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巧取樊城 血战长江(1/1)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环顾四周,西南是旭烈兀的伊儿汗国,西北是钦察汗国,北面是草原母地,留给他征战的空间只有南宋。灭亡南宋,本来就是历代大汗的既定方针,但因为与阿里不哥的断断续续的战争,忽必烈还顾不上征伐南宋。他这时候最希望的是国家稳定。因此,1260年4月,忽必烈派遣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为国信使,携带虎符,带国信使团出使南宋,通告忽必烈登基之事,并要求南宋恪守“鄂州之盟”,兑现所贡钱物。其实这是个以进为守的策略,给不给钱物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敲打一下南宋,防止南宋趁火打劫侵扰中原,好使忽必烈集中精力打败阿里不哥。
郝经是忽必烈的心腹重臣,对忽必烈的用意很是理解,所以当有人说宋人狡诈无信,此去凶多吉少,不如借口生病辞掉出使的任务时,他就毅然决然地回绝了。他说:“自从南北交战,江淮一带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无以计数的人死于战乱。如今圣上愿修两国之好,实是百姓之大幸,为促成这桩对百姓有利而无害的大好事,我怎能顾及个人之生死,弃我平生之所学而不用呢?”
在郝经临出发前,忽必烈将当时珍贵的葡萄酒亲自赐给这位爱卿,并恳切动情地说:“爱卿今当远行,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就请你将对朕要说的话都说出来吧,朕愿听之。”
于是郝经“奏便宜十六事,皆立政大要”。其中包括国家首要之事是要立太子,以避免历次汗位之争的惨剧重演,并希望忽必烈能重视儒家正统派的意见,反对重用王文统,还极力主张移风易俗,改变当时风俗“败乱”的现象。其言凿凿,令忽必烈大为感动。
但郝经一行途经山东时却受到李!的阻挠。王文统因忌妒郝经跟圣上的亲密关系,特暗使李!侵扰南宋,以借南宋谋害郝经。李!先是写信阻止,郝经以奉圣上之命为由回绝。于是李!出兵攻宋,在淮安受挫。这一行动引起了宋朝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对信使团的怀疑,也为贾似道拒绝郝经信使团进入宋都临安提供了口实。为了隐瞒“鄂州议和”的真相,贾似道就以李!出师侵宋破坏“议和约定”为名,将郝经等扣押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县)软禁起来,既不准其入临安,也不让其回国,使忽必烈的“务通两国之好”“且定和议”的愿望成为泡影。其间郝经虽据理力争,又多次上书宋朝皇帝,但均无用。书信一到贾似道那儿就遭扣押,宋朝皇帝宋理宗一直被蒙在鼓里,至死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宋理宗死后,赵"为皇帝,这就是宋度宗。此人更加昏庸,对贾似道是百般信任,还称其为“师臣”。贾似道有皇上宠着,更加骄横跋扈,目中无人,甚至早朝说不来就不来了。一时南宋官场贪风大作,吹牛拍马者被提拔,正直清廉者受打击。著名将领向士璧、曹世雄因为知道“鄂州议和”
的真相,结果硬是以“贪污军饷”罪被贾似道杀害了。贾似道个人生活靡乱,成天吃喝嫖赌,在临安葛岭上他修建的“半闲堂”中,养妓女多人,整夜淫声沸扬。他又强迫人们贡献各种奇珍异宝藏于馆中赏玩,如有异宝而不献出者,他则以各种罪名加以迫害。他还经常夜游西湖,有时皇上也知道,只要湖中船只灯火不同往日,肯定是贾似道在湖中。当然,也有人看不下去,当时有个叫叶李的国子监生在太学任教,他召集了八十三人伏阙上书,历数贾似道诸多罪状,结果被贾似道流放漳州。在贾似道等人的统治下,南宋出现了四大弊端: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
