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1)
② 开元元年十二月,尚书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中书省改为紫微省,门下省改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开元五年九月,中书、门下省及侍中皆复旧名。
续表
《新唐书·张嘉贞传》称“出为豳州刺史”,开元年间豳州已改为邠州,故似当从《资治通鉴》及《旧唐书》为幽州。
续表
续表
天宝十一载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至德初复旧。
续表
续表
上元二年九月,诏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月建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十二月建为:一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间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六月庚申,幽州都督孙佺率军三万,与奚首领李大酺战于硎山,败死。
此前,幽州都督为薛讷,二十多年来一直采取了怀柔的政策,薛讷仇人向刘幽求请求调走薛讷,换来了孙佺。孙佺立功心切,试图通过出击,夺回在武后时期丢失的营州,却全军覆没。
冬十月,沙陀金山遣使入贡。
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万骑寇渔阳,幽州都督宋璟闭城不出,虏大掠而去。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秋七月丙辰,突厥默啜可汗子杨我支向玄宗求婚。丁巳,皇帝许以蜀王之女南和县主。
十二月甲午,吐蕃求和。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
正月甲申,薛讷率军出击契丹。
二月,突厥默啜可汗派遣其子同俄特勤率军进攻北庭都护府,右骁卫将军郭虔瓘将其击败,斩同俄于城下。
三月己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攻克碎叶等镇,俘获西突厥十姓酋长都担,其部落二万余帐投降。
七月,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薛讷与副将杜宾客、崔宣道等召集军队六万人,在檀州道的滦河遭遇奚、契丹等敌人,被击败。薛讷等屏甲遁归,减死,除名为庶人。
八月乙亥,吐蕃进攻临洮军,又游寇兰州、渭州,掠走大量牲口。皇帝再次授予薛讷摄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率杜宾客、郭知运、王晙、安思顺等防御吐蕃。
冬十月甲子,薛讷破吐蕃于渭州西界武阶驿,斩首一万七十级,马七万余匹,牛羊四万头。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二月,十姓部落左厢五咄六啜、右厢五弩失毕五俟斤,及高句丽莫离支高文简、都督□跌思太等,各率军从突厥阵营相继来投靠,前后总两千余帐。
四月庚申,突厥部三姓葛逻禄归附。
十月辛酉,嶲州蛮骚扰边疆,右骁卫将军李玄道伐之。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
二月辛酉,吐蕃进攻松州,廓州刺史盖思贵防守。
二月癸酉,松州都督孙仁献击败吐蕃。
夏六月癸酉,突厥可汗默啜为九姓拔曳固所杀,斩其首送京师。默啜哥哥的儿子小杀被立为可汗。
是夏,回纥、同罗、霫、勃曳固、仆固五部落来归附,皇帝将之安置在大武军北。
七月丁丑,吐蕃请和。
八月辛未,奚、契丹降。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
三月丙寅,吐蕃请和。
七月壬寅,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击败吐蕃。
十一月己亥,契丹首领松漠郡王李失活来朝,玄宗把宗女永乐公主赐给他做妻子。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
二月壬辰,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晙进攻突厥。
夏五月,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卒。
十一月,突厥抓获单于副都护张知运。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
春正月,吐蕃遣使朝贡。
三月,渤海靺鞨郡王大祚荣死,其子武艺嗣位。
六月戊辰,吐蕃请和。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
秋九月,突厥欲谷进犯甘、凉等州,凉州都督杨敬述被他击败,突厥人掠契苾部落而归。
秋九月壬申,以御史大夫王晙为兵部尚书兼幽州都督,黄门侍郎韦抗为御史大夫、朔方总管,以抵御突厥。
十一月辛未,突厥进犯凉州,杀人掠羊马数万计而去。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二月丙戌,突厥请和。
夏四月庚寅,兰池州叛胡显首伪称叶护康待宾、安慕容,起兵反叛,攻陷六胡州,占据长泉县。兵部尚书王晙发陇右诸军及河东九姓讨伐。
秋七月己酉,王晙破兰池州叛胡,杀三万五千骑,执康待宾。辛酉,集诸酋长,斩康待宾。
八月,兰池胡康愿子骚扰边境。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
夏四月丁酉,封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郁于为松漠郡王,奚首领饶乐都督李鲁苏为饶乐郡王。
闰五月壬申,兵部尚书张说前往朔方军巡边。
