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盛世的崩塌 > 第九章 从全局战争到局部战争

第九章 从全局战争到局部战争(1/1)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闰八月二十三日,安禄山叛乱爆发不到两年,唐军在经过两次失败之后,再次做好了进攻长安的准备。这一天,皇帝请参加战役的将军们吃饭,他试探着问了一句主导进攻的郭子仪:事情能否成功,就看这一次了吧?

郭子仪斩钉截铁地回答:此行不捷,臣必死之!当天,郭子仪率领先锋部队出凤翔,向着长安进发。

二十六日,唐军驻扎在武功地区的将领、御史大夫崔光远与叛军打了一场遭遇战。这一天,崔光远派出两名将领,率领两千人进攻长安以北的中渭桥,这里距离长安城已经很近了。他们杀敌千人,逼迫对方放弃了中渭桥,又乘胜追击到了北面禁苑的苑门,距离长安城只是一步之遥了。但就在这时,叛军驻扎在武功的军队听说唐军的进攻,选择向长安方向逃窜。这支军队在禁苑以北遭遇了唐军,在冲突中,他们将两位唐军将领中的一个杀死,另一个擒获,送往洛阳。这一场战斗唐军先胜后败,损失了两员战将,但它对于唐军的意义在于,叛军在武功地区驻扎的军队都已经撤回了长安。也就是说,长安以西已经没有叛军,任由唐军驰骋了。

郭子仪之所以对胜利如此笃定,除了准备充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获得了一支生力军,也是最英勇善战的部队之一——回纥人。

在唐代的北方,回纥已经取代了突厥,成了最强大的民族。安禄山叛乱爆发后,回纥可汗屡次与皇帝交通信息,表示可以派遣军队帮助唐朝皇帝。但是,直到这一次,郭子仪才让皇帝下了决心,邀请回纥人前来助阵。回纥此时的可汗称为怀仁可汗,他命儿子叶护以及将军帝德等率领精兵四千人前来助阵。

但是,回纥的助阵又是有代价的。回纥人到达凤翔后,皇帝不仅酒肉招待,还要尽量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回纥虽然兵少,但由于战斗力强,要求并不低,皇帝甚至与他们约定,只要攻克了长安,皇帝只要土地和人民,而所有金帛和女人归回纥。皇帝之所以这么恩宠回纥人,是因为他也意识到唐军的战斗力的确有限,之前即便是郭子仪在与敌人交锋中,也很难保证一定会占据上风。

肃宗的准太子广平王李俶与叶护一见如故,两人约为兄弟,广平王是兄长,叶护是弟弟。

十月十二日,广平王率领的主力部队离开凤翔。唐军一共有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其中回纥人有四千,还有不少西域他族的部队。唐军到达扶风之后,郭子仪又约见了回纥部队,招待了他们三天。叶护不断地催促进军,他们不是来做客吃饭的,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招待过后,郭子仪让他们上路,每天给回纥人的供应是两百只羊和二十头牛,加上米四十斛。

唐军这次的进军速度并不快,而是稳扎稳打,避免混乱。二十五日,所有部队都已从凤翔出发,二十七日,才来到了长安以西的香积寺,在香积寺以北沣水东面扎下阵营。香积寺的位置在南山子午谷正北微微偏西,沣水以东,交水(唐代也叫永安渠)以西,距离汉代上林苑内的昆明池不远。

唐军的布阵分为前、中、后三军,分别由李嗣业、郭子仪和王思礼指挥。敌人的十万大军则在唐军的北面排开。

首回合是由叛军将领李归仁挑起的,他率部出阵挑战,被唐军击退,于是唐军乘胜追击,来到了敌人大部队的阵前。就在这时,叛军的大部队在号令声中突然压上,又把唐军赶了回来。唐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在敌人压迫下开始退却,阵形大乱,眼看就不可收拾了。但幸运的是,随着唐军出现混乱,他们丢弃了不少辎重,吸引了叛军士兵前去抢夺,这就给了唐军重整的时机。

作为前军将领的李嗣业一看已经到了危急关头,认定如果不拼死抵抗,军队就会被消灭在这里,他脱掉铠甲,赤膊上阵,拿着长刀站在阵前,不管是人是马,只要撞到他的刀头,全都被砍倒。杀了数十人之后,李嗣业率领人马全都执长刀,排成一道墙,齐头并进,一路砍杀,所向披靡。在他的带领下,唐军奋勇向前,逆转了局势。

叛军一看形势不好,立刻采取了第二招——包抄。他们派出一支骑兵部队,试图从东面包抄唐军,从后面发起袭击。唐军发现后,由朔方左兵马使仆固怀恩带着回纥兵前去迎战,将包抄的敌军部队砍杀殆尽,这次局部战斗让敌人丧胆。

这就到了唐军进行反包抄的时候了,发动包抄的依然是李嗣业。他带着一部分回纥人冲到叛军的后方,与前方的唐军形成夹击。

双方的战斗从中午时分直杀到天黑,唐军斩首六万余级,叛军的尸体填满了沟壑,最后剩余的叛军借着天黑逃回了长安城。

当天夜里,杀红了眼的仆固怀恩依然不肯放弃,他不断地向主帅广平王请求乘夜发动攻击,因为叛军大将李归仁和安守忠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既然他们败了,就必须乘胜将他们擒获。否则,哪怕唐军夺回了长安,只要两人逃走了,一旦他们重整军队,依然可以成为唐军的心腹之患。

广平王没有经验,并未答应仆固怀恩的请求,而是叫他赶快休息。到了第二天一早,当唐军再想进攻时,却发现对方已经逃走了。

二十八日,唐军终于回到了西京长安。这时距离长安丢失已经一年多。当初唐玄宗逃走后,叛军没有乘胜追击,唐军得以重整。而这时,唐军也没有乘胜擒获对方的大将,同样留下了隐患。

攻克长安之后,按照皇帝与回纥人的约定,回纥人是有权将长安城的财富劫掠一番的。但长安在叛军的手中本来已经恢复了安定,如果唐军刚刚攻克了长安就开始劫掠,给百姓留下的印象就是政府军还不如叛军。到底怎样才能让回纥人放弃约定呢?

解开问题死结的是广平王李俶。他亲自来到了叶护的马前,对叶护深深一拜,将他的担忧说了出来,如果在长安劫掠,消息传到东都,那么东都洛阳的百姓势必不愿意回归,甚至会和敌人并肩抵抗。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即便回纥人要劫掠,也必须等东都拿下之后。

叶护没有想到广平王会给自己下拜,连忙下马还礼,答应暂时不对长安进行劫掠。广平王之拜与叶护的还礼,都被人民、士兵看得一清二楚,广平王拯救长安的故事也流传了开来。

叶护和仆固怀恩没有率领回纥人以及其他西域士兵进城,而是从南面绕过了长安城。长安南面诸门是安化门、明德门和启夏门,到了东南角,回纥人又向北经过了城东的延兴门、春明门和通化门,最后扎营在浐水的东面。他们绕了半个长安城。城内的百姓时刻关注着胡人的部队,直到确定他们不会进城才放心。

广平王则带人进入长安,逗留了三天,之后留下虢王李巨作为留守,自己则率众东进:他们接下来要攻打的是潼关和东都。

广平王留在西京时,郭子仪已经率众东进,追击敌人直达潼关,一路上斩首了五千人,攻克了华阴和弘农两个郡。

敌人还有一支部队是驻扎在武关的,经武关可以从关中的长安直达襄阳地区。敌人占据长安之后,为了防止襄阳之兵,也派人把守武关。到了十月初八,王难得率领的兴平军也上奏皇帝,他们已经肃清了武关,从长安到襄阳的道路由此也开通了。

叛军放弃武关之后,接下来的防守地点在陕城,即如今三门峡的陕县。这里北面是黄河,南面是秦岭余脉,与潼关遥相呼应,是陕西与河南之间的重要通道。陕城以西就是著名的函谷关所在,而哥舒翰的部队就是在函谷关以西不远处遭到覆灭的。

由于唐军进攻太快,原本在陕西的叛军将领张通儒一路上没有形成防御,直接退到了陕城才设防。张通儒保陕城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安庆绪立刻在洛阳征兵,由权臣严庄率领,来到陕城与张通儒共同防守。此时叛军的队伍依然有十五万人,与唐军的人数相当。

双方的布阵是这样的,在临汾盆地南部有一个叫作曲沃的小城,这里大约在当年哥舒翰兵败地点附近,也位于双方战线的后方。广平王李俶就驻扎在这里。潼关往东,在陕城以西有一个叫作新店的地方,这里是双方战线的交汇点。在新店的南北各有一条小山岭,叶护派出大将藏在南山之中,而叶护本人和郭子仪则在南山以北的谷道内扎营。叛军的部队更靠近北山,身后紧紧贴着山地,处于半高处,从而形成了保护。

郭子仪与敌人在新店相遇后,双方随即展开激战。由于敌军背面有山的保护,又位于高处,他们将郭子仪向西驱赶,眼看唐军就要撤退了。

但就在叛军向西追赶唐军时,埋伏在南山谷地之中的回纥人渐渐地被甩到了叛军的身后(东面),回纥人从南山中出来,借着尘埃掩护向叛军射箭。叛军看不清尘埃背后有多少士兵,只知道回纥人已经到了他们身后,与唐军其余部队形成了包抄。在这样的局势下,叛军迅速崩溃了,除了留下漫山遍野的尸体,剩下的人在向东撤退中,连陕城都无法进入,而是直接逃回了洛阳。就这样,唐军攻占了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陕城。广平王和郭子仪到陕城安抚民众,而仆固怀恩带着骁勇善战的回纥兵继续向东进攻洛阳。

十月十六日,严庄将防御失败的消息带回了洛阳。当天晚上,安庆绪收拾人马离开洛阳,向河北地区逃窜。在临走前他将哥舒翰、程千里等俘获的唐军将领杀害,守卫睢阳的许远则死在了偃师。

