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你有病 我有药(1/1)
魏武侯在位的第一年,名相李悝死了,后来任命了公叔痤(cuó)担任相国。公叔痤之所以能当相国,是因为他老婆是魏国公主,而功勋卓著的老臣吴起,还一直是西河郡守。
无论任何时代,人才都是第一生产力,魏武侯彻底抛弃了他老爹选贤任能的用人风格,魏国不走下坡路才怪呢?
公叔痤虽不是吴起那样的盖世奇才,但如果在相国位子上兢兢业业干下去,也能混个好名声。可惜公叔痤是一个“人品很挫”的人,他不光嫉妒吴起把吴起赶走了,更要命的是,商鞅曾是他的手下,他深知商鞅是一个盖世之才,决不能让商鞅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结果到自己死前才推荐商鞅,活活葬送了魏国二次崛起的机会。
魏文侯时期,担任相国的翟璜,作为优秀猎头的他把魏国搞成了全天下最大的人才市场。而公叔痤这样一个小心眼的人担任相国,算是把魏国这个曾经最大人才市场的招牌给砸了。
小心眼的人最记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吴起因而成为公叔痤的眼中钉,再加上魏武侯对吴起很不感冒,只要找个合适的理由就可以轻松赶走吴起。
就在公叔痤想如何设计陷害吴起时,他的仆人出了一个主意。
仆人对公叔痤说道:“吴起这个人不难除,他现在是不是没老婆?相国可以向国君谏言说:‘魏国处在四战之地,却能打败四周的敌人,这和吴起的功劳分不开,这样的功臣应该笼络一下,国君不如把一位公主嫁给吴起。’”
公叔痤:“吴起娶了公主,岂不是和我一样是皇亲国戚啊!岂不便宜他了!”
仆人:“您别急,相国的妻子也是公主,可以让您妻子把公主喊到家里来,让公主故意打骂你。再把吴起请到家里来,吴起一看公主连相国都敢打骂,绝对不敢娶啊!”
公叔痤就按照仆人的计策行动了起来,公主被请到了府上,并开始了表演,上门的吴起被这野蛮公主吓到了。接着公叔痤向魏武侯提出了谏言,魏武侯觉得建议不错,便召吴起进宫,要把公主许给他。
吴起一听,吓得够呛。虽说自己杀了老婆后一直是个钻石王老五,能够攀上公主这个金枝玉叶当然很好,但是公主实在太野蛮了,自己好歹也是一员刀口舔血的大将,哪天被这个泼妇打了,自己还不能还手,这得多丢人啊!这婚不能结!
吴起斩钉截铁地拒绝了魏武侯的好意,本来君臣俩人就不对付,魏武侯彻底怒了,他把之前对吴起的不满全部宣泄了出来,当场咆哮了起来:
“吴起你这是几个意思啊!我把公主许给你,你都敢拒绝。你是嫌我们家小公主配不上你啊!”
吴起呆住了,没想到自己把国君惹怒了,他想向国君道歉时,魏武侯拂袖而去。只剩下吴起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
没过不久魏武侯下令撤除吴起一切职务,吴起已经觉察到魏武侯要拿自己开刀了,再不跑,自己迟早要被魏武侯赐死。
吴起跑路地点,只有周边的赵、韩、秦、齐、楚五国可供他选。
如果跑到了赵、韩两国,这两国和魏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搞不好自己被遣返回来。
如果跑去秦国,自己刚到秦国地界,肯定被当地老百姓活剐了。因为阴晋之战,作为核武器的吴起团灭了五十万秦军,以至于秦国无处不戴孝。
如果跑去齐国,齐国有鱼盐之利,本身就有钱,自己对他们来说没有价值。
那就去楚国吧!春秋末年,吴国发动柏举之战,三万吴军歼灭二十万楚军,一举攻克郢都。后来,吴国虽然被越国灭了,但是赵、魏、韩经常组团攻打楚国,抢夺土地,刚刚继任的魏武侯就抢走了大梁。现在的楚国就像处于半休克状态的病人,指不定哪天就断气了!