六月癸卯,以余姚县主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嫁给奚首领饶乐郡王李鲁苏。
秋八月丙戌,岭南按察使裴伷先上言,安南土著首领梅叔鸾等攻围州县,皇帝派遣骠骑将军兼内侍杨思勖进击安南叛众。
九月,张说擒康愿子于木盘山。皇帝下令将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移动到许、汝、唐、邓、仙、豫等州,河南朔方千里之地被搬空。
九月癸未,吐蕃进攻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击败之。
十二月,突厥请和。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冬十一月,五溪首领覃行璋反,皇帝派遣镇军大将军兼内侍杨思勖讨平之。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春正月癸亥,改封契丹松漠郡王李召固为广化王,奚饶乐郡王李鲁苏为奉诚王,并下令封宗室外甥女二人为公主,嫁给两位番王。
二月庚戌朔,邕州獠首领梁大海、周光等据宾、横等州叛乱,皇帝派遣骠骑大将军兼内侍杨思勖讨伐,将它们杀死。
三月壬寅,宗室外甥女东华公主出嫁契丹李召固。
夏四月辛丑,在定、恒、莫、易、沧等州设置军,以防范突厥。
十一月甲戌,突厥遣使来朝。
十一月辛丑,渤海靺鞨遣其子义信来朝,并献方物。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春正月辛丑,凉州都督王君?在青海湖之西击败吐蕃,虏辎车、马羊而还。
九月丙子,吐蕃进犯瓜州,抓住刺史田元献以及王君?的父亲,杀掠人吏,尽取军资仓粮而去。
九月丙戌,突厥毗伽可汗派遣其大臣梅录啜来朝。
闰九月庚子,突骑施苏禄、吐蕃赞普围攻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击走之。
闰九月,回纥部落杀王君?于甘州之巩笔驿。皇帝下令检校兵部尚书萧嵩兼判凉州事,总兵以御吐蕃。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春正月乙卯,春、泷等州獠首领(皇帝封的羁縻官)泷州刺史陈行范、广州首领冯仁智、何游鲁叛乱,派遣骠骑大将军杨思勖讨平之。
春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在曲子城击败吐蕃。
春正月甲子,黑水靺鞨遣使来朝献。
秋七月,吐蕃进犯瓜州,刺史张守珪击破之。
秋七月乙巳,检校兵部尚书萧嵩、鄯州都督张志亮,攻克吐蕃大莫门城,斩获数千级,收其资畜而还。
秋七月丙辰,新罗王金兴光遣使贡方物。
八月辛卯,萧嵩遣杜宾客在祁连城进攻吐蕃,大破之,获其大将一人,斩首五千级。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
二月丁卯,嶲州都督张审素攻破南蛮,拔昆明城及盐城,杀获万人。
二月甲寅,礼部尚书、信安王李袆率众攻克吐蕃石堡城。
三月戊戌,张守珪在大同军与吐蕃人大战,败之。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
五月,契丹衙官可突干杀其主李召固,率部落降于突厥,奚部落也跟随着叛离。但奚王李鲁苏选择了逃奔唐朝。皇帝下嫁给契丹王和奚王的两位公主,即李召固妻子东华公主陈氏及李鲁苏妻子东光公主韦氏一起投奔了平卢军。同时,皇帝下令幽州长史赵含章率兵进攻契丹和奚。
六月丙子,命令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率十八总管进攻契丹及奚等,但没有成行。
冬十月戊子,吐蕃遣其大臣名悉猎献方物请降,许之。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
三月,突厥左贤王阙特勒去世,皇帝下诏吊唁。
三月乙酉朔,御史大夫崔琳使于吐蕃。
九月辛未,吐蕃遣其国相论尚他硉来朝,请求在赤岭互市。皇帝许可。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
春正月乙卯,以礼部尚书、信安王李袆率兵讨奚、契丹。
三月,信安王李袆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契丹于幽州之北山。
五月戊辰,信安王献奚、契丹之俘,皇帝在应天门接受了俘虏投降。
九月,渤海靺鞨进犯登州,杀刺史韦俊,下令左领军将军盖福顺发兵讨伐。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春正月己未,工部尚书李嵩出使吐蕃。
闰三月癸酉,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等进攻契丹,败于都山下,郭英杰死亡。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六月乙未,皇帝派遣左金吾将军李佺于赤岭(日月山)与吐蕃分界立碑。
六月壬辰,幽州长史张守珪将奚、契丹俘虏献给皇帝。
十二月乙巳,幽州长史张守珪发兵讨契丹,在战场上斩杀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传首东都,其余叛奚散入山谷。皇帝立其酋长李过折为契丹王。
是岁,突厥毗伽可汗死。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冬十月戊申,突骑施进犯北庭及安西拨换城。
十二月,新罗遣使朝献。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春正月,吐蕃遣使献方物。
春正月丙午,北庭都护盖嘉运率兵击破突骑施。
八月甲寅,突骑施请和。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二月,新罗王金兴光卒,其子承庆嗣位,皇帝派遣赞善大夫邢璹摄鸿胪少卿,前往吊祭老王,册立新王。
二月癸酉,张守珪在禄山击败契丹余众,杀获甚众。
