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出师表(1/1)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魏延,倒是和项羽的性格很像啊!”
刘邦回忆着过去,这样道。
一言堂、谁都不服、对亲信还行......基本上都是项羽的行为。
不过相比于魏延,项羽显然做得更绝了一点,他直接就是老大,没有上司。
并且纵观项羽的一生,其实也十分喜欢军事冒险活动。
比如,彭城之战,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当冒险的活动。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刘邦疏于防范,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像项羽那样的人,要么当一个小兵,要么当整个战场的总指挥。
如果像魏延这样,不上不下的话,实在难以处理。”
刘邦摇头叹息道。
或许他的军事能力不如韩信等人,但论起如何掌控手下,他自信还是数一数二的。
而若是他手下,有一个项羽类似性格的人,他估计也会十分头痛。
这样的性格,实在不怎么好掌控啊!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这......这......这怎么可能!”
刘备听着电台传来的噩耗,有些难以置信道。
他之前还奇怪呢。
为何在电台叙述的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张飞的身影?
他还有些悲哀地想:兴许,张飞也不幸战死在东征当中了。
结果没有想到,事实比他想的,还要更悲哀。
张飞竟然是被自己人,给谋害的。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塑造的粗汉形象,实际历史中,张飞其实是一个谦谦君子。
而作为一名君子,张飞对于其它君子,自然十分地客气。
不过由于他又是将军,手下那些士兵,基本都是一些壮汉。
对于这些人,张飞并没有什么好脸色,经常侮辱什么的。
在他看来,士兵就是用来训的。
这些“训练”都受不了,又何谈上战场?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他竟遭到这样的反噬。
对此,刘备难以理解道:
“我劝过他的啊!为何不听,以至于命丧于此?”
张飞的种种行为,刘备其实并不怎么太赞同。
不过刚开始,由于地位不高,刘备也没有太怎么管过张飞。
但随着地位上升,自己的势力建立起来之后,刘备越发觉得张飞这种行为不妥。
这么做,让其它士兵看了,自然会心寒,然后离心离德。
于是为此,刘备多次找张飞谈过,让他不要再这样。
效果,还是有的。
张飞确实收敛了一点,对普通士兵不这样。
但对于亲信,张飞却依旧不改,甚至可以说更加变本加厉了。
不知道是不是将对普通士兵的那一份,转移到了亲信的身上。
而普通士兵显然没有能力,可以谋害张飞。
那么,就剩下亲信了。
对此,刘备还告诫过张飞:
“你常常鞭打壮士,但后面还让他们侍奉在你身边,这是取祸之道。”
结果,没有想到一语成谶了。
“陛下,现在还是赶紧派人联系张飞,让他注意。
这电台所说的时间,有些不明,随时可能会发生。”
这个时候,诸葛亮及时出声道。
听了这话,刘备才从这个噩耗中醒过来,注意到了电台所说的时间:“刘备称帝不久”。
他称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就是说,张飞现在随时可能被谋害。
一想到这,刘备急了,当即出声道:
“来人,立即去阆中,传张飞回来,不得有误!”
听到这个命令,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接受了命令,前去执行任务。
望着这人离去的背影,刘备默默祈祷道:
“希望能来得及,来得及啊!”
关羽已死,要是张飞也死了,那么就相当于他的“创业团队”中,三个“创始人”只剩他一个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与刘备一样心态的,还有诸葛亮、赵云等人,他们都是有些担心张飞的安危。
要是说现场还有谁不担心的话,那当属穿越者刘禅了。
因为早在不久之前,他就想办法往张飞的身边安插了几个人,并让他们注意这样的事。
并且他还贴心地,考虑到了张飞的行为,专门挑了那些不怎么记仇、老实的人。
免得到时候他派出的人也恨上张飞,成为帮凶,那就十分不好了。
......
画面继续。
【原来是这样的,谢谢主播解答。】那道声音又道。
【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
【那好,时间又差不多了,今天这期电台就到这里了。】
【感谢大家收听随便聊电台,也感谢安亲王府的第五轻柔、机智似妖诸葛孔明、营山的辉夜白、用户36466675、凌霄九重天等人的打赏。】
【七天后,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最后主播节选了咱们诸葛丞相的《出师表》,作为结束。】
【常言道:“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
【不过主播,幼时学习《出师表》以及《陈情表》的时候,都没有哭。】
【但现在随着年龄长大,再回过头细品这两篇文章,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感情,心里难免会被触动。】
【此外,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实有两篇。】
【我们常说的,也是最熟悉的,其实是《前出师表》,作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
【而另一篇《后出师表》,则作于第二次北伐之前。】
【当然也有人说《后出师表》,文风什么的相差很大,是伪作。】
【不过主播倒是认为,这篇《后出师表》,充分反映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有些迷茫的心态。】
【至于是不是伪作,主播今天读一读,大家自行判断。】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这后面的汉,倒也还行。”
听着蜀国复兴汉室的内容,并结合上一期的内容,秦始皇嬴政做出了自己的点评。
说实话,他很嫉妒这个汉朝,灭亡之后,竟然还有这么一群人为此努力。
哪像他的大秦......
