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民有所耕(1/1)
春风又至,冬雪消融,转眼间,节气已轮到了雨水,眼见着长沙郡的土地就到了该播种的时节。
许莫负安排下去的事,赵高虽历经波折,终于是办妥了。这并不在意料之外,但她还是为赵高的业务能力感到惊讶。
有的时候许莫负不禁觉得,上辈子真应该把自己的丈夫也给阉了,这样他才能激发潜能,省的侯府上下大事小事都乱糟糟的,全部由自己收拾。
接下来的分田就容易了许多,只是步骤繁杂了些。有柱下御史的帮忙,只要有条有理地做下去就可以了,许莫负并不觉得为难。
毕竟,秦国的户籍制度,即使是经历过汉朝多位明君的许莫负也不禁为之惊叹。
在秦国,每三年就会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及时翻新档案内登记的信息。登记的信息相对而言,更是细致万分。不仅包含了基础的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就连其家庭财产和上溯三代的身份材料等也都包含在内,一个个都罗列的十分清晰。
由于秦律的规定,每户人家都只允许有一个成年男子存在,再加上每五户、十户人家为一“伍”、一“什”,互相监督,这让根据家庭人口分田的过程变得更加快捷了。
当楚国的大家庭也像秦国的大家庭一样分崩离析之后,每个人都不得不为了自己而进行劳作,靠着家人或佃户养活的不事生产者就不再有生存空间。
许莫负确信,今年分田之后,长沙郡这些原本需要将田税上交给本土贵族的黔首,会有更多的力气来耕种田地,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而那些五指不沾阳春水的旧楚贵族,日子会过得坎坷得多。
这段时间,除了关照赵高的工作进度外,许莫负几乎将时间都花在了骊山陵的藏书阁中。她找到了诸多后世的农学书籍,想要进一步改善百姓们的吃饭问题。
有之前跟随班夫人下地的经验在,许莫负对种地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经验,看书时也觉得有头绪多了,不算两眼抓瞎。
在诸多农书中,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后世名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他的记叙浅显易懂,更是记载了不少目前没人发觉的农业知识。不仅如此,除去种植各种作物的技巧,这个人还懂得纺织、锻造等一应事务。如若不是他生在后世,许莫负真恨不得现在就把他绑起来送去嬴政面前造福万民。
不过许莫负暂时不确定这本书所记叙的这些内容是否属实。除去此书外,她还归纳总结了许多的农书,找到了些共同证实的种植经验,和班夫人通信来往过后,才敢将这些东西整合起来,散发给黔首们实践。
至于其他暂时无法取证的内容,她向嬴政上书申请了些实验田,准备自己亲身试一试。
李华这个人,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在跑腿上的积极性是没的说。因此许莫负放心地将看护实验田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如是,在上一世目睹百姓因为吃饭的事流离失所而无能为力的许莫负,终于能在这一世,利用机缘做点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