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家(1/1)
西魏主元宝炬册立柔然女郁久闾氏为皇后,是大统四年的事情。第二年,被废黜的皇后乙弗氏,跟着儿子元戊居住秦州。第三年二月,柔然入侵,举国南来,直抵夏州。西魏主元宝炬立即派使者诘问柔然为何兴兵。柔然主头兵可汗说:“一国不能有两位皇后,西魏原来的皇后还健在,说不定将来又会被册封为皇后,而我的女儿就会被废黜,所以我兴师问罪。”柔然远在塞外,怎么会知道西魏宫中的事情?原来,郁久闾氏知道乙弗氏辞行时,西魏主曾嘱咐她蓄发,所以暗中嫉妒,通报柔然,叫父亲兴兵讨伐,好把乙弗皇后除掉,免贻后患。西魏主元宝炬听到这么一个理由,踌躇了好久,叹息道:“哪有为一女子大举兴兵的道理?但朕如果不肯割爱,引起寇患,将来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各将帅呢?”随即派中常侍曹宠去秦州,让乙弗氏自尽。乙弗氏哭着对曹宠说:“只要陛下安康,天下太平,我死而无憾!”说完,叫来儿子,叮嘱他要多为父亲着想,然后服毒自尽,年仅三十一岁。头兵可汗得知乙弗皇后已死,才率兵退还。
这年,郁久闾氏在瑶华殿待产时,总是听到宫外有犬吠声,心里十分不安。后来临盆生产,胎儿许久都没有下来。御医和巫师相继被召来,有的为皇后诊治,有的为皇后祈祷。郁久闾氏只是圆睁凤目,满口胡话,一会儿说:“有位盛装打扮的妇人进来了!”一会儿说:“那妇人站在一边,用东西打我!”御医和巫师都没有看见什么妇人,听到皇后这些话,都吓得毛骨悚然,齿牙震颤。好不容易产下一名皇儿,郁久闾氏却两眼一翻,呜呼哀哉,年仅十六岁。当时,宫禁内外都说是乙弗皇后的怨灵作祟,导致小皇后产亡。西魏主元宝炬令人将郁久闾皇后遗骸安葬在少陵原。
东魏接连改元,刚开始因南兖州获得一头巨象,东魏主觉得是吉祥的征兆,改元为元象。第二年册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营立新宫,又改元兴和。禁止民间立寺,改革停年格23,令百官在麟趾阁议定新制,称为麟趾格。随后东魏主任命侯景为吏部尚书,兼任尚书仆射,令他出任河南大行台,随机防御。
不久,北豫州刺史高仲密阴谋叛变。高欢派部将奚寿兴代为掌管军事,高仲密竟囚禁奚寿兴,将虎牢城作为降礼献给了西魏。高仲密是高敖曹的二哥,东魏主封他为御史中尉,他也尽心尽力地为东魏做事。但后来为什么会叛变呢?原来,高仲密因与妻子反目,休弃妻子,导致与妻子的哥哥崔暹有了嫌隙。自己推荐的御史,都被崔暹排斥,高仲密于是怏怏失望,对朝廷有些不满。崔暹是高澄的心腹,与高澄一同在邺中做事。高澄身为大丞相高欢的世子,姐姐又入宫成为皇后,妻子是东魏主的妹妹冯翊公主,真可谓是元勋贵戚,权焰熏天。崔暹将高澄当作自己靠山,当然在朝中如鱼得风,他的妹妹被高仲密休弃后,当即由高澄出面,嫁给另一位显赫的官员。高仲密也重新娶李氏为妻。李氏以美艳闻名,高澄借口贺喜亲自去审视,一见面,果然是风姿绰约,与众不同。自此以后,高澄暗地垂涎,瞅准高仲密外出的时机,竟跑到高宅把李氏强暴了。等高仲密得到消息踉跄归家,高澄早已离去。李氏衣衫不整地,向高仲密哭诉。高仲密更加愤恨,随即乞请外调,出任北豫州刺史,并暗中和西魏勾结。因高欢派人来夺取自己的兵权,高仲密索性明目张胆,背东归西。
高欢听说高仲密叛变,都是因崔暹而起,便让崔暹回晋阳,想治他死罪。崔暹忙向高澄求救,高澄便替他向父亲求情,高欢这才作罢。不久,西魏主任命高仲密为侍中司徒,令宇文泰督率各军收取虎牢,围攻河桥南城。高欢立即率十万人马赶到河北,抵御宇文泰。宇文泰军想纵火焚桥,却没有得逞,又想偷袭已经渡河的高欢军,没想到反被高欢军攻破营垒。西魏侍中大都督临洮王元柬、蜀郡王元荣宗等人都被掳去。
宇文泰见局势不妙,忙策马西逃。忽然背后有人大叫一声:“哪里逃?”宇文泰急忙回头一看,见一敌将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飞奔而来。宇文泰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勉强镇定,缓缓对敌将说:“你就是赫赫有名的彭乐将军吗?好一个伟男子!只是可惜呀!你怎么就不想想,高欢今天取我的性命,难道明天就不会取你的性命吗?你还是早些回营,收取些金银财宝,多快活几天吧!”彭乐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停止追击,放任宇文泰逃去。