三月乙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军进入吐蕃界二千余里。己亥,崔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吐蕃军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三月,吐蕃进犯河西,左散骑常侍崔希逸将其击败。鄯州都督杜希望又攻克吐蕃的新城,将这座城池改为威戎军。
九月庚子,于旧六胡州地置宥州。
九月,益州长史王昱率军进攻吐蕃安戎城,官军大败,王昱弃甲而遁,兵士死者数千人。
是岁,渤海靺鞨王大武艺死,其子钦茂嗣立,皇帝遣使吊祭并册立新王。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秋七月,北庭都护盖嘉运以轻骑在碎叶城将突骑施击败,在贺逻岭将突骑施王吐火仙俘虏,送到京师,威震西陲。
八月壬午,吐蕃进犯白草、安人等,河西、陇右节度使萧炅将之击败。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
三月壬子,权判益州长史章仇兼琼攻克吐蕃安戎城,分兵镇守之。
五月癸卯,吐蕃试图夺回安戎城,被章仇兼琼击败。
十二月乙卯,突骑施酋长莫贺达干率众内属。
是岁,金城公主薨,吐蕃遣使来告丧。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
三月,吐蕃、突厥各遣使来朝。
秋七月,突厥登利可汗死。
八月乙未,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被封为营州刺史,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十二月丁酉,吐蕃入寇,攻克廓州达化县及振武军石堡城,节度使盖嘉运无法收复。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八月丁亥,突厥阿布思及默啜可汗之孙、登利可汗之女,相与率其党属来降。
九月辛卯,皇帝登临花萼楼,派出宫女招待毗伽可汗妻可登及男女等,赏赐不可胜计。
十二月戊戌,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在青海湖击败吐蕃。
十二月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打败吐蕃渔海、游弈军。
十二月,朔方军节度使王忠嗣和奚人战于紫乾河,将其击败,并顺势进攻突厥。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四月己卯,皇甫惟明攻克吐蕃洪济城。
十二月壬午,海贼吴令光进犯永嘉郡。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
二月丁丑,河南尹裴敦复、晋陵郡太守刘同昇、南海太守刘巨鳞击破海贼吴令光,平定永嘉郡。
秋八月丙午,九姓拔悉密叶护打败并斩杀突厥乌苏米施可汗,传首京师。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
正月丙戌,王忠嗣败突厥于萨河内山。
三月壬申,皇帝封外孙独孤氏女为静乐公主,嫁给契丹松漠都督李怀节,封外孙杨氏女为宜芳公主,嫁给奚饶乐都督李延宠。
九月,契丹及奚酋长将两位公主杀死,带整个部落反叛。
九月甲申,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唐军战败,副将褚直廉等死难。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
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击败小勃律。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
六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获赐实封及铁券。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
三月,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北筑横塞城。
六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进攻吐蕃石堡城,拔之。
闰六月,改石堡城为神武军。
十月,特进何履光率十道兵进攻云南。
天宝九载(公元750年)
夏五月乙卯,安禄山进封东平郡王。节度使封王由此开始。
是岁,云南蛮陷云南郡,都督张虔陀被杀。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
正月戊申,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抓获突骑施可汗及石国王。
二月丁巳,安禄山兼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
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军六万讨伐云南,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泸川,唐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大将王天运死,云南都护府陷。
七月,高仙芝与大食(阿拉伯)战于怛罗斯城,败绩。
八月,范阳节度副大使安禄山与契丹战于吐护真河,败绩。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
三月,朔方节副使、奉信王阿布思与安禄山一同讨伐契丹,阿布思与安禄山不合,于是率领部下叛逃到了漠北。
六月壬午,御史大夫兼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败吐蕃于云南,克故洪城。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
六月,阿布思部落降。
九月甲寅,葛逻禄叶护抓获了阿布思。