贾似道当道掌权,加快了南宋灭亡的速度。
转眼到了中统二年(1261),忽必烈仍然不见国信使归来,就派遣崔明道等去宋边境质问,但对方却不予理睬。忽必烈气愤得准备大举攻宋,并颁发了一份伐宋诏书,其中便有指责郝经被扣之事宜。但尚未出师,却有了阿里不哥降而复叛和李!之乱,伐宋之事就搁下了。
这年夏天,南宋名将刘整率部投降元朝。
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曾在攻打金朝信阳城时,夜率勇士渡堑登城,擒获守城将领,大受褒奖。在抵御蒙哥三路攻宋的战争中,刘整也立下了战功。但也就是因为他战功卓著,多次升迁,终引起其他人的忌妒。
刘整出身北方,他被任命为潼州十五军州安抚使后,凡是刘整的军事计划,都被南方人吕文德等人阻挠。吕文德明知刘整与俞兴不和,却故意派俞兴为四川制置使去整治刘整。俞兴诬陷刘整贪污边费,刘整上诉于朝廷,却遭贾似道拒接。刘整知道这帮家伙要置他于死地,便率泸州军队投奔了元朝。忽必烈大喜过望,除大加奖励外,还特授其为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俞兴率军围攻泸州,刘整便将财物赏给将士,激励士气,在元将刘黑马之子刘元振的支援下,大败宋军。次年,南宋再派名将高达来伐,又被刘整打败。中统三年,忽必烈任刘整为昭武大将军,南京路宣抚使。
郝经被禁已有六七个年头了,时间到了1267年,此时忽必烈已经平定了阿里不哥和李!的叛乱,国内稳定,经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忽必烈决定借口南宋扣押信使团事件,兴兵灭宋。十一月,忽必烈召刘整入朝询问战策。刘整提出搁置川蜀,先事襄阳,浮汉(汉水)入江(长江),中间突破,直捣临安的进军路径。这一出兵路线与郝经以前的献策相吻合,也跟霸突鲁的提议相一致。经与谋士商讨,就又细化了这一方略。
忽必烈在反复权衡后,面对南宋方向自言自语地说:“朕意决矣!”
至元五年(126)正月,忽必烈在深思熟虑后,任命兀良合台的儿子阿术为征南都元帅,刘整为镇国上将军,分别率领蒙、汉水陆大军五万进围襄、樊。阿术认为汉军熟悉水战,就恳请史天泽协助。忽必烈就以史天泽为汉军总帅,协助阿术、刘整征宋。
襄、樊指襄阳和樊城。襄阳在汉水以南,樊城在汉水以北,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在这里驻有重兵,守将是吕文焕。吕文焕与驻守鄂州的长兄吕文德互相配合,而汉水、长江沿线又多为吕氏将领驻守,一时难以攻克。所以阿术、刘整和史天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长围而缓攻”的作战方略。他们在汉水的上游和下游的沿河两岸修筑堡垒,并在河中心也修筑墩台与两岸堡垒联系,封锁江面。
后又筑土墙于鹿门山,筑垒于白河城,进可攻,退可守,成为蒙汉军队进攻南宋的第一个前沿阵地。吕文焕知道后很是震惊,就派人向吕文德和朝廷告急。吕文德却不以为然,说你城内兵多粮足,他们修几道破土垒子能奈你几何?吕文焕受了哥哥的训斥,自然是不太高兴,但他从此却提高了警戒。忽必烈为加强力量,又派张弘范率汉军到襄阳听史天泽调遣。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子,年轻而善于动脑,在讨伐李!的济南攻城战中一举成名。他数日观察地形,随后向史天泽提出建议:“我们既然采取的是围攻之术,就应彻底断其补给。前几天,敌将夏贵趁河水大涨送粮入襄、樊,我们只能坐而视之,这怎么能困死敌军呢?”
“贤侄有何良策?”
“我经数日观察,只要我军在万山筑城,就可将敌围困,使他们加速灭亡。”
“贤侄真是年轻有为!”
