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国世家(1/1)
原文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馀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③奉钱二”也。
注释
略:夺取。
②桡:弯曲,这里指委屈。
③赢:这里指多。
译文
汉五年,刘邦打败并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按功劳进行封赏。群臣争功,以至过了一年多时间,他们功劳的大小还没确定下来。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所赐食邑最多。功臣们说:“我们身披坚甲手执锐器,多的身经一百多次战斗,少的也经历过几十次战斗,攻城略地,功劳大小各有区别。如今,萧何从未有过汗马之劳,只是舞文弄墨、口头议论,没有参加过战斗,功劳却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刘邦说:“诸位知道打猎吗?”群臣说:“知道”。刘邦又说:“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刘邦说:“大凡打猎,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野兽的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则是人。如今,诸位只能捕获走兽而已,功劳如同猎狗。至于萧何,发现踪迹,指示所在,功劳如同猎人。况且,诸位只是自己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只有两三人。如今,萧何整个宗族几十个人都追随我,功劳不可忘记啊!”群臣都不敢再说什么。
列侯全部受封完毕,等到奏请排位次时,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负七十多处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第一。”刘邦已经力排功臣之议,多封了萧何土地,等到排位次时还没理由再次反驳功臣,但内心想让萧何排第一。关内侯鄂君进言说:“群臣的建议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情。皇上和楚军相持5年,经常丧失军队兵众,只身逃亡有好多次。然而,萧何常常从关中派出士兵补充前线的缺额,这并非皇上诏令他这么做的,却多次在皇上困乏绝望时把几万名士兵派到了前线。汉楚在荥阳对峙了好几年,军中没有现成的粮食,萧何从关中漕运粮食,供应军队食用,从来不曾缺乏过。皇上虽然多次丢掉山东地区,但萧何却始终保全着关中以等待皇上。这是千秋万世的功劳。如今即使缺了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缺损呢?汉室得到他未必就能靠他来保全。为什么要让一时的功劳凌驾于万世的功劳之上呢?萧何应当排在第一,曹参排第二。”刘邦说:“好”。于是,刘邦让萧何排在第一,恩准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不必按常礼小步快走。
刘邦说:“我听说推荐贤人的人应该受上赏。萧何功劳虽大,但有了鄂君才得以显明。”于是,刘邦依据鄂君原来受封关内侯的食邑,再加封他为安平侯。
这一天,萧何父子兄弟共十多人全部封赏了,都拥有食邑。于是,刘邦为萧何加封食邑两千户,因为刘邦从前到咸阳服差事时,萧何比别人多资助了二百钱。
原文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②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③。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④?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注释
让:辞让。
②拊循勉力:安抚勉励的意思。
③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④贳贷:赊借的意思。
译文
汉十一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到达邯郸。还没有平定叛乱时,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诛杀了韩信,这件事详细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刘邦听到韩信被诛杀的消息,就派使臣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用五百名士卒和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
众人都来祝贺时,唯独召平前来哀吊。召平是原先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召平沦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出来的瓜很鲜美,民间俗称“东陵瓜”。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在外地征战,而你留守在关中,并未蒙受矢石的危险,皇上反而增加你的封邑并为你配备卫队,这是因为现今淮阴侯刚在京师谋反,对你起了疑心。配备卫队保护你,并不是为了尊宠你。希望你推辞封赏不要接受,把所有家财捐给军事需用,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刘邦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秋,英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讨伐他,多次派使臣询问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因为刘邦在外统率军队,就安抚和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全部家产捐作军费,跟讨伐陈豨时一样。有个门客劝萧何说:“您离灭族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可以再往上增加吗?可是,您刚进关中,就深得百姓人心,至今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亲附您,您还经常孜孜不倦地去获取百姓的拥戴。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询问您在干什么,是害怕您震动关中。如今,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用低价赊欠来玷污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才会安心。”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刘邦这才大为高兴。
原文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②。”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③。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④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⑤赦出相国。
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⑥。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注释
相国乃利民:身为相国竟然如此“利民”。此处是刘邦说的反语。乃,竟然。
②谢:谢罪。
③械系:指用镣铐等刑具拘禁。
④贾竖:古代对商人的鄙称。
⑤节:使者所持的一种凭证。
⑥徒跣:赤脚步行,是一种请罪的表示。
译文
刘邦平定了英布的叛乱,撤军回朝时,老百姓拦路上书,指控萧何用低价强行夺买百姓的田地、房宅,价值高达几千万。刘邦回到京师时,萧何前来谒见。刘邦笑着说:“萧相国就是这样利民的吗?”他把老百姓的上书都交给萧何,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萧何趁机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都废弃着,希望让老百姓能够进去耕种,留下禾杆供禽兽食用。”刘邦大怒,说:“你接受了商人的许多财物,就为他们求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刘邦把萧何交给廷尉,用枷锁拘禁了他。几天后,王卫尉侍奉刘邦时,上前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要如此严厉地拘禁他?”刘邦说:“我听说李斯做秦朝丞相时,有成绩都归功于主上,有罪过都自己承担。如今,他大肆收受奸商的金钱而为老百姓求取我的上林苑,以此向百姓讨好,所以我要拘禁他治罪。”王卫尉说:“身负职责,如果有利于百姓就为他们请求,这确实是相国应该做的事情。陛下怎么竟怀疑他接受了商人的钱财呢?再说,陛下和楚霸王对抗了好几年,陈豨、英布反叛,您都亲自率军前去镇压。在这些时候,萧相国留守关中,如果一跺脚,那么函谷关以西就不归陛下您所有了。萧相国不在这些时候谋取利益,如今才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况且,秦朝皇帝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才亡了天下,李斯分担过错的行为,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您为什么怀疑萧相国到如此浅薄的地步呢?”刘邦听了闷闷不乐。当天,刘邦派使臣手持符节赦免释放了萧何。
萧何年老,素来恭谨,入见刘邦时,光着脚前来。刘邦说:“萧相国休要如此!你为百姓请求上林苑,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式的君主,而你则是贤相。所以,我拘禁了你,是想让天下百姓知道我的过失。”
编后语
《陈涉世家》后是《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荆燕世家》和《齐悼惠王世家》。这几个世家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其精彩程度有限,因为我们直接选了三十世家中位列二十三的《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世家》是讲述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萧何及其子孙的传记,本篇选取了他协助吕后捉拿韩信的事和他犯罪被刘邦处罚的事,省略了萧何的身世、在刘邦统一天下中的功劳,以及和曹参之间的事、子孙的事以及司马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