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蚍蜉(1/1)
如果说战国历史上,谁的黑料最多,那么吴起肯定高票当选。
一个人如果被黑得很惨,那他要么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要么就是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实力太强遭人嫉妒。吴起显然是后者。
吴起混过社会,混过朝堂,混过沙场。他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圣”孙子,在行政才能上仅次于法家鼻祖李悝,在杀敌数量上仅次于“杀神”白起。虽然在各方面吴起都是“仅次于”,但论综合实力,绝对是战国NO.1。
吴起是个卫国人,祖上经商,家有万金,算是大富豪。中国古代一直重农抑商,哪怕你是天下首富,社会地位也不高,在众人眼中你只是一个散发着铜臭味、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如果换作普通人,也就安逸地度过一生。
吴起从小就过着大富豪的生活,家里有着金山银山,不愁吃不愁喝,身边的佣人前呼后拥,但他觉得有钱人的生活太枯燥乏味。
“马斯洛需求层次”有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土豪吴起早已实现了前四层,他要追寻最高的第五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
而先秦时,只有士农工商四个职业可选择。“士”是社会地位最高的,而“士”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
“只有做官,做大官,才能自我实现。”这让吴起内心萌生了做官的想法,但同时也让他踏上了悲剧的一生。
因为吴起很有钱,想在卫国做官,他便想通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那就是“买官”。
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吴起,他以为只要有钱,天底下没有他买不到的。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达官贵人眼中,他只是一个白送钱的傻子。
吴起花了很多钱,跑了无数次达官贵人家里,人家都回道:“你给的钱不够,再加点钱,我帮你上下疏通关系需要花很多钱,你回去再等等,有消息了我自然会告诉你!”
吴起就这样不停地送钱,换回来的始终是那句“你再等等”。
终有一天,祖上留下的钱全部送光了,自己一官半职都没得到。吴起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骗得血本无归。周围人都讥笑他,拿了钱不办事的达官贵人也暗自庆幸,怎么遇到个这么好骗的傻瓜。
吴起愤怒了,从来没吃过亏的他,开始了报复行动。
“拿了我的给我加倍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加倍吐出来!”
愤怒让吴起变得疯狂,他拿起宝剑,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周围的人看见浑身是血的吴起,恐怖的就像看见来自地狱的恶魔一样。
犯下这么多条人命的吴起选择了跑路。临走前,吴起对母亲说:“做不到将相,绝不回来!”
买官被骗这件事,让吴起更加坚定做官的信念。他明白了,一介平民在达官贵人眼中就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蚍蜉,可以戏弄,可以掐死。只有做到大官,位极人臣,才能摆脱蚍蜉的命运。
生如蚍蜉当有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
为什么自己要买官,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学问。
于是吴起来到鲁国投奔到孔子学生曾参门下。曾参就是曾子,四书五经里《大学》的作者。学习期间,吴起的妈妈过世了,为了早点学成,他选择不回去奔丧。曾参觉得他不孝,不配做儒家弟子,就把他开除学籍了。
吴起被曾参开除后,学文不行,那就学武。他开始学习兵法,并得到鲁国国君的重用。
有一次齐国入侵鲁国,鲁国国君想让吴起领兵抵抗齐军,可碍于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怕吴起阵前与齐军通敌,鲁君犹豫了。吴起为了能得到重任,回家把老婆杀了,鲁君便任命吴起为将,抵御齐军。
吴起果然不负众望打败了齐军,但是鲁国君臣开始猜忌吴起,认为他为了功名连老婆都敢杀,那后面他如果掌了兵权,就没他不敢杀的人。得胜回朝的吴起,立即被罢免了兵权。
为了功名,吴起已经牺牲了可以牺牲的一切,万贯家财被骗了,母亲死了自己没回去奔丧,为洗去通敌嫌疑把老婆也杀了,然而到最后自己仍被戏弄,尊严仍被人肆意践踏。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死心的吴起,瞄准了当时天下最大的人才市场——魏国。只要是个人才到了魏国就能充分就业,并且能高薪就业。而想获得更高职位,最好先在子夏的私学里镀个金。魏国国君魏文侯又是子夏的学生,只要学得好,就会被推荐给国君,从此平步青云。
吴起到了魏国后,拜入子夏门下,开始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书。其实这六本书,吴起早在曾参那里学过了,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师父子夏仍让吴起继续学习,有事没事还拉着他交流谈心。而吴起的同窗李悝早已被师父子夏推荐给国君,担任国家高级官员。
子夏作为一名优秀的老教师,什么学生没见过。吴起第一天拜入子夏门下时,子夏一看他的面相就知道是个问题学生,再加上坊间对他的传言,子夏心里明白,吴起是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可是功利心太强,杀心太重,必须要悉心调教,方能在日后成为魏国的擎天一柱。
有一天,相国翟璜到子夏的私学里来转转。翟璜作为魏国的高级猎头,说是来转转玩玩,更多的是来挖掘优秀的学生作为国家的储备干部。
翟璜在课堂上发现了一个气质不同于常人的学生,他把这位学生招过来,聊了半天,发现这个学生学富五车,对政事、军事都有独到见解,更重要的是,这学生身上有股锐气。翟璜觉得这人当学生完全是屈才,完全可以当老师。
最后翟璜问了这个学生叫什么,这学生回答道:“吴起!”
