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太多变数(1/1)
宁珂顿了顿,回应道:“我听说梓轩先生的消息,所以特来拜访。”
梓轩先生轻轻摇了摇头,指了指茶,道:“此茶是浔阳特产,与京城的茶味道迥异。你尝尝。”
宁珂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只觉得口中一片清香,仿佛有山泉水流经过的感觉,她微微点头,赞赏地说:“确实不同,味道清甜。”
两人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深意。宁珂意识到,这次的见面,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浔阳的消息,更是为了确认彼此的立场与目的。
梓轩先生淡淡地看了宁珂一眼,道:“你想知道的,我都知道。但我需要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宁珂微微一笑,道:“在这京城中,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瞒住我的。”
见到梓轩先生,宁珂站起身,她身穿的白衣如雪,衬得她的肤色更加白皙。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先生,这次特地麻烦你了。”
梓轩先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缓缓地说:“你,你知道我为什么会答应和你见面吗?”
宁珂看向江面,柔和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使她显得更加圣洁而高贵。她轻声说:“是因为皇后你的事情吧。”
梓轩先生沉吟了片刻:“皇后你之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我知道你是个有心之人,只是有些事,也许我们可以合作。”
宁珂淡淡地笑了:“先生的意思是……”
梓轩先生透过楼阁的窗户,看着那繁华的京城,深吸了一口气:“我们可以合作……”
微风中,芍药的花瓣轻轻摇曳,白衣飘飘的宁珂与面前这位被京城人誉为“文才”的先生,坐在花下的石凳上,仿佛两位世外高人正在交流心得。
“你,说来话长。我虽然对萧承国家的事情了解颇多,但我并非官场中人。”先生淡然地说。
宁珂微微一笑,瞳孔里映着浅浅的水波:“哦?如此熟悉的国事,却非官场之人,先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先生轻轻抿了口茶,然后淡淡地说:“世上之事,非黑即白,官场之中虽有权与利,但也有泥沙俱下。我曾深入其中,但发现不合自己的性情,故而脱身而出。”
宁珂似乎对这个答案颇为满意,她笑着说:“既然先生有此才华,为何不为国家出一份力?”
先生笑了:“你,这个世界太复杂。有时候,一个人的才华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我,只愿静静地过我的小日子,不问世事。”
两人的谈话,仿佛如琴弦上的和音,清脆而悠长。环绕在他们周围的不只是那飘飘的花瓣和淡淡的茶香,更有那浓浓的文化氛围。
宁珂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她微微低头,然后说:“先生,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有时,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的。”
先生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但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你,您说得对。有时,这世上的事情,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宁珂轻轻地捋起了袖子,道:“梓轩先生,听闻您对兵法有着深入的了解,不知道您对我国的兵法有何看法?”
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仿佛是在寻求一个知己。
梓轩先生沉吟了一下,道:“国家的兵法,独具匠心,兼收并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我曾有幸在那里短暂地待过,与几位将军交流过。那里的兵法注重实战与变通,而不是死板的套路。”
宁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道:“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兵法更强调实际战场上的应变能力?”
梓轩先生微微一笑,道:“正是如此。而且我觉得,兵法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哲学。它要求我们要随机应变,但同时也要有一个清晰的大局观。”
楼阁的窗外,风带着桂花的清香缓缓吹进来,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气息。
宁珂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是为了吸收这位前辈的智慧,道:“先生说得极是。我之前也曾研究过兵法,但总觉得其中的精髓似乎难以领悟。希望未来能有机会跟先生更深入地交流。”
梓轩先生微微点头,道:“你谦虚了。我相信,您一定能够领悟到兵法的真谛。而且,这种交流对我也是非常有益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夕阳西下,楼阁中的灯光开始亮起,姜寰才走了进来。
“你,时间不早了。”姜寰轻轻地说。
宁珂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对先生说:“先生,今日的谈话,真是受益匪浅。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交流。”
先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你过奖了。若有机会,我自会再来。”
宁珂步入楼阁外的小道上,月光如水,倾洒在她的身上,衣袂随风飘动,显得飘飘然如仙子。
姜寰心里有些担忧,看着她的背影,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说,但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在另一处院落中,梓轩先生坐在书桌前,手中持笔,纸上流淌着墨香。
他心中反复回味着与宁珂的对话,那女子的才智和气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就在他即将写下的字句间,他突然停笔,似乎在思索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写下:“昭嫔娘娘,宁珂你实为千载难遇的才女,才情横溢,而心思也极为缜密。但这样的人,恰恰也是最难以捉摸的,昭嫔娘娘应小心,不可全然信之。”
他又加重了笔力,继续写道:“然而,你的才能如果能得到合适的引导和利用,对我国定有巨大贡献。只是,与她交往,切忌过于深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书写完毕,他起身,走到窗前,只见窗外的夜空中,星星点点,如同璀璨的宝石。他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在嗅闻夜的气息,然后轻声自语:“这世间,真是充满了太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