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鞅变法之我为秦国打地基(1/1)
经过春秋的海选,真正进入战国决赛圈的有七个国家,它们被称为战国七雄。
起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名字,不是家长重男轻女,就是心里想干掉你。
秦国虽然崛起得比较晚,却灭了其他国家,成功“吃鸡”。
当然,秦国的胜利,离不开那个给秦国一剂猛药,让秦国兴奋起来的猛男——
商鞅。
一提到商鞅,如果你只知道他变过法,那首先可以断定:你是初中学历。
其实开房要身份证、打游戏抢人头都和他有关,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你熟悉又陌生的——
商鞅变法。
其实一开始,他根本就没地儿变法。
一、商鞅寻秦记
先来看一下咱们今天的男主角。
商鞅,男,生于卫国,本名公孙鞅,也叫卫鞅。
后来他成长为有志青年,在魏国相国公叔痤(cuó)手下干活,表现不错。公叔痤病重之际,还向魏惠王举荐了他。
可魏惠王觉得,公叔痤病得脑子不好使了,居然推荐一个没资历的精神小伙。
之后商鞅既没被重用,也没被杀,存在感太弱,他一气之下就离职了。
当时秦国董事长是秦孝公,由于秦国没啥国际地位,各国开大会都没人叫他,他觉得非常没面子。
于是他想引进人才,就发了个招聘启事:
待业的商鞅很快发现了这个招聘信息,但他没有在线投简历,而是直奔秦国。
到了秦国后,通过贿赂秦孝公身边的宠臣,商鞅顺利见到了秦孝公,但二人的交流并不顺利。
直到第三次谈话,商鞅安利了他的霸道之术,秦孝公终于来电了。
后来商鞅越聊越深入,秦孝公越听越兴奋,当即决定:就是你了!
于是商鞅变身秦国CEO,主持变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正是这个霸道之术,帮秦国鸟枪换炮。那么,它到底是怎么个霸道法呢?
二、霸道的养成
1. 依“法”治国
春秋战国时期大师辈出,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他们各有各的想法。
但商鞅与大师们的主张都不太一样:
霸道,简单地讲就是拳头硬了好说话,所以国家政策要以发展为目的,其他都是耍流氓。
所以发展成了商鞅变法的主打歌,可怎么发展呢?
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要稳抓农业生产。
有了足够的粮食,大家就能放心生娃,军队也有底气护家卫国。
这就是农战论。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以说,商鞅的目的,就是把秦国改造成一个高效的战争机器。
而政策要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落实,因此后世将其称为法家。
这个法到底要怎么实行呢?
2. 发展才是硬道理
根据农战论,想要打胜仗,关键靠两样:
商鞅就从这两样开始下手。
1)土地
以前各国都实行井田制,秦国也一样。
在井田制下,土地的耕种范围受到限制,而且农民种的还不是自己的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自然就没那么高。
商鞅事业心这么强,最忍不了上班摸鱼。
于是,他干脆废除了井田制,鼓励大家开垦荒地,允许土地买卖,地多了缴点税就行,这就是著名的“废井田,开阡陌”。
种地不但要使大力,还得扩大面积。
变法之前,一亩地长宽各100步,一个农夫种100亩,完全不够种,浪费了劳动力。
于是,商鞅把一亩地长宽都变为240步,仍然每人种100亩。
而且如果你占有百亩以上的土地,那国家就承认这些地是你的。
大家一听,别说撸起袖子,恨不得光着膀子去开荒。
为了鼓励种地,商鞅还出台了很多配套措施,比如勤劳的人可免除徭役,产粮多的还有奖励,游手好闲的人则会被贬为官奴。
这样一来,大家种的地多了,税收就多,秦国经济妥妥地要进步。
本来大家地种得好好的,可就在这时,突然冒出了一个干扰因素,他们就是商人。
如果商人赚钱多,使农民眼馋,那农民就都转行做买卖去了,地都荒了,大家吃啥?
吃不饱还怎么上班?