九月己亥朔,陇右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食实封五百户。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
春正月己亥,安庆绪献俘于行在。
春正月乙巳,加安禄山尚书左仆射,赐实封千户等。
三月,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击败吐蕃,光复了河源九曲。
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退兵时,为阁罗凤所擒,全军覆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
三月壬午,安禄山在潢水击败契丹。
十一月丙寅,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兵十余万,反于范阳。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
孟浩然生,襄州襄樊人,在南郭外有薄田。青年时慕汉庞德公,与张子容隐居于襄阳县东南鹿门山。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
王维生于蒲州猗氏县。
李白生,可能生于其父迁蜀之前,或者于碎叶,或者于迁蜀途中某地。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
高适生。
孟浩然十六岁。王之涣十七岁。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李白五岁,能诵六甲。
景龙三年(公元709年)
颜真卿生。
王维九岁,已能写诗文。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李白十岁,通诗书,观百家。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杜甫生,为杜审言孙。
宋之问流配钦州赐死。
高适九岁,曾游浙闽。由于其父曾南宦韶州,故应是随父同游,但日期无法确定是中宗末或者睿宗朝,还是玄宗初。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姚崇开始为相。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岑参父植为仙州首任刺史。
岑参生于仙州。
王维十五岁,离家赴长安,此后几年大部分时间在长安。
孟浩然二十七岁。王昌龄十八岁。
李白十五岁,好剑术。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
默啜可汗死,天下安定。
姚崇罢相。宋璟、苏颋同平章事。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
正月,皇帝驾幸东都。
王维十七岁,在长安,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二十九岁,游洞庭,作岳阳楼诗献张说。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
冬十一月,皇帝还西京。
贾至生。
王维十八岁,在长安,间至洛阳。
杜甫七岁,开始作诗。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
岑参五岁,始读书。
高适十六岁,初游长安。
元结生。
王维十九岁,在长安,七月赴京兆府试。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
岑参六岁,随父至晋州(父任晋州刺史)。
宋璟、苏颋罢相。源乾曜、张嘉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维二十岁,参加吏部考试,落第。经常跟从岐王李范等游宴。
李白二十岁,性倜傥,曾杀数人。礼部尚书苏颋贬为益州长史,见李白。李白师从东严子数年,郡守举二人考有道科,未中。
杜甫九岁,开始写大字。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王维二十一岁,春进士及第,调太乐丞。不久因犯事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秋离京赴任。
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送之。
李白二十一岁,隐居岷山之南。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
二月,皇帝至东都。
王维二十二岁,在济州。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正月,皇帝经晋州去往并州。
三月,皇帝还西京。
崔颢进士及第。
岑参九岁,开始作文。
高适二十岁,离长安回梁宋。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十一月,皇帝至东都。
岑参十岁,父卒。
高适二十一岁,寓居梁宋,耕钓为生。
祖咏进士及第。
王维二十四岁,裴耀卿任济州刺史,王维仍然居济州。
李白二十四岁,为废后王氏而作《蟾蜍薄太清》,奠定了他对政治的讽喻态度。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十月,皇帝封泰山。
李白二十五岁,出游襄汉,泛舟洞庭,至金陵、扬州,还到过汝水、云梦,为许圉师孙婿,于是在安陆住了十年。
王维二十五岁,在济州见祖咏,赋诗。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严武生。
储光羲进士及第。
崔国辅进士及第。
綦毋潜进士及第。
王维二十六岁,暮春,离任济州司仓参军。
孟浩然三十八岁,漫游于襄阳、扬州、宣城间,结识李白。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十月,皇帝还西京。
王昌龄三十岁,进士及第,补官任秘书省校书郎。