翟璜感觉自己为魏国找到了旷世奇才,他立马小步快跑找到了子夏。翟璜兴奋地向子夏说道:“你的学生吴起,简直是难得的人才,让我带走吧,他日后必定是魏国栋梁之才!”
没想到子夏听完后,叹了口气说道:
“您听说过吴起的黑历史吗?他作为一个学生,怎么会对治国打仗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呢?”
翟璜蒙了,他没想到吴起竟然是个有故事的人。
“相国您身居高位,对坊间的一些事不知道。吴起的故事,我也是道听途说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翟璜笑着说道:“先生给我说说吧,我愿闻其详。”
于是子夏把吴起的黑历史说了一遍。
翟璜听完后,沉默了良久,然后问了一句:“先生,您觉得传闻是真的吗?”
“我看吴起对功名有着强烈的渴望,让我觉得他的故事倒有七分真。”
“这样的杀人恶魔,先生为何还要收留他呢?”
“我的师父孔子曾收过一个学生叫颜浊邹,这人曾是一位大盗贼,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后来他被师父感化并教诲,成为师父的入室弟子。吴起是个举世无双的人才,可惜迷恋功名像得了魔怔一样。这几年,我一直想用仁义道德来感化他,让他将来成为一个对魏国有用的人。”
翟璜:“先生觉得感化他成功了吗?”
子夏:“经过这几年的感化,吴起已经收敛了杀心。不过吴起不是李悝,李悝像黄牛一样温顺;而吴起心有猛虎,只不过被暂时藏了起来,一旦激起杀意,定会反咬人一口。这也是我先推荐李悝给国君,而迟迟不推荐吴起的原因。”
翟璜听完后,思索了良久,然后说:“先生,现在魏国在李悝的变法下日益强大,正是开疆扩土的好时机。国家正需要将才,我看人极准,吴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麻烦先生赶紧给我吧!”
子夏觉得自己该说的全说了,翟璜执意要将吴起带走,那就带走吧,剩下的就看吴起的造化了。
吴起在临走前,向子夏行礼告别。吴起虽然是个问题学生,可这几年在子夏门下也算安分守己,对老师也是相当恭敬。
子夏给吴起说了一段临别赠言:
“吴起,你临走前,师傅送你一个‘恕’!我的师父孔子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心存仁善之心,学会宽恕、谅解别人,不能太锋芒毕露。”
“感谢师父对我的教诲,弟子将把‘恕’牢记于心!”