吴起心想,越是一个烂摊子,越能大有作为。于是他打起背包,准备跳槽。临走前,他望着偌大的西河郡,心中满是不舍,毕竟这里曾是自己战斗过的地方,自己的根已经深深扎在这里。可是自己若不走,迟早会被国君与奸臣整死。
曾经叱咤风云、杀人盈野的大将,在拥有最高权力的国君眼中,仍是一只蚍蜉。
吴起说了一句伤感的话:“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我走之后,西河郡迟早被秦国拿下,那时魏国将被极度削弱。)
公元前385年,吴起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魏国。数十年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举夺回西河郡。
此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悼王熊疑,他实在太难了,因为他接手的楚国是一个烂摊子。
如果把楚国比作一个公司的话,它是一个集体所有制公司。楚国王室姓芈、氏熊,虽然手底下大臣们不氏熊,但是都姓芈,属于和楚王有血缘关系的公族。楚国是整个公族所有的,楚王只是公族的带头大哥。
楚悼王虽然是带头大哥,可是下面老芈家人却都不听他的,甚至对楚悼王吆五喝六,因为这些人还有一个让楚王畏惧的身份——封君。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封君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这个玩意从战国开始出现,一直到秦汉时代。
春秋时,国君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大夫,大夫有了地、有了人就建立自己独立的小王国,如果大夫哪天看国君不爽,完全有能力干掉国君。到了战国时期,很多诸侯都明白分封制危害太大了。
于是诸侯搞起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大夫都变成只拿工资的中层干部。可是有的人业务能力太强了,有的人甚至还是国君的亲戚,国君只给点工资打发人家,太过意不去了。
很多国君想出了封君这个办法,对于亲戚功臣可以给土地,你可以在土地上经商、放高利贷、享受赋税收入,但是土地上的行政权、兵权绝对不能给你。相当于国君分给你了一套临街人气旺的商铺,你可以出租,也可以做买卖,不过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还得接受国家的管理。
很多诸侯国对封君管得很严,三晋、齐、秦等国很少有世袭的封君。可是楚国的封君几乎都是世袭的,有的封君辈分比楚悼王都大,楚悼王见了还得喊声叔。最要命的是,楚国封君的领地超级大,不亚于一个小诸侯国;而且楚国的封君不同于战国其他诸侯国,在领地里拥有绝对的司法权、行政权,可以鱼肉百姓,肆意妄为,俨然一个土皇帝。
楚悼王看到这些封君很头疼,国家大部分土地都被他们占了,想给功臣分封块土地都没有。虽然楚悼王手里有兵权,但是他没有解决这些土皇帝的方法。
楚悼王听说吴起投奔楚国,笑得要抽过去了。吴起可是当时的战神,威力就像战略级核武器一样,楚国有了吴起,那就好比有了核武器,谁还敢动我楚国试试。
搞军事是吴起的强项,他虽然没有搞过改革,但是在魏国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
战神吴起在楚国,即将搞起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面对远道而来的吴起,楚悼王立刻在朝堂上接见了他。
当吴起步入楚国朝堂时,所有大臣都以好奇的眼光看着吴起,他们想看看这位叱咤战国的战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楚悼王见到吴起后,就像遇见神医一样,直接就问吴起:
“请教先生,该如何治理楚国?”
吴起细想了一下,来郢都的一路上,他看到老百姓遭到封君的压迫,贫困不堪,甚至流离失所。当一个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尊严受到践踏,那么国家的基石必然受损。
“楚国的土地非常富足,不足的是人口,楚国封君的数量太多,而封君领地占有太多的百姓。如果让其发展下去,他们将上逼君王,下迫百姓,必然会造成国柄失衡的情况。这也是楚国国穷兵弱,在与魏国对抗中不堪一击的原因。”
在场大臣一片哗然,他们哪一个不是来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贵族,凡是官居高位的,哪一个不是封君。
楚国最大的封君阳城君站了出来,对着吴起怒吼道:“过去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会改变国家过去的传统!”