十八日,广平王率军进入洛阳,兵不血刃,洛阳获得了解放。此时距离唐军攻克长安不过二十天的时光。但接下来还有一个未解的问题。当初皇帝与回纥人约定,攻克长安后,回纥人可以劫掠一番,被广平王劝止后,条件变成了回纥攻入洛阳可以劫掠。现在,洛阳已经回到了皇帝的怀抱,也到了皇帝将洛阳的财富给回纥人的时候了。

事实上,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回纥人已经开始了劫掠。广平王由于前面的许诺,虽然心中充满了厌恶,却也不便说什么。这一次,是东都父老的智慧挽救了这座城市,他们主动提出贡献一批罗锦,数量达到上万匹,相当于四千回纥兵每人能够分到两匹多。最终回纥人同意了这一条件,才没有继续掠夺。

关于唐朝皇帝允许回纥人抢劫的事,已经争论了上千年。但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双方的制度差异造成的。唐朝作为定居民族,已经学会了通过收税的方式从民间抽取足够的资源来养活官僚集团,但作为游牧民族的回纥人,依靠的却是另外的体系。在回纥体系中,人民不需要缴纳固定的农产品,他们在广大的草原上分片放牧,回纥可汗和他的官僚集团有着自己的草场和牲畜,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也就不需要人民的贡献了。

那么,官僚与人民的关系又体现在哪里呢?对于人民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官僚在国防上的保护,给自己提供安全的放牧环境;而对于官僚而言,他们需要在打仗时,人民提供免费的兵力供他们驱使。援助唐朝的回纥兵虽然是可汗征召的,但并不需要可汗发工资,可汗可以用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多的士兵。但为了保持士兵的忠诚,可汗必须允许士兵在每一次胜仗之后进行掠夺,这些战利品就是士兵们唯一能够得到的财物报酬。

回纥士兵之所以帮助唐朝皇帝攻打叛军,也是指望着战胜后可以掠夺。当攻克了洛阳之后,他们认为劫掠是战争中最正常不过的一部分,而对于定居政权的唐朝则显得有些不可接受了。

当回纥人从洛阳回到长安时,皇帝亲自率领百官迎接,表达了最隆重的欢迎和谢意。到了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回纥人离开时,皇帝又封叶护为司空、忠义王。而更重要的是,他规定每年都要给回纥人二万匹绢。虽然岁币要到宋代才成为常态,但其开端却根植于唐代对回纥的政策之中。

引入回纥兵的代价并没有一次性清算,而是一直持续了好几位皇帝,直到黠戛斯人(吉尔吉斯人)崛起,将回纥赶出了蒙古高原,回纥的影响力才衰退了。

回纥在唐代的长期强势可以从几方面看出来。

第一,唐代有与胡族和亲的传统,但所谓和亲的公主,大都不是皇帝亲生的女儿,而是宗室女子,甚至是干女儿。比如,仆固怀恩的三个女儿都被封为公主嫁给了回纥人;嫁给吐蕃的文成公主则是宗室女。

在唐代,真正的皇帝女儿嫁给胡人的只有三次,都是嫁给回纥人。第一次就发生在唐肃宗收复两京之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七月十七日,皇帝在册命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之后,将自己的幼女宁国公主嫁给了可汗。由于这是第一次皇帝的亲女儿外嫁,父亲亲自将她送到咸阳,晓以大义,公主慷慨而行,表示“死且无恨”。公主出嫁到了回纥不久,可汗就死了。按照回纥人的规矩,可敦是要殉葬的,公主以自己是汉人,应该遵守汉人的风俗为由拒绝了。但她将脸划破,血泪交融地大哭了一场,方才过关。由于她没有儿子,最后侥幸回到了唐朝。

宁国公主之后,德宗的女儿咸安公主和宪宗的女儿太和公主都嫁给了回纥可汗。其中咸安公主遵从回纥的风俗,老王死后嫁给新王,一共嫁了四位可汗,最后死在了大漠。太和公主是在穆宗时出嫁,她恰好赶上了回纥的崩溃。回纥人被黠戛斯人赶离了位于蒙古高原的摇篮后,黠戛斯人将公主送回唐朝,路上又被已经进入唐朝边境暂居的回纥人截留。最终她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长安,死在了家乡。

三位公主的父亲分别是中唐时期的三位雄主肃宗、德宗和宪宗,表明唐朝君王对于这支外来友军的依赖性。皇帝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依赖他们。

回纥人对于唐朝皇帝如此重要,他们得到特殊的待遇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史书中,充斥着回纥人在长安不受法律约束的例子。比如,宝应二年(公元763年)闰正月初五,有十五个回纥人不知什么原因进犯皇城的含光门,甚至突入了鸿胪寺,看门的人却无可奈何。而回纥人在唐朝境内的劫掠甚至杀人,地方官员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盛唐时期不会出现,但在中唐之后却成了常态。

叛军逃离洛阳后,唐军对叛军的清剿并没有立刻停止。十月二十日,郭子仪派遣大将攻取了黄河上的河阳,以及黄河以北的河内(现河南沁阳一带),从而控制了通往河北的道路。安庆绪最倚重的大臣严庄也投降了唐军。由于唐军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当地的人们纷纷揭开了抗争的大旗,叛军陷入了左支右绌之中无法抵挡。刚刚战胜了张巡、占领了睢阳的尹子奇也在陈留被人杀死。他赢得了一场血战,却无法在另一场混乱中存活。

安庆绪跑到了河北的邺郡,当他到达时,仅剩下三百骑兵和不过千人的步卒跟随。此外,阿史那承庆等将领投奔了常山、赵郡、范阳等其他城市。很快,田承嗣、蔡希德、武令珣等人纷纷从其他地方赶来,这才又凑够了六万人。于是河北地区成了安庆绪控制的主要区域。

到了十一月初,河南、河东地区已经扫荡殆尽,除了河北之外,只剩下北海、云州还掌握在叛军手中。

到这时,唐军距获得全面的胜利只剩下最后一步。但就在这时,对于皇帝来说,战争已经成了次要的问题,他考虑的是重新获得长安之后,如何调整与太上皇的关系,以及如何安排群臣与将军们重新组建朝廷。显然,他的转向过早了。

收复长安之后,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军事,而是家庭关系。

整个收复战役中,在成都的太上皇几乎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给皇帝添了许多的麻烦。收复后,皇帝首先担心的是,太上皇一日不回来,就可能给帝国多带来一些麻烦。

唐朝宫廷有父子反目、钩心斗角的传统,甚至许多次内斗都必须以一方的死亡作为结果。太上皇到达成都后,任命了不少官员,虽然他也主动向新皇帝示好,让这些官员到北方见新皇帝,可是毕竟没有人知道这位太上皇和皇帝一旦重聚,是否能够平衡好权力。

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太上皇完全放弃权力,让皇帝独揽朝政,但没有人有充分的把握认定他会这么做,而太上皇本人也不确定儿子会不会对他不利。唐朝宗室纷争的传统让所有的人都无法彼此信任,只能预先进行防范,而他们的防范又会被对方解读为冒犯,最终激起双方的敌意,让事情无法收场。

但如果太上皇不回来,处于皇帝身边,在成都就会出现另一个小朝廷,这个小朝廷早晚会和长安的朝廷出现冲突,甚至反目成仇。这样看来,父子之间情况极其微妙,不管太上皇回来还是不回来,由于双方无法建立互信机制,都会导致进一步的冲突。

从皇帝的角度看,是希望太上皇回来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朝廷的分裂。但是太上皇到底是把避免分裂放在首位,还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一个已经放弃过整个帝国的老人会在意所谓的分裂吗?皇帝又要怎样才能取信太上皇呢?

在刚刚收到攻克长安捷报的九月二十九日,皇帝除庆祝收复都城之外,还派人给身在成都的太上皇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请太上皇回京继续当皇帝,而自己将回到东宫继续当太子。

如果了解唐朝的内斗传统,就会意识到这是一封非常不合时宜的信。当了皇帝的肃宗身边已经聚集了大批亲信,一旦皇帝放弃皇位,让位给父亲,太上皇如果继续使用这些朝臣,必然无法施展自己的政策,可如果换人,又必然引起宫廷内的阴谋和内斗,造成父子反目和宗室血案。太上皇也必然会意识到,儿子之所以做出这么大的许诺,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回去而已,其余的都不能当真。这封信事实上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发出了父子内斗的第一个信号,作为聪明人的太上皇必然会察觉到这个信号,而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继续留在成都,形成割据局面,避免被儿子及其党羽害死。

在攻克长安时,李泌是跟在广平王身边的。皇帝将他召回后,把给太上皇的信给李泌看了一下,李泌立刻意识到这封信会让太上皇强化割据之心,不会再回来了。作为补救,他请皇帝以群臣的名义给太上皇又写了一封信,其中详细叙述了群臣在马嵬坡留下太子,并在日后劝进的来龙去脉,表明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太子有意去争夺皇位。信中还以群臣的口吻描述了皇帝对太上皇的思念,请太上皇回长安,以便皇帝尽孝。这封信再也没有提到皇帝退位给父亲,只是通过父子亲情暗示,请太上皇回长安颐享晚年,只要太上皇不参与政治,皇帝不会对太上皇做出不利的事情。

这两封信一先一后到达了成都,太上皇看了第一封信,立刻意识到这是内斗的信号,回信表示,请皇帝把剑南(四川)让出,他准备在这里养老,这事实上就是宣布了割据的局面。太上皇的回信于十月十八日返回凤翔,皇帝见信大惊。就在他惊魂未定时,太上皇的第二封信到了。原来,太上皇最初也只看到了第一封信,后来看了“朝臣”上的第二封信,意识到父子之间暂时可以取得互信,他决定以国家为重,回到长安。虽然太上皇可能对未来依然有疑虑,但这种疑虑不至于让他做出激烈的举动,而是宁愿相信皇帝,碰一下运气。