史天泽认为此计甚好,就让部下史枢、刘均等修筑万山城堡。从此襄、樊的对外交通被阻截,而粮援不继。吕文焕为打破元军包围,在有一天早晨突然袭击张弘范驻地。
当时,张弘范正率军队在东门习武,没料到宋军发起攻击,有许多将士慌乱得要往城里撤。张弘范就蹭地跃上马背,瞪目持枪大喝道:“有我在此,后退者斩!”说毕,就派猛将李庭率士兵迎上去抵挡宋军先锋,令曹辉率一部分士兵攻敌后路,使敌首尾不能相顾。
然后,张弘范亲率二百骑兵卫队将敌拦腰斩断,使敌军阵形大乱,一时难以组织进攻。就在敌军慌乱之际,史天泽率援军杀到,敌军被斩过千人,偷鸡不成还蚀把米,剩下的失魂落魄地逃回城去,从此再也不敢出来偷袭了。
至元八年(1271)五月,忽必烈又命彭天祥出重庆,扎刺不花出泸州,曲立吉思出汝州,以牵制宋军,使其不能援兵襄、樊。这时董文炳与汉军万户解汝造成五千艘战船,训练水军七万多人,积极为进攻做着准备。而腐朽的宋王朝,在这时候还在任人唯亲。贾似道有个女婿,名叫范文虎,为使军权免于旁落,贾似道便派范文虎去解襄、樊之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范文虎与他岳父一样是吃喝嫖赌的行家里手,但带兵打仗一窍不通。他连侦察都没有侦察一下,就带着大军粮草大摇大摆而来,行至虎尾洲,中了阿术的埋伏,所带粮草全被截去。宋军另一支援军夏贵率船队来支援,行至灌之滩,又被史枢痛击,旋而回返。
范文虎打仗不行,逃命倒很麻利,他跳到一条船上,在乱军中左行右绕竟溜了出去,可他的士兵却几近全损。范文虎见了贾似道,不说自己无能,却状告吕文焕不予配合,导致他孤军奋战寡不敌众。他说:“本来可以两面夹击敌军的,却错失了良机。”
贾似道便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多加小心就是了。”
贾似道也不查真伪,又给范文虎拨了粮草与人马,让他伺机而动。
但朝廷得到了夏贵、范文虎连续大败的消息,还是惊动了皇上和群臣,迫于压力,贾似道便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救援襄、樊。可夏贵、范文虎不但不痛加反省,反而对这任命大为不满,牢骚满腹,范文虎甚至恬不知耻地给岳父写信道:“我带兵数万就可入襄阳,一战定胜负,只是愿直接听命于恩相也。”
贾似道便也纵容,下令道:“范文虎一军要直接听命于朝廷。”
战事紧急,李庭芝只好几次催促范文虎发兵救襄、樊之急。但范文虎早就被元军吓丢了魂,借口没接到朝廷的命令,就是按兵不动,只知日夜跟几个妓女花天酒地地寻欢作乐。好在他的妻子还算是懂点事理,就说他:“将军即使不以国事为重,也应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啊!此时再不出兵,国家一亡,我们可就沦为他国之奴了。”
“军国大事,妇人不必多嘴!”
他这样说,自己却还没忘了女人,仍日夜与美妾淫乐。他的妻子后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痛打了一名侍妾,并声言要去临安向皇上告状。
范文虎这下害怕了,才率十万之众杀向鹿门。当时汉水高涨,宋军又是顺流而下,其势浩大。史天泽等只好率军沿岸层层阻滞,延缓敌军前进的速度。后元朝水军被迫出击迎战,吓得范文虎未曾交战就令宋水军精锐返回,搞得自家战船纷纷相撞,未经战斗,却损失了大半人船,弄得宋军将士情绪低沉,无奈灰溜溜地撤了回去。史天泽战后对阿术说:“倘若范文虎死拼,胜败实难预料,险也!”
阿术摇头道:“范文虎真是毫无一点虎气。”
史天泽便说:“这就是亡国之气啊!”
至元九年(1272),当时襄、樊二城已被元军围困五年了,而宋援军还是不至。虽然城中尚有粮食,但盐薪布帛已相当短缺,军民有的已拆屋为薪,缀纸为衣。吕文焕每次巡城,都要面向临安方向伤心恸哭。而这时候元军已将城围得铁桶似的,派人求救已不可能。大将军李庭芝也是心急如焚,他有一天听当地百姓说襄阳城北有一条青泥河与汉水相通,不由计上心头:他要成立一支敢死队,突破元军的防线运物资进襄阳。可当时范文虎与夏贵又不跟他合作,况且他们的士兵已被将领带得胆小如鼠了。
李庭芝无奈,便从襄、郢山区民兵中招募了骁勇善战者三千人,任命智勇双全素为众人所折服的民兵部辖张顺、张贵为都统。李庭芝在他们出发前说:“襄阳一破,国难幸免。此去襄阳,凶多吉少,如有不愿意去的,请速离开,不要临阵坏事。”
反复问询数遍,无一人退出,大家皆言不怕死,愿为国出力。张贵说:“将军,你就听我们的好消息吧!”
