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通灵师之驭妖术 > 第57章 改朝换代

第57章 改朝换代(1/1)

却说当日凌霄与无影吃了无踪的闭门羹之后,他二人便撇下无踪来到了王敛的住处。

王敛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老一少道士。

想起同为道士的父亲被奸人所害,他却无能为力,憔悴的脸上瞬时布满了哀愁,他人刚到中年,却充满了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沧桑。

“壮士,可否向狄王引荐贫道,贫道可助你报仇雪恨。”老道胸有成竹,开门见山道。

王敛抬起玄红的眼睛轻扫过他一眼,对老道的话置之不理。

“你......”

小道童正欲上去理论,却被老道笑着拦下。

“壮士与贫道只有一面之缘,对贫道的话淡然置之也理所应当,壮士只需向狄王引荐贫道,其余的事贫道自有主张。”

王敛回绝道,“而今我是朝廷通缉要犯,只怕人人得而洙之,别说是要觐见狄王,我可能连宫门都进不去一步,我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帮你升官进爵?”

在王敛看来,这个老道与那些为了荣华富贵,官运亨通的道士没什么区别,一身的铜臭味。

“贫道并不是为了金银财宝,更不为了升官进爵,只是见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于心不忍,仅凭几句话壮士自然不相信我,我自有“信物”能让壮士信服,今夜子时一刻,贫道会再登门拜访,还望壮士准时相见,叨扰多时,就此告辞!”

语毕,老道便带着小道童拂袖而去。

王敛只当这是个疯老头子,并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临近子夜,王敛想着黄昏时分发生的事情便在屋内夜不能寐,他躺在榻上翻来覆去,他不清楚那个老道士要做什么,他屏息凝气时刻注意着门外的动静。

悄无声息,只有寒风吹着竹叶的簌簌风声。

反正也睡不着,索性起来走走吧,王敛套上放在床头的披风,打开了房门。

门拦外边放着一个包裹,王敛警觉地探视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后才小心翼翼地去查看那包袱之物。

一股血腥味直冲冲地冲入鼻腔,王敛睁大了眼帘。

是宿太尉!他的头颅就静悄悄地待在王敛的门外。

王敛还在震惊及惊恐之余,老道便带着小童准时登场。

行了,啥也不用说了,王敛算是明白了,就凭这本事,他们想去哪里去不成,想见谁见不上,这哪还有自己说话的份。

“两位高人请自便,王敛先行一步,告辞!”

这不是他能招惹的人,王敛很有自知之明,不待他们开口,王敛便想溜之大吉。

“壮士留步。”

老道上前,拦住王敛的去路道,“还请壮士听贫道一言。”

王敛不敢轻举妄动,但他知道,若是这两个人对他有加害之心的话,他也早已活不到这个时辰,他最终还是妥协了,“进屋吧。”

凌霄将自己的谋划说与王敛知晓,他三人谋定后,翌日便开始行动。

启元三十九年,三月十六那天,夷狄都城凉京上空忽然祥云翻涌,垂落端门,正当众人纷纷仰头观望时,突然之间,云层中传来仙鹤鸣叫的声音!倏忽之间,只见鹤群从云端出现,翩翩然翱翔于王宫大殿上空!

更让人惊奇的是,还有两只仙鹤,居然降落在宫殿屋脊两端高大的鸱吻之上,姿态颇为优雅闲适,而其他白鹤,则像是应和乐声一般,高低错落飞舞翱翔,犹如谪仙降临。这一奇景,引得王城宫女们纷纷仰头惊诧。

不只是宫女,宫外百姓上千人,也同时目睹了这一奇景,而这些仙鹤也如同善解人意一般,一边长声鸣叫,一边绕着宫殿翱翔,久久不散,直到许久之后,才迤逦向西北方向而去。

当时,夷狄王本人也亲眼目睹了此奇景,龙颜大悦的主公,兴奋不已的狄王,认为这是仙禽伴随祥云前来报告祥瑞,甚至自比为上古典籍中记录的凤凰来仪,这可是国运兴盛的吉兆!

国运兴盛?那是没有的事!