阳城君向原本已怒火中烧的朝堂又浇上了一大桶汽油,瞬间爆燃了。有的人按捺不住地要上前殴打吴起。
“王卒何在?”楚悼王怒喊道。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安静了,阳城君被吓得赶紧退了回去。大臣们之所以变得这么老实,是害怕楚悼王让王卒把自己的脑袋给砍了。王卒只听命于楚王,是楚王手里的精锐,更是楚王的撒手锏。春秋时,刚继位没多久的楚庄王遇到叛军向郢都入侵的危机时,朝堂上很多大臣主张逃跑迁都,结果上百位主张迁都的大臣全被楚庄王命令王卒当场斩杀。
“我任命吴起为令尹。”
楚悼王此言一出,下面的大臣们汗如雨下,他们知道自己后面的日子不好过了。
“吴起,你从魏国来,就按照你的经验对楚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谁要不从,你可以带领我的王卒进行弹压!”
吴起受宠若惊,要知道他是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楚国之前的令尹可都是由本国贵族担任。一心想恢复楚国昔日荣光的楚悼王,具有强烈的进取心,绝不允许别人破坏自己的意志。楚悼王对素未谋面的吴起给予充分信任,他希望吴起像神医一样,施行变法让楚国药到病除。然而,吴起在楚国变法的难度远超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就搞起了改革,把自己的地分给老百姓,设置郡县,奖励有功劳的人,国君可以将自己的权力一竿子插到基层。战国初期,李悝之所以能在魏国变法成功,不光是因为他有魏文侯与相国翟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魏国已经具备变法的良好基础。李悝变法就像一副强身健体的药,让原本健康的魏国变得更加强壮。
而吴起面对的楚国,满朝都是混吃等死的贵族,地方百姓都被封君管着,楚王难以插手。
面对一个得了重病的国家,唯有下一副猛药,才能让楚国起死回生。而吴起的变法恰巧就是一副猛药,由于药性猛,副作用强,毒死了封君们,可是疗效却很明显,让众多百姓脱离了封君的迫害,让楚国开始再次走向辉煌。
国家的财富就像一块蛋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其实是解决吃蛋糕的问题,研究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如何划分蛋糕,如何惩戒不遵守规则的人。
楚国可以说是全天下地皮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身已经是块巨型的蛋糕,不需要再做大了,加上吴起有王卒的武力支持,没人敢对他造次。所以楚国变法的核心就是如何划分蛋糕。
针对如何划分蛋糕,吴起简单粗暴地制定了三条措施。
第一条措施:“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余而绥其不足。”
这一条法令刚颁布,全国封君如同晴天霹雳,每个人哭天喊地,恨不得把吴起生吞活剥了。这一条法令就像两把铰刀直插封君的心脏,绞得他们如同炼狱般煎熬。
第一把铰刀是前半句,它的意思是降低封君的爵位,封君只能把爵位传到孙子辈,之后国家要收回他的爵位与领土。第二把铰刀是后半句,这个杀伤力最大。大致意思是楚国地皮很大,人口太少了。有的地方需要人去开荒,贵族那么多,不干活还浪费粮食,就去开荒吧。
任何一个封君都不可能接受这条法令,自己都是几百年的老贵族了,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你的领地以后不能传给子孙。不光如此,你们一家还得去开荒种地。这谁受得了啊。
就在封君哭天喊地的时候,第二条措施来了。
第二条措施:整顿吏治。
罢黜无能的官员,不准官员徇私舞弊走后门,禁止纵横家来楚国游说。
封君原本想着自己还能浑浑噩噩过一辈子,无非就是子孙没了爵位。没想到吴起又来这么一招,这要是干不好,自己的官也保不住!