说完,吴起便随相国翟璜走了。
吴起脱离了“象牙塔”,跟随着翟璜的脚步,步入了魏国的权力核心。
吴起在子夏私学这几年,已经磨去了棱角,洗去了满身杀气,只留下势不可当的锐气,他终于熬到了春暖花开,终于见到了辽阔的世界。此后的吴起,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有人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然而吴起这只蚍蜉,将化身成战国初期第一战神,即将搅动天下格局。
翟璜很快就把吴起推荐给了魏文侯,并把吴起的传闻一并告诉了他。
魏文侯对待人才是来者不拒,可是第一次面对能把黑历史写成书的吴起,他不知道用还是不用。虽有相国推荐,为保险起见,魏文侯还是把国家三把手李悝找来,作为吴起的同门,他应该对吴起有所了解。
李悝知道老板找他来的意图后,说了一句让魏文侯都吃惊的话:
“吴起曾经贪图功名,然而要论带兵打仗,没人能比得过他。”
魏文侯便安排吴起前往秦魏边境的河西地区担任将领,让他去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以此来检验他的实力。李悝曾经在河西的上地郡干得不错,因而被上调至中央。
吴起明白一点,他与李悝不同的是,李悝来河西是搞行政管理的,而自己来河西是要为魏文侯开疆扩土的。河西是秦国与魏国嘴边的大肥肉,两支巨兽都死死咬住这块肉不松嘴。秦魏两国在河西地区也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
对于吴起来说,上天赐给了他极佳的国际环境。
大环境,自从公元前546年的弭兵大会以来,隔三岔五来场火并的中原已经太平了上百年。
局部环境,曾经称霸西方的大秦国,一进入战国,就突患大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而这一切都是秦国自己作的。
如果论春秋期间,哪国国君活得最滋润、最安全,那肯定是秦君。秦国在春秋时,就已经君主大权独揽。秦君生前看哪个贵族非常优秀,才华出众,他就会在死时,把那个贵族拉进墓里殉葬。在秦君眼中,凡是能力强的贵族,就是国君的潜在威胁。
有威胁的贵族,都被埋土里了,秦国一时成为春秋时期,国君非正常死亡率最低的国家,而隔壁天下第一的超级大国晋国,竟有一半国君非正常死亡。
埋吧!埋吧!
到战国初年,人殉这一秦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传承着,手底下胆战心惊的贵族们一看中原其他诸侯早就不玩人殉了,心有不甘。
“我为国君鞠躬尽瘁,国君把我当殉葬品!联合起来吧,不愿当殉葬品的贵族们,我们要翻身,我们要主宰秦国。”
秦君下面最有实力的就是庶长,他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在地方颇有实力。庶长又是贵族担任,于是公元前425年,庶长发动政变,秦怀公被逼死。此后,秦国四代国君均陷入朝政混乱的局面,史称“四代乱政”。
没得罪过人的秦国,竟然被新兴的魏国盯上了。
吴起现在就要趁秦国内乱的大好时机,打破魏国在河西地区的僵局,彻底赶走秦人。
吴起虽是将领,却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与士兵们同吃同住,打成一片。一个士兵生毒疮了,吴起就把这个士兵当作亲人一样,替他吸吮浓液。有这样爱兵如子的领导,全军上下无不为他卖命。
人越是经历苦痛,就越能看清世间的真相。
在吴起看来,这都不算什么。他在鲁国也曾指挥过千军万马,见识过尸山血海,眼前这位生疮的战士,没准哪天就战死沙场了。自己虽是将领,却和战士一样,在国君眼中,在吞噬生命的战争面前,都是只蚍蜉,转瞬即逝。既然大家都是蚍蜉,那就好好地活着,要活出个样子,也不枉此生。
让吴起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们这群蚍蜉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公元前409年,吴起率军攻陷秦国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并在那里筑起了临晋城,进而又攻取了蒲阪关,最后攻占元里(今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公元前408年,吴起攻下郑地,又攻取洛阴和合阳。秦军被迫撤出河西地区,退守洛河。
