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静极则智慧生,你的焦虑其实我懂(1/1)
水静极则形象明,
心静极则智慧生
最近很多人开始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
因为那是一个很美好的时代。
万象更新,每个人都充满理想和生气。
一切充满希望与生机。
不像现在的人,每天活在焦虑中。
开着小车,吃着美食,高谈阔论。
回到家里,静下心来,只有郁闷。
医院里更是人满为患。
每个人都想永远的活着,守着财富和权力。
可总是事与愿违。疾病如影随形。
很多人靠刺激感官而活着。
吸毒,贪钱,贪色,贪婪……
在精神上很多年轻人靠虚妄的网络游戏和网络来支撑,
而这个东西不仅不能给你力量,只会越来越虚,越来越无力。
昨天,在我的老家桃江三堂街,一位三十来岁的女老板,开车落水不幸身亡。
有人说是因为她开车时在玩手机,其实
她两天前的朋友圈说:今时心情好痛!过不下去了,累?
逝者已去,青春有悔。
这样的悲剧为什么总是刺痛着我们的心?
前几天,到湖南百草堂和骆南先生、中医药专家、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永贵教授聊起生命与健康,大家颇多感触。骆南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弘扬与发展,湖南百草堂创立二十年来,一直信守医者仁心的古训,坚持用良方好药名医为病人解除病苦获得健康,一直在践行着他的初心和使命,家国情怀。
而李永贵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失眠,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脑系顽症及各类肝脏疾患,采用调整脏腑功能为主辅以化瘀解毒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当时聊的话题虽是高考生的焦虑和情绪的缓解,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活在焦虑里呢?
家有儿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一年级,都在焦虑,因为他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有父母,无论是岳父岳母还是家里的亲生爷娘,每个人也有焦虑。他们的生老病死,他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工作,还有夫妻情感,还有孩子的教育,还有……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焦虑的内容虽有不同,但谁又没有焦虑?这或许也正是医院越建越多,病人也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和西医哪里痛切哪里不同,西医溶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急不缓,治标也治本,治病的同时也是一种养生,一种药食同源。因此,我们请教李永贵教授,从中医的角度破解现代人焦虑的方法,寻找焦虑和压力的源头。
李教授认为,出现焦虑或压力过大,从中医角度来讲,主要责之于五脏六腑中的心、肝两脏,而与其他脏腑亦有关。从临床看焦虑症的证型很多,但常见的不外三种:
其一是肝郁火旺型,这一类人多表现为紧张、担心、脾气大、烦躁、口苦,个别人还有眼发红、睡眠不好、易惊醒,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这类病人常用柴胡、黄芩、栀子、丹皮、薄荷、郁金、合欢皮、香附、龙胆草等治疗;中成药逍遥丸、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等也可用。
其二是心虚型,这类人经常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着急、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动、心悸心慌、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时多运用补气养血、宁心之品,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等治疗,中成药为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十全大补丸等也可选用。
其三是以上两种症状兼而有之,治疗时两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
其实,食药同源是中医最伟大的地方。
李永贵教授介绍,减压方式因人不同,但总体来说无非以下几种:
首先最为方便的是饮食减压法。李教授认为,很多人盲目进补,甚至大鱼大肉,这是不妥当的。真正能减压的饮食,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障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营养基础。另一个方面,有的食物有直接的减压作用,如维生素C。多食富含维生素C草莓、洋葱头、菠菜、水果等。该补充的营养还是要补充。因为有些营养食物可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间接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香蕉、柠檬等。还有,少食多餐也是一种减轻紧张与疲劳的方法。
吃得太饱,犯困。吃些花生、坚果等零食,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有好处,而油腻食品,会增强精神紧张,因此,宜清淡。
其次是运动减压法。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因为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注意力,但应控制劳动强度。针对考前时间紧,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利用些间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
有时还可以尝试使用转移减压法。也就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紧张的状态,要多进行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娱乐等活动。散散步,泡泡热水澡,和朋友聊聊天,甚至到附近的公园、江边走一走。
李教授特别提示,我们还可以进行左右脑进行思维的转换。比如工作累了,做做家务,看看文艺书籍。这也是一种较好的减压方式。
而作为湖南百草堂的总经理,骆南先生认为,通过中医药缓解焦虑情绪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拥有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说,“变通莫大乎四时”。 如今已是仲夏时季,天气燥热。而燥热
的气候、环境,容易让人产生焦躁的情绪;再加上紧张,更会加重烦躁的心境。所以,调心防暑很重要。其次大家要持有一颗平常心。
古人说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