事实上,鹤群是真鹤群,祥瑞却并非真祥瑞。

殊不知仙鹤驾云隐藏了一个惊天骗局,正是这个骗局,给夷狄王朝带来了致命一击的大溃败。

看见祥瑞之兆的狄王,自认为得到道家祥瑞的指引,在这样的预示之下,他干了一件极其出格的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居然修改了最重要的冬季祭祀大礼的流程,让 一百名道士作为祭祀的先导,由此展开整场王室祭祀大典。

这是夷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要知道,擅自修改祖宗祭祀的礼制,这在当时可是大忌,但夷狄王顾不得这么多,他偏就这么干了。

正是在这场冬祀大礼上,引出了我们这个故事最重要的两个小人物,一个是反对狄王乱来,直言上谏的谏官张松堂,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夷狄国运的神道陶灵素,也就是一直尊宿太尉为首的陶道士。

巧合的是,两人此时都是三十九岁,一个是性格火爆,一个圆滑机智。话说此时,初次亮相的两人的立场那是截然不同:耿直的张松堂直言上谏劝阻狄王未果,事后仍然不断上书指责狄王擅自修改祖宗礼制。

而陶灵素呢,此时也收到了宿太尉遭到灭顶之灾的消息,他的靠山轰然倒塌了,虽说狄王吃过不少他亲手制作的丹药,但那都是借宿太尉之手呈献上去的,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得到觐见狄王的机会。

作为那一百个先导道士之一,他恰恰在这场祭祀中看准机会,设计了自己的崛起之路,那就是,迎合狄王的喜好以接近狄王,用奇门诡术博取狄王的信任,千方百计谋求上位。

果然,狄王很快就注意到了他,通过宫廷道官的引荐,陶灵素得到了单独觐见夷狄王的机会,狄王问他:“你会什么仙术?”

陶灵素答:“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

如果对话仅止于此,那这陶灵素和一个跳大神的普通道士没什么区别,但他聪明就聪明在,他不但特别会包装自己,还特别懂得揣摩狄王的心思。

就拿这一场难得的觐见来说,如果他和狄王的对话仅止于此,那狄王很有可能把他当成一个大言不惭的普通道士逐出宫去,但,且慢,仔细听林灵素接下来的话,这直接为他奠定了平步青云的基础:

陶灵素说,“官家,我今天不是来给你讲道的,我是来引导你重返仙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官家你可不是普通天子,你的真身,是那九重天界最高一重的神霄宫中,天帝的大儿子长生大帝君啊!你下凡之后,就把在天界的职责委托给了弟弟青华帝君,由此,才能让天界和人间都运转自如啊。”

听了这话,原本就一心修仙的夷狄王,那是龙颜大悦,不止于此,聪明如陶灵素还知道,要铺平自己上升的道路,光拍狄王一人的马屁还不够,还得把狄王身边最亲信的人的马屁也一并拍足了!

于是,陶灵素又说,当朝副宰相蔡太尉,乃长生大帝君身边的左元仙伯,而狄王宠爱的贵妃,则是长生大帝君在天上的九华玉真安妃下凡,特地来陪伴狄王的!而陶灵素自己呢,则是神霄宫中等级较低的一位仙君,仙号为「楮慧」。瞧瞧这人这马屁拍的!甚至都自己造出一个平行宇宙了。

不过你还别说,这还真有效,不但夷狄王信了,这宰相啊贵妃啊,也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大家都知道,狄王信道,现在有道门高人送上门来为自己封神背书,直接把自己和官家一起提升了一个层次,升级为天神下凡,这种睥睨众生的感觉,那可不要太爽!

