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四十五周年随想(1/1)
原金宝屯胜利农场天津知青 刘长庆
刘长庆 男,1951年8月生于天津市。1969年下乡到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三营;1979年起在天津市园林工程处工作;1984年就读于天津市园林学校绿化专业,1987年起在河北区市政园林局绿化办公室工作;1992年在天津电视大学绿化专业就读,并在市容园林委员会嘉德园林工程公司任绿化工程师、工程部部长等职。1994获天津市河北区优秀知识分子奖,1997年获天津市河北区九五立功奖章,多次获天津市园林系统绿化先进个人称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告别家乡和亲人,奔赴祖国的边疆经受磨练。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是在这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浪潮中,从海河之滨天津来到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在那里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经历了那个时代战天斗地的艰苦历练。
1969年6月16日上午,内蒙古科左后旗一个叫金宝屯的小火车站,开来了一个知青专列。几百名天津知青兴高采烈地涌下火车,坐着汽车、拖拉机、马车拉着行李风尘仆仆来到目的地胜利农场三营。我们受到三营领导、贫下中农、复员军人和干部的热烈欢迎。就这样我们来到第二故乡,开始了近十年的知青生涯。
在胜利农场我们过着集体生活,吃饭有集体食堂,住宿有集体宿舍,集体劳动、集体学习、集体开会,一切既紧张又新鲜。在贫下中农和复员军人的带领和教育下,我们学习使用农具,学习中耕除草和使用镰刀收割庄稼等农活。经过不长时间的锻炼,知青们便以壮劳力身份参加从播种到收获及脱粒打场等各种农活,春夏秋冬,年复一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季节。胜利农场的春天风特别大,大风沙刮起来面对面都看不见,为防止火灾发生甚至连食堂都停工不开伙。但恶劣的环境挡不住知青们的工作热情,我是一名拖拉机驾驶员,春播期间开车拖着播种机在一望无边的田野里忙着播种,拖挂的播种机上站着几位知青,他们在车后被轮胎卷起的飞尘和风沙所包围。但我们仍然坚守岗位,掌握着播种的深度及播种量的大小。因为这关系到作物的出苗率及一年的收成,责任重大。到指定地点停车加种子时,知青们下车扛起l70斤一包的种子倒进播种机,这时看他们个个蓬头垢面,除了两只眼睛在眨动,一口白牙明显可见外,根本认不出是谁。一天工作14小时,工作强度超大、环境极端恶劣。知青们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满怀青春活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即使最大的困难也算不了什么!
夏天最累的活当数收麦子,通常叫麦收大会战。看着自己亲手种的麦子,在蓝天的衬托下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一层层麦浪涌起,很有成就感。知青们在麦收中更是付出了超人的毅力。一是时间长,从早四点起床至晚七八点钟,一天几顿饭全在田间吃。二是劳动强度大,每天在田间从地头到地尾一趟1300多米打个来回,每人六垅弯腰挥镰割麦子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几乎成了机器人。晚上回到宿舍顾不上洗澡倒头便睡。早上天还没亮集合的哨子又响起来,繁忙的一天又周而复始。
麦收过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三秋大会战便开始了。农场全体总动员,无论是机器、马车,知青、贫下中农、复员军人,还是家属队全部投入抢收、抢拉、抢运的工作。因为大面积的玉米、大豆如不及时抢收,就有被大雪覆盖的危险。在抢收玉米中实行的是人海战术,人跟着车跑。拖拉机拉两个拖车,在田间顺着垅沟慢慢移动,知青们分成几拨,有把收的玉米集中的,有装筐的、装车的分工明确,场面十分热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粮食终于全部拉到了脱粒场院。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就可以脱粒、装车、送公粮了。
冬天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虽然经常是零下30度左右,很冷。东北有休闲冬三月之说,但农场没有,要在场院进行打场、脱粒和送公粮的工作。人员集中工作很热闹,男知青们在场院装车,都能扛起170斤的麻包装车,劳动的欢笑声特别动人。冬天还要刨冻方积肥,以备来年春耕生产之用。冬天知青们还组织一些文艺会演,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样板戏。各分场之间知青还会互相探访、交流。总之,知青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年重复着一年。
1972年第一批选调上大学知青离开农场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首先,知青们心理发生了变化,热闹的知青生活开始冷淸下来,好像没有了生气。知青为何要上山下乡,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到父母身边,成了知青们思考的主要问题。这种局面一直到知青全部返城。用当地农民的话说:知青走后就像是把农场魂带走了。
为什么会下乡的问题,直到今天仿佛明白了些,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知青特别是老三届,必须离开城市,以缓解“文革”中经济倒退所造成的就业压力。因为十年动乱国民经济已经近于崩溃的边缘,千万知青就业、住房等已经成为严重的负担和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做出牺牲,离开城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知青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共和国的复兴发展做出了牺牲。我们的父辈为建立新中国,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那么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一代六十年代下过乡,为的是建设新中国。
知青好友在下乡时期的合影,左起:刘金和,刘长庆。
虽然我们没有高学历,虽然我们是普通平凡的劳动者,但十年磨练造就了我们吃苦耐劳、坚强乐观、自力更生的知青精神。这在知青返城后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上得到充分印证。
时至今日,当初意气风发的知青大多已经退休,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五周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曾经在金宝屯胜利农场并肩战斗、同舟共济的天津巿、浙江省慈溪巿、余姚巿和内蒙古通辽巿、科左后旗的知青朋友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