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以儆效尤(1/1)
两人虽然喜欢打闹,好歹也是讲礼法之人。
只一瞬间,便各自转移注意,看看天、看看地、看看纺织厂亮起的灯。
反正就是不看关在房间里的贞嵌。
靶场在村子的西边,这里能直接看到纺织厂挂着的灯笼,为了提高纺织厂夜间效率和生产安全,自造纸坊建成后,村里的灯就用上纸糊出的。
这纸经过特殊涂料处理,不仅能起到防火防燃的作用,还能让灯光更加通明。
所以晚上纺织厂和制衣厂这些需要夜间作业的工坊晚上亮起灯时,也是格外有一番韵味,成了村里的一道景致。
贞嵌倒也接着嘲讽了几句,见赵寒始终没有回应,也无趣的睡去。
不过这种情况还能睡去的,都是狠人。
很快,徐闻、两个村长以及负责其他工作管理的人就来了。
来人与赵寒一一打招呼,场面一下就热闹起来,待在房间内的贞嵌本也没实际睡下,听到动静后,翻个身,假装眯开眼睛,双手搓了搓,问道:
“哟,大家都来了,怎么,要给我这小人物赶回煤山?”
赵寒没有回应,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刻意关注他,只有王武瞪了他一眼。
“各位,突然叫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村里如果出现叛徒,该如何处理?”
赵寒话里的意思直指贞嵌,贞嵌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忽觉不妙。
“先生,参照军令,对于叛乱畏战投敌者,当杀。”
其他人并没多少有处理叛徒的经验,自然不好作答,但张汉他们不一样,都是军营里摸爬滚打来的,类似的场面经历得多,自然有发言权。
“张汉,军营里真这么干的?”
王武先是看了看贞嵌,假意问道张汉,就想事前吓吓他。
“那是当然,军中纪律严明,一切依照军法处置。”
王武话音未落,俊生也接话道,随后易峰易凡等人皆表示赞同。
这下好了,贞嵌虽一心想回到当土匪时的生活状态,听到这情况,心里着急的不行,在里面大声喊叫:
“你们别吓唬老子,就这小小一个破村子,还搞起军营那一套来了,我谅你们也没这本事。”
果真是个一心求死的愣头青,且不说他这话容易让自己快速见阎王,就这小破村子的话,他怎么说得出口的?
别说扬州境内,就说整个武陵郡,单纯的小山村,哪里会发展得和河源村这般。
别说村子,就现在的沙溪镇和三溪镇都已经跟不上河源村的脚步了。
自天色转好后,来村里行商的贩子和单纯到村子进货的人数不胜数,全然是照着商业中心的模式发展的。
那边任凭贞嵌如何叫喊,以赵寒为首的人就是不回应,仍继续讨论此事。
“既然如此,该借鉴军营的规矩,就该借鉴,不然今后村子再出现什么带着贼匪闯家入户的,那岂不是真乱套了?”
徐闻摸了摸胡须,缓缓说道。
“我们哥俩也赞同,说实在的,自打发现这么个事儿开始,就该拿出点手段,这么一来,也叫什么,叫以儆效尤对不对,徐老哥。”
王普原代表金村长作了发言,还不忘和徐闻拉拉话。
“我说赵寒,你他妈别想吓唬老子,老子干嘛了,老子还能栽在你们手里,识相的话,就快放我出去,还能安生的给你挖几天煤,要不然······”
贞嵌的脑回路真奇妙,什么叫放他出去还能挖几天煤,真是狠话也不会放。
虽然狠话没放出去,但对赵寒直呼其名还沾亲带故的,却直接惹怒了在场的人。
众人正想怒斥一番,都被赵寒抬手压住了话语,他接着说道:“除了要严厉处置这人,还要排查其他与此人有交集的人,另外,相关负责人也要有所惩戒,从阿牛开始,罚处两个月工钱。”
“谢先生开恩,我下去马上就着手排查与贞嵌有交集的人,一定将此事办理完善。”
受罚的阿牛没有一点意见,全盘接受,这也是赵寒最愿意看到的,所谓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管理者没有这点意识,哪还如何能服众?
这一点,之前的惠芳和韩姬也是感同身受。
说完,赵寒让人举手表决,这个方案自然也得到众人同意,全体通过。
“既然都同意这样处理,那就要赶快办好,其他人可以先行回去,处置叛徒一事,还请张汉牵头处理。”
“先生放心,一定处理完毕。”
张汉接到任务,抱拳应承后,赵寒也领着韩姬走了,从始至终,都没有看贞嵌一眼。
与将死的小人,也没什么看的必要。
贞嵌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死就在这样不正式的商议中被定下。
兴许在张汉的砍刀落下那一刻他都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为黄安南带带路,就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但他这种行为,不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地方,都是为人所不齿的。
村里好吃好喝供应,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竟还能养出这种吃里扒外的寄生虫,还差点因他酿成大过。
实在是死有余辜!
贞嵌被处决的事第二天就传开,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挖煤的煤工群体。
虽然大多数都是极其赞同这种处理方式的,但平日与贞嵌交好的几人听到消息,还是瑟瑟发抖,不能安睡。
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三天,阿牛就排查出与贞嵌交好的几人,好在是经过严加询问盘查,他们与贞嵌都只是言语交好,并没同样的行为,也并不知道贞嵌与黄安南之间的交往,更不要说与貅子那边的联系了。
阿牛将排查结果反馈给赵寒后,赵寒只是建议阿牛将这几人各自分到不同岗位上,此事便了了。
事情虽然过去,但其影响力却还在发挥着作用。
有了这次教训,护卫们对来村的外人加紧了排查力度,同时在赵寒的院子周围以及村中其他要塞场所加强了巡逻。
工人们日常上工时,也对外来人在村中的一举一动警惕起来。
毕竟村里的生活,那是八辈子求也求不来的,他们不可能让这样的美好生活毁在日常生活的疏忽之中。
这两天,村里的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来村里进货的小商小贩。
村中生产的许多商品目前只在武陵商场有直销点,被周不通之前的一番搅和,连柴湖县也没有售卖点。
察觉到这一商机后,有生意头脑的人先是断断续续来进货,等这发财的消息传开后,来进货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进村的路建得又宽又阔,来的商贩逐渐也形成规模。
原本村里的生产力供应上武陵商场的需求还有余力,照这么发展下去,商品迟早要供不应求。
所以继续扩大生产力就显得极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