李庭芝闻之不禁泪花飞溅,感叹道:“兵惧死,民却不惧,情何以堪啊!”
敢死队乘汉水上涨,乘船百多艘,顺流而下。张贵长得精干偏瘦,外号“矮张”,他立于船头望远方。张顺宽肩窄背,外号“竹园张”,他司职殿后,一双眼睛紧扫着两岸。这兄弟俩为人仗义,又都有身好水性。
他们至高头港口停歇,待三更天乘夜色掩护悄然前行。到磨洪滩段,见元军战船列岸无数,敢死队就派数人潜入水底,用巨斧斩断一道道横江而设的铁链,驱船前行百十里。蒙汉军队发现了,几次截击,好在敢死队置有火枪、火炮、大力的劲弩,硬是在千船万军中拼杀出一条血路,隔天,冲到襄阳城下。听说来了援军,城内军民欢欣鼓舞。吕文焕等守军将领把张贵等迎进城中,却发现张顺不在其中。原来张顺与一些敢死队员为保大家,拼死抵挡追兵,最后全部战死。几天以后,张顺浮尸漂到城下,但见他身中数箭数枪,依然怒目而视。军民皆感奋,泪涕如雨,于是将其安葬并修庙纪念。
江上这一闹腾,元军必定加强了防备。但吕文焕留不住张贵,张贵艺高人胆大,非要回郢州向李庭芝复命,途中在激战中被俘,宁死不降,被元军杀死。后元军派船将其尸首运到襄阳,守城军民便将他与张顺合葬,修双庙纪念。后吕文德又率兵来救,虽经激战但未成功,吕文德却为救弟弟而战死。兄长吕文德一死,吕文焕便再也没有了援军,他从此彻底断了求生的念头。
襄、樊二城久攻不下,忽必烈也着了急,他便下诏广泛征求破城之策。有一天,中书省左丞相伯颜上书道:“襄、樊二城互为犄角之势,故不可破。若截江道断其互援,水陆夹攻,樊必破矣。樊破则襄破不远矣。”
不久阿里海牙也上奏曰:“襄阳受围久未下,宜先攻樊城,断其声援。”
忽必烈批准了他们的建议,命令前敌主帅阿术先攻樊城。这时,郭侃的大炮到西南亚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又造成一种炮,威力比从前提高了不少。此时,恰好这种炮运到了前线。攻打樊城的战斗开始了,一个名叫阿老瓦丁的炮手首发就轰塌了外城上的箭楼,在阿术的指挥下,李庭、郑鼎冲锋在前,向突破口冲去。但宋军并没有退缩,箭矢仍如飞蝗一般射来,蒙汉军队被迫回撤。后军张弘范见前军受阻,便率部来援,但是冲不上去,后张弘范也中箭负伤,不得不撤了下来。原来吕文焕在水中埋下了大木桩子,拉上铁链,上造浮桥,援军可从襄阳过浮桥不断去往樊城,保证了樊城有足够的防守力量。
主将阿术看出了这个问题,就集中主要兵力,分别从上下游向浮桥进攻。宋军虽死拼,怎奈小小浮桥上展不开兵力,最后桥被锯断,并被放火烧毁。这一来,几个冲锋后,樊城就被攻破了,蒙汉军潮水般涌进城来。
宋军守城主将范天顺仰天长叹:“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因不愿被俘,自缢而死。
副将牛富、张汉英等则率士兵百余人与元军展开巷战,誓死不降。
张汉英被一群蒙军围住,他在接连砍死几人后,被蒙军砍倒,剁成肉泥。
牛富身负重伤,赴火而死,其他几十名宋兵见了,便也跳入火中身亡。阿术赞其壮烈,便以礼安葬了宋军将士。
樊城被攻下,蒙汉水陆大军又转而攻打襄阳。襄阳告急,有人对贾似道说:“目前能解襄阳之围的,只有大将高达了。”
贾似道却犹豫地说:“吕氏跟高达素来不和,能行吗?”