除了解决太上皇与皇帝的纠纷之外,李泌还试图调和皇帝与未来太子的关系。鉴于皇帝有听信妃子(未来皇后)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的“前科”,甚至因此杀死自己最有才干的儿子建宁王,李泌以武后和她的儿子们的故事提醒皇帝,他的儿子是有限的,不能一个个都杀掉。这个提议保护了未来的太子广平王,也就是将来的皇帝代宗。

在帮助皇帝解决了家事之后,李泌提出离职。他在肃宗皇帝最危急的时候前来帮助,又在皇帝刚刚克复两京时就选择离开,与其他宰相的内斗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诸位宰相级官员中,李泌(事实上他没有在肃宗时期担任宰相,而是到了德宗时期才拜相)和张镐如同两股清流。他们一个通晓世事、屡出奇策,另一个刚直不阿、爱惜人才,虽然都执政不长,但因继承了玄宗早期的贤相传统,被人们所铭记。

在离开肃宗之后,李泌前往衡山修道。但这只是他漫长的传奇生涯中的第一步,在代宗和德宗时期他还会在关键时刻回来帮助皇帝,表明了他在朝堂和山海之间的适应能力。只是后面的部分由于与本书无关,他的传奇也就暂时离开本书读者的视线了。

十月十九日,皇帝终于离开了他的凤翔行在,向长安进发。在同一天,他派出韦见素去四川接太上皇。

二十二日,皇帝来到了咸阳东的望贤宫,在这里他得到了东都洛阳的捷报。第二天,皇帝进入西京长安,此时距离他们离开长安已经一年多,距离房琯组织的第一次反攻也有一年了。那一次皇帝本来以为能够回来,战争却又拖拖拉拉进行了一年,唐军才终于有了突破。不过,获得了两京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八年的安史之乱只不过才刚到第三个年头,实际时间不过只有两年而已。这也可以看出唐军的脆弱,以及唐朝的官僚系统被破坏的程度。

长安的百姓欢呼雀跃,到二十里外迎接皇帝,许多人都喜极而泣,以为会回到盛世之中。他们不知道,这个皇帝和当年的玄宗皇帝已经有了区别。很快,加税和货币贬值的厄运都会纷纭而至,皇帝不这样做就无法渡过难关。

皇帝没有去城内的西内太极宫居住,而是来到了城外北方的大明宫。这也表明了皇帝的谨慎,不敢完全相信长安的百姓,毕竟在城外的大明宫更加安全一些。在大明宫,那些曾经投降了叛军、担任大燕官员的人都被迫光着脚、摘掉头巾在含元殿前站着,等待皇帝的裁决。皇帝到达后,他们在兵士的环卫下给皇帝叩头。他们的命运在下文还会谈到。太庙已经被叛军烧掉了,皇帝无法祭拜,只能素服对着遗迹哭了三天。

也是在同一天,太上皇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回归的道路。

十一月初,广平王和郭子仪都从东都回来了。皇帝对郭子仪表示感谢,感慨整个国家的再造都有赖于这位以宽宏为主的将军。从军事谋略上来讲,郭子仪吃过不少败仗,对军队的控制和运用也比不上李光弼,甚至不如仆固怀恩,但郭子仪的宽宏和坚韧却是唐朝再造过程中最需要的。正是他在肃宗最危急的时候率兵前往灵武,才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局势。也是他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继续努力,才有了克复两京的功业。更重要的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人也是有私心的,他们的战斗力很强,却无法解决唐朝君臣互相猜忌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各位将领,让他们除了与敌人作战,还必须互相防范,避免被自己人杀死。皇帝任命宽宏大量的郭子仪作为副元帅,恰好解除了人们的担忧,所有将领都认为在郭子仪的手下不会被埋没,也不会遭到报复,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打击敌人,将互相怀疑的诡异气氛暂时清除了。

十一月初十,太上皇终于来到了凤翔,跟随他的士兵有六百余人。他走的时候仓皇,回来的时候凄凉,所有的人都在庆祝伟大的胜利,只是这个胜利和太上皇无关,他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老人而已。

为了表示自己接受命运的安排,太上皇把他的士兵都送到了郡县听命。皇帝则派出了三千名骑兵表示欢迎。太上皇之后的行程很缓慢,直到十二月初三,他才来到咸阳。皇帝则在望贤宫等候自己的父亲。到这时,双方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年多以前,太子是那么弱势,甚至担心自己能否活到即位那一天;如今,新皇帝的地位已经稳固,担忧自己未来的反而变成了太上皇。

二人自然也免不了表演一番。太上皇在望贤宫的南楼之上等待皇帝,皇帝没有穿象征皇帝的黄袍,而是穿了一件当太子时的紫袍,骑着马,第一眼见到南楼时就下马,步行到楼下。唐代臣下见皇帝的礼节除了拜之外,还要做一种特殊的舞蹈动作,现在这种动作已经失传了。皇帝对着楼上拜舞。太上皇从楼上下来,抚着皇帝哭泣,皇帝则抱着太上皇的脚呜咽着。

接下来,太上皇向人要来了黄袍,亲自给皇帝穿上。皇帝则不断地磕头拒绝。太上皇表示,这是天数,皇帝已经得了人心,而他想要的,只是安度余年。皇帝这才接受下来。

老百姓也在承担着本分的表演,他们先是在仪仗队之外围观赞叹。当仪仗队移除后,他们前来拜谒,并表示见到两位皇帝真是太幸福了。

上殿时又是一番推辞,太上皇不肯居于正殿,又是皇帝亲自扶他登殿。吃饭时也是皇帝先品尝,表示没有事,再送给太上皇吃。

后世的史臣不厌其烦地记载了这一幕幕礼节,是为了彰显教化,表明君臣父子的礼数。但后人看到的却是父子两人处处表现得小心翼翼,以免引起对方的戒心。他们越表现得彬彬有礼,越容易让人看到背后的剑影刀光。

这一切礼节还没有结束。初四回程时,皇帝亲自给太上皇试马,又扶他上马,为他牵笼头,走了几步,太上皇这才制止了他继续步行。于是皇帝骑上马在前面带路,他不走在正中,而是走在一边,把中间的驰道让给父亲。太上皇感动地说:“我当天子五十年都不算贵人,今天当了天子父,才真的算是贵人。”一句话道出了他心中的不甘与酸楚。

太上皇从长安西北角的开远门进入大明宫,登上正殿含元殿抚慰百官,之后前往长乐殿感谢九庙主,痛哭一场之后,离开大明宫,来到了号称南内的兴庆宫,这里是他当太子时的宫殿,规模比太极宫和大明宫小得多,但之后由于扩建过,也号称是皇宫,被称为南内。太上皇以后就在这里居住。

这还不算完,皇帝还在不停地上表请求避位,请太上皇执政。每一次上表,太上皇就离权力的舞台更远一点。他就这样被儿子半孝敬半逼迫着永久性地离开了权力的中心。

皇帝返回长安之后,还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投降叛军的官员问题。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在形势面前,很难完全判断孰是孰非。

在太上皇逃跑时,几乎瞒住了所有的官员,许多人在等待上朝时才知道皇帝已经跑了。从这个角度看,是皇帝首先抛弃了自己的大臣,只顾逃命。

但也不能说这些官员毫无责任,毕竟还有一部分人逃走了。但这种逃走,又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听说皇帝逃走后,在后面紧跟着皇帝逃走的只是少数,这些人后来由于追随有功,大都升了官。大部分官员却在家庭和皇帝之间犹豫不决,他们都不知道皇帝逃到哪里去了,就算想跟着,但追不上,也只好回来了。大部分人在惶恐和犹豫中把时间错过了,再想离开长安,也不知道去哪里。等叛军到来后,就把他们一窝端了。

安禄山虽然想杀掉皇帝,但他更想建立一个政权,这样一来,自然也离不开官员。所以,安禄山对于唐朝的官员表现出了极大的慷慨,不仅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还把他们带到东都去当官。

这些官员在东都惴惴不安地判断着形势。安庆绪撤退时,由于过于匆忙,也没有办法带他们走,只是将三十几个俘虏杀死了事,其他的官员大都获得了自由。但随后这些自由的官员就被唐军抓了起来。

这些官员以原来的宰相陈希烈为首,一共有三百多人。他们穿着素服向广平王请罪,广平王将他们带到了西京。负责审判他们的是御史中丞崔器。不幸的是,崔器是一位性格刻薄的官员,在安史之乱之初,作为奉先令的他也曾经当过俘虏,做过短期的伪官,之后因缘际会在肃宗处得到了重用。这样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会对其余担任过伪官的人下死手。

果然,除了上文提到的在迎接皇帝回京时,罚这些伪官磕头之外,到了十月二十五日,崔器将这些人押往大明宫的朝堂请罪。朝堂在含元殿的东西两边,分别称为东朝堂和西朝堂,是皇帝接见群臣的所在。请罪完毕,崔器将他们全都收进了大理寺和京兆府的监狱之中。

接下来就是鉴别工作,首先找出来的是那些不肯为叛军所用的气节人士。比如一位叫作甄济的人,安禄山没有反叛时,甄济曾经在他手下任职,后来他觉察到了安禄山的野心,就辞官不做了。安禄山反叛后,为了逼他出山,派将领蔡希德带了两个刀斧手去,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让他出山,甄济把脖子伸长了等待他们下刀,蔡希德也不想伤害他,只好回去说他真的病了。安庆绪时期,甄济被胁迫到东都,但他依然不肯做官。等广平王破了东都,甄济立刻去拜见广平王。皇帝认为甄济忠心耿耿,于是把他供在三司衙门里,三司在审判那些罪臣时,让这些罪臣一一向甄济拜一拜,作为对他们的羞辱。

除了甄济这种不肯投降的之外,其余的人也做了区分,那些在战场上被俘的,或者因为家在附近被胁迫的,只要能坦陈实情,都会获得宽赦。安禄山任命的河南尹张万顷也得到了宽恕,因为他虽然做了叛军的官,却利用职务保全了不少百姓。