这条中最有远见的是禁止纵横家来楚国游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说好听点算是诸子百家里的,说难听点就是一群大忽悠。后来的纵横家张仪来到楚国,把智商堪忧的楚怀王骗得血本无归,把楚国原本好好的一条腿忽悠瘸了。
第三条措施:整军经武。将爵位授给在战争中立下功劳的百姓,加强军队建设。
吴起变法的核心就是要把蛋糕从世卿世禄的贵族手中抢过来,多分给老百姓,并给他们提供上升的阶梯。
楚国在吴起变法下有了巨大起色,国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最惨的就是以封君为首的贵族,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自己的领地被剥夺,爵位被消除,甚至还要被发配边远地区开荒种田,万一遇到个猛兽,就算为楚国变法事业捐躯了。
可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吴起手里有兵,背后有楚悼王支持,如果自己不听话,马上就会被法办了。
楚悼王看着楚国在吴起疾风骤雨般的变法下再度富强,于是开始开疆扩土。吴起因此也干起了老本行,带领楚军大杀四方,让天下诸侯闻之色变。
吴起带兵向南征服了百越(今湖南省地区),为楚国扩大了战略纵深。
公元前383年,大脑短路的魏武王破坏了三晋同盟,与赵国连续打了三年,魏国始终把赵国压着打。
作为吴起的旧老板,魏武侯万万没想到吴起会率领楚军,趁魏军主力在北方与赵国交战之时,从南方攻打魏国,并吞并陈、蔡两国。吴起接着率军以凌厉的兵锋横扫中原,准备进入魏国腹地饮马黄河。
此时的魏武侯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他终于意识到顶尖人才流失对魏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与赵国正打在兴头上的魏武侯,不得不赶紧撤军回家救援,吴起对魏国的一切了如指掌,倘若回去晚了,老家就要被一锅端了,赵国也因此得救了。
吴起的“围魏救赵”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敌人攻打他的敌人,我方就可以趁机攻打敌人空虚的老家。
天下诸侯也看到,貌似无敌的魏国也是有软肋的。魏国处在四战之地,它从一个方向去攻打别国时,很容易被人偷袭。曾经那些被魏国欺负的诸侯,将“围魏救赵”这个万金油战术反复地用在对抗魏国上,魏国还就吃这一套,倒霉的魏国始终无法攥紧拳头与对手进行战略决战。
公元前381年,从中原得胜回朝的吴起,一进入郢都,城门就被关上。吴起的兵权立刻被收了回去,然后得到了一个噩耗,“楚王死了!”
见过无数死人的战神吴起,对于死讯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听闻楚悼王去世的消息,他的内心还是咯噔了一下,然后又变得平静。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悦,他猜是有人故意不让前线的他知道楚悼王去世的消息。
“出来混了这么多年,该还了!”
自己的荣辱都与君王捆绑在一起,支持自己的君王在,自己就是横扫中原、威风八面的令尹,反之则一无是处。楚悼王死了,被夺了兵权的吴起,在楚国毫无根基、无依无靠,又变回一只蚍蜉。
此时吴起想起了他的老同学——李悝。吴起很嫉妒李悝,李悝作为魏国变法的先驱,他有魏文侯支持,相国翟璜帮衬,一辈子顺风顺水,最让吴起羡慕的是,李悝在狂妄的魏武侯继位一年后就去世了。
吴起是楚国变法的先驱,他预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变成先烈了。吴起的一生如履薄冰,又要成为第一个为变法事业流血牺牲的人。
狼狈的吴起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亲兵走向王宫,尽管他知道那里隐藏着凶险,可能一去不复返,但他还是想与曾经给予自己无比信任和尊敬的楚悼王做最后的道别。
吴起步入王宫后,宫门立刻紧闭了起来。周围全是身着素服的封君,他们满怀仇恨地看着吴起,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他们原本被吴起发配到偏远山区,在那里除了开荒就是种地,曾经锦衣玉食的封君,为了生存拿起了锄头粪叉,甚至还可能会被豺狼当点心。
楚悼王死了,对于封君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吴起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死了。封君组了个还乡团,打着为楚悼王吊丧的名义赶回了郢都,目的就是要手刃吴起。
吴起没有理会曾被自己整惨的封君,他径直走向被装扮成灵堂的大殿,他看见楚悼王的遗体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吴起向楚悼王磕头行礼,做最后的告别。
此时,吴起发现了一丝蹊跷,楚国的权贵都在王宫内为楚王治丧,唯独少了一个重要人物——太子。
“太子去哪里了?楚王的丧事,不应由儿子主持吗?”吴起心中疑惑地问道。
可是楚国封君不会为吴起答疑解惑,他们怒喝道:“吴起,你把我们害得好苦!楚王已去世,太子又不在,没人能救得了你,今天你就拿命来吧!”
