于此事,其背后极可能有人暗中操纵,实在是神秘莫测。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十几天过去了,姜太公连个影子都没有。

“不能再等了!”

已经近乎疯狂的吴太师再也无法忍受了,在这些等待的日子里,他如同生活在地狱里,万一姜太公真的在他掌管的地盘上遇害,别说是太子,连张伯公这帮人也不会放过他。

“怎么办?”

他用盼星星盼月亮的眼光看着江深,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回答:

“我也不知道。”

见惯风浪的江深这次终于手足无措了,如此怪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找谁算账呢?外加这位主公大爷是在自己儿子的陪同下没了踪迹的,他连个报案的苦主也没有,上法院都找不到原告,他也没了主意。

突然,一道亮光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想起了一个人:

“那个人一定会有办法的。”

几天后,张伯公接到了江深的邀请。

当他听完这件离奇事件的详细介绍后,就立刻意识到,局势已经极其危险了。

但与此同时,他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姜太公还没有死。

“何以见得?”江深还是毫无头绪。

“军营目前还没有调动的迹象。”

所谓军营,是姜太公自行从京军及边军中挑选训练的精锐,跟随他本人作战,大致可以算是他的私人武装,但平时调动大都由太子具体负责。

“如果陛下已经遭遇不测,太子必定会有所举动,而军营则是他唯一可用之兵,但而今军营毫无动静,想必是陛下受太子蒙骗,藏身于某地,如此而已。”

江深和太师这才松了口气,既然人还活着,那就好办了。

然而张伯公却并不乐观,因为他的习惯是先说好消息,再说坏消息。

他接着告诉这二位弹冠相庆的仁兄,虽然姜太公还没有死,却也离死不远了。

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隐藏皇帝是很危险的事情,太子一向谨慎,也早就过了捉迷藏的年龄,为什么突然要出此险招呢?

答案是——他在试探。

试探谋杀后可能出现的后果,试探文官大臣们的反应,而在试探之后,他将把这一幕变成事实。

在一层层地抽丝剥茧后,张伯公终于找到了这个谜团的正确答案。

现在必须阻止太子,让他把主公陛下带出来,可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面对着江深和太师那不知所措的目光,张伯公笑了。

他总是有办法的。

第二天,齐京守备军突然开始行动,在齐京附近展开搜索,但他们的搜索十分奇怪,虽然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却似乎既没有固定的对象,也没有固定的区域。

而此时,直隶兵部和驻军也开始紧张操练备战,气势汹汹声势浩大。

对于这一切,很多人都是云里雾里,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太子是知道的,他明白,自己的阴谋已经被人识破了,突然出来这么大场面,无非是有人要告诉他,不要痴心妄想惹啥麻烦,最好放老实点。

于是在失踪了数十天后,姜太公终于又一次出现了,对他而言,这次游玩是一次极为难忘的经历,至于阴谋问题,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玩也玩够了,金银珠宝与异域美女也到手了,姜太公终于准备回家了。

但在此之前,他还要演一出好戏。

启元三十八年三月十五日癸巳时,齐京。

在一片宽阔的广场中,姜太公命令手下放出了叛贼,诸位叛贼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悦,因为他们的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士兵。在仅仅获得了几秒钟的自由后,姜太公一声令下,叛贼又被抓了起来,重新关进牢房。

这就是姜太公的安排,他一定要亲自抓一次叛贼,哪怕只是演戏也好,他已经老了,当年征战沙场的戏码凭借此刻的身体他是做不到了,想来也只有他才能想出这种耍着人玩的花样。

终于平定了“叛乱”,姜太公心满意足,带领全部人马踏上了归途。

在回去的路上,姜太公也没有消停,路过镇江伯爵府,他还顺道去了张伯公先生的家,白吃白住闹了几天,搞得人家张老头子好长时间不得休息,这才高兴地拍拍屁股走人。

闹也好,玩也好,至少到目前为止,姜太公的牛首山之旅还是十分顺利的,阴谋似乎并不存在,那些黑暗中蠢蠢欲动的人们对他也毫无办法。

陛下就要回宫了,在那里没有人再敢打他的主意,太子的计划看来要落空了。

可是姜太公绝对不会想到,死神的魔爪已经悄悄伸开,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那个改变姜太公一生的宿命之地,叫做清江浦。

启元三十九年三月二十,姜太公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充满了迷雾的神秘未知之地。

这一天,他坐上了一只小船,来到积水池,准备继续他的兴趣爱好——钓鱼。然而不久之后,他却突然落入了水中。

另一个千古谜团就此展开。

随从们立刻跳入水中,把他救了上来,姜太公似乎也不怎么在意,然而这之后的事情却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

姜太公虽然不怎么读书,却是一个体格很好的人,他从小习武,好勇斗狠,长期参加军事训练,身体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奇怪的是,这次落水之后,他的身体突然变得极为虚弱,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活力和精神,整日待在家中养病,却未见好转。

对于这次落水,大臣们多有争论,但从来都没有一个敢定论,我们自然能揣测出一个结论:齐京的城门钥匙、牛首山的突然失踪,一切的一切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巧合。

还有那一天跟随太公钓鱼的随从和侍卫们,我们只知道,在牛首山失踪事件发生的那一天,他们作为太子殿下的下属,也负责着同样的工作。

这个谜团似乎就此解开了,但所有的真相都随着太公驾崩的那一天被彻底掩埋。

从此,姜太公成为了一个病人,那个豪气凌云、驰骋千里的人不复存在,他将在死神的拖拽下一步步走向死亡。

启元三十九年四月十四日,这一幕精彩离奇的话剧终于演到了尽头。

奄奄一息的姜太公看着四周的侍从护卫,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就此结束了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

“我的病已经没救了,江深你告诉太子,国家大事为重,可以和四王爷商议处理,以前的事情都是我的错,与旁人无关。”

而后太公让江深屏退了众人,将一封亲笔密诏交予他的手中,“你要将此密诏亲手交到凌儿手中,让他好好辅佐及儿,齐国,我就交给你们了。”

而此刻,凌霄也早已踏上回往齐国的征程,不日即能到达......

被诈骗后:我成了仙帝的小徒弟七零:糙汉老公不经撩反与正快穿:恶毒女配死遁洗白陆狗,过来挨打明月英雄造孽啊,曹贼竟是我自己穿越兽世,独一无二的人鱼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