当下,彭乐带着宇文泰军营里的财宝回到大营,各将也陆续回来报功。高欢记功时,已有人向他报告说彭乐故意放走宇文泰。而彭乐入帐复命时,还边走边喊:“真可惜,让宇文泰逃走了。但他已被吓得失魂丧胆了!”高欢不禁怒起,勃然离座道:“你还敢来欺骗我吗?”彭乐本已心虚,慌忙伏地。高欢出手按住彭乐的头往地上磕碰,三举三下,又拔出佩剑,放在彭乐的颈项上,斥责他私自放走宇文泰,并数落之前沙苑一役他轻战致败的罪状。彭乐嗫嚅道:“请王爷给我五千名骑兵。这次,我一定为你擒取宇文泰!”高欢更加愤怒,咆哮道:“是你放他走的,你还敢说能轻易将他追回来?”说到这里,就想斩杀彭乐,剑连续三次将下未下。各部将已窥透高欢的心意,忙上前求情,黑压压跪满一地。高欢这才还座,令身边的人取出三千匹绢,压在彭乐的背上。彭乐咬紧牙关坚持住,众人硬是听不出一丝气喘的声音。高欢随即缓缓说道:“有力不忠,也是徒然!今天我就饶了你,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彭乐连声遵令。高欢当即令人将绢卸下来,仍赐给彭乐,作为他立功的奖励。彭乐拜谢而退。
第二天,高欢军又与宇文泰军交战。宇文泰率领中军,领军若干24惠率领右军,两路大军夹击高欢军,高欢军战败,兵将几乎都被宇文泰军擒走。高欢带着七名部将落荒而逃,后面追兵又即将赶上来,都督尉兴庆道:“请王爷立即离开!我还有数百支箭,足以抵挡一阵。”高欢于是留下兴庆,急忙纵马东奔。兴庆一人堵截追兵,箭尽身亡。
宇文泰料知高欢没有逃远,便让贺拔胜率领三千名精锐继续追击。高欢见贺拔胜追来,忙驱马急奔,贺拔胜率领十三名骑兵拼命追赶。贺拔胜奔驰数里,见手中的长矛已接近高欢的马尾,大呼道:“高欢!你的死期到了!”高欢吓得坠落马下。贺拔胜正要上前戳刺高欢,没想到坐骑一蹶,将他掀落下来。原来,东魏将军段韶正赶来援救高欢,他见高欢命在须臾,忙搭弓射箭,正中贺拔胜的坐骑。等到贺拔胜跃起,段韶早已赶来,将高欢扶上马,向东逃去。贺拔胜换乘另一匹马继续追击,不料东魏河州刺史刘洪徽又率兵拦阻。贺拔胜知道无法捉获高欢,不禁对天长叹道:“今天没有拿弓箭,难道是天意?”随即带着骑兵西还。
宇文泰还没打算好是否继续进军,冷不防东魏骑兵突然掉头杀回来,宇文泰军被杀得措手不及,只好退入关中,屯兵渭上。高欢本想继续进军,但见士兵疲弊,便收军东归,令侯景收复虎牢。
当时,高仲密也跟随宇文泰入关,将家眷留在虎牢城内,令部将魏光留守。宇文泰派人送密函给魏光,叫他固守待援。没想到侯景截住信使,将密函改了几个字,叫魏光迅速离去。魏光一收到书信,当夜就逃走了。侯景麾军入城,将高仲密的妻子押送到邺都。高澄得到消息,不禁喜出望外,忙盛服出城,迎接高仲密的妻子李氏。绝处逢生的李美人身不由己,只得任他所为。从此,高仲密的妻子就变成了高澄的姬妾。
高澄仗着父亲的威势升任为大将军后,大权在握,文武官吏的赏罚都由他做主,因此他越发恣意妄为。定州刺史库狄乾是他的姑父,大老远从定州赶来谒见他,他却让姑父在门外等了三天,才传令接见。尚书令司马子如、太师咸阳王元坦被他的心腹崔暹弹劾,高澄便说司马子如、咸阳王两人贪得无厌,随即削去两人的官爵。高欢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致信邺中的贵戚,说:“世子已经年长,你们最好不要触怒他,咸阳王、司马令两位是我的故交,我都没办法解救他们,更别提别人了。”自此以后,朝中的大小官吏无不忌惮高澄。高澄又任命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二人都是高澄的鹰犬,东魏主对他们呈上来的弹劾奏章,无不照准。高澄的威权几乎盖过父亲,东魏主元善见简直成了木偶,毫无权力,徒拥虚名罢了。
西魏丞相宇文泰自从战败后,便不想再东征,加上太师贺拔胜病逝,国中失去一员大将,宇文泰越发觉得灰心。