对于剩下的人怎么处理,意见分成了两派。皇帝任命的主要审判官员除了御史大夫崔器,还有三人,分别是兵部侍郎吕諲、礼部尚书李岘和殿中侍御史李栖筠。其中崔器和吕諲为一派,主张叛变投敌者都应该判死罪。而李岘和李栖筠为另一派,认为皇帝更应该讲求宽恕,特别是现在仗还没有打完,叛军中许多人已经没有了斗志,只等机会投降朝廷,如果过分惩罚这些官员,会让那些还在叛军中的人感到恐惧,不敢投降唐军。

皇帝最后采纳了后者的意见,将这些官员按照轻重程度分成了六等,其中第一等当众斩首,第二等赐自尽,第三等打一百杖,剩下三等则是流贬。十二月二十九日,积极配合安禄山的官员,以河南尹达奚珣为首共十八人被斩首于城西南的独柳树下。陈希烈作为宰相投降了敌人,他与其余六人被赐死于大理寺。第三等杖刑的人则受刑于京兆府门。

在受刑的人中,还有两个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原宰相张说的两个儿子张均和张垍。这两个人曾深受太上皇喜爱,张垍还是当朝驸马,不想最后都投靠了叛军,张垍当上了安禄山的宰相,张均则被任命为中书令。按照定罪,两人也应该是死刑,皇帝却想救下他们。可是太上皇对这两个人的印象过于深刻,坚决要处死两人。肃宗以张说曾经保护过他们为由,救下了驸马张垍,但张均却无法救下了。

在涉罪的官员中,还有一位本书常常提到的人物——王维。

在唐代的官僚系统中,王维只是一个边缘人物,安禄山授予他给侍中,也算不上显达的官职。但唐军攻克东都后,王维也和其他的官员一起被抓起来,送往西京,与郑虔、张通等人一起关押在宣阳里的杨国忠旧宅里。这三个人都擅长画画,当时宰相崔圆恰好处于权势高峰,借此机会让他们给自己画画。

王维的幸运在于:第一,他在东都被迫参加凝碧池宴饮时写了一首诗,其中“百官何日再朝天”一语让皇帝颇为动容,也证明他虽然身陷敌营,却并没有忘记正宗的皇帝。第二,此时,王维的弟弟王缙已经崭露头角,官至刑部侍郎兼北都副留守,他用自己的官职作保,请求以刑部侍郎赎取哥哥的罪名。

王维在忐忑中等待着对自己的裁决。直到第二年初皇帝给他复了官,让他担任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他才真的相信自己被赦免了。欣喜若狂的王维也忘记了所谓佛法,迫不及待地写了谢表,表达自己的感激,并再次忏悔了自己的罪过。在他的另一首诗中,也表达自己不仅免罪还复了官的得意心情,在他的眼中,连大自然都是那么媚俗式的可爱,“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从这时开始,他又过上了悠闲的官员生活,早朝时,为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而感到自豪。

自然,其日常也少不了官场上的应酬,以及烹葵看竹的时光。总之,王维的生活突然间恢复了他惯常的状态,他依然在官僚与隐逸的夹缝中优哉游哉,仿佛安史之乱没有发生一样。

在皇帝收复两京后,度过了一段潇洒日子的除了王维,还有另一位诗人杜甫。皇帝回到长安后,立刻举行了大明宫早朝。这样的早朝被视为政府恢复正常的标志。参加早朝的文人除了王维,还有杜甫、贾志、岑参等人,他们都供职于两省,成了同僚,于是诗词往来也成了常态。

那么杜甫又是怎么成了王维的同僚的?原来,在从长安的叛军中逃走之后,杜甫听说皇帝在凤翔,立刻也来到凤翔找到了皇帝(至德二载四月)。虽然比不上那些跑到灵武去伴随皇帝的大臣,但杜甫也得到了皇帝的奖励,获得了左拾遗的官职。

杜甫在庆幸自己找到了皇帝的同时,另一个巨大的恐惧却向他袭来:他和妻儿被迫分离已经近一年时间了,他们还活着吗?他们又是靠什么生活?特别是听说叛军最残酷时,连鸡狗都杀光了。就算躲过了杀戮,他们又吃什么、喝什么?杜甫在凤翔刚刚获得职位时,还不好意思开口提省亲。他从长安寄出的信已经十个月了,却没有消息返回。他战战兢兢地从凤翔继续发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虽然盼着有家信来到,却又越来越害怕收到家信,害怕收到坏消息。

到了当年秋天,他才终于获得了家信,得知家人无恙,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八月份,他终于请假前往鄜州去探望家人。一路上他徒步而行,经过一片片的废墟,终于回到了鄜州。当他突然出现时,妻子、孩子都没有准备,竟然都吓坏了,随后纷纷垂泪。街坊邻里感慨着站满了墙头。他们说话直到深夜,就像做梦一样。

当初逃难时,女儿饥饿到咬他,儿子更懂事一些,但为了填肚子,跟父亲要那些不熟的苦李子充饥,想到这里杜甫感慨万分。

十月,随着皇帝收复了西京,杜甫也得以回到长安,继续担任左拾遗。除了自己任职之外,他还帮助了另一位老朋友岑参。

安史之乱开始时,岑参还在北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春末,岑参知道了内地的情况,也赶了回来,恰好是皇帝在凤翔之时。到了六月份,杜甫已经担任了左拾遗,他上书皇帝推荐岑参,让岑参得到了右补阙的职位。到了冬天,岑参跟随皇帝回到长安,杜甫也探亲回来。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中书舍人贾至和王维。

大明宫早朝是皇帝恢复统治的象征,于是贾至、王维、杜甫和岑参四人纷纷写诗纪念这个时刻。首先写诗的是贾至,随后王维、杜甫和岑参各自奉旨和诗,虽然这些作品无不是应酬之作,但作为特殊时期的见证,依然形成了一段佳话。

不过,与其他三人比起来,杜甫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就在他春风得意时,祸端却早已经在一年前埋下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杜甫刚刚来到凤翔跟随皇帝,当时皇帝因房琯进攻长安不利大怒,决定罢免房琯。这件事情和杜甫并没有关系,但杜甫却自认为是房琯的朋友,上疏表示不应该罢免房琯。整个过程听起来有些像司马迁和李陵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司马迁丢掉了自己的生殖器。这件事也让肃宗皇帝大怒,他要将杜甫交给三司审问,追究刑责。虽然唐朝已经没有了胡乱割人生殖器的习惯,但贬官甚至流放看来是免不了了。幸亏当时喜欢文人的张镐是宰相,他出手相救,皇帝才作罢,将房琯贬到地方当刺史,暂时没有追究杜甫的责任。

但如果以为皇帝将这事忘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第二年,皇帝回到了长安,杜甫在做了几个月的左拾遗后,收到了皇帝的斥书,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只享受了几个月的好时光,就被迫离开了长安。

在唱和的四人中,杜甫和贾至被贬官外放。或许是命运让杜甫必须在漂泊中记录这个时代。

唐军攻克了两京之后,已经将全局性的叛乱变成了局部性的战争。皇帝控制了长安和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整个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河南近乎全境。只有河北与山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掌握在叛军手中。在叛军占领的据点中,称得上强硬的只剩下了三个:安庆绪控制的邺城(以及其所在的相州)、史思明控制的范阳以及高秀岩控制的云州。

在这三个据点中,邺城位于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上,是收复难度最小的,而范阳和云州恰好就是后世燕云十六州的两个中心地带。到了北宋时,因为失去了云州和燕州(幽州),中原地区相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成了弱势,从而一直担心来自北方的攻击。北宋的灭亡也和失去燕云十六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史思明和高秀岩如果联手,或者投向北部的游牧民族契丹、回纥等,都会对唐朝构成巨大的祸患。李泌曾经想先攻克范阳和云州,最后再解决两京问题,即首先获得战略要地,将敌人吸引在战略上不那么重要却很富裕的两京地区,最后再一网打尽。既然皇帝没有采纳李泌的策略,那么在攻克两京之后,随着叛军向范阳的回流,他们形成割据势力的可能性大增。

如果安禄山还活着,那么唐军受到的威胁更大,因为安禄山能够指挥得动范阳的史思明和云州的高秀岩,形成三地联动。可是安禄山之死将史思明等人的效忠解除了。安庆绪杀死了父亲,却没有父亲的威望,这就给了史思明独立行事的借口。如果能够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唐朝就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来结束叛乱。

到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二月,一个现成的机会出现了。安庆绪崩溃后,大量的军队向范阳涌去,叛军之间的对抗加剧了。

首先去往范阳的是李归仁率领的叛军部队,包括了大量的曳落河、同罗、六州胡等部族武装,加上其余的精兵一共数万人。他们一路上烧杀劫掠,守卫范阳的史思明听说他们来了,立刻开始准备防守。等这些溃军到了范阳境内,史思明派人前往招降,并让他们停止大规模的破坏行动。其中曳落河、六州胡等部族投降了史思明,加入了他的范阳守军,而同罗部则不肯投降,被史思明出兵击败后,从范阳旁边掠过,向燕山以北退去。

刚刚解决了李归仁溃军的问题,安庆绪又派来了另一支人马——大将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的部队。他们这次带来了五千精兵,借口是要从范阳基地征兵,前往河北地区对抗唐军。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都是名将,史思明不敢大意,但如果他允许两位将军征兵,就意味着承认了安庆绪的领导地位。可是,在当下,范阳的实力已经成了叛军中最强的一支,而安庆绪的能力却不足以指挥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如果史思明承认了安庆绪的领导,就意味着将自己的命放在了一个不合格的人手中,迟早会被杀死。作为安禄山手下最有能力的将领,史思明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死去吗?