说完,封君拔出剑,或拿出弓,向吴起发出了攻击。吴起虽然有亲兵保护,可惜人太少了。
眼看亲兵抵挡不住,封君要杀过来了,吴起跑向了大殿上楚悼王的遗体旁,趴在楚悼王身上。封君朝吴起射箭,有的箭射在了楚悼王的遗体上。这还不解恨,有的封君直接拿剑砍吴起,躺在棺材里的楚悼王也不幸被砍。
趴在楚悼王身上的吴起,已然成了血人,流血过多的他,已经没了知觉。将死的吴起感觉自己马上要变成一只蚍蜉飞走了,将从这个纷乱的世界中彻底解脱了。
“诸位封君,吴起已经死了,可是仍不能抚平我们内心的创伤。把吴起的尸体拖到大殿外的广场上,我们分尸吧!”
整个大殿内的封君像一群恶魔一样,把吴起的尸体拖出殿外,用剑肆意劈砍。
当封君们在吴起的尸体上宣泄完仇恨,他们的身上沾满了吴起的鲜血,得意扬扬地回家去了。
封君在宫内来了一场分尸的狂欢,所有参与者全被宫内的守卫全程记录,而命令守卫记录的人正是消失不见的太子。
数日之后,太子继位,他就是楚肃王。
楚肃王完成继位大典后,所有封君都在等候新王封赏,他们以为自己杀了吴起,对新王来说是大功一件,每个人以企盼的眼神看着新王。
楚肃王看着满朝大臣都在,他大喊道:“王卒何在?”
在场的每个人都蒙了,新王继位本是件喜事,为什么要把国家暴力机器喊入殿内?只见黑压压的王卒进入大殿内,如同一道巨墙倾倒,压迫着在场的诸位大臣。
“按照楚国法律,凡是兵器碰到楚王尸体者,一律处死,夷灭三族!”
当场七十多人被拿下,这也意味着有七十多个家族将被一锅端了。
封君们在临死前,终于明白他们命中的克星不是吴起,而是楚肃王。楚肃王故意躲起来,借封君之手除掉了功高震主的吴起,同时也借着老爹的尸体把封君们集体消灭。
楚肃王的手段实在是高。
有人说,吴起死了,楚国变法失败了。这完全是胡扯。
吴起被人分尸,楚肃王至少替吴起报了仇;而商鞅被五马分尸,却是新任的秦王与贵族合伙干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个人的生死荣辱来衡量一个国家变法的成功与失败。
吴起用短短九年时间,就让楚国氪金了。四十多年后的楚威王时期,不断扩张的楚国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强国。彼时所有人都认为,统一天下的国家,很有可能是楚国。
战国时期,楚国也努力变法,虽然氪金了,但是扛不住开挂的秦国。秦国之所以能开挂就是因为它的变法是最彻底的。
变法是否彻底,要看人才是否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家高层,人才是国家富强的核心。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各国平民涌入秦国当高官,商鞅、张仪、范雎、李斯都是布衣相卿。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打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意思是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怎么能凭借血统的高贵来担任王侯将相呢?
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有平民出生的布衣相卿,早已打破了血统垄断高官的局面。陈胜、吴广竟然还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难道他俩不知道很多诸侯国都有布衣相卿吗?
