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虞延三计定江湖(1/1)
地震天倾势易惊,生死万事付阴晴。
千古玦尘没土尽,一盏风光话旧情。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成王,败寇,转眼皆为白骨,身后事遗臭万年,亦或流芳百世,堪堪书上三五笔,他人嘴中四五言。
天下之势如此,江湖之变又何尝不是。
汉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年代之一,于公元前二百零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刘邦初建汉朝政权算起,至公元九年一月十五日新朝崛起宣告西汉灭亡,历时二百一十余年。
有道是天道好轮回,仅仅过去十五年新朝便快速衰亡,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再次复辟并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东汉历时一百九十五年,传八世立十四帝,出了多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而我要说的故事就是从其中一位君主,汉明帝这开始的……
此时的汉朝,立朝不久,时局动荡,匪患颇为厉害,大到拥兵数万的新朝余孽,赤眉残部,更始残部等等,对着大汉虎视眈眈,小到数人小寨,为了混口吃食大肆劫掠残害一方。
明帝剿匪多次,往往是花销巨大,收效却是微不足道,以至于在位已有十余载,大汉境内依旧算不得太平。
又因新朝绿林文化渲染,民间尚武之风日益增长,高手好汉不知繁几,就此衍生出了诸多派系。
其中当由天府,蜀山二系为大,常常做些与朝廷不对付之事,当地县衙势微,哪里是那帮亡命之徒的对手,自然不敢插手绿林之事,遇到匪患皆是放任自流,这也直接助长了匪寇气焰。
内有诸多匪患,而外部更有异族虎视眈眈,趁建朝未稳之际常常发兵犯难,种种烦心事,引得汉明帝身体每况日下。
忽有一夜,得有金人入梦,身患之疾大愈,后有傅毅解惑,乃知西方佛陀,帝感其恩,遂遣蔡偣西往天竺求经,蔡氏历千辛万苦终将佛经以白马载归。
帝大喜,当即下诏于洛阳城建起白马佛寺,是为佛教传入我邦之始,通过这些佛经,更是译出了当世第一批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传颂至今……
“臣荆州刺史郭贺,急报呈奏上听,自光武帝即位,荆州颇害匪患,前有王莽残部,后又有江湖人士占据要害,自立为王,打杀劫盗,通商往来无不叫苦,臣下无能,有愧圣恩,剿匪多尝败绩,令天威受损,死不足惜,念及匪患未除,贪图以无用之身以死报圣,然用谋不利,无用功尔,特此上报,以待圣裁!”
朝堂之上,刘庄读完手中那卷奏报,异常震怒,将其狠狠砸在大殿之上,破口大骂。
“听听,听听,如今这些江湖人士真当目无法纪,越来越不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这儿立山头,那儿劫官道,真当可气!”
众臣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他们不出声,不代表汉明帝就可以轻易揭过此事,空荡的大殿再次传出他那洪亮之声:“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以规范这些江湖人士?”
“照臣说犯上作乱者,全部都抓起来,送入大狱,该打杀的打杀,该流放的流放,不肖几日必定散他个精光。”
一员大将装扮的猛汉向前一步献计道。
此时又一文士出声反驳:“不可,这些人皆是亡命之徒,且各个身怀绝技,有那以一挡十之威,若是激起众怒,难免会是一场大动荡,此事只可谋取,不可强压啊。”
汉明帝一看说话者乃是大司徒虞延,此人颇为耿直,但脑瓢确实灵光的狠
“不知爱卿可有妙计?”
“妙计自然是有,但是此计只能私下说与陛下听。”
说着便躬身一拜。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可就炸锅了,好你个虞愣子,居然这般防着我等,身为朝中重臣,连个小小计策都不能听吗?
“这……虞爱卿,朝堂之上皆为我大汉栋梁,何必……”
必字还没落下,虞延就再次出口,再次躬身拜道。
“臣之计谋牵扯甚大,知道的人多了,就不灵了。”
刘庄略微思索,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今日朝会便就此作罢,诸位爱卿先行退下吧,朕与虞司徒另有相商。”
众人看着虞延,责怪之色毫不掩饰,但碍于圣上面前又不好发作,只得退下堂去。
待众人退下,虞延又要求刘庄屏退伺候的众人,这才开口。
“启禀陛下,臣此计共分三策,但每一策都得密秘进行,不可有半点风声走漏,不然激起民变,就非臣所愿了,毕竟这些江湖人士耳目长远,可不容易对付啊。”
刘庄点头称是,道:“爱卿且说于朕听。”
“其一计也,陛下可遣人做一榜,将江湖之中高手名人皆立于榜上,臣称之为江湖武榜和名人文榜,榜上各录十人,这些江湖人士爱慕虚名,皆是不甘人下之辈,陛下再造之以势,封他武榜魁首做个武魁,文榜立个国士,何愁各个豪强不尽力拼抢,此计意在分散人心,使其内斗不断,从内耗之。”
刘庄双目放光道:“爱卿此计甚妙,颇夺朕心。”
“这二计么,陛下当大兴佛教。”
“此计为何?”