就在这时,史思明的判官耿仁智提醒他,安庆绪已经如叶上的露珠,败亡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史思明能够看清形势,投靠唐朝,帮助官军打败安庆绪,那么他们之前的罪过会被既往不咎,还可以继续担任唐朝的重臣。耿仁智的提议打动了史思明,他开始准备起义。

安守忠和阿史那承庆到来后,史思明立刻率领数万人将他们阻挡,两军相隔一里左右停住。史思明派人去告诉阿史那承庆等人,将士们都很欢迎他们的到来,但由于边兵怯懦,担心出事,因此请双方都放下兵器一起言欢。

阿史那承庆等人听从了史思明的劝告,将兵器放下。史思明将他们带入内厅,尽情叙旧,一片祥和。阿史那承庆不知道的是,史思明已经暗地里派人将北上士兵的武器都收缴了,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送给粮食盘缠遣散。这些事做完了,当阿史那承庆第二天一早从灯红酒绿中清醒时,已经成了史思明的俘虏。

解除了威胁之后,史思明派将领窦子昂带上降表,以所部十三郡八万人的名义向唐王朝投降。在云州的大燕国河东节度使高秀岩听说后,也立刻选择了投降。

十二月二十二日,窦子昂到达长安,将降表奉上,皇帝大喜,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就连他的七个儿子也都封了官。之后,皇帝派出宦官李思敬和史思明的故旧乌承恩前往范阳宣慰,并派史思明进攻安庆绪。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曾经担任平卢军使,史思明曾经是乌知义的手下,受到乌知义的善待。乌承恩去后,成了史思明的心腹。

史思明归降后,立刻将常山和井陉控制,帮助唐朝打通了从太原前往河北的道路,乌承恩也一路上宣布诏令。于是,河北地区大燕国控制的州郡纷纷投降,除了安庆绪所在的相州之外,都回归了唐朝。河北之外,安庆绪唯一的据点是山东的北海,到了第二年二月初,北海节度使能元皓也支撑不住,投降了唐朝,皇帝任命他为鸿胪卿充河北招讨使。

这是唐朝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机会,除了相州之外,其余地方都在名义上服从了唐朝的统治。只要唐王朝运用得当,安史之乱完全可以提前五年多结束,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虽然唐朝内部已经有了许多节度使,中央权力已经被削弱,但只要战乱结束,那么社会经济的恢复依然可以让人们有着不错的生活。

也应该看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安禄山原来的下属史思明和高秀岩等人依然有很强的控制力。特别是史思明,除了他控制的范阳之外,他的儿子史朝义还担任了冀州刺史,他的两位将军分别担任恒州刺史和博州刺史,加上河北的将领大都和他有渊源,事实上,他控制的区域依然是广大的。

这就又回到了唐代那个有名的悖论:一旦一位将领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在唐代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在后来的宋代,由于宋太祖的策略,宋代的将军和大臣都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即便他们权力再大,皇帝让他们放弃时,他们依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回家做一个富裕的地主,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被皇帝杀掉。

可是在唐代,史思明就不那么幸运了。不管是之前的张守珪和王忠嗣,还是后来的安禄山,当他们的职位过多、权力过大时,都没有办法安全地降落,不是在内斗中倒台,就是发动了叛乱。到了史思明时代,如何安置他依然是无解的。

最好的办法是让史思明离职,给他一个和平富裕的结局。但这样的做法超出了唐朝的系统,不可能做到。他即便真的忠心于朝廷,也很难逃脱两种宿命:一是“权力过大—皇帝不放心—朝臣献策解除他的权力—失去权力—皇帝依然担心他的党羽—他被追究掌权时的责任—被皇帝杀死”;二是“权力过大—皇帝不放心—朝臣献策解除他的权力—不敢放权—与朝廷对抗—被剿灭”。

最先提醒皇帝要防范史思明并解除他的权力的,是当时的宰相张镐。在收复两京之后,被皇帝派去兼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也因为有功加封了银青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公。但皇帝依然不想让这个还挂着宰相头衔的刺头回到自己身边,下诏让他留守汴州,继续追剿安禄山余党。不想张镐并不识趣,他是一位勤勉、不肯趋炎附势的官员,虽然也无法解开这两个链条,但他又能看到在唐代的政治体系下,史思明的存在是危险的。他在史思明投降之初,就写信给皇帝,表示史思明的归附只是暂时的,因此皇帝必须警惕,做好准备,逐渐剪除史思明的权力。同时,他又告了自己的手下滑州防御使许书冀一状,请求皇帝将他免职。但不幸的是,皇帝此时需要史思明的投降。另外,皇帝宁愿相信自己的宦官——他派遣的宦官都在说着史、许两人的好话。这让皇帝认定张镐是个无用且烦人的刺头,于是罢了他的相职,让他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这个官职也很重要,却让皇帝在中央上摆脱了张镐。

第二个提醒皇帝的人是李光弼。李光弼也意识到史思明的权力太大。由于唐朝官僚系统的局限性,李光弼也没有办法和平地解除史思明的权力,于是他给皇帝献出了一条暴力的计策,也就是做局杀死史思明。

李光弼计划中除掉史思明的人选是乌承恩。他劝说皇帝秘密授予乌承恩范阳节度副使的职务,又给另一员叛将阿史那承庆赐予铁券,让这两个人除掉史思明。此时的阿史那承庆还不知道李光弼和乌承恩的计划,自然也不知道皇帝想让他杀死史思明,他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做出选择,就被强塞了这个使命。

乌承恩投靠了皇帝之后,在范阳军营不断地寻找目标,偷偷劝说将士们反对史思明。他甚至穿着女人的衣服进入军营去策划。这些事情传到了史思明的耳中,他最初还不介意,不相信乌承恩会背叛自己。但有一次乌承恩去了长安,回来时带来了宦官李思敬。史思明多了个心眼,安排乌承恩住在自己的府中,偷偷在他的床下藏了两个人。乌承恩的小儿子也在范阳,史思明安排他去见乌承恩。深夜,乌承恩见四处没人了,偷偷地将计划告诉了儿子,并告诉他事成之后,自己就可以成为范阳节度使。

话音刚落,史思明安排的人从床下钻出,将乌承恩父子抓住。从乌承恩身上又搜出了给阿史那承庆的铁券以及李光弼的信,信上提到,只有事成之后才能给阿史那承庆铁券。此外,还有一份数百人的名单,记载了史思明心腹下属的名字。

史思明见到这些证据,立刻大怒,他召集将士,对着西方大哭,控诉皇帝的无情无义:明明是自己带着十三万人投降,才让皇帝有机会结束战争,不想战争还没有最终完结,皇帝已经开始谋算着杀他。

他杀了乌承恩等人,并上书皇帝要求惩罚李光弼。

日后,人们常常责怪李光弼,认为是他的计谋失败,让安史之乱死灰复燃,再次扩大。但我们应该看到,唐朝的政治体系下,史思明问题已经成了死结,迟早会爆发:不是以对唐王朝有利的方式,就是以唐王朝更加被动的方式。李光弼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卑鄙,却是争取上风的做法,至于是否成功,则带着很强的偶然性。

但这件事同样不能只归罪于史思明。逼迫史思明造反的,与当年逼迫安禄山造反的局势同出一辙,由于他们的权力太大,已经超出了唐王朝的制度设计,除非他们死亡,否则是不足以让这个系统满意的。

史思明杀死乌承恩是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距离他归顺唐朝只有半年时间。但他没有立刻反叛,这给了唐军与安庆绪继续作战的时间。

在皇帝处理家事和叛臣时,安庆绪依然在做困兽之斗。他的地盘最小时缩水到只剩下相州,最大时也没有越过太行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仅仅局限在山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如果不是唐军的战斗力不强,他早已经被绞杀了。但由于唐朝此时的第一任务是安抚皇室、群臣和百姓,使得安庆绪得以重新获得了相州周边的一些地区。

三月份,安庆绪攻克了清河和平原郡。四月,他派军攻打了位于太行山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但没有获胜。叛军由于对攻克的州县以杀戮为主,甚至连自己原本的部曲也不能幸免,因此士气越来越低落。

到了九月初,安庆绪手中依然掌握着七郡六十余城。所谓七郡,指的是汲郡、邺城、赵郡、魏郡、平原、清河与博平。由于河北地区是粮仓,通过掠夺,叛军的军粮也是充足的。

不过,安庆绪本人不堪到连朝政都不亲自打理,而是交给了亲信大臣高尚、张通儒等人,这些人又善于争权、钩心斗角,导致纲纪大乱。最有才华的将军蔡希德被张通儒杀死,后来张通儒又任用刚愎的将军的崔乾祐,使得军中大乱,许多原本隶属蔡希德的士兵偷偷逃走了。

鉴于叛军羸弱,到了九月二十一日,皇帝在处理好各项问题之后,决定派遣阵容庞大的唐军,对安庆绪所在的邺城发起最后的进攻。这里也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前后唐朝军事的变化。在玄宗之前,所有的军队理论上都是由皇帝派遣的直辖官员指挥的。到了玄宗时期,北方边境的节度使获取了军事指挥权和征兵权,使得他们指挥的士兵对节度使本人产生了忠诚,却对皇帝更加疏远了。

皇帝为了对抗安禄山,不得不在内地任命更多的节度使,而这些节度使都拥有一定的兵权。皇帝手中已经没有了足够的直辖军队可以攻打安庆绪,要想发动进攻,就必须使用节度使的军队。

皇帝为了进攻邺城,一共动用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位兵马使的军队:一开始,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军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这七个节度使加上平卢兵马使董秦等部,一共凑了二十万人;之后皇帝又感觉还不够,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带兵前往助战。

自从军队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就产生了另一个难题:之前皇帝可以任命一位兵马大元帅(或者副元帅)统领所有的军队,但这些节度使的军队一般只对节度使本人效忠,九个节度使从职衔上来看是并列的,到底由谁来指挥联军呢?