自此,河西地区全部纳入魏国版图,魏文侯将新征服的地区设置为“西河郡”,任命吴起为西河太守,并拜吴起为大将。
身为大将的吴起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为防止秦人反扑,搞起了军制改革。
春秋末年魏国废除了分封制,君主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并建立了郡县制,县下面再设置乡,乡下面是里,国君可以将王权一竿子插到底,一旦打仗便可以快速征兵。再加上李悝在上地郡推行的平常为民、战时为兵的政策得以在魏国全国推广,整个魏国俨然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
在之前的春秋时代,打仗是贵族的事,贵族都驾着昂贵的驷马战车在沙场上纵横驰骋。驷马战车相当于现在的主战坦克,车战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老百姓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到了战国时代,郡县制的推行,征兵制的普及,使战争变成了全民战争,打起仗来人越多越好。最厉害的是开始了武器革命,步兵手里出现了一个大杀器——弩。火枪没有出现前,这是步兵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弩射程远、穿透力强,一排弩手一起放箭,威力就像马克沁机枪扫射一样。四匹马拉的战车,车上耀武扬威的贵族,成为弩的活靶子。弩的出现把驷马战车从主力兵种一脚踹成了辅助兵种。步兵正式成为各国军队主力,从此主宰了战国的战场。
吴起与秦国打了数年仗,他知道凭借征兵制,魏国可以快速增兵。然而,如果让老百姓一直当兵打仗,家里的地就荒了,等老百姓打完仗回家,就集体喝西北风了。
那就设立常备兵,而且要非常能打的常备兵,于是中国古代一支特种兵部队就此诞生!这些特种兵又被吴起称为“武卒”,史称“魏武卒”。
魏武卒的选拔标准极其严苛,必须要经过一场终极地狱般的体能测试,什么马拉松、铁人三项在魏武卒的选拔标准面前都不值一提。
报考魏武卒的选手,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一百里的徒步。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一场惬意的户外运动,因为选手是要负重前行的。身上需要穿着重型三属甲(肩甲胸甲背甲),带着需要十二石力才能拉开的重弩,背着五十支弩箭,扛着戈,腰上挂着剑,背上三天口粮。光是把这些重东西穿戴身上,就让人感觉到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
反正就是一个字——重。
没错,魏武卒就是重装步兵,战国时期主宰战场的是步兵,而战场的主力是重装步兵。
通过选拔标准,我们可以一窥魏武卒的作战方式。打仗时,魏武卒排好方阵,当敌人距离较远时,魏武卒会使用弩进行远程射击;当近战接敌时,用长戈攻击;如果阵型被打乱进行混战械斗时,就用近身武器厮杀。
虽然魏武卒选拔标准过于变态,但是来报名的人却是乌泱泱的一大片。魏国每家每户只要有男的,不管岁数多大,只要能走能爬能喘气的,全部主动报名参加。原本只是魏武卒的选拔测试,却成为一场轰动全国的“我是特种兵”的海选节目。
魏武卒之所以报名人数如此火爆,是因为奖励实在太丰厚了!只要家里有一个男子被选为魏武卒,国家免除这户的徭役税赋,并赐给百亩土地和宅子。上了战场杀敌越多,奖励就越多。然而魏武卒的名额是有限的,只招五万人。所以很多人都是挤破头想当魏武卒。
吴起不光在物质上奖励当上魏武卒的人,同时魏国也在精神上鼓励有功的将士。国君在吴起的建议下,每逢国家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时,立过头等战功的人紧挨着国君坐在最前席,享用头等的美酒佳肴,次一等的靠后坐,没立过战功的人坐最后。
过去在战场上被当作炮灰的百姓,由于魏武卒的确立,真正感到自己在权贵眼中并不是一只任人践踏的蚍蜉,也可以通过努力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更有可能出将入相。
靠着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这五万魏武卒成为魏国的“王炸”,魏文侯看到魏国周边哪个诸侯不顺眼,直接让吴起带着王炸,炸得诸侯魂飞魄散。