常建进士及第。
王翰此年前后任仙州别驾。
王维二十七岁,官居淇上。
孟浩然三十九岁,受王昌龄及第影响,冬赴京师长安,准备应举。此前登第的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和王昌龄都是孟浩然的好友。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孟浩然四十岁,游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滞留长安,冬离开。
岑参十四岁,从晋州迁居河南府王屋县青萝河畔。
王维二十八岁,隐居淇上。秋还长安。冬孟浩然离开,有诗赠王维。
王维曾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也听说过孟浩然文名,但由于孟浩然上给皇帝的诗里有“不才明主弃”之语,不为皇帝所喜,放还。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
岑参十五岁,迁居登封县太室山下。
王维二十九岁,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
孟浩然四十一岁,这一年和下两年,孟浩然自洛阳经过汴水往游吴越,登天台山,宿桐柏观,泛镜湖,探禹穴,游若耶溪,上云门寺,礼拜剡县石城寺,至杭州钱塘观潮、浮海。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
皇帝宠宦官高力士与杨思勗等,皆封三品将军。
高适二十八岁,北游燕赵。
陶翰进士及第。
王维三十岁,等候选用,闲居长安。
李白三十岁,文章成就,拜访过卿相显贵。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
十一月,皇帝至东都。
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高适二十八岁,秋,北上蓟门,过魏州。又至巨鹿、真定,出卢龙塞。
薛据进士及第。
王维三十一岁,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
杜甫二十岁,游吴越,可能之前去过晋地。
孟浩然四十三岁,除夕在乐城与张子容相会。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
十一月,皇帝经潞州去太原。十二月还西京。
岑参十八岁,迁居少室。
高适二十九岁,冬日自蓟北归。
孟浩然四十四岁,北归襄阳。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
刘长卿进士及第。
刘昚虚进士及第。
王昌龄三十六岁,举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
高适三十岁,至邯郸。夏至漳水上。至卫州。归宋州。
王维三十三岁,房琯为卢氏令,王维有诗赠之。约在此年以前游过蜀地。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正月,皇帝至东都。
四月,李林甫与张九龄、裴耀卿同为宰相。
皇帝宠道士张果,好神仙。
颜真卿进士及第。
阎防进士及第。
薛据为涉县宰。
王维三十四岁,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旋隐于嵩山。
高适三十一岁,在宋州。
岑参二十岁,至东都献书阙下,并拜谒故旧。
岑参与王昌龄交游,最早始于是年。
李白三十四岁,在这年以前见荆州长史韩朝宗。此年,韩朝宗升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
孟浩然四十六岁,再上长安求仕,未果返乡。另外,采访使韩朝宗曾想推荐孟浩然,与之约期赴长安,但因为故人至,孟浩然放弃了与韩朝宗的约会,从而得罪了韩朝宗,失去了机会。这件事当发生在此年或数年之后。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正月,皇帝在东都五凤楼设宴。
李颀进士及第。
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赴举不第,留洛阳。
高适三十二岁,赴长安应制科,不第。
李白三十五岁,游太原,识郭子仪于行伍之中。与谯郡元参军携妓游晋祠。寻至齐鲁,寓家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会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岑参二十一岁,出入嵩、洛间,与杜甫、高适始交游。
王维三十五岁,春隐于嵩山。不久拜右拾遗,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冬十月,皇帝还西京。
张九龄、裴耀卿罢相,李林甫为中书令,把持朝政。
岑参二十二岁,出入嵩、洛间,有时居缑山。
高适三十三岁,归宋州。
王维三十六岁,与玄宗同回西京。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太子李瑛赐死。
杜甫二十六岁,东游齐赵。
王维三十七岁,从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夏,奉命出使河西节度。后入河西节度使幕府,为河西节度判官。
韦应物生。
岑参二十三岁,居少室。
孟浩然四十九岁。尚书右丞张九龄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让孟浩然在他的幕府为从事。孟浩然陪张九龄在南纪城狩猎,泊舟渚宫,多处游览。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李亨为太子。
岑参二十四岁,赴举长安,落第而归。
王维三十八岁,河西节度崔希逸改任河南尹,王维也返回长安,可能仍旧任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王昌龄四十二岁,谪岭南。
岑参二十五岁,赴长安,居天门街西岑氏旧宅。岑参成家当在本年之前。