按照正常的逻辑,指挥官应该是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即郭子仪。但皇帝认为郭子仪和李光弼战功相当,很难互相隶属,所以决定不再设置元帅。这样,九位节度使虽然兵力众多,却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造成唐军作战困难重重。

更不幸的是,皇帝这样做还有他自己的私心,他是为了能够深入掌控战争的进程。既然没有元帅,皇帝为了和军队取得联系,就设置了一位观军容使,全称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使由一位宦官鱼朝恩担任,这位观军容使就成了实际上的战争领导者。虽然皇帝任命他是为了自己控制军队,但由于战场离长安太远,事实上皇帝是控制不了这位宦官的。

最初,唐军的进展颇为顺利。十月,郭子仪率领兵马从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了卫州西南九十里的获嘉县。在这里,他遭遇了安庆绪的将军安太清,双方大战一场,唐军斩首四千级,俘虏了五百人。安太清率众逃入卫州城,继续与唐军对峙。初七,郭子仪一面派人向皇帝报捷,一面继续紧跟安太清,将卫州城团团围住。

其余诸路兵马也逐渐赶到,其中鲁炅从阳武渡过黄河,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北)渡河,加上李嗣业的部队,都和郭子仪在卫州城外会合了。

卫州城已经是邺城的门户,不容有失,安庆绪连忙调集了七万大军,分成上、中、下三军,分别由崔乾祐、安庆绪本人和田承嗣率领,试图解卫州之围。

郭子仪采取了围坚打援的做法,寻找了一块满是墙垣的地方,派了弓弩手埋伏好。他本人则率军出击,假装不敌,将叛军吸引到了这里。唐军矢如雨下,敌人无法突破,只好转身逃走,郭子仪一见敌人逃了,连忙调转方向追击。这次战斗郭子仪不仅击败了安庆绪,还抓获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将他斩首。由于叛军援军被击败,最终卫州也被唐军拿下。

获得卫州之后,郭子仪马不停蹄地紧随着安庆绪来到了叛军的巢穴邺城。此刻,唐军又有数路兵马赶到,他们是许叔冀、董秦、王思礼以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的部队。安庆绪率领余众与唐军在邺城外一个叫作愁思冈的地方大战,又战败了。

这几次战斗,叛军加起来损失了三万余人,几乎丧失了一半军队。加上城外唐军的重重围困,安庆绪眼看就支撑不住了。他连忙向位于幽州的史思明求救。

史思明如果没有再次谋反,也许叛乱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随着李光弼图谋史思明计划的暴露,情况已经变了。史思明等待了几个月,留给他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他如果继续作壁上观,也许等唐军处理完安庆绪,接下来就会北上来解决他。可是如果去帮助安庆绪,也可能徒劳无功把自己搭进去。史思明会怎么做呢?

最初,史思明在观望。这时,安庆绪给他开出了条件。安庆绪建议:只要史思明出兵,安庆绪就将皇帝让给他。这个条件不足以让史思明心动,但是继续等待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救安庆绪,唐军攻克了邺城,唇亡齿寒,史思明到时候再反抗就晚了。他决定先派李归仁率领一万人到邺城以北六十里的滏阳,驻扎在那里继续观望后来的战况。

到了十一月份,形势再次出现了变化。唐军崔光远部攻克了魏州,继续压缩河北的空间。到这时,史思明终于认定不能再等了,一旦唐军获得了整个河北,自己就完全没有机会了。他兵分三路:一路走邢州、洺州,一路走冀州、贝州,另一路从洹水县前往魏州。

十二月,史思明的大军已经到了魏州城外。崔光远派大将李处崟出战。史思明击败了李处崟,将他追回城内。叛军还和唐军打起了心理战,边追边扬言:是李处崟招我们来的!崔光远听后将李处崟腰斩。这件事严重地影响了城内唐军的士气,崔光远也只好逃往汴州。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克魏州,杀死了守军三万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安禄山称帝两周年,史思明在魏州称王。他在魏州城北的空地上修筑了一座祭坛,自称大圣燕王。

由于急于称王,史思明实际上给了唐军可乘之机。李光弼认为,史思明按兵不动是为了等唐军疲敝,再利用精锐部队发动奇袭,击败唐军。要想破除这个计策,唐军必须主动出击,由最精锐的朔方军进攻魏州,将史思明困在那儿,剩下的部队加紧进攻邺城,尽快击败安庆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两支叛军合流。

唐军如果有一个元帅可以做最终的决定,不管这个元帅是郭子仪还是李光弼,都可能会采用这个计策。但由于唐军缺乏元帅,而行使监军职能的鱼朝恩却不想听从将领的意见,李光弼这个最优策略反而被搁置了。

这一搁置就是一个多月。到了二月,唐军还在继续围攻邺城。此时邺城已经接近山穷水尽。邺城之外有一条河叫作漳水,为了尽快击败敌人,唐军在城外筑了两道墙,墙里墙外共挖了三条河,又把漳水的河水引过来,灌入城中,让整个邺城成为泽国。城内的居民为了避水,只好搭高架生活,井水也被污染了,粮食也吃光了,一只老鼠都卖到了四千钱。马更是只能吃马粪和筑墙时掺到墙里的麸皮。外面的唐军知道城内的窘境,以为攻克邺城只是早晚的事情,但这座城市却苦挨过了整个冬天。城内叛军唯一的指望,就是在魏州的史思明。

奇怪的是,唐军的九路大军围在城外久攻不下,竟然没有人想办法去进攻魏州的史思明。鱼朝恩只是观军容使,不是元帅,但他有足够的实权,却并不想负责指挥,其余的人则是没有足够的权力调动另外八支部队。唐军就这么奇怪地在城外等待,而城内想投降的人由于水太深也出不来。

直到二月下旬,养得膘肥体壮的史思明军队才从魏州出发,向邺城袭来。他的将军们领着兵马并没有首先接近唐军,而是在距离邺城五十里的半径内各自找地方驻扎。每个营设立了三百面鼓,不断地敲击震慑唐军。最初他们和唐军的战斗以骚扰为主,每一个营出五百精兵,每天到城下劫掠,只袭击唐军的小股部队和辎重。只要唐军大部队一出来,他们就归营。这批骚扰部队有时候白天出来,有时候晚上出来,让唐军无法预判,越来越疲劳。

更让唐军感到苦恼的是辎重问题。事实上,在安禄山叛乱之后的几年,随着唐朝经济被破坏,民间的粮食供应已经大成问题。由于政府税收造成的金融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在前一年七月,第五琦就给皇帝出主意,制造了一批大钱叫“乾元重宝”,这种钱比普通的开元通宝只是稍微重一点,却以一当十。事实上,这种方式是皇帝利用货币贬值从民间搜刮财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更是扰乱了民间的金融市场,进一步造成了混乱。第二年九月,朝廷更是发行了以一当五十的乾元重宝大钱,进一步掠夺民间。

唐军本来就由于粮食生产和金融的混乱,有着严重的辎重问题,史思明更是看到了这一点,专门对唐军的辎重下手。唐军的粮食大都通过水路从江淮地区或者山西地区运来。史思明就让士兵装扮成唐军士兵,在碰到唐军的运粮队时,故意刁难他们,故意杀掉运送粮草的老百姓,甚至烧掉粮草,让唐军的粮食运输队伍充满了恐惧。最终,唐军的粮食供应也跟不上了。

史思明做好了这一切,才决定与唐军决战。三月初六,唐军步骑一共六十万人在安阳河的北岸列阵,史思明只率领了五万精兵,与唐军遥遥相对。唐军的九路大军见到叛军,都以为这只是一些散兵游勇,毕竟双方人数相差太多了,就没有太在意。

不想,史思明突然间率军出击,直奔唐营。首先和叛军接战的是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的部队,在战斗中,双方死伤相当,不分上下。鲁炅被敌人的流矢射伤后,郭子仪率军从他的背后顶上。

按照史书的说法,就在郭子仪布阵未毕时,突然来了一阵大风,天地间一片昏暗,人们距离咫尺却看不清对方。在大风的袭击下,双方的军队都受到了巨大的惊扰,唐军向南方溃败,而叛军向北方溃败。双方扔掉的武器辎重堆满了道路。按照史书,击败唐军的不是叛军,而是这一场有如天意的大风。但如果仔细看后来双方的表现,就可以认定,即便没有大风,唐军的士气也早已居于下风,迟早会被击败。

之所以这样说,是从双方崩溃之后的表现来判断的。首先看叛军。叛军崩溃后,溃军一直向北逃到了邺城西北两百余里外的沙河,在这里史思明得以重整军队,回到邺城以南。在战争中最难控制的就是溃军,一旦崩溃,往往意味着将领们无法再找到他们重新整编,整个战役也就结束了。史思明的叛军虽然溃逃了两百余里,却最终能够重新找回,表明他们虽然也乱了套,但并没有彻底乱套。那么,与之相对的唐军表现又怎么样呢?