有了魏武卒这张王炸,魏文侯才敢让乐羊率领全国数十万大军去吞并中山国。魏文侯之所以要下血本,让乐羊带这么多士兵,是因为吸取了吴伐楚之战的教训。春秋末年,吴伐楚之战,三万吴军在孙子指挥下,奔袭一千里,歼敌二十万,一举攻克楚国郢都。可惜吴军人太少,根本占领不下偌大的楚国。同样中山国地皮不小,如果占领军太少,就像一把盐撒到海里,转眼就看不见了。
魏武卒在吴起的统领下,成为魏国的机动部队,与周边诸侯交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其他都是平局。这一战绩只有战国后期的杀神白起能与之媲美,然而综合考量,白起是不如吴起的。白起的封神之战——长平之战,是靠六十万秦军惨胜四十万赵军;而吴起的封神之战——阴晋之战,是以五万魏武卒大胜五十万秦军。
更让吴起没想到的是,他发明的魏武卒如同一颗陨石砸入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被巨浪拍醒的诸侯,惊奇地发现,军制原来可以这样玩。
过去的诸侯,都是你立了军功就给你奖励,而魏武卒是把福利待遇、激励机制、军人荣誉捆绑在一起。当了魏武卒,政府会赐予你土地宅子、免除徭役税赋,这是福利;杀敌越多,就会赏得越多,这是激励机制;立了大功,还能和国君见面吃饭,这是荣誉。
福利待遇、激励机制、军人荣誉是魏武卒的核心理念,而这一理念被后来在魏国当公务员的商鞅偷学走,并带去了秦国加以改良,创造了与军功挂钩的“二十级爵位”。这一制度让秦军变成了虎狼之师,更被后世的大汉帝国所继承。
可是魏武卒的风光背后,却暗藏危机。看似战斗力爆表的魏武卒让魏国具有能在战国初期傲视天下的资本,但其实从魏武卒创立的第一刻起,就已埋下亡国的种子。
儒家学者荀子,对魏武卒的评价是——亡国之兵。
魏武卒的问题就出在福利上,因为福利实在太高了。首先一个男子当上魏武卒,这一户就免除徭役赋税,国家财政就少了;更要命的是,还要给魏武卒家庭一块地。干得越好,赐的土地就越多。
要知道,税收是国家血液,土地也是有限的,迟早有一天会赐完的。吴起之所以能搞起魏武卒,是因为李悝搞了变法,让魏国富了。天下诸侯都在玩君王版权力的游戏,魏文侯成为“人民币玩家”,魏武卒相当于魏文侯充钱买的高级装备。
可惜的是魏国处于四战之地,虽赢了无数次,但只要有一步战略失误,就会步步错,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魏文侯死后,魏国犯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战略失误,即使通过李悝变法变成了氪金玩家,也玩不过后期开了挂的秦国。后来魏国丧失大量土地,而没有土地支撑,更谈不上给魏武卒分地了。况且魏武卒的家庭还不需要交税,这让魏国一下子就贫血了。
要想维持魏武卒这种高福利兵役制度,国家就必须不断开疆扩土,才能保证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入。
虽然魏武卒具有两面性,但是战斗力忒强了。后来,其他诸侯国也照搬照抄,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种兵,赵边骑、齐技击、秦锐士相继应运而生。
公元前403年,吞并中山国,打遍周边无敌手的魏文侯,不满足于在家里称侯,他想让周天子正式承认自己为诸侯,让自己由自封的变成合法的。但自己一个人去讨封号,实在不好意思,他还把赵国、韩国两位国君一起喊上,带上金银珠宝去了洛邑。
洛邑的周威烈王虽是天下诸侯的领导,可是穷得像个要饭的,看见不请自来的赵魏韩三国,明白发财的机会来了。除了天子的名号不能给,除了象征天命的九鼎不能借,给什么都可以。
赵、魏、韩三位只要周天子承认他们是诸侯的身份就可以了。周威烈王一看,原来只是来要个名分的,这好办!你交钱,我立马发证。
有了周天子背书的赵魏韩三家,可以正式对外宣称自己是诸侯了。赵、魏、韩三家以大夫的身份熬了数百年,历经无数刀光剑影,终于把家族的终极目标实现了。
魏文侯的爷爷魏桓子就像曹操一样,虽有国君之实,但是到死还是臣子的身份。魏文侯虽然像曹丕一样,直接当了国君,但是他比曹丕要仁善得多。
历史上,很多臣子混成了国君,建立了新王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前朝国君。这些前朝国君,结局比较好的是被废黜,结局比较惨的是被弄死。此时的晋国国君是晋烈公,他实在怕得要死,自己就剩新绛一块地了,还被魏国包围着。
魏文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是一个爱惜羽毛的君主,他没对晋烈公下手。
“你在你的新绛,我在我的安邑,各自安好吧!”