可是事实证明,陈胜、吴广是高超的营销大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起义当地极具煽动性,无数百姓争相加入。
我们再来看下陈胜、吴广曾是哪国人,起义地点大泽乡曾属于哪个诸侯国,就可以知道这口号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哥俩在秦朝统一前是楚国人,大泽乡曾是楚国的地盘。这就说明王侯将相对于原来的楚国平民来说是一个奢侈品,王侯将相的位置一直被贵族垄断,布衣相卿在楚国就如同珍稀动物一样罕见。
彼时的陈胜、吴广,告诉所有人,只要跟着他俩干,就能混到王侯将相!于是老百姓一呼百应。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楚国虽然变法了,后来国力的确变得空前强大,但是变法相较于秦国并不彻底,不彻底的重要表现就是国家的权力核心仍被贵族霸占着,平民难有上升空间。
楚国贵族与平民始终存在着巨大隔阂,就拿秦末的农民起义来说,楚国旧地出现了两支重要的起义队伍,一支是以项羽为核心的原楚国贵族,另一支是以刘邦为核心的原楚国平民。这两支起义队伍虽然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偶尔会相互配合,但是心存芥蒂,始终玩不到一块儿去。后来楚汉战争就是以刘邦为首的楚国平民针对项羽为首的楚国贵族打的一场绝地反杀。
吴起像蚍蜉一样死了,他的一部兵书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吴子兵法》,由于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只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
如果说天下第一兵书是《孙子兵法》,那么第二兵书就是《吴子兵法》。《吴子兵法》是将兵、儒、法三家思想汇集在一起的兵书,明确地告诉世人,管理军队要以法治兵、以仁带兵。
《吴子兵法》就像一盘好吃的“地三鲜”,让尝过的人赞不绝口。所以先秦时,《吴子兵法》的发行量仅次于《孙子兵法》,是每个军事家必买的教科书。
吴起的兵法比《孙子兵法》更有浓烈的战国气息。战国时代,战争惨烈程度越来越高,此时的战争不光是军人之间的较量,更是国家实力的博弈。
看了《吴子兵法》,你会知道一个国家想要制霸天下,就要分三步走。
这三步分别是“氪金”、治军、指挥。
第一步“氪金”。
给国家“氪金”,《吴子兵法》第一篇“图国”就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这句话充满了浓浓的儒家味道。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一定要用文德来治理,文德包含了道、义、礼、仁四点。这几点也就是从儒家思想里直接搬运过来的。国家经过文德治理后,GDP上升了,有钱了,就可以建立规模庞大的军队了。
第二步治军。
有了规模庞大的军队后,就要进行科学化管理。不能军队上了战场像打群架一样,必须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听从将领的指挥。
《吴子兵法》的“治兵”篇里提出治军要“信赏明罚”,说直白点就是依法治军。吴起用刑罚与纪律来统一全军的思想和行动,根据将士的战功大小来给予相应的物质与名誉奖励。
但军队被锻造成具有钢铁一样意志的巨人时,还要有正确的指挥才能玩得转。否则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第三步指挥。
我们看足球世界杯时,比赛前教练会根据对手的踢球风格,制定不同的比赛计划。同样在战国时,有秦、齐、楚、赵、魏、韩、燕七个强国,作为其中一国将领时,与不同国交战,制定的作战策略也应不同。
《吴子兵法》在《料敌》篇里就记述了,七个诸侯国的强处与软肋,该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击败它。其中对秦国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因为秦国是吴起打了多年的老对手。
秦国地势险要、民风彪悍、赏罚分明,每个战士打仗时都会争先恐后,不足的是缺乏纪律。对付秦国的办法,可以在打仗时投放一些财宝去利诱秦军,秦军为了抢夺财宝,就会乱了阵型。到时候,可以对秦军进行反击。
《吴子兵法》也说道,在不同天时、不同地形、不同敌情下,如何制定策略。
最厉害的是,《吴子兵法》还涉及步兵、骑兵、战车混合编排作战的内容。《孙子兵法》写于春秋末年,由于孙子所处的吴国是现在的苏南地区,严重缺乏马匹,里面没有对骑兵的描述。
吴起虽然像蚍蜉一样死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阳城君是参与杀害吴起的众多凶手之一,他提前得知楚肃王要下手的消息,一路逃走了不知所踪。
楚肃王得知阳城君逃跑的消息后,立刻派大军收回阳城君的封地。然而将与楚王大军对抗的是一个威震战国时期的学派,说是一个学派还不如说是一个“宗教骑士团”,当时的儒家弟子遇到这个学派也要绕着走。
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它就是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