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安南事坏(1/1)
此时此刻,父皇和众大臣似乎是遇到了更急迫的事情吧?都有意无意地对我的哭声置若罔闻,好像当朝皇长子的健康状况都没有此事重要似的。
“什么!你再说一遍!”
父皇猛然从椅子上站起,“噌噌噌”向前走了几步,斗大的拳头在袖子里铿铿作响,看起来颇为愤怒。
肃杀的氛围顷刻间重新席卷大殿,使得刚刚站立在侧的众太医们纷纷胆颤,一个个重新跪了下去。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也是颤颤巍巍,默默的跪伏在地,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陛下息怒,龙体为重!”
老太监金英顿时拜服在地,老泪潸然,言辞切切,感情真挚,让人难以拂逆。
紧接着,大学士杨士奇也跪伏在地,道:“望陛下以江山社稷计,以天下百姓计,保重龙体!”
一众朝廷大臣也有样学样,纷纷跪地劝说,极显忠臣模样。
父皇无奈,只得依群臣所求,暂时收敛了怒气,重新回到座位上。
“众爱卿所言极是,朕当引以为戒!”
看来,我一直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错以为封建时代的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对是对,错也是对……如今看来,倒也不尽然。
皇帝在面对宫女、太监这些小人物时,尚能做到生杀予夺皆由我心,可一旦面临朝廷大臣,尤其是多朝老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父皇和群臣的第一波“交锋”输掉了!
杨士奇道:“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因黎氏构衅,藐视天威,曾命英国公将兵三十万扫平安南,王师浩荡,顷刻平息,自此,安南成为我大明的内地交阯布政使司由此设立。
届时,文有黄尚书秉政、武有英国公震慑,建立学校、轻徭薄赋,百姓归心日重,俨然有治平之象。
然,英国公、黄尚书先后调离,朝廷听信佞臣,偏用中官马骐为任,横征暴敛,荼毒百姓,已至于民怨沸腾,疆事日坏!
后又有黎利寻衅,藐视天威,又数次逞能,败王师于边疆,以至于其猖獗日甚。
月前,败将王通弃交阯,与黎利盟,已至于安南事坏……
还请陛下责罚微臣,微臣忝为兵部尚书,却有眼无珠,任用王通之流,以至于王师受辱,天朝蒙羞。臣万死难辞其咎!”
杨士奇先是长篇大论,细数安南情事,将责任分析得明明白白,然后主动承担起失察之罪,并且提议重罚,当真是深谙为官之道。
父皇此时已经过了气头,端坐在椅子上,默默地做着深呼吸,尽可能的使自己内心平复。
此时,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其身形佝偻,颤颤巍巍,一副带病上朝的样子。
“陛下,士奇所言有失公允!安南事坏,非一人一时之过,乃中枢决策之误。
昔年,太祖高皇帝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曾定下十五个永不征伐之国,安南就是其中之一。
然,太宗皇帝终有气吞寰宇之志,又适逢安南内乱,黎氏狂悖……
咳!咳!”
他的好像身体更差,说不得几句话就气喘吁吁,咳嗽不止。
父皇于心不忍,温声道:“夏老无需多言,快快请坐,莫要伤了身子!”
然而,夏元吉请谢起身,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话头,接着道:“臣多谢陛下厚爱,然国事体大,不可不重之也!”
“安南远在边陲,地势复杂,气候湿热,民风剽悍,攻之艰难守之更难,胜,则无利,败,则劳师糜饷而已!
依臣之见,不若弃之,如此,既合太祖遗训,又可节省国力,经济民生……”
“夏老是要朕做丢城弃地之君吗!”
父皇登时怒不可遏,忍不住对这个四朝老臣出言训斥,情绪颇为激动。
“陛下,夏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一位膀大腰粗、铁面虬髯、胸前绣着锦鸡补子的老者言辞恳恳,跪了下去。
紧接着,“噗通噗通”,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去……
“臣附议!”
“臣附议!”
……
前前后后,竟有十位朝廷大臣同意这丧权辱国之议!
“臣……附议!”
又有一道苍老窸窣的声音响起,像是经过深思熟虑般同意了这个提议,正是老臣黄淮。
当我知道安南这个地方曾属于我国的时候,着实是自豪了一把,虽然后来丢了。
然而,令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当时国力强盛、明君在位、三杨当朝的时代会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安南?
更可恨的是,一众大臣在遭遇安南事坏之际,竟不思进取,反而要顺水推舟,白白放弃这块惹人垂涎的肥肉。
果不其然,父皇的想法与我大差不差,只见他气血上涌,脸色黑红得可怕,呼吸粗重,隐隐有火花冒出,双拳止不住地颤抖,指节“噼啪”作响,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
父皇虎目含煞,深深地看着他的“股肱大臣”,久久不能说话。
突然,父皇神色一怔,眼神中随即流露出一抹异彩,仿佛又看见了一丝希望。
还有人站立!
由于我的精神感知力异常,又时刻关注着父皇的意向,因此很轻易地就发现了那个帮他点燃希望的人。
只见他身材瘦高,皮肤干枯,眼窝深陷,但,他的眼睛却炯炯有神,灿若朗星,仿佛蕴含着无穷魅力,单是看一眼就很容易给人希望。
他是杨荣,三杨之一。
只见他双股微微颤栗,额头上早已渗出一层汗,却还在咬牙坚持……
显然,他的身体并不好,但他身上所散发的依然是少年人才有的锐气,在此时此刻显得极为非凡。
“杨荣,太宗在时,常夸你知兵,朕亦深知卿之才学,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父皇的明显有些激动,但在“提问”的同时依旧不忘提到太宗,显然是想借祖宗之威为其加油打气,好让他接下来的言行更符合祖宗成法。
通过群臣所述,我知道明太宗其实就是明成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后世称之为成祖,而当时称之为太宗?
估计是“平行宇宙”的锅吧?
毕竟世上不存在两朵完全一样花,有些误差也分属应当。
就是不知道这太宗比之太祖如何,究竟是谁的威望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