秋日,岑参为王昌龄饯别。
秋日,孟浩然背疽发作,归襄阳养病。此年孟浩然曾写诗送王昌龄。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
杨贵妃入玄宗宫。
王昌龄四十三岁,从岭南回,不久授江宁丞。
孟浩然五十二岁,与王昌龄晏饮,疽发而卒。
岑参二十六岁,与弟岑乘居长安。
冬,岑参送王昌龄去江宁。
王维四十岁,改任殿中侍御史。冬,奉命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经过襄阳时哭孟浩然。
李白四十岁,此前曾作诗数首应答孟浩然。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
高适三十八岁,游淇上。
杜甫三十岁,还东都。
岑参二十七岁,春从长安出发,北游河朔,秋冬返回少室。
王维四十一岁,春,自岭南北归,经过润州江宁县瓦官寺,拜谒璿禅师。归长安后隐居终南山。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十节度使以备边。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王维四十二岁,任左补阙。
王之涣卒。
李白四十二岁,游会稽,在道士吴筠的帮助下,被征至京,供奉翰林。太子宾客贺知章与他一见如故。吴筠北征,与此前一年皇帝立崇玄学有关。
岑参二十八岁,春日返京,秋七月又东出关,游大梁。
刘单进士及第。
丘为落第。王维有诗送丘为落第。
贾至为单父尉。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李白四十三岁,与贺知章等为酒中八仙之游。
岑参二十九岁,年初归长安,作《感旧赋》。
张谓进士及第。
王维四十三岁,约在是年与王昌龄、王缙、裴迪在青龙寺(在长安新昌坊)昙壁上人院雅集赋诗。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
三月,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李白四十四岁,赐金放归,与杜甫、高适游于梁宋。李白此后十年的游览范围大致是:寄居从祖陈留采访大使李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然后游历四方,北抵赵魏燕晋,西涉邠、岐,历商於,至洛阳,南游淮泗,再入会稽。在鲁中安家,因而时常往来齐鲁间,前后十年中在梁宋待的时间最久。
岑参三十岁,于赵岳榜进士高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高适四十一岁,春游大梁,不久返回睢阳(天宝元年宋州改为睢阳郡)。秋日在单父与李白、杜甫相会,三人曾至大梁后返回睢阳。秋末东游于楚地。
王维四十四岁,仍任左补阙,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与李白、高适游。祖母死,归葬偃师,杜甫作墓志。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
八月,册封杨贵妃。
岑参三十一岁,春日给假省亲,游览淇上,不久带家人入京。
高适四十二岁,至临淮郡涟水县。不久回睢阳又陆续至鲁郡、任城县、东平郡。
王维四十五岁,改任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在南阳郡与神会和尚长谈一番。
杜甫三十四岁,在齐州。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
杜甫三十五岁,其父任奉先县令,杜甫出入长安。
岑参三十二岁,在长安,与杜甫族亲杜位交游。
高适四十三岁,在东平,不久去往济南郡历城县。秋日至渤海之滨后至淇上,从事农耕。又到过楚丘、濮上。冬日居淇上。
王维四十六岁,转库部员外郎。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
皇帝下令通一艺者入京考试,李林甫一人都未录取。
安禄山兼御史大夫。
高仙芝征小勃律。
王昌龄五十岁,于此年前后贬为龙标尉。
杜甫三十六岁,应制举落第,因为李林甫一人未录。
元结二十九岁,应制举落第。
岑参三十三岁,在长安,与李翥等交游。
高适四十四岁,春日在卫滑一带。春秋间自卫州渡过黄河到梁宋地暂住。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
杨国忠受宠。杨氏姊妹受宠。
高力士加骠骑大将军(从一品)。
卢纶或生于此年。
岑参三十四岁,在长安,与颜真卿交游。
高适四十五岁,在睢阳,与陈兼、贾至、独孤及等交往。
李益生。
李嘉祐进士及第。
包何进士及第。
卢纶或此年生。
王维四十八岁,可能于此年迁库部郎中。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
高适四十六岁,举有道科,授封丘尉。
岑参三十五岁,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到安西幕府任判官。
王维四十九岁,为萧嵩作挽歌。
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偶尔去东都。
天宝九载(公元750年)
安禄山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赐爵东平郡王。
高仙芝自安西出征。
岑参三十六岁,在安西。秋日出使武威,冬日返。
高适四十七岁,春日与同僚游汴州篷池,秋日送兵至清夷军(现河北怀来)后去往蓟北,自清夷军返回居庸关。
王维五十岁,母丁忧,离朝屏居辋川。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
高仙芝兵败怛罗斯。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兵败南诏。
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