这明显不利于国家发展。
商鞅觉得农业才是经济的命根子,应该重农抑商,于是颁布一系列法令,包括:
限制粮食买卖,商人不得买卖粮食,农民只能通过耕种获得粮食;
提高交易成本,对商业活动征收重税,提高酒肉等商品价格,这样买的人就少了,商人赚钱也少了,农民就不眼馋了;
群体区别对待,农民少服徭役,商人多服徭役。
这一套法令下来,谁还敢轻易经商?
老老实实种地吧!
2)人口
土地扩张这么快,可秦国没有大数据,很难统计人口和土地,怎么安排服役和收税呢?
于是商鞅又放出大招,推行户籍制度。
户籍管理,就是先把各家情况进行登记,包括家里几口人、有多少钱、去过哪儿等,然后进行严格的分类管理。
摸清大家的老底后,剩下的事就好办了。下一步商鞅在户籍登记基础上,又建立起什伍连坐制:
其中一家犯法,其他几家也得跟着倒霉。
所以什伍内必须互相打小报告,告密不仅可以免罪,还有奖励,不告密就会受惩罚。
这种奖惩力度很大,奖励包括升一级爵位,惩罚包括腰斩,所以想要幸福,一定要多关注邻居。
邻居闹心,那我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开心,行不行?
事业男商鞅又说了,不行。
商鞅规定,一家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家,也就是父子、兄弟不能同住。
难道是因为商鞅泪点低,见不得大团圆?
当然不是,其实还是为了大秦。
原来当时收税一般是按户收。
这样把一个大户变成散装,户数多了,国家收的税自然就多。
而且征兵也是按户征,这样一来,征来的兵也会变多。
借助户籍制度,商鞅建立了战国版大数据,能够根据各家情况来征税、组织服役。
户籍制度起源于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时将其严格执行,随后不断流变,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你看那些掌握你家庭信息的人,至今都惹不起。
粮食和人口的事妥了,但别忘了,秦国的最终目的不是强大,而是当老大。
说来说去,最后还是得动拳头啊!
三、争霸就要战斗力
想要军队达到“好猛啊”的效果,你得给兵哥哥们一点儿动力,比如爵位、奖金。
可按照秦国当时的情况,这个方案根本过不了,因为秦国是世卿世禄制,官位、财富都是祖传的。
你要想当官,只能看投胎技术。
商鞅一看这太不公平了,于是又放出了大招:军功爵位制。
啥意思呢?
就是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根据军功来获得爵位,而军功取决于斩获的人头数量,一个人头可以升一级爵位,这就是首级的来历。
而级别越高,自然福利越好。
上图只是举个例子。爵位开始是18级,后来改为20级,除了有奖励,还能免除徭役、刑罚等。
通过实行军功爵位制,秦军战斗力嗷嗷上升。毕竟普通军队面对敌人时,看到的是大刀长矛,而秦军看到的全是一等奖、二等奖啊!
更重要的是,军功爵位制让贵族吃瘪了。原来的贵族如果还想享受福利,就要和普通人一样抄家伙去砍人,否则只能躺平任嘲。
商鞅变法后,农民有干劲,商人不张扬,士兵有动力,贵族干瞪眼……秦国就这样按照商鞅的设计方向发展着。
然而就在商鞅春风得意之时,秦孝公病逝了。
四、商鞅大结局
商鞅一针下去,治好了秦国的病,但也打疼了秦国的腚,这个腚就是秦国的贵族。
在商鞅得罪的众多贵族里,就包括太子嬴驷,而太子之所以不敢打击报复商鞅,是因为商鞅背后站着秦孝公。
秦孝公病逝后,太子嬴驷接班,这就是秦惠文王。此时正好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一看,可让我找到借口了,于是下令捉拿商鞅。
商鞅慌忙出逃,路过边关时,被守关的士兵拦住。
没办法,商鞅只好去旅店住一晚,旅店老板看他没有凭证,果断拒绝了他。
几经周折,商鞅还是死在了秦惠文王手里。他万万没想到,变个法,居然把自己给变没了。
不过商鞅虽死,他的法令却得到了继承,后世的几代秦国君王仍沿用商鞅的方法治理秦国,直到一个人出现,为战国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