但不派高达又无人可派,也只好让高达去了。
吕文焕听说朝廷派高达率军救襄阳,就大为生气。他将抓到的几个蒙军俘虏悄悄送到了朝廷,说襄阳无忧,贾似道就又将高达叫了回去。
一天,吕文焕在城上见蒙军阵地上有人骑马过来,便要搭弓射箭,可见那人直摆手,待其走近一看,原来是叛将刘整。刘整勒马拱手道:“文焕兄,臣知不事二君是古训,也是我们为将的信条。但如今昏君当位,奸臣贾似道独掌大权,我等就是再尽心尽力,也挽救不了国家。何况,贾似道只会迫害忠良,皇帝又不辨真伪,今樊城已经失手,你以为朝廷会放过你吗?现在蒙古军队就要发起进攻,我圣上忽必烈是仁慈之君,爱惜人才,特来旨令我劝你归顺,也免了众多将士白白送死。请文焕兄三思。”
吕文焕虽然命手下将刘整射走,但他却一夜未眠。第二天刘整又来劝降,吕文焕就与几位将领商量,大家见主将有意投降,又知道抵抗下去也迟早不死即俘,就同意了。这样,他们就打开襄阳的城门投降了。吕文焕见到忽必烈,忽必烈授其为昭勇大将军,其部下也分别受到不同的赏赐。
占据襄阳后,忽必烈便决定大举进攻南宋。一天,他召史天泽进宫,问:“臣看南征主帅可用何人?”
“必用重臣,右丞相安童、左丞相伯颜均可。”
安童是成吉思汗时名将木华黎四世孙,大将霸突鲁之子,当时任右丞相,是忽必烈的近臣。但安童从没有指挥过大战役,军事上的才能尚不得知。伯颜曾跟旭烈兀征伐西域,屡立战功。后到元朝奏事,被忽必烈看中,令安童将其妹嫁给伯颜为妻,使伯颜留下。至元二年,伯颜任中书省左丞相,处事果断有为。就在忽必烈犹豫之时,八思巴来访。忽必烈便召集文武大臣欢迎这位佛教帝师。宴请中,忽必烈小声把选帅之事言告八思巴。
“朕正在二人取舍之中徘徊,帝师可请廓之。”
八思巴对安童和伯颜观察良久,后目视伯颜,对忽必烈说:“此人伟丈夫也,可托大事无妨。”
至元十一年(1274)七月,忽必烈任伯颜为南征军统帅,为行事方便,又任他为征宋前线最高行政长官。八月,伯颜等战将前来陛辞。察絆皇后代表后宫妃嫔向出征战士赠送铠甲和自己亲自缝制的遮檐帽,伯颜、阿术等深表感谢。忽必烈则语重心长地对伯颜说:“昔日曹彬以不嗜杀一人平定南唐,你知道朕的意思,朕是希望你也像曹彬一样,不仅征地还要征服人心。”
伯颜表示一定爱护百姓,保护他们的财产。
九月,伯颜兵分三路大举攻宋。伯颜与阿术统领右路军主力,陆军以武秀为先锋,水军以吕文焕为先锋,由襄阳入汉水过长江。左陆军由诸王合丹统领,以刘整为先锋,由淮西取道扬州南进。又令阿塔海、董文炳率领一路大军自淮西正阳逼安庆,以为呼应。各路大军均受伯颜节制。史天泽因身体不好,没担任主要任务,但因其经验丰富,就跟伯颜在一起,以做顾问。年底,在元使质问下,宋朝廷方知有信使团被扣之事,便遣人以礼将郝经等送返。郝经其时已身染重病,不久就病逝了,年仅五十三岁。忽必烈便任命郝经之子郝采麟知林州,并厚葬郝经。
这时,宋度宗去世,贾似道又拥立全后幼子赵即位,是为宋恭帝。
贾似道成了三朝元老,朝廷在他的把持下,政治更加腐败,军队人数大约七十万,与元朝相当,但将领大多惧死,士兵缺乏斗志,已无进攻之力,只是疲于防守。而元军则集中优势兵力用于一个或两个主攻方向,将士又斗志旺盛,因而所向披靡。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军中也有将令提出改变战略,以一部分死守,另一部分选二十万精锐机动,以突袭分别歼敌。可是贾似道早就被元军吓破了胆,对这些好建议,根本就不予理睬,心里只想着防守。如此,宋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