不过既然他已经知道未来的情况了,那就注定了历史已经改变了,汉朝不可能再出现了。
所以,他才会这样做出点评。
其实一开始,他想的是,如果这个汉不怎么样,那他一定要让建立汉朝的刘邦,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他实在忍受不了,一个不怎么样的朝代,取代了他的大秦。
但结果,还算是不错。
虽然有和亲这个瑕疵,但总体上还过得去,所以上一期结束之后,他放过了现在的刘邦。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唉!终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
汉室没有复兴,四百年就到了。”
刘邦轻叹一声,摇头道。
本来,当听到蜀国的刘备之时,他还有些兴奋来着,以为有机会再来一次的。
但随着电台的讲解,在了解了蜀国越来越多的情况之后,他的内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理智告诉他,希望并不大。
结果也果真如此,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
只不过当想到他的汉朝,在最后还有这么一群人为此努力,他的心里实在难以形容。
他不知道这《出师表》是什么,但结合诸葛亮的事迹,他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此刻,他只有努力地平复地内心,反复告诉自己,要平静。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机智似妖诸葛孔明,亮实在担不起这个称号啊!”
诸葛亮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昵称,有些自愧道。
他在未来干的事,又何德何能配得上“机智似妖”这个称号呢?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对于诸葛亮的想法,朱元璋表达了反对:
“不愧是机智似妖的诸葛亮啊!”
那诸葛亮,面对困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蜀国找到了一丝希望。
奈何老天无眼,绝情地收走了诸葛亮的命,北伐未半,而中道崩殂。
若是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谁又敢说,不会发生奇迹呢?
朱元璋为此是十分惋惜。
并且,让他更为惋惜的是:
“若是我大明,都是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该多好啊!”
先帝逝世,幼帝未成,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对于权力,那是触手可及。
可是别说“取而代之”称帝了,甚至没有行使越界的权力,给予了刘禅足够的尊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是他大明,都是诸葛亮这样的臣子,他还会怕什么?
何必设藩王等后手?
大明的江山,将永固也!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听到电台已经进行到了尾声,康熙抄起桌上的《三国演义》,心不在焉地看了起来。
他的内心当中,其实有一个特别大的疑惑:
为什么明朝会和汉朝一样,在它灭亡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想要复兴它?
要知道当初李自成闯关的时候,许多人都巴不得明朝灭亡呢!
为何他们的清军一进来,许多人的态度就变了?
说实话,康熙更愿意让明朝余孽像蜀国一样,建立一个国度,他再出兵给灭了。
就像他当初远征郑成功后部一样,本以为灭掉了这支部队,那些明朝余孽的活动会消失。
但结果却是,明朝余孽并没有出现什么过于明显减少。
作为草原民族的他,受到孝庄皇后等人的影响,实在不明白一个灭亡了四五十年的朝代,有什么值得思念的?
放草原上,别说四五十年了,就是灭了四五年的部落,人们也早就将其忘了。
想着这些明朝余孽,康熙的心里就越来越乱,翻书的速度不由加快了,最后他索性合上了书。
“杀!杀!杀光这些明朝余孽,那他们就无人可以扰乱我大清了!”
康熙有些心烦意乱地出声道。
只要杀光这些余孽,其它人必然会屈服于大清,那他大清就安稳下来了!
面对着康熙这么失态的样子,周边的人自然当作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
当然,这些人心思肯定各异。
而这其中,穿越者雍正在暗乐:
“还想杀光明朝余孽?
你还是当心一下自己,别被明朝余孽杀了。”
他才不会告诉康熙,他已经偷偷联系上了部分明朝余孽。
当然,那些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而最近这些人,正在商讨如何刺杀康熙。
这是一个成功率极低的事,但若是有他的配合,那成功率肯定会上升不少。
不过具体他配不配合,还是得看形势。
毕竟要是现在康熙就死了,很容易让形势混乱,不利于他的后续计划。
而且,那帮人还没有商讨出一个结果呢!
......
穿越者群。
“(秦)胡亥:是不是有些不对?”
“(隋)杨广:???哪不对了?”
“(秦)胡亥:怎么就结束了,不该讲讲刘禅的丰功伟绩吗?”
“(蜀汉)刘禅:你滚滚滚(喷火)”
“(唐)李承乾:有可能是刘禅后期存在感不强,你后期存在感太强了!”
“(秦)胡亥:这不公平!!!”
“(秦)胡亥:凭什么只有我挨揍?”
“(秦)胡亥:你说对吧?戚姐。”
“(汉)戚姬:(白眼)”
“......”
......
画面继续。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听着电台,李斯的眼神突然亮了亮,眼神中透着兴奋。
这诸葛亮不错啊!
这说的不正是他法家的理吗?
看来法家并没有因为所谓的“独尊儒术”消失,而是传了下去。
而根据电台前面的说法,这篇文章在后世传播度很大。
那就说明,许多人学到了法家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