唐军的溃逃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首先看郭子仪的军队。他所在的朔方本来在北方,但由于士兵只能向南逃,这些溃军一路奔逃到黄河边、洛阳以北的河阳,将河阳桥斩断,避免追兵到来。之后,他们进入洛阳城,一查,原来的上万匹战马只剩下了三千,十万套的武器几乎丢干净了。东都洛阳的人民一看溃军到来,吓得纷纷逃入山中,就连东都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也逃走了。在东都惊魂未定的郭子仪原本想放弃洛阳,前往陕城和潼关守卫——相当于放弃东都,只保西京,这就回到了安禄山之乱最初的形势了——好在有人劝说他不要撤那么远,郭子仪才派人回到河阳城进行守卫。

除了郭子仪之外,其余的唐军节度使也大都无法收拾局面,一直退到了自己的辖区才停下。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两支部队由于纪律严明,得以全军而退,但他们也不敢在河北逗留,而是尽快回到了自己的辖区。

关于这次失败,有一个人却似有预感,那就是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的杜甫。华州距离长安不远,也在连接长安和东部地区的交通要道上。杜甫被从长安贬出担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恰好是郭子仪等将领率领大军讨伐安庆绪的时间。杜甫望着过境的大军,似乎感到了一丝危机,他如同预言般写下“奇兵不在众”这句话。不久,这些大军在相州被史思明击败,证实了杜甫的说法。只是杜甫只能远远地望着这一切,无法参与其中。

九节度使的失败,预示着唐朝未来的局面。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节度使的兵往往花费巨大,作战能力却有限。当然节度使也知道自己的兵是有问题的,他们所谓的作战往往是阳奉阴违,战争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皇帝缺乏直辖军,只能依靠节度使,于是唐朝后期就变成了战争频仍、耗费巨大,却总是徒劳无功的局面。皇帝要想摆平节度使,往往依靠的不是武功,而是合纵连横以及妥协。

然而,更悲惨的是,为了抵御史思明的进攻,皇帝还必须设立更多的节度使,这就使得唐朝进一步碎片化,导致了中晚唐时期不可避免的中央失能。

史思明解救了邺城之后,首先的任务不是进攻唐军,而是解决内部问题。他以结盟为由,将安庆绪诱出邺城,以为安禄山报仇为借口,将安庆绪斩首。与安庆绪同死的还有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人。到这时,史思明完全合并了安庆绪的势力。这意味着大燕政权完全从安氏转手到史氏,也表明安史之乱进入了后半程:史思明父子的时代。

史思明的势力范围依然是在河北地区,最南方是安太清占据的怀州,最北面则是史思明占据的范阳,中间的连接部,则是他的儿子史朝义所占据的相州。

四月初,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完成了从燕王到皇帝的身份转变。

日后,人们说起安史之乱,所谈论的往往都是安禄山时期的事情,比如哥舒翰失守通关,颜氏兄弟和张巡等人的抗战,明皇迁蜀和返回,肃宗北上灵武,以及收复两京。对于叛乱后期的史思明父子阶段却总是叙述甚少。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安禄山在叛乱之前和皇帝家族的纠葛,戏码更加充分,而史思明父子却缺乏安禄山的戏剧性。史思明是一个标准的将领,从作战角度,他的谋略不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之下,但除了作战之外,他的性格是模糊不清的,也缺乏各种小道消息。唐人对他几乎无话可说,也就忽略了。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安禄山叛乱所引起的是一场全局性战争,安禄山的战略包括了整个华北地区、关中平原,甚至有向淮河和两湖盆地扩张的可能性。加之他攻克了两京,逼走了皇帝,使得唐王朝陷入了彻彻底底的危急时刻。而史思明即便再能征善战,他所接手的也是一个缩小的控制区。到了他的时期,所谓叛乱只能算是一场局部战争,唐朝付出的只是华北地区直至洛阳周边。史思明丧失了山西北部,在山东地区也没有作为,最多时他只是攻占了东都洛阳。在这个区域之外,唐朝的社会经济都在正常运行,虽然税收更高,人民生活也更加艰苦,但由于没有战乱波及,华北地区之外的人民甚至感知不到战争了。各路节度使虽然参加了战争,但他们只是把军队带到了华北参加战斗,失败了就撤出,胜利了就挤压叛军的地盘。这种战争从任何层面上看,都只是一场局部战争。

安史之乱虽然拖了八年,但唐朝人感受最深的,是安禄山攻克两京的那段时间。皇帝收复了两京,即便战争还在进行,人们也习以为常了。只是战争对于唐朝行政的腐蚀作用依然存在,皇帝设立的众多节度使,最终必然成为皇帝的大患,使得帝国行政趋于解体。

唐军与史思明的“局部战争”模式,也可以从唐军缓慢的军事准备看出来。九节度使失败四个月后,皇帝才将郭子仪撤职。兵败后,皇帝首先认识到唐军没有元帅的弱点,让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领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京留守。但担任观军容使的宦官鱼朝恩不喜欢郭子仪,提请皇帝换人,于是到了七月份,皇帝把郭子仪召回了长安,任李光弼为兵马元帅兼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不敢担任元帅,而是奏请皇帝根据传统,让一位亲王(赵王李係)担任元帅,他本人只担任副元帅。

要想让郭子仪离开他的军队并不容易,这并不是说他本人不想离开,而是士兵们不想放他走。他们哭着请求宣旨的中使不要让郭子仪离开。最后,郭子仪只好欺骗士兵,说他只不过是去送一下中使,乘士兵不注意,他才骑马离开了。

十七日,李光弼带着河东五百名骑兵进入了东都。他没敢在白天入营,而是乘夜间进入。士兵们喜欢为郭子仪打仗,是因为他是一个忠厚的长者,虽然在战场上表现一般,却能够让士兵们为他心甘情愿地拼死搏杀。同样出身于朔方军的李光弼则采用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指挥风格,在他的手下,士兵们是被纪律和恐惧感支配的,但也正因为他令行禁止和赏罚严明,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优于郭子仪。

接管了朔方军的李光弼立刻改变了郭子仪形成的风格,开展了治军运动,要求一切都有条不紊,号令严整。士兵们并不喜欢他,一直怀念郭子仪,却又不得不遵守他的法令。最能体现其中矛盾的,莫过于左厢兵马使张用济的事件。

张用济是郭子仪手下的猛将加功臣。九节度使的军队崩溃后,是张用济率领五千人马占据了河阳,又在黄河的南北两岸修建了两座新城,这才阻挡了叛军对河阳的进攻,也防止了叛军攻打洛阳。

张用济本来是唐朝的功臣,同时他对郭子仪忠心耿耿,对李光弼乘夜间进入朔方军营充满了鄙夷,认为李光弼作为一个朝廷猛将,竟然害怕自己的士兵。张用济甚至想组织军队反抗李光弼的接管,但被仆固怀恩和另一名将领康元宝劝住了。他们认为,是朝廷免掉了郭子仪,如果张用济违抗命令,很可能会害了郭子仪。张用济权衡再三,决定应李光弼的召唤,单骑到李光弼营中拜见。与此同时,李光弼却带了上千人迎接他,在见到张用济后,李光弼以张用济没有按时到来为理由将他直接斩首,把河阳将领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辛京杲。

李光弼斩杀功臣张用济也让其他的将领胆寒。接下来拜见李光弼的是大将仆固怀恩。李光弼引仆固怀恩刚刚坐定,突然手下报告说有五百名蕃兵到来,李光弼听后脸色大变。仆固怀恩走出去,故意斥责这些番兵:叫你们不要来,你们偏不听。李光弼劝解他说士卒跟随将军,也没有错误,下令赐予这些番兵酒肉。

虽然李光弼不见得想杀仆固怀恩,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在唐朝要想取得上级的信任有多困难,如果稍微防范不到位,一位将军很有可能不是死于敌人之手,而是被自己人斩杀。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在范阳休整完毕的史思明决定大举南下。他派儿子史朝清守卫范阳,自己率领大队人马以东都洛阳为第一目标,发起了进攻。从史思明的进攻也可以看出唐朝军事的无力,在数个月的时间内无力组织一次像样的进攻,只能等待兵肥马壮的敌人首先发起进攻。

史思明的进攻策略也超出了唐军的想象。唐军的主要防守区域在山西以及洛阳地区,但史思明的进攻却和当年的安禄山有相似之处:他首先派兵南下,直接以现在河南开封的汴州为第一中间点,攻克汴州之后再折向西方进攻洛阳,这就绕过了唐军主要防守的河内与洛阳之间的地带。

为了进攻汴州,史思明更是派出了四路大军,选择了四个渡河地点。其中,令狐彰率领的五千人马在黎阳过河取滑州,而剩下三路分别是从濮阳过河的史思明自己的部队,从白皋过河的由其子史朝义带领的部队,以及从胡良过河的周挚部队。这些军队过河后,再一起向汴州进攻。

史思明出发时,李光弼正在黄河的各个渡口巡逻,他听到消息后直接去了汴州,要求汴滑节度使许叔冀抵抗半个月,只要能够支撑半个月,他就能率领其他地方的救兵赶到。得到了许叔冀的许诺后,李光弼回到洛阳搬兵。

但不幸的是,许叔冀并没有做到。李光弼离开不久,史思明就杀到了,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许叔冀和他的手下全部投降了叛军。只有一位叫作田神功的将领是诈降,抓住机会斩杀了对方几位将领之后,逃回了唐军。

获得了汴州的史思明立刻转向西方,攻克了郑州。

在叛军进攻时,李光弼也征集了他在洛阳以西的部曲,准备向东迎击敌人。但在到达洛阳后,却传来消息,叛军已经离开郑州,到达了洛阳以东的旧洛阳地区。在洛阳坐落的伊洛平原上,唐代的东都以东,是汉魏时期留下的旧洛阳城,两者并不重叠。叛军的前锋已经到了旧洛阳一带的石桥。

李光弼召集了东京留守韦陟,他们商议过后,认定洛阳已经不可能抵抗叛军的进攻了,要想保全,最好的方法反而是放弃洛阳。但在放弃洛阳之后去哪里的问题上,双方的意见却并不一致。韦陟等人认为放弃后,应该向西撤到陕城和潼关地区进行防守,这是当年哥舒翰和高仙芝的策略。而李光弼则认为,如果撤到陕城和潼关,意味着放弃了五百里的防守,在洛阳地区最好的防守不在洛阳,却在洛阳以北的河阳。

河阳最初只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守军就在小岛上修筑了一个小城中潬,之后又在黄河的南北两岸构建了两个小城,即南城和北城,这样,河阳三城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防守体系。更难得的是,河阳以北距离山西的太行山不远,太行山之后的山西高原还掌握在唐军手中,一旦河阳无法守住,完全可以从这里撤退到山西地区。如果叛军攻克东都之后去攻打潼关,由于河阳位于洛阳之北,即便叛军占领了洛阳,河阳也会成为叛军背后的一枚钉子,让他们不得不随时面对来自背后的威胁。

