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悉以咨之(1/1)
想到这里,李斯是高兴极了。
这个诸葛亮真不错!
不枉他因为诸葛亮,承受了来自于秦始皇那么多的怒气。
不止是李斯,另一边的秦始皇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道:
“就该这样,奖罚分明,哪像儒家搞什么亲疏远近!”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就见过不少因为偏私,而导致整个团体分崩离析的例子。
所以,对这种事,他是嗤之以鼻。
而恰恰,这正是儒家所宣扬的。
比如最为著名的“亲亲相隐”。
在《论语》中就记载过这样一个事:叶公告诉孔子,他们国家有一个人很是直率,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作为儿子的他进行了揭发。
对此,孔子表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儿子要隐匿袒护父亲,当然,父亲也要隐匿袒护儿子,这才是真正的直率。
由此,引申出了“亲亲相隐”这个典故,即隐瞒直系亲属的违法行为,不予追究。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普通家庭,“亲亲相隐”确实维护了一定的稳定。
毕竟让普通家庭互相揭发检举,确实会让社会出现混乱。
但放在官员,甚至帝王的身上,再“亲亲相隐”,就很容易出现很大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儒家本质上是主张“异同”、“偏私”的。
但对于法家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两家的矛盾那是特别大。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是人性,杜绝不了的啊!”
刘邦摇了摇头,这样评价道。
虽然他对儒家许多东西都不认同,但有些东西,还是真的很难说是错的。
或者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儒家提出来的,而是人生来就有,无法避免的。
虽然刘邦并不懂什么“基因”的概念,但他知道基于亲缘而展开的关系,是很难砍断的。
即使是他,也做不到完全的一视同仁。
甚至可以说,当年他之所以能赢了项羽,纯粹是因为他在这种事上,做得比项羽好了那一点点而已。
项羽的“偏私”,可比他做得可过分多了,以至于像韩信、陈平等人都受不了,跑他这边来了。
而当上皇帝之后,他发现想要做到“不偏私”,同样很难。
他顶多利用帝王之术,努力平衡各方,绝对做不到一视同仁。
“哪怕像秦始皇那样的狠人,也做不到啊!”
刘邦最后这样感叹道。
人终究会因为感情、利益等因素,而偏向某一方,秦始皇也不例外。
这点,刘邦是十分确定的。
当然,做不到真正的“不偏私”,但可以演出“不偏私”的样子,这恰恰是刘邦比较擅长的。
至于怎么做,那就涉及到帝王之术等一系列复杂的东西,几句话也讲不明白。
而对于刘邦的感叹,旁边的穿越者戚姬认同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样。
秦始皇也做不到。
就像刘邦最后没有选择处理吕氏一样,秦始皇最后也只是揍了几顿胡亥。
而以胡亥所做的事来看,几顿揍显然有些不够。
虽然法家对于人在未来犯事,要不要处理的这个问题上,还属于盲区。
但秦始皇的态度,明显有些偏袒。
不然的话,胡亥只挨了几顿揍,那李斯就不该被直接被撤了丞相之位。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好啊,好啊!”
刘备十分欣慰道。
在他死后,依旧有这么多人在想着复兴汉室,看来汉室好男儿还是挺多的。
虽然可能有所美化,并没有提什么三大利益集团的矛盾,但好歹证明了还有人在为复兴汉室在努力。
而听到后面的告诫,刘备望向一旁的刘禅,出声道:
“阿斗,好好听,记住这些话!”
对此,刘禅自是做出一副乖宝宝的样子,回道:
“是!”
回完,他就仿佛十分认真地听起电台来。
看着刘禅这么认真的表情,刘备再次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说实话,他能感受到刘禅近一年来,变化有点大。
并且这种变化,在电台出现后,更为明显了。
甚至让他,一度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不是鬼上身了。
但他好歹也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对鬼这种东西,并不是很信。
最后他只能将其归为汉家先祖保佑,降下了电台,并给刘禅开了智。
至于穿越什么的,虽然电台之前有提过一嘴,但想让刘备把这么中二的想法,套到刘禅的身上,实在有些难为他。
其实不止是刘备,其它位面的皇帝,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想法。
除非穿越者作死,否则他们是很难往穿越这方面想的。
......
画面继续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有所广益。】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现场的费祎、董允同时抬起了头。
董允的眼里满是诧异,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也会出现在电台之中。
之前旁边的费祎名字,出现在电台之中的时候,他心里还羡慕过来着。
没有想到,自己也上了。
而且前面还加了“侍中、侍郎”,这官职已经特别高了,已经属于重臣的范围内了。
虽然他现在能听电台,是一个心腹了。
但心腹与心腹,还是不同的。
有的心腹,干的是端茶倒水的活。
还有的心腹,则可以当大官。
完全是两个样。
现在确定了未来的命运,他的内心,是高兴、激动、忐忑等各种复杂感情,交织在了一起。
而相比之下,另一个当事人费祎,可淡定多了。
毕竟前面已经不仅一次,提到了他,已经习惯了。
未来他成为了大将军,击退了魏军。
并且还间接介入了杨仪与魏延的谋反,造成了两人的死亡,想想就刺激。
所以,一个“侍中、侍郎”,已经无法让他的内心起什么波澜了。
现在让他忐忑的是,陛下、丞相等人,会不会因为这些事,怪罪于他。
以及万一日后,被杨仪或魏延得知了此事,他该怎么面对这二人?
