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彩蛋·盛世衰亡5(1/1)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略略斟酌,按下了乙的选项。
李隆基是决不可能为了杨贵妃的性命而把自己也置身于生死一线间的,这点毋庸置疑;但从神迹中并不多的对杨贵妃的描述中来看,李隆基同样圣宠于她。
毕竟,这次出逃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且不说,居然还带上了杨贵妃的姐妹——即使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杨贵妃的姐妹身在宫中,出行方便,也足以看出来李隆基个人的倾向。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虽然已经发生了士兵自行动手杀掉了杨国忠等人的事情,李隆基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妙,但多年来至高无上、养尊处优的生活,李隆基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杨贵妃和自己究竟到了何等危急的情况。
到底没有年轻时候的敏锐和反应了。
所以,李隆基做不到第一时间立刻顺从众意,杀掉杨贵妃,他会有一个挣扎、或者说反应的过程,然后他最终还是要保全自身。
明朝,洪武年。
朱棣对杨国忠的死亡并无多少兴趣:“杨国忠,不如李林甫多矣。”虽然李林甫同样玩弄权术,但本人的水平可是能够拉杨国忠不知道多少条街。
“若是李林甫一直在位,那唐朝的安史之乱或许会拖延数年才会发生。”朱棡点头,说不定,还真能让李隆基在位期间躲过这一劫,当然,这很难,毕竟李隆基实在活得太久了。
李隆基和李亨这一对父子,当真是富有戏剧性。
李亨把李隆基变成了太上皇,让李隆基晚年过得凄凄惨惨戚戚,郁郁寡欢,好不痛苦,回到长安后五六年就驾崩了;但是李亨居然也在同一年同一个月驾崩,就和李隆基前后脚……
【面对陈玄礼和所有士卒的要求,李隆基回答:“朕当自处之。”】
【但这时的他仍旧不想要杀死杨贵妃,于是自己一个人拄着拐杖呆着,直到他身边的人觉得必须做出决定,劝谏他的时候。】
【左相韦见素的儿子京兆司录参军韦谔劝李隆基“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
【而李隆基尚且想要挣扎一下,认为杨贵妃身在深宫,和杨国忠扯不上关系。】
【于是,心腹宦官高力士直指核心:“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于是,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帛带缢杀。】
【看到了杨贵妃的尸体,又得到了李隆基的宽慰,陈玄礼和诸位将士于是大呼万岁,随后才开始准备继续行军。】
【而终于缓过气的李隆基也开始思考这一切的过程,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幕后关键人员就是太子李亨。】
【而在马嵬之变后,李亨决定就此和李隆基分道扬镳。他选择的方向是:甲.北上 乙.下江南 丙.往东部行进】
隋朝,开皇十八年。
自从有了杨广的简单事迹后,杨坚觉得自己不想看到“下江南”三个字,一点也不想。
这太子李亨大约也没有下江南,毕竟,那里相较关中虽然确实安定许多,但并不利于唐朝此时重振旗鼓、收拢军队百姓人心。
唐朝,贞观年间。
“北上,当然是北上!”尉迟敬德刚刚看到选项,就喊了出来。
毕竟,此时大唐的精锐其实都在各处边防重镇,那么北上后获得有利力量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更何况,北上,距离长安等战场距离是最近的,李亨若是以太子的名分展开旗帜,也能够给动荡飘摇的大唐各地打上一剂强心针。
否则,若是如李隆基一般避于一地,大唐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像那宋朝一般偏安一隅,随后苟延残喘罢了。
李世民点头,按下了甲。
【李亨打算北上朔方,获取那里的兵权,从而对抗安禄山、收复河山。】
【而这一决定并非临时起意,东宫宦官李辅国就曾经劝李亨:“至马嵬诛杨国忠,辅国献计太子,请分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辅国从至灵武,劝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
【没错,李亨不止要收拢兵权,他还打算就此一步上位,到了朔方军治所灵武后就着手登基事宜。七月十二,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并改年号为至德,是为至德元年。】
【而李隆基就这么变成了太上皇,李亨登基当天就派人前往四川告知这一消息。】
唐朝。
在李隆基之前的唐朝君臣们纷纷抚掌大笑,赞赏不已:“总算换人了!”
这不是他们喜不喜欢李隆基的问题,而是此时李隆基的威望已经跌至谷底的问题。
一个多年来只顾享乐、对于朝政没有任何正面帮助的皇帝,若是平顺一生也就罢了,但偏偏却出现了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巨大叛乱——而这个皇帝的选择居然还是偷偷出逃,抛下京城百姓大臣不顾。
这样的皇帝,还能有什么威望?!从将士诛杀杨国忠等人就能看出来,此时的李隆基在人们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了。
这样的皇帝继续下去、还是在蜀地继续下去,大唐非常有可能就此滑落深渊,变成一个地方政权。
所以,李亨做得好啊!
赶紧替换掉这个混账玩意儿,至于什么没有当着他的面登基,那都是小节了。
【而逃往蜀地的李隆基又如何呢?】
【当然,他过的并不开心。】
【但此时,李隆基的心情还重要吗?不重要。】
【远在灵武指挥军队镇压叛乱的李亨比他重要,在各地奋战的将士们比他重要,包括在惊慌下沿着他的脚步同样逃往蜀中的百姓们同样比他重要。】
【唐朝的诗仙李白曾写蜀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诗文在以往是对于蜀道难行的客观描写,如今却是那些仓皇奔逃的百姓的遭遇的真实写照。】
【还是唐朝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曾描写百姓逃难入蜀的情况:“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再次落下了眼泪,却绝不是为了李隆基等人,而是为了那位名叫杜甫的诗人笔下的情况:“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这是怎样的惨烈!