魏文侯正式成为诸侯后,晚年的他并没有闲下来。“退休”这个词并不存在于君主的人生词典里。由于魏国是三晋里面实力最强的,所以它经常带着赵国、韩国两个小弟出去找大国练级刷经验。在赵、韩两国眼中,魏国走位风骚、意识独特,最重要的是还能带大家上分,也心甘情愿跟在魏国后面组队刷经验。
网络游戏里,经常刷经验的首选是副本,副本虽然难度大,但是回报高。楚国、齐国两个大国,成为三晋刷经验的首选副本。昔日的两个大国被三晋打得鼻青脸肿。三晋每回一刷完副本,总会收获大片土地与巨额财富。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国国力到达顶峰,只要魏国一跺脚,天下诸侯都要抖三抖。
魏文侯这辈子过得很圆满,爷爷魏桓子给他留下了大好河山,自己身边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国内没有内斗,国外没有对手。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精神支柱,法家思想成为国家的运行保障。更难得的是,魏文侯像一个老司机,总能驾驶着魏国这辆新车驶往正确的方向。
然而魏文侯死后,一切都变了,太子击继位了,史称魏武侯。一听这哥们的谥号,就知道他特别爱打仗。
魏武侯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在魏国与秦国的交战中立下战功,后来又接替乐羊担任中山国的占领军司令。过早的顺风顺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反而是一场灾难。魏武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世出的君主,他以后的功绩会比老爹还要强。拥有迷之自信的魏武侯,他觉得目之所及,都是自己的江山。
魏文侯死后,留给了儿子两个利器,一个是相国李悝,一个是大将吴起。
担任相国三十年的翟璜死后,李悝继任了相国,终于当上了国家二把手。可惜魏文侯死后第二年,李悝也去世了。
吴起作为先君留下的唯一重臣,资历在魏国相当深。有一次魏武侯外出游玩,看着风景感慨道:“魏国河山如此险峻,我们的边防是多么的坚固!”
这句话刚说完,就被吴起批评教育了:“一个国家能否太平,在德不在险。”
刚坐领导位子没多久的魏武侯面对老同志的批评,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嘴上还得说:“吴起说得好呀!”
彼时,老臣中只有吴起还活着,然而魏武侯并不想用吴起,因为吴起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中国古人为什么会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因为死去的国君留下的老臣,在朝堂内树大根深、老谋深算,对新国君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就在魏武侯想除掉吴起时,从西边传来了十万火急的军情,让他不得不启用吴起。
公元前389年,秦国发兵五十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魏国西河郡的阴晋城(今陕西省华阴市附近)扑来。魏国上下从未见过这么多敌人,如果等自己把数十万军队集结好开赴前线,那么阴晋早就失守了,西河郡将被秦人一举拿下。
想要一次性消灭这五十万秦军?恐怕只有核武器能做到了!吴起作为魏国的“核武器”,只要投入使用,就能把敌人炸得灰飞烟灭,他手下的五万魏武卒更是魏国的王炸。
吴起是个老江湖,江湖、朝堂、沙场,都有他混迹过的痕迹,他已经嗅到魏武侯要动他的气味,可是他对魏国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没来魏国前,他是一只被权贵戏弄的蚍蜉,而来到魏国后,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魏国梦的实现,让吴起从心底认同自己是一个魏国人。
大敌当前,放下一切恩怨,只为保卫魏国,更是保卫自己的理想。
吴起火速召集了五万魏武卒,朝着阴晋方向一路狂奔。魏武侯增派了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驰援。经过魏军的急行军,秦魏两军在阴晋城外遭遇。
一天早晨,阴晋城外的旷野上,五十万秦军列好军阵。这是秦人的全部家底,国内但凡能动的男人全被拉上了战场,誓死要从魏国手里夺回已被霸占数十年的河西地区。
如果夺不回河西地区,秦人的八百里秦川暴露在魏国的兵锋之下。虽然秦国仍处在“四代乱政”之中,但是夺回丰腴的河西地区是全国的共识。然而让秦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魏国之前把自己打翻在地,把值钱的河西地区抢走了,现在竟把身上仅存的家底也扒光了,让自己毫无保护地裸露在魏人眼中,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与秦国对阵的魏武卒只有区区五万人,他们匆匆地赶到战场,数日的急行军让很多人连甲胄都没有穿戴整齐。然而魏军并没有被秦国的五十万大军吓到,反而露出异常兴奋的神情。
吴起对所有士兵喊道:“大家都听好了,此次作战,是你们获取军功的天赐良机!”