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刘整渡江,希望攻宋,他认为宋军倾尽所有去拒元军主力,东方虚空,可挥师趁机直捣临安,不愿取道扬州。伯颜用兵谨慎,严告刘整按计划进军,不可自作主张,这让刘整很不高兴。而伯颜当时正攻郢州北边的盐山。盐山位于汉水北岸,以石砌城,相当坚固,而且这里的宋军又相当英勇顽强,连日炮轰都不能攻克。守军将领张世杰应战有方,以炮弩力战,杀死了不少元军士兵。
阿术急躁,便又要组织进攻。伯颜则说:“停战,绕道前行。”
“郢城,咽喉之地,不取,恐留后患。”
“我军出兵是为了南下灭宋,不能在一城一地上过多停留,夺取江南,郢城则孤立无援了。”
史天泽表示认同。于是全军便砍伐竹子,铺覆在地上,将战船拖入滕湖,绕过郢州进入汉水。当郢州副都统赵文义率骑兵追赶,伯颜又以少伏多,并亲手斩了赵文义,吓退了宋军。随后,元军连克沙洋、新城,进军迅捷。复州知州投降后,伯颜便令元军将士不得入城,各州仍然由原来的知州管理,百姓生活依旧,军队只在城外月光地上野宿。
当月底,元军准备渡过长江,但阳逻堡挡在当中。伯颜派人去招降,被乱箭射回。于是伯颜派兵攻打,三天过去,阳逻堡却岿然不动。阿术对伯颜说:“攻城是下策,我可带骑兵坐船到南岸,对敌造成南北夹击之势,敌必慌乱。”
伯颜就拨给阿术铁骑五千。夜深了,阿术带骑兵上行二十里,先将人渡过江,再接马匹,然后突然在南岸发起攻击,宋军南岸将领程鹏飞顽强抵抗,一度将元军史格部打退。阿术见状,身先士卒,杀入敌群,致程鹏飞重伤逃走,获敌船上千艘。阿术派人把战况告诉伯颜,伯颜便指挥军队急攻阳逻堡。守军听说退路被断,便无心恋战,不降则逃,阳逻堡终被拿下。第二天,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率几千艘战船来夺阳逻堡,可这位元军的手下败将刚与伯颜接手,就调船回返。士兵见主帅先逃,便也调船逃跑,一时前后船相撞,溺水者不少,上千艘船破损。
就在这时候,老臣史天泽病重,忽必烈亲派人接他回去养病。不久史天泽撒手人寰。史天泽对忽必烈治理汉地出策很多,又为忽必烈东杀西挡,所以史天泽的离去,令忽必烈很是难过。而身为汉人的史天泽,临死前还在对忽必烈说:“臣大限已到,死不足惜。但愿大军渡江之后,慎勿杀掠。圣上应以天下一家为怀,思大有为于天下。”
忽必烈听后便又再次下令,只要南宋将士放下武器,便皆宽待,对江南百姓也要竭尽全力抚慰。
长江天堑已成坦途,阿术就带兵攻打汉阳,汉阳守军稍做抵抗便投降了。伯颜攻打鄂州,先派吕文焕劝降,因这一带吕氏亲族及门生故吏很多。开始鄂州宋军还拒绝投降,但汉阳失守,江岸几千艘船又被元军偷袭烧毁,鄂州守军终于动摇,几天后打开城门投降。伯颜令阿里海牙留守鄂州,进攻荆州,自己和阿术率大军东下。伯颜站在长江边的一座山顶上,看着大江上万船竞发,江两岸军旗猎猎,目力所及尽是东进的元朝大军,就跟诸将举杯祝贺道:“自圣祖以来,我蒙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消灭南家思,现在这一伟业终于要由我们实现了!”