杜甫四十岁,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
孟郊生。
钱起进士及第。
岑参三十七岁,春日自安西至武威,滞留至夏。高仙芝兵败后,于六月还京,居住在杜陵别业。
高适四十八岁,北使归来,春日行至燕赵境上。后至瀛州河间、冀州信都故辟阳城。不久返回封丘。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
李林甫卒,杨国忠为相。
封常青封安西节度使。
王维五十二岁,守丧期满,任吏部郎中,吏部改为文部后,任文部郎中。
高适四十九岁,秋日弃官由封丘赴京后至河西担任哥舒翰掌书记。不久至金城。曾往返西京。
岑参三十八岁,年初赴河东一游,秋归嵩、洛访旧。
岑参与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同登慈恩寺塔,各有诗。这是安史之乱前文人的一次盛会。
杜甫四十一岁,皇帝召他试他文章,列入选官之列。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睦。
张继进士及第。
高适五十岁,为哥舒翰掌书记。四月前在长安,知李宓伐云南事。不久返回河西。
杜甫四十二岁,有送高适诗作。
岑参三十九岁,夏日在石鳖谷居住,携弟与杜甫游渼陂。
颜真卿调任平原太守。
王维五十三岁,李峘任睢阳太守,王维送之。李岘任魏郡太守,晁衡回日本,王维都曾相送。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
李宓伐南诏,全军覆没。
元结进士及第。
韩翃进士及第。
李白五十四岁,游广陵、秦淮、金陵,至宣城。
崔颢卒。
岑参四十岁,春至醴泉扫墓。四月受封常青邀请为北庭节度判官,六月至北庭。九月、十月,送、迎封常青军,作诗。
高适五十一岁,在河西,皈依佛教。后至昌松县。有诗赠颜真卿。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十一月,封常青被召至长安。十二月,封常青兵败,与高仙芝被斩于潼关。
杜甫四十四岁,授河西尉,未赴任,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前往奉先(不是避乱)。
王昌龄五十八岁,约于此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岑参四十一岁,在北庭,春献诗封常青,夏、秋随封常青晏游。冬日,至玉门关考察边关储备,时为北庭度支副使。
高适五十二岁。哥舒翰北征讨贼,高适至长安任左拾遗,转任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
王维五十五岁,转任给事中。
李白五十五岁,在宣城。
天宝十五载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
哥舒翰败,被俘。
六月,安禄山攻入长安。
七月,玄宗至普安郡(现四川剑阁)。肃宗在灵武即位。
王维五十六岁。六月被俘,服药装病,却被看守无法逃遁。后被送往洛阳拘于菩提寺。八月赋诗宁碧池,九月被迫担任安禄山的给事中。
杜甫四十五岁,到白水依附崔氏舅,又自鄜州去追随玄宗,陷于叛军中。
李白五十六岁,永王李璘反。李白自宣城到溧阳,又到剡中,又到庐山。永王李璘为江陵府都督,充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重视李白,征召他为府僚佐。永王擅自带兵东下时,胁迫李白同行。
高适五十三岁,哥舒翰败后,自骆谷向西逃,至河池郡(现陕西凤县)见玄宗,陈述潼关大败。任侍御史。随玄宗至蜀郡(现成都),任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李璘反后,肃宗召高适,高适说李璘必败。十二月,高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肃宗命他与淮西节度使来瑱、江东节度使韦陟共讨李璘,在安州(现湖北安陆)会师。
岑参四十二岁,年初由玉门关返回北庭。
李白与高适分别加入敌对两方。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
正月,安庆绪杀安禄山。
张巡、许远守睢阳。
二月,肃宗至凤翔。
永王李璘兵败而死。
九月收复长安。
十月收复东京。肃宗返回西京,史思明带手下十三郡投降。
十二月,上皇还京。
杜甫四十六岁。四月自叛军中逃脱,至凤翔任左拾遗。由于上书救房琯惹怒肃宗,但由于宰相张镐相救,获免。八月,杜甫被放还鄜州省家。十月,他随皇帝还西京。
李白五十七岁,永王兵败,李白逃到彭泽,被关在浔阳狱。宣慰大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请李白参谋军事,上书搭救,没有结果。
岑参四十三岁,春末东归,夏日至凤翔。六月杜甫等推荐他任右补阙。冬归长安。
高适五十四岁,试图救援睢阳没有成功。为王昌龄鸣冤。
张镐杖杀闾丘晓。
王维五十七岁。十月,唐军收复东都后,把他与其他伪官押回西京,与郑虔、张通等关在杨国忠旧宅。十二月,王维因为凝碧诗免罪。王维弟王缙官位渐渐显赫。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高适五十五岁,因谗言,由淮南节度使贬为太子少詹事。与杜甫相唱和。五月,过睢阳祭奠张巡、许远。夏日在洛阳。
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六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天,离任,到东都。
王维五十八岁。春复官,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秋任给事中。冬把辋川庄布施出去,等他死后改为寺。
李白五十八岁,流放夜郎,从洞庭沿江而上至巫山。
岑参四十四岁,在长安。
贾至、王维、杜甫、岑参等都参与了大明宫早朝的唱和。
六月,房琯外贬,严武连坐被贬巴州刺史,后任东川节度使。
储光羲被贬岭南。
六月前,严武为京兆少尹,与王维往来。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正月,史思明称帝。