毕竟这两个人,都不怎么好惹啊!
除了他们俩外,现场更多无名氏,则十分羡慕地看着两人。
这种知道未来发生的事,但却不知道自己未来怎么样的感受,实在不好受啊。
这感受就好似有美人撩你,撩到你心痒,但你又做不了别的,太难受了。
这个时候,诸葛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人的情绪变化。
在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后,诸葛亮偷偷给刘备打了手势。
同样在理解了手势的含义后,刘备冲着这些人出声了:
“大家请放心!只要大家为复兴汉室努力,那么汉室一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刘备这话聊胜于无,算是勉强慰藉了这些人的心。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悉以咨之,确实很好,如果没有魏征,就更好了!”
唐太宗李世民语气中,透着浓浓的无奈。
他自认为确实做到诸葛亮所说的,有什么事,无论大事小事,都拿出来,集思广益,以找出可能存在疏漏的点。
效果确实不错,多人讨论之下,确实找出了他一个人未曾注意到的疏漏。
唯一有些不好的,那就是有个魏征。
刚开始,他还第一个发言来着。
但自从被魏征怼了几次之后,他也学聪明了。
以后他基本上,都做总结性发言,并捎带上自己的一些观点。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时不时遭到魏征的怼。
他实在太难了!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都是乱臣贼子,悉以咨之,反而害人!”
朱元璋这样道。
如果,刘禅只对诸葛亮推荐的人“悉以咨之”,那还好办。
但问题是,诸葛亮不可能把人推荐面面俱到,只要混入乱臣贼子,再“悉以咨之”就有些危险了。
蜀国后面的结局,也完美印证了这一点。
宦官黄皓扰乱朝政,仗着刘禅的宠爱,是为所欲为。
这个时候,刘禅对黄皓,有事就“悉以咨之”,结果就不用多说了。
当时力主北伐的姜维,还想杀黄皓来着,但有刘禅在,根本杀不成。
最后,蜀国就这么灭了。
当然蜀国灭亡,也不是全因为黄皓。
但由此可见,“悉以咨之”的对象中,若是混入了乱臣贼子,危害是相当地大。
......
画面继续
【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优劣得所。】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向宠?”
刘备发出疑惑的声音,同时向诸葛亮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对此,诸葛亮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一人物。
随后赵云,以及现场的其它人,均是摇头表示不知。
“那就奇怪了!”
刘备更加疑惑了。
据电台所说,他未来不久就要死了,可到现在,却没有听说过向宠这个名字,不可能“称之曰能”。
难道,是在未来东征过程中,出现的?
在得到这个猜测后,刘备更坚定了信念:
“既然如此,那就更该东征了,免得错过了这样的人才!”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诸葛亮,这是完全在教小孩啊!”
唐太宗李世民听着电台,这样评价道。
带了一辈子兵的李世民,虽然也知道需要彼此讨论,不能一言堂。
但不同于政事,军事有的时候,必须要迅速决断,不能耽误一刻,否则错失战机就好了。
就比如,玄武门之变。
要是当时,他还拉各个大将商讨的话,别说走漏风声,就是正反双方辩论,都得好久。
他若是这样做的话,说不定躺地上的,不是他兄长,而是他了。
所以,军事该讨论的时候,可以讨论,但该做决策的时候,也千万不能犹豫。
否则的话,很可能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不过,诸葛亮教的也并没有错,毕竟他教的是一个啥都不会的“小孩”。
宁可让“小孩”错过机会,进行讨论,也不能让他瞎做决策。
不然要是被他做出一个,像赵括、马谡等人一样的“纸上谈兵”式的决策,那蜀国就完了。
当然,作为一名帝王,也不能老是讨论,不做决策。
这就得看帝王的悟性了。
悟性好的话,在经过前几场讨论过后,就能独立决策了。
就好似当初的他,刚开始领兵的时候,他也有过不顺的地方,打过几场败仗。
但他从这里面学到了经验,后面越打越顺了。
不过很明显,刘禅最后是属于悟性并不好的那一种。
对此,诸葛亮已经尽力了。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虽然康熙是满人,但无法否定他对《三国演义》十分喜欢。
而众所周知,越是喜欢的人,越是喜欢考究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康熙也不例外,以至于他专门去查了一些史书。
“向宠,初为牙门将。
在伐吴的时候,陆逊火攻蜀国营帐,各营损失惨重,唯独向宠所领,完好无损。
故而,刘备称之曰能。
后向宠前去平乱,混战当中身亡。
相传向宠深得部下军心,得知向宠身亡,部下奋勇冲锋,抢回了向宠的尸体,安葬在了成都。”
康熙将他所查的资料,给说了出来。
“陛下果真才学,奴才仰慕不已。”
梁九功率先送上了马屁。
随后雍正等人,也拍上了马屁。
对此,康熙乐呵呵的,十分地高兴。
对于一个喜欢考证不为人知的东西的人来说,最大的满足感,不正就是当众说出来,然后得到众人的夸赞吗?
不然,又怎么突出不为人知?
当然,一般人这么做,都会被当成炫耀,然后反问一句:“谁问你了?”
不过,康熙是一个皇帝,待遇自然不一样。
......
画面继续。
【亲贤臣......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