的确如此,拿下鄂州,江淮防区就打开了缺口,宋都临安已彻底暴露在元军面前,南宋灭亡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元军如滚滚洪流,沿途诸郡宋将或望风而逃,或开城归顺。一日,降将范文虎设宴欢迎元军将领。他认为他好色别人就也既爱江山更爱美人,刻意选了一些艳装妓女讨好伯颜等人。伯颜见了很是生气,说:“我奉圣上之命,兴仁义之师,问罪于宋,将军不可以女色消磨我的斗志。”说罢挥袖而去,使范文虎甚为尴尬。
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董文炳与伯颜在安庆会师。在淮南的刘整一直想渡江直奔临安,伯颜没有许可。这时他闻听伯颜渡江,捷报频传,就认为是伯颜怕他抢头功。想到自己在宋不得志,降元后又受挤对,真是善者难以善终,就在酒后愤然自刎,时年六十三岁。伯颜闻之,唏嘘不止,就令刘整的儿子刘延前去处理丧事,就此留在左路军,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
鄂州降元后,南宋朝廷乱成一团。此时小皇帝赵才年仅四岁,只好由太皇太后谢氏临朝称制。因形势危机,迫于压力,贾似道不得已,只好凑成一支十几万人的水陆大军开赴长江前线。至吉安州,贾似道乘坐的船胶于堰中,其部下刘师勇带了一千人都拖不动,贾似道便以为是上天告警,阻止他前进。适时,夏贵又拿一本书给贾似道看,其中写道:“宋历三百二十年。”而此时是宋历三百一十六年,似乎在暗示离亡国只剩下四年的时间了。贾似道俯首无言,情绪消极到了极点,于是他又派人与元朝议和。伯颜对来人说:“既要议和,就让贾似道当面来议吧!”
贾似道哪有这胆量,便咬咬牙,准备与元军决战。
贾似道把七万人交给大将孙虎臣,令其驻军在丁家洲(安徽铜陵附近的江中小岛)上,令夏贵领三千只战船横亘在长江中,他自己则带部分军队驻扎在芜湖以南关注战情,进退自如。
伯颜在详细了解了敌情后,便作了周密的布置。他令炮兵先集中火力猛轰孙虎臣军驻扎的丁家洲,随后不给敌军以喘息之机就令蒙汉联军发起猛攻。阿术便又身先士卒率船冲击敌船。
孙虎臣的部下正与蒙军接战,而孙虎臣却与爱妾坐船逃跑了,士兵见状就纷纷大骂,便如潮水退潮般而去。夏贵本来就被蒙军打怕了,他不战而逃,还向贾似道大喊:“敌众我寡,势难取胜了!”
贾似道根本就不会指挥打仗,见四处炮火,士兵四下溃逃,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了。当部下向他请示是进还是退时,他才清醒了一些,忙说:“鸣……鸣金收兵啊!”
下完命令,贾似道就上马而逃,连轿子都不敢坐了。大臣将领怕死,士兵哪还有心恋战,就都拼命地跑开了。这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啊!蒙军汉军见了,就大喊:“宋军跑了,追啊!”
伯颜本想这回得打一场恶战,没想到宋军这么孬,这么不禁打,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觉得自己对宋军还是缺乏了解。另外,还有一点也出乎他的意料,他笑着自言自语地说:“打仗不行,逃跑倒是蛮快的。”
于是,各路元军便与宋军在江中和岸上展开了赛跑。宋军溃逃,伯颜等指挥士兵狂追了一百五十里,杀死宋军无数,长江之水一时成了血红的颜色。
第二天,贾似道、孙虎臣、贾贵等终于又碰到了一起。夏贵就说:“军队被打散了,没法再战了。”说完,也不管贾似道同意不同意,就带手下匆匆奔淮西去了。
贾似道愣过神来,无可奈何地哀叹一声,孙虎臣就对他说:“兵败如山倒,元军很快就会追来的,此地可不能久留,还是快点走吧!”
“那就快走!”
贾似道和孙虎臣便驾船去往扬州。沿途他们看见大量的宋朝士兵沿江而行,就赶紧派人去扬旗招集,想拢一些人归队,可他们没想到,这些平时对他们毕恭毕敬的士兵,这时不仅不理睬他们,甚至有人还恶语谩骂,矛头直指他们这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贾似道见此便更垂头丧气了。
元军取得了丁家洲大捷后,又一鼓作气拿下建康。守建康的都统投降,江淮招讨使汪立信自杀。至此,宋朝灭亡的大势已不可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