三月,九节度使攻打史思明兵败。
九月,史思明占领洛阳,十一月攻打陕州。
宦官李辅国掌权。
高适五十六岁,五月任彭州刺史。于蜀山中被乱军劫夺。至彭州,十二月有诗赠杜甫。
李白五十九岁,遇赦,可能得益于郭子仪的搭救。在江夏、岳阳休息后,返回浔阳。
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回华州。由于关中大饥,七月弃官,经过陇州,暂住秦州。在西枝村寻地建草堂未成。十月往同谷,在同谷住了不到一个月。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岑参四十五岁,三月由补阙转起居舍人,四月出任虢州长史,五月赴任。
储光羲卒。
贾至贬岳州司马。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杜甫四十九岁,已自秦川入蜀,住在成都浣花溪,建草堂。
高适五十七岁,转蜀州刺史。
岑参四十六岁,在虢州。
王维六十岁,转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史朝义杀史思明。
严武为河南尹。
王维六十一岁。初春,河南尹严武来访。弟王缙从蜀州刺史回任左散骑常侍。王维七月卒。
岑参四十七岁,在虢州遇严武。
高适五十八岁,在蜀州。正月有诗赠杜甫。五月带兵与东川节度使李奂、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共攻绵州,斩段子璋。崔光远大肆劫掠东川,被免,死。
李白六十一岁,游金陵,往来宣城、历阳二郡间。
杜甫五十岁,居成都草堂,曾去蜀州之新津、青城。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玄宗、肃宗卒。代宗立。
六月,兵部侍郎严武为西川节度使,不久入朝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改吏部侍郎。
七月,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八月被李忠厚所杀,剑南悉平。
李白六十二岁,李阳冰为当涂令,前往投奔,十一月以疾卒。
杜甫五十一岁,由于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杜甫携家前往梓州避难。冬,复归成都,迎家眷至梓州。十二月前往射洪南之通泉。
岑参四十八岁,年初迁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驻潼关。十月,为雍王李适掌书记,至陕州。随军东进,月底至洛阳。
贾至复为中书舍人。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
安史之乱平。
十月,吐蕃攻陷长安。年底吐蕃退。
高适六十岁,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出战吐蕃无功。不久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失陷。
岑参四十九岁,春日任祠部员外郎,秋改考功员外郎。
贾至迁尚书右丞。
杜甫五十二岁,在梓州。春,间往汉州。秋,往阆州。冬晚复回梓州。是岁,有诏补京兆功曹,不赴。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
合剑南东、西川为一道,以黄门侍郎严武为节度使。
高适六十一岁,为刑部侍郎,还长安,转任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杜甫五十三岁,春自梓州赴阆州。严武再镇蜀,春晚杜甫还成都。六月严武上表为他请职检校工部员外郎,为剑南节度参谋,赐绯鱼袋。
岑参五十岁,在长安。迁虞部郎中,赴太白山巡察。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四月,严武卒。蜀中大乱。
高适六十二岁,卒。赠吏部尚书,谥曰忠。
杜甫五十四岁,正月辞幕府归草堂。五月,乘船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秋至云安,居住在那里。
岑参五十一岁,转库部郎中。十一月,出为嘉州刺史,滞留梁州。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元载擅权。
颜真卿驳元载,由刑部尚书贬峡州司马。
杜甫五十五岁,春,居住在夔州。秋,住西阁。
岑参五十二岁,以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入杜鸿渐幕。二月从长安出发,七月至成都。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
岑参五十三岁,春居成都,夏日赴任嘉州。
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迁居赤甲。三月迁瀼西。秋迁东屯。未几返回瀼西。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
杜甫五十七岁。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至岳州。
韩愈生。
岑参五十四岁,年初由嘉州至成都,不久返回。六月罢官,乘船回嵩洛。为盗所阻,留戎州。冬日归成都。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
岑参五十五岁,客于成都,年底卒。
李益进士及第。
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潭州。不久去往衡州。夏,因怕热返回潭州。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玠兵变至衡州。打算投奔郴州舅氏崔伟,至耒阳,停泊方田驿。秋,船行至荆楚,不幸病亡路上,停灵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