两人商量的结果,是韦陟率领东京的官员向西进入关中地区避难,河南尹李若幽则率领老百姓到山里避难,将洛阳变成空城。即便叛军占领,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守卫。李光弼本人则率领士兵带上所有的战略物资(主要是油和铁)北上河阳。

他们出发时,敌人已经到达石桥,李光弼也选择了从石桥北上。夜间为了赶路,唐军燃起了火把徐徐前进,敌人跟在身后,不敢袭击他们,直到将他们目送到河阳。驻守河阳的唐军只有两万人,粮草只够十天而已。

但李光弼计策是成功的。史思明到达洛阳后,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他沉吟良久,决定不进城,而是在汉魏故城的白马寺一带驻扎。他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安禄山时期出现的占城之后的军队腐化问题。

除了在白马寺驻扎之外,史思明还在河阳城的南面修建了一座月城,防范李光弼的部队。于是,河阳这座跨越黄河的小城,就成了战争的中心。

十月,史思明亲自率领军队进攻河阳城。李光弼守河阳的过程,与当初张巡守睢阳一样,充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刚刚到达时,史思明就派出了猛将刘龙仙到城下挑战。刘龙仙为了表示轻视,把右足翘到马脖子上坐着辱骂李光弼,这种单兵式的挑战虽然无关乎大局,却对士气有着很大的影响。按照规矩,守城的人也应该派出一员猛将与之对战,获胜的一方就获得了心理上的优势。如果不敢应战,对方的谩骂就会对士兵造成心理压力,让他们抬不起头来,甚至怀疑自己的将军。

李光弼决定应战,但他不会亲自前往,而是询问左右谁可以出战。仆固怀恩想出战,却被他制止了,作为大将如果有个闪失显然是不值得的。最后,有人推荐一位叫作白孝德的安息胡人裨将,白孝德本人也愿意前往。李光弼问他需要什么支援,他回答,只需要五十个骑兵作为后援,也请大军多弄出点声响来提气。至于杀敌的过程,他一个人就够了。

白孝德持着两根矛,骑在马上懒洋洋出了城门,河阳城在河中,他必须从滩头的河水中蹚过。仆固怀恩看到白孝德出门的架势,连忙说赢了。李光弼问他为什么,仆固怀恩认为,见到白孝德闲适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有了万全的计策。

刘龙仙见白孝德一人前来,很是轻视,他准备做出冲击,但白孝德摇手示意他等一等,仿佛不是来打仗的。直到两人只有十步的距离,才说上了话。刘龙仙还是在谩骂,而白孝德静静等待着他骂完,瞪眼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对方回答不知。

白孝德回答:我白孝德也!

刘龙仙张口骂他。白孝德冲上去提矛就刺,城内的五十名骑兵也跟了出来,城上则大声鼓噪着。刘龙仙原本准备用箭,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绕着河堤奔驰。白孝德追上他,乘他反应不及,将他斩于马下,割下人头带回城内。

这一回合以守军的完胜告终,也将叛军的士气打压了下来。

史思明为了提高士气,也为了震撼城内的守军,每日将自己拥有的千匹良马放出来在黄河南岸的水中清洗。为了显示马多,这些马被循环利用,不断地轮流展示。李光弼在军中找了五百匹母马,把它们的小马驹留在城内。等史思明洗马时,李光弼让人把母马赶出,母马思念马驹,一时间马嘶不已,引得史思明的良马全都蹚过黄河,向河阳城游去,被城内的守军尽数带走。

河阳城之所以被李光弼选中,是因为连接黄河两岸的浮桥,这让李光弼既可以进入河南,也可以进入山西,还可以在河中间守卫。史思明决定毁掉守军的浮桥。他派出了数百艘战船,前面导以火船,准备用火船烧掉浮桥,再利用后面的战船进攻城池。李光弼准备了数百根长杆,杆头绑着铁叉,铁叉外裹着不易燃烧的毡子。用这种长杆把火船抵住,过一会儿,火船就烧光了。这种叉子还可以抵住战船,再用大炮瞄准战船将它击沉。

既然直接进攻不利,史思明开始考虑另外的战术:截断对方的粮道。他在黄河以北的河清县驻军,试图截断唐军北方的粮道。李光弼则驻军在一个叫作野水渡的地方防止叛军偷袭粮草。

但到了晚上,李光弼却带人离开了野水渡,回到河阳城,在野水渡只留下了一千兵马,由一个叫作雍希颢的将领带领。在离开前,李光弼告诉雍希颢:在叛军的阵营中有三员勇将,分别是李日越、高庭晖和喻文景,今晚史思明必定派他们之中的一人领兵来劫营,如果贼兵来了,不要与他们打仗,如果他们投降,就带他们到河阳来。

雍希颢对于李光弼的话不甚了了。但当晚,叛军真的来了。来的大将是李日越,带了五百个士兵。敌军到达后,雍希颢果然闭门不战,只和他打嘴仗。李日越询问了一些问题,得知李光弼已经不在这里,守卫这里的是雍希颢,守军只有一千人。得知这些,他决定投降唐军。这让雍希颢感到吃惊。但他记得李光弼的话,于是将李日越送到了河阳城李光弼处。李光弼善待了李日越,不想不久之后,另一员大将高庭晖也来投降了。

原来,史思明认为李光弼不善于野战,善于守城。当他听说李光弼在野外的野水渡,立刻派李日越前去劫营,并下了死命令,让他必须抓来李光弼,否则就不要回来。

李日越听说李光弼已经离开了,担心回去受到惩罚,只能投降。在他投降后,由于受到了优待,比他更强的高庭晖听说后就也来投降了。

接连的失利让史思明意识到,要靠智取很难在短时间内奏效,剩下的就只有硬攻了。前文说过,河阳城实际上是由三座城池组成,北岸的北城、南岸的南城以及位于黄河中间小岛上的中潬。这三座城池只要有一座丢失,黄河两岸的交通就断了。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中潬,它处于沟通两岸的关键位置。

李光弼把守卫中潬的责任留给了自己,而守卫南城的则是大将李抱玉。李光弼给李抱玉的指令是:只要能够守满两天时间就够了,两天之后,他必然率军来给南城解围,如果两天之后不来,那么李抱玉可以投降叛军而不受惩罚。

李抱玉果然认真地守卫起南城来。在防守过程中,由于敌人过于强大,眼看南城就要陷落,李抱玉连忙对敌人说:我们的粮食没有啦,给我们点时间,明天就投降!敌人听了大喜,收兵等待。不想第二天李抱玉修好了城池继续抵抗,敌人大怒,又开始了攻击。但由于敌人失去了先手,被李抱玉出奇兵夹攻击败了。

李光弼本人对中潬的守卫更加严密,由于这里的重要性,他在城外又设立了高高的栅栏,栅栏之外挖了两丈深的壕沟。敌人借人多势众,带着攻城器械直逼城下,将城池三面的壕沟填出了八条大道,又顺着八条道在木栅栏上开出了八个门,供军队进出。在敌人填壕围栅时,城内守军的指挥官荔非元礼却并没有阻止,而是等敌人做好了道路,再率军利用它杀出。由于敌人太多,荔非元礼杀了一阵,决定回到栅内休息一下。李光弼以为他吃了败仗,气得要拿他斩首。荔非元礼休息过后,再次重整军队,将敌人击败。

中潬的险情过后,敌人再次向北城集结,李光弼立刻率领人马前往北城救援。北城的人更少,在敌人最多的西北隅,守军也只能集结三百人而已。在这里人人死战,李光弼甚至自己都准备好了匕首,以备在落入敌手之前自尽。

在战斗中,李光弼依然不忘纪律性。大将郝廷玉是守卫西北隅的将领,一次李光弼看到他在往回退,立刻派人去取他首级。使者提着刀到了他的面前,郝廷玉吓得连忙大叫:是我的马死了,回来换马!仆固怀恩父子在战场上也稍微后撤了一点,就见使者提刀来取他们的人头,吓得连忙转身继续作战。

靠着拼命的精神,李光弼终于守住了中潬和北城,史思明此刻仍然在进攻南城。李光弼押着北城的俘虏向他展示,史思明这才知道对北面两城的进攻都已经失败,不得不撤军。

李光弼对于河阳城的防守是如此关键,让唐军得以腾出时间来组织其余地区的防御。史思明本来有机会在夺取东都之后继续向西进攻,却由于河阳城的存在,不得不花了大量精力对付这个后方的据点。就这样,袭击战变成了拉锯战。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后半段和整个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就是在这样的拉锯中度过的。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唐军击败了史思明进攻陕城的部队,使得长安的防线得以稳固。

乾元三年(公元760年)二月,李光弼进攻怀州,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斩首三千余级。三月,李光弼在怀州城下击败安太清。四月,在河阳城的西面水边击败了史思明,斩首五千余级。

当进攻战变成了拉锯战,史思明这才进入了东都。虽然东都在半年前已经被攻占,但由于李光弼只给他留了一座空城,价值不大。只有进入拉锯战阶段,他才考虑经营这座可以作为国都的城市。

直到当年年底,除了一些小的拉锯战之外,双方没有爆发很大的战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僵持,一方面是因为军事的均势,而另一方面则是双方的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破坏。唐朝发行的两种重宝让民间出现了严重的金融混乱,皇帝屡次改动两者与开元通宝之间的比值,还屡屡下达法令严惩私铸的人,却依然无法禁止民间对两种大钱的私铸和抵制。而在史思明一方,为了筹集军费,也发行了顺天元宝和得壹元宝,都是一钱当百钱,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比唐朝控制区还严重。

虽然战事出现了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唐朝的朝堂平静了。事实上,安史之乱的恶果已经显现,唐朝的宗室和中央政府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于是,除了史思明的叛乱,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其他叛乱。

江湖消亡史:枪声四起和娃相认,系统奖她百亿,我的呢神奇的北魏游戏?不,这是逃亡!古行宫重生80赚钱养家疼媳妇魂穿小智,开局灭狗豪我的变态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