“臣下闲时常常研读佛经,经中常劝人修身养性,无我不争,讲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若习武之士皆先学佛经修身,必可抹去其争强好胜之心,有助于规范这些人的行为,俗话说,欲其明事,必先明智,若要长治久安,佛教必须大兴。”
“妙,妙,妙啊,颂佛久了,便再无反乱之心。”
虞延一脸不屑的看了眼刘庄道:“私以为陛下是在故意考验臣等。”
刘庄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子大何出此言?”
虞延回道:“陛下年前忽提有西方金人入梦,今年便修建好了白马寺,请来诸多佛门大师授禅,如此迅捷臣料陛下定有所谋,于是臣下便诵读佛经多日,这才参悟陛下用意,设此一计。”
刘庄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缓缓站起,竟是走下龙座,与虞延对立视之。
“子大真乃世之良臣也,且说说这第三计。”
“这计三会令陛下对臣下不满,恐臣性命之忧啊。”
“你且说来,恕你无罪!”
听了两策,汉明帝此时处于兴奋之中,示意虞延席地而坐,并膝而谈。
“这计三嘛,需寻陛下最信的过的兄弟了,令其假意谋反,广纳天下义士,来投的义士必定包藏祸心,将其聚于一处,一同格杀,这样即可保全陛下盛名,亦可诛杀这些不可教化的叛逆之臣,而不会引起民乱。”
“这?你可有人选?”
“楚王刘英!”
“刘英?”刘庄突然想起这好久未见的兄弟了,虽说不是同胞所生,但比那些个亲兄弟更像兄弟。
“此计且先作罢,放与一边莫要再提,其余二计皆交于你督办,朕特封你为江湖特察办,各部皆听你令,包括朕的暗部巡查,各路密探,有代朕统筹之权。”
“陛下,这最后一计才是立竿见影之计,其余二计耗时耗资,虽影响长远,但短时无益啊,不配合这第三计怕是收效甚微啊,万望陛下三思!”
虞延跪伏在刘庄面前劝谏道。
“你当朕不知你所谋?非也,朕只是怕失了楚王啊。”
“臣为君死,虽死犹荣,为了汉室长治久安,陛下不可妇人之仁。”
想是陛下明慧,已经看出楚王若是应允定是必死之局。
“子大啊子大,这世上真心待朕之人不多矣!休要再提,长远视之,其余二策已然够用,你且先去督办,其它朕再想想,你且先行退下。”
虞延趴伏在地一声不吭。
“虞延!先行退下!”
等了几息刘庄见他依旧没有退下,心知他这倔脾气又上来了。
虞延依旧不动,似是没有听到一般。
刘庄坐在地上沉默了许久,见那倔驴还赖着不走,当下大怒,便起身跑到龙椅后背寻来一棍。
这棍是他特地放置于此,还亲自起名打虞棍,每当被虞延气的不行之时就去拿棍揍这虞子大。
虞延见刘庄没有下文,又听见脚步声,便抬头去望,正好撞见他气冲冲的拿着打虞棍朝自己走来。
这还得了,连滚带爬往门口夺去,想来已是受了此棍不少苦头。
刘庄似是怄气一般,非要打到不可,拿着棍子就追着虞延。
虞延一看这皇上想来是真的生气了,跑的更快,打开殿门跳将出去,刘庄紧随其后而出。
看门侍卫被这突如其来的二人吓的一愣,还未反应过来那虞延便风也似的跑出数丈。
这八尺出头的魁梧大汉,竟然被一根木棍撵着跑,要多滑稽有多滑稽,侍卫想笑却又是不敢,只好憋着不出声。
刘庄见追他不上,便将这木棍朝他掷去,正中虞延后背,虞延吃痛哎呦一声,也不回头,朝着宫门外便逃。
刘庄大骂:“再敢提此事,下回朕还打你。”
看着虞延那踉跄的背影,刘庄哈哈大笑,方才的沉闷之气倒是出了不少,这虞延别的都好,就爱较劲,要是不用棍棒驱赶,说破天去也不会轻易就走,杀又不舍得杀,那便只能打了。
虞延被刘庄赶出宫门后,背靠宫墙,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吐出,刚刚的玩味笑容已然全部收敛。
“陛下仁慈定然不愿牺牲自己的兄弟,但我若是去找这楚王说清其中利害,先策反了楚王,想必到时陛下再反对也毫无意义了吧!”
于是不做过多停留,朝着车架急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