于是,有了官家的信任,再加上升了正位的蔡宰相和贵妃的帮扶,陶灵素迅速崛起,一时风头无两。

而耿直倒霉的大谏官张松堂,此时坐不住了,原本他就在冬祀大礼之后被官家厌弃,命令赋闲在家,他可不是个软柿子,他的头也不是面团捏的,反而是越挫越勇。

被官家讨厌撤职在家抠脚也无所谓,他誓要跟陶灵素这种歪风邪气装神弄鬼的家伙斗争到底!于是正义使者老张开展了针对陶灵素的专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也不出所料,陶灵素就是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原来,陶灵素在凉京城中名声鹊起,是从他免费给人治病开始的。他号称仅用符水,就让瞎子重见光明、让瘸子健步如飞、让耳聋之人耳清目明。

不止如此,陶灵素还号称自己幼年时曾经当过张大学士的书童,据说,当时张学士问他志向是什么,陶灵素答,“活着的时候封侯,死了立庙,都不是真正的高贵,封侯是虚名,在庙里被祭祀也不过是鬼魂的待遇。我的志向,是当神仙!”

这下张松堂是真的怒了!作为同在凉京当官的同乡,张松堂才是年幼时被父亲带着真正拜访过张大学士的人!在张松堂十七岁参加科举考试那年,张大学士返回凉京为官,当时张松堂还自己上门拜见了这位前辈,张松堂很清楚,张学士身边,从来没有过什么叫陶灵素的书童!

这陶灵素的来头尚不可知,但他为了包装自己,居然臭不要脸碰瓷到张大学士身上去了!

张松堂还查到,陶灵素有了一些名气之后,从宿太尉身边的人那里知道夷狄王并不喜欢张学士(教书老头子,一身倔脾气,负责教习夷狄王读书认字,后继续教太子,后因批评指教狄王做事,狄王面子挂不住,让他返乡养老了),这才停止用“张大学士书童”的身份来包装自己的过往经历。

是可忍孰不可忍,张松堂决定好好与陶灵素斗上一斗,最好能把他打回凡间,把官家拉回正道,什么符水治病,瞎子复明都是小把戏和小骗局,至于他吹嘘自己是张学士书童的事也被拆穿了!陶灵素满嘴跑火车 ,就靠一张嘴招摇撞骗过市,根本就什么也不会啊!对于正义使者老张来说,这怎么可能忍呢?

你陶灵素欺世盗名,蒙骗众人,欺上枉下,忽悠官家成仙不说,还骗老百姓的血汗钱,更过分的是你还拿张学士说事!真是无巧不成书,这老张还真就见过张学士,什么书童啊,穷得叮当响的张大学士根本就没有什么鬼书童!假碰瓷,真行骗才是事实!而且最气人的就是这个陶灵素居然在知道夷狄王讨厌张大学士后立马停止了对于张学士的碰瓷表忠心说自己跟张学士没关系,你说说这还像话吗?

自己崇拜的偶像被人吸血,没利用价值后又被嫌弃,不把这个奸诈小人嘴脸撕破誓不为人!于是老张就开始筹划他的打假之旅,又好巧不巧的,王敛带着两个人登门拜访,说要助他一臂之力。

而另一边陶灵素可没闲着,都成仙人了总得显露一下神迹来服众吧!别的不说,起码要能忽悠住官家!

一个月圆之夜,忽然电闪雷鸣,把本来准备睡美容的夷狄王给惊醒了,心脏一阵乱跳,刚想骂人就被飘渺的音乐和奇异的香味给吸引了,这居然还不是最奇怪的!接下来劈到大殿中央的闪电才是重头戏,就在闪电白光中,仙人出现了!

传说中穿着青色衣服,身披白光,头顶玉冠的仙人一出现就惊呆了夷狄王,在他消失后桌子上还留了一首诗,里面尾句出现了陶灵素的化名楮慧,而陶灵素老老实实在家睡觉呢!

激动的夷狄王一拍大腿给自己想出了个合理的解释,这绝对是仙人下凡啊!这陶灵素是仙人!尤其是第二天被宣进宫的陶灵素一副老神神叨叨的样子,配上意味不明的微笑和沉默的态度,这绝对是仙人!于是这块记载着仙人下凡事迹的石碑就被创造出来了,还历经千年风霜被陶家后人保留到了现在,你说神不神奇?

如果说仙人下凡事件让夷狄王相信了陶灵素的仙人身份,那么贵妃显灵事件是真的让狄王相信了陶灵素的本事,彻底把他当成了神仙一样的人物!

