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全两册) > 十三 塑料兄弟情

十三 塑料兄弟情(1/1)

很多人都知道庞涓的故事,故事里庞涓一直陷害情同手足的同学孙膑。孙膑的名之所以是个“膑”字,是因为他被老同学庞涓害了,遭受膑刑(挖去膝盖),于是被人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到齐国,受到齐国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干掉了陷害自己的同学庞涓,报了大仇。

吃瓜群众在看这哥俩互撕的时候,却忽略了他俩的老师。传说他俩的老师是鬼谷子。

提到鬼谷子这个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玄乎。

古代文献里对鬼谷子的记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有的书里说鬼谷子从黄帝那会儿就活跃在世间,历经了夏、商、周三朝,还健健康康地活着;还有的说鬼谷子与墨子是同一时期的人;甚至有的讲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会儿,鬼谷子还健在。

无论哪个版本,都想表达的是鬼谷子是相当长寿,按照这个岁数,不是神仙,就是妖精。

鬼谷子不光岁数夸张,他还掌握多种技能。其中最厉害的两项,造指南车以及看相算命。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能活这么长,说明鬼谷子也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匠人。

最夸张的是对鬼谷子长相的记载,说他是露齿结喉,意思是嘴唇没有覆盖住牙齿,一副龅牙的样子,而且喉结过大。他的脑门上还长有四颗肉痣。

唯一能肯定的是,鬼谷子隐居在一个叫“鬼谷”的地方,至于“鬼谷”在哪里,谁也说不清。

鬼谷子之所以能担当一个“子”字,不是因为他那外星人的长相,而是他高深莫测的学问,他精通道家、兵法、谋略等,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高人。

后世人把鬼谷子的思想,编纂成了一本以他名字命名的《鬼谷子》一书,书与《厚黑学》并排放在一起,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只要读了《鬼谷子》,就能通晓人性,处理起人际事务就能游刃有余。

最厉害的是,鬼谷子是战国时的成功学之神,他教出的四个徒弟不是将军就是相国。这四位分别是庞涓、孙膑、张仪、苏秦,号称“鬼谷四友”。庞涓、孙膑是靠赫赫战功闻名世界,