魏武卒听完后,全军像沸水一样升腾,他们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每个人脑子里只想着立军功,对面五十万秦军在他们眼中就是五十万颗金灿灿的猪头。
对面的秦军被这五万魏武卒的气魄所震慑了。魏国作为一个建国才几十年的年轻国家,一直保持着对秦国完胜的交战记录,秦人已被打出了“恐魏症”。
有人说秦军不是虎狼之师吗?拜托,那是商鞅变法之后的事,在魏武卒眼中,对面的秦军就是一群战五渣级别的猫狗之师。
既然你战术比我强,那我就用庞大的体量压死你。秦国凑了五十万大军,五十万人一人吐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你。
面对人数众多的秦军,吴起并不畏惧。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对手,秦人彪悍,可是缺乏纪律性,爱抢夺战利品。吴起总结出了对付秦军的一个万金油战术:
“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打秦军时,可以用一些财务诱惑他们,当他们为抢夺战利品阵型混乱时,就可以一举击溃。)”
秦军仗着自己人数众多,率先向魏武卒发起冲锋。吴起耍起了花招,他让士兵丢弃财物,然后开始有组织地向后撤退。
冲锋在前的秦军以为魏军惧怕自己逃跑了,见到地上的财物,开始抢了起来,阵型一下子就混乱了。后续的秦军,看见前面的秦军在捡地上的财物,也迅速加入了进来。有的人为了争抢大打出手,有的人把财物拼命往身上塞。
五十万大军就像超市里抢赠品的人,已经不能用乱来形容了,而是一场大型的事故现场。
秦军将领们纷纷咒骂着,驱赶着士兵重新整理阵型,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向后撤退的魏武卒,开始转身,整理好阵型,朝混乱的秦军徐徐逼近。
当秦军已经在弩箭的覆盖范围内时,魏武卒停止了进军,开始把弩箭上好,向秦军发出第一轮箭雨。
混乱的秦军只听见远处有一阵狂风呼啸声朝自己飞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阵箭雨像一面巨墙砸向了毫无准备的秦军,瞬间无数人被射死。侥幸不死的秦军,也找不到了自己的队伍与将领,他们已经无法进行有效抵抗了。接着又是一轮箭雨射来,又死了无数的秦军。
就这样,魏武卒不停地用弩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箭雨,直到把自己身上的五十支弩箭全部射光。
残存的秦军明白,魏军弩箭射光了,下面就该冲锋了。秦军丢下武器与铠甲,不顾自己受伤战友的哀号,如同决堤的洪水,漫山遍野地逃窜。
吴起大旗一挥,五万魏武卒排着整齐的阵型,开始向秦军冲锋,魏军的战车与骑兵开始从两侧包抄,秦军就这样被包了饺子。
到了日暮时分,打了整整一天,五十万秦军没有打垮五万魏军,反而被魏军反杀,毫无还手之力。
战败的秦人一边跑一边哭泣,他们从来没有败得如此窝囊,五十万人被五万人打得溃不成军,不计其数的人战死沙场。就是五十万头猪给魏军抓,也要抓上好几天,何况自己还是雄霸西方数百年的大秦国。
此战史称“阴晋之战”,魏国把秦国打成了半身不遂,让秦国数十年不敢与魏国交战。
战败的秦人也无须感到羞耻,因为大家刚刚迈入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本身就流露出浓浓的血腥味,处处是杀人盈野复盈城的惨状。
五万魏军之所以能对五十万秦军实施“降维打击”,就是因为战国初期魏国国内进行了一场法家主导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让魏国国力爆发性增长,使其与同时代的其他诸侯国相比拥有巨大的优势,从而傲视天下。
阴晋之战打出了法家的活广告,各国无不效仿魏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变法后的诸侯国,如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综合实力大增,GDP增速爆表,个个都想一统天下,每场战争,双方不凑个几十万人互殴,都不好意思叫打仗。
阴晋之战让吴起的人生达到了顶峰,成为人人眼中的战神。
然而,高处不胜寒,有的人已经暗自磨刀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