梁主萧衍在大通七年改元大同,江南安定,坐享太平。虽然与北方屡次交战,但自北魏分家以后,东魏、西魏便无暇顾及江淮,而且东魏与萧梁修好,边境安宁。梁主萧衍闲来无事,逐渐有了皈依佛门的念头。他先是特意在都中筑造一座宏伟的同泰寺,然后来到寺里,披起袈裟,盘腿坐在蒲团上,俨然成了一个老和尚,还自号三宝奴。更可笑的是大小官吏还得捐钱,替梁主赎身还宫。不久,梁主又舍身同泰寺,仍然披起袈裟,坐上法座,并亲自为部众讲解涅槃经,说得天花乱坠,有条有理。其实都是佛学皮毛,没有得到大乘真谛。讲完以后,梁主甚至还打算居住寺中,不再还宫。群臣再次出钱为他赎身,又一再上奏恳请他回宫。梁主这才点头答应。
南印度僧菩提达摩得知梁朝重佛,便航海到广州。梁主听说有高僧到来,急忙让地方护送高僧入都。当即在内殿召见菩提达摩,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婉言问道:“朕打算多造些佛寺,写经度僧,不知这样会不会积些功德?”菩提达摩回答说:“没有什么功德。参禅不在形迹,必须由静生智,由智生明,从空寂中体会出来,才有功德可言。”梁主又说:“朕在华林园中收集许多经典,高僧前来,能不能为朕讲解,指点迷津?”菩提达摩微笑着说:“学在心不在口,一落言论,那就不是上乘。所以明心见性,自能成佛,不在那小小的经论上。”梁主被他两番驳斥,弄得哑口无言。达摩便起身告辞,梁主也不挽留,任由他离去。菩提达摩渡江北行,在嵩山少林寺中面壁十年,方才入寂,他是中国禅宗第一祖。他的弟子慧可承受衣钵,这才是佛学真传。
梁主萧衍尊俗僧慧约为师傅,亲自受戒,并令太子、王公等人都拜慧约为师,受戒的达到五万人。佛学宏旨,他们中没有一人了解,徒然开口谈经,闭口坐禅,又有什么益处?况且梁主身为一国天子,日理万机,怎么能无端被俗僧迷惑,反将政事搁起不理呢?这一失误,导致朝纲废弛,小人当道。贤相周舍、徐勉等人又相继逝世。尚书令何敬容还有些朴实。侍中朱异任官三十年,广纳贿赂,蒙蔽宫廷。梁主萧衍却非常宠信他,对他言听计从。自此朝政更加紊乱,隐生祸乱,而且因梁主好佛,上行下效,士大夫争相空谈,武备松弛。
丹阳隐士陶弘景少年好学,有志养生。齐高帝萧道成曾征召他为诸王的侍读,他虽然应命入都,但仍然谢绝交游,不愿参与国事,不久又上奏辞禄,归隐茅山。梁主萧衍早与他相识,即位后经常和他通信,广谈时事,并劝他出山。陶弘景虽然愿意献策,但始终拒绝出山。当时,世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太子萧纲没有被立为储君时,曾出京镇守南徐州,他一直向往陶弘景的风采,于是特意将陶弘景请到后堂,谈论好多天,才允许陶弘景离去。八十五岁的陶弘景去世时,嘴里还念叨着一首诗:“萧衍任散诞,何晏善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当时,世人说陶弘景的这首诗明明是在讥讽时事,并为萧梁的未来预言。可惜梁廷始终没有领悟。梁主萧衍听说陶弘景过世,特意封他为中散大夫,赐谥号为贞白先生。
大同八年,安城郡民刘敬躬妖言惑众,赶走郡吏萧说,聚众造反。叛贼的党徒一度壮大,但在江州司马王僧辩的出谋划策下,最终被梁主的第七个儿子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一举荡平。
交州刺史武林侯萧谘因苛政暴虐而丧失民心,郡民李贲纠众作乱。萧谘招架不住,向朝廷求援。梁廷派高州刺史孙冏、新州刺史卢子雄前去救援。当时正值春天,瘴气四起,众人溃散而回。萧谘便诬陷孙冏与卢子雄和贼人勾结,故意逗留。朝廷随即赐死孙冏、卢子雄两人。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为兄长复仇,率兵攻打萧谘,萧谘逃到广州。高要太守陈霸先,召集三千名精壮士兵击毙卢子略。朝廷于是召回萧谘,改任杨瞟为交州刺史;又晋封陈霸先为直阁将军,属府司马,令他率兵讨伐李贲。刚称帝的李贲还来不及多享受几天,便被陈霸先一举剿灭。交州平定。从此,陈霸先的威名震耀南方。
陈霸先是吴兴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自称是汉太邱长陈实的后裔。陈霸先从小就有大志向,年龄稍长,便开始涉猎史籍;再长些,开始喜欢研读兵书。他身长七尺五寸,天生帝王相,手臂垂下来长过膝盖。梁主听说他状貌奇特,特令人绘制他的肖像,并因他再次建功,除了封他为西江督护外,还任命他为高要太守,令他都督七郡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