那刘贵妃原名刘明达,十四岁入宫,宫女出身却深得皇上的宠爱,入宫后封号孩子一样没少不说,就连二十七岁去世了,依旧被夷狄王念念不忘。

一转眼,刘贵妃已经去世四年,亲眼见证了陶灵素仙人下凡的神迹,狄王就打起了让贵妃魂魄显灵的主意,而这正中陶灵素的下怀,要知道升官加爵俘获圣心可不容易啊,这简直就是正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业务对口的陶灵素一番准备后,在某天晚上就开始了招魂仪式。说来也奇怪,早已去世几年的贵妃在陶灵素喊出贵妃在天上的封号后,还真出现了!

穿着生前的衣服,温声细语地说,自己从西王母的宴会上匆匆赶过来,只为见夷狄王一面,并且跟狄王诉说他们两个在天上就产生了私情,所以才会在凡间相遇,如今二人缘尽了,以后也不会再见面了。

这夷狄王一听,简直高兴得快疯了!泪流满面不说,也终于了结了多年的心愿!

经历了这两次神迹之后,夷狄王从此对陶灵素深信不疑,把陶灵素尊崇为国师不说,开始废佛重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神霄宫。

也就是陶灵素忽悠夷狄王说狄王是天上神霄宫的主人,在天上住的就是神霄宫。面对国家最高统治者官家求仙问道,不求上进,正义使者老张一看这能得了,必须得把陶灵素的脸皮扒下来踩在地上!

于是老张加快了自己收集证据的步伐,在小道童的帮助下弄清楚了陶灵素符水治病是那些残疾人都是健全人收钱假装的;之后,老张还派人去陶灵素老家摸底搞清楚这家伙的底细后,就想着找办法把陶灵素这个朝堂毒瘤清除。

可是此时的老张张松堂啊,因为直言不讳都快把皇帝烦死了,眼看着都快被贬出京城了,说话也不好使,尤其是狄王那里都快把他拉黑,记小本本上诅咒他了!

所以聪明的老张想到了一个好帮手,太子狄癀。

可是倒霉就倒霉在这个太子不受宠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除外,还是个社恐,不过好在他喜欢佛家思想,不喜欢陶灵素的做法,或许真能行!

于是王敛和凌霄带着老张的儿子就出马了,谁让他和太子经常一起相约中老年爱好钓鱼呢?同为钓鱼佬,传个话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夷狄太子狄癀在早朝上公开宣称陶灵素装神弄鬼,是个骗子!并且把老张调查得来的证据拿了出来。

原来这个陶灵素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被送到寺庙长大,却沾染恶习学会了喝酒,被多次受罚,按照正常人的想法来说,做错事情咱们就改啊!佛家就是不让喝酒啊,但陶灵素可不一样,你不让我喝酒我就走,以后想办法搞死你们!完全不顾佛家的养育之恩!

离开了佛家,他就去当了道士,但是你以为道士好当吗?啥也不会,陶灵素只能去寺庙要饭吃,就这样靠要饭活了下来,后来因缘际会还去四川拜了个师傅学会了篆文书写和引雷的法术,这才有了仙人下凡的神迹。证据一出,这件事就无法善了了之!所以夷狄王一边更讨厌太子,一边不得不搞出了朝堂斗法希望还陶灵素一个清白,也给大臣们一个交代!

但是反套路的事情出现了,斗法过程中陶灵素又使出了看家本领,喝水吐出后化为了五彩祥云,里面有金龙飞舞,还有上百只仙鹤盘旋,有一只还从云里跑出来玩!其他朝廷大臣一看这架势,半点不怂,说这是戏法小把戏罢了,念口诀就能破!

可是在诵念口诀过程中竟有十来个人居然脸色发白,瞬间哑了!

反而是陶灵素似乎一点也不受影响,又开始了显示神迹!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演员,金龙,仙鹤,五彩祥云让众人目瞪口呆!然后陶灵素一反攻势,主动提出用一千斤木炭做成火洞并主动走过,居然毫发无损!

众人一看,这可不得了,要死人的啊!所以只好纷纷低头沉默认栽!

就在陶灵素以为大获全胜,威风凛凛,要让狄王将老张贬到了八千里外的南海,一辈子再没回来的可能时,一直安静地在太子旁边看着陶灵素卖弄的“老道”站出来了。

“道长法力高深莫测,贫道佩服,不过小道今日不自量力想与道长讨教一番,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陶灵素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破败的老头子,觉得他是自取其辱。

陶灵素不可一世,趾高气扬地蔑视着他,“好说,好说。”

老道淡笑,“那就请道长随贫道去祭坛,做法求雨消退。”

狄王一听,就来了兴致,凉京已下了整整半个月的雨水,他开坛祭祀,大肆求道也有此事之因,若陶灵素除了有吞云吐雾之功,还有求雨消退之力,也不枉他如此厚待他了。

不容陶灵素拒绝,狄王一口答应下来,“快,请道长高显神通。”

陶灵素一下子便泄了气,完蛋了,装神弄鬼,坑蒙拐骗的日子算是到头了,事到如今,他也不能说自己不会,因为欺君之罪一样是要砍头的,为今之计,只能能拖就拖了,然后狄王就被他推出来挡刀,“水族之王龙王掌管兴云降雨、消灾降福之事,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定是一方黎民做了伤天害理之事,还请官家容我几日,了解事情缘由后方可由天子去龙王之处请罪,祈愿吾夷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夷狄王觉得他言之有理,频频颔首,狄王正欲应允时,老道制止道,“区区小事,陶道长却做不到,还借故推脱,以贫道看来,狄王很该将此人拖下去砍头才是。”

陶灵素被羞辱的面红耳赤,但又不敢上前狡辩,只怕自己多说一句,狄王就让自己做法求雨消退,他自己很清楚身上的这点小伎俩。

狄王并不将此人放在眼里,连法力高深的陶道长都不能办成的事,他一个无名小辈胆敢在此妄言,“大胆狂徒,胆敢在此造次,来人,将他给吾拖下去乱棍打死。”

“且慢,还请狄王听贫道一言,若是贫道说完狄王还是决意将吾处死,贫道绝无怨言。”

狄王颔首称肯。

“主公别听小人胡言,快将他打发出去,别扰了祭坛神圣之地。”陶灵素气急败坏,想着要将他置之死地。

老道两耳不闻,只轻言道,“求雨之事只需让太子去现场跪拜便能止住雨水。”

正当众人等着看他笑话,坐看他人头落地时,太子上去了。

别看太子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平时也不作妖,但是有事他不怂是真敢上啊!他真去了天坛跪拜,而且水真的退了四丈!

本来陶灵素逃过一劫应该夹着尾巴做人,谁知道他觉得自己命不该绝又开始折腾了!

“上书说夷狄气数将尽,必须迁都才能保平安!”陶灵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想着事情败露,必须再找个理由让夷狄王依附自己,否则他的小命就要不保了。

连一向脑子进水盲目崇拜他的夷狄王都震怒了!你说你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治理的国家国泰民安,仙鹤降临,你居然说国难当头,夷狄王朝气数已尽?于是陶灵素终于实现了脑袋落地,欺君罔上,无用小人,连普普通通的太子都能求雨消退,这点小事都办不成还敢在此饶舌诅咒我夷狄,不砍你砍谁。

此事一出,太子的身价在众位看官的眼里瞬时水涨船高,甚至远远高于夷狄王。

不日,夷狄王病逝驾崩,太子顺利继位,在王敛和张松堂等忠贞烈士的辅佐下,夷狄与各邻国秋毫无犯,并定时向周朝进贡,黎民百姓安稳地度过了三十余年。

一切尽在凌霄的谋划之中,处理好狄国之事,他便带着将士们马不停蹄地赴往齐国......

被诈骗后:我成了仙帝的小徒弟七零:糙汉老公不经撩反与正快穿:恶毒女配死遁洗白陆狗,过来挨打明月英雄造孽啊,曹贼竟是我自己穿越兽世,独一无二的人鱼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