更不用说其后的两句中,蕴含的残忍现实。
“看起来,当时的大唐并没有饥荒天灾……可竟然……”李世民当真是哭得停不下来了,他并没有想到过,如史册上的“岁大饥,人相食”的情况,会在大唐出现,或者说,会在大唐看起来并没有各类天灾的情况下出现,而是因为一场叛乱。
自他登基以来,各类天灾从未间断,可大唐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惨状,谁能想到,谁能想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汉朝初年。
刘邦沉默不语,对于这样的惨状,他也很难找到什么合适的话题。
不过,安静的氛围并没有维持太久,刘邦还是打破了沉默:“若这杜甫的诗句皆如此诗,那倒不负‘诗圣’之名。”毕竟是“圣”啊,这个名头,可不是那么好担的。
见刘邦将话题扯到了诗人身上,众人也纷纷跟进。
“唐朝有一个诗圣,还有一个诗仙,这李白对蜀地的描写确实瑰丽磅礴。”
“也不知这二人究竟有何作品,个性又如何。”
【李亨登基后,就收拢兵马,并派出郭子仪、李光弼去击败叛军。】
【至德二年,安禄山被次子安庆绪所杀,并将大权都交给了军师严庄。而在二月份,郭子仪攻克河东郡。】
【在至德二年期间,还发生了对于唐朝来说算得上生死攸关的战役:睢阳之战。】
【至德元年,还是县令的张巡带人退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城父县令姚訚一同镇守睢阳。随后,被任命为河南节度副使。】
【张巡等人带领七千余唐军,独自与十数万叛军周旋,在外无援兵粮草的情况下,坚守睢阳十月之久,且直到最后也未曾投降。】
【睢阳陷落前一月,唐军收复长安,睢阳陷落后十天,唐军收复洛阳。】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的眼泪更加汹涌:“这些人都是大唐的恩人!”
大臣们同样神色动容。他们都清楚,在当时的环境下睢阳的重要性——大唐就靠着江南的赋税来支撑朝廷运转,若是运河重镇的睢阳陷落,那失去支援的朝廷结果会如何,实在是让人不愿去想。
七千余人,没有援兵,没有粮草支援,却在大敌之下坚守了十月之久,所有参与了这场坚守的人,都应当是大唐感谢的对象。他们心志之坚定,让人肃然起敬,望尘莫及。
但李世民的眼泪并没有就此停下。
他还为了睢阳的百姓而哭——七千余人,坚守十月,没有援兵就算了,还没有粮草支援,那士卒们如何能够守住城池?要有粮草,才能有体力去对抗叛军,那后来的粮草究竟从何而来?
李世民想到了,所以他哭。
【登基的第三年,李亨改元乾元,这一年,唐军包围了安庆绪,但由于李亨“诸军不设统帅”的方式,导致战事久久未完。】
【乾元二年,宦官鱼朝恩向李亨进谗言,李亨于是将郭子仪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只当一个闲官。】
【而安庆绪则被安禄山旧部史思明杀死,史思明继续反叛唐朝,自称“大燕皇帝”。】
【史思明的叛乱一直持续到了唐代宗、也就是李亨的太子李豫登基之后。】
【乾元二年之后,李亨改元上元,共两年。随后宝应元年四月,李隆基和李亨先后驾崩,太子李豫登基。】
【而史思明那里发生了和安禄山同样的事情,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内部混乱,宝应二年春,史朝义自杀,残部投降。】
【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朝。
有人感到一阵头大:“这怎么还拖了这么久?”还有那李亨,还真是和李隆基不愧是父子,虽然利益不同,但行事上的某些方面,当真是一脉相承。
还是宦官进谗言!
李隆基是那时候慌得不行,脑子已经不清醒了,那你又是为什么?没事儿因为一个宦官的话,就把一个关键性的将领解除兵权……难道这时候了,你还觉得这个郭子仪是要和你抢夺权力的吗?
“不过,这李亨的寿数实在有些短了。”李世民道,李隆基是长寿不假,但怎么着也不至于他一去,李亨的身体就也不行了把?
不过,现在的关键也不是李亨到底活了多久,身体情况如何,而是这一场叛乱给大唐带来的深刻伤害。
大唐的威望如何?皇帝的威信如何?而至于财政,看起来北边是不太容易如往日一般顺服中央,那么主要的财源就还在江南地区,而若要依靠江南地区满足整个帝国的经济需要,极有可能,朝廷会增加税收……
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还有那个进谗言的宦官,李隆基就用宦官,这李亨同样也用,那大唐日后的宦官权力莫非就是从这父子二人中来的?
倒是这代宗,有些说法——难道取的是“代,犹世也”的那个含义吗?那这个庙号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这个皇帝看起来也是有些能力的。
与他同样想法的,还有唐朝玄宗之前的其他皇帝们。
难道,我大唐要迎来一波中兴了吗?
宋朝,开宝元年。
“代宗还可以,”赵匡胤道,“虽非英睿之君,亦非昏主。”好歹,作为皇帝,他还是在努力解决唐朝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又确实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恢复经济、整顿朝堂等。
只是,他虽然确实勤勤恳恳,但还是那句话,“非昏主,非英睿之君”,始终宠幸内臣,给内臣过大的权力,而这样的先例在前面摆着,后面的宦官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可以作为标准的例子。
“而且,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断绝了与西域的联系和来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损失。以往他只是会感慨,但如今有了对辽阔世界的基本认知,在他眼里,与西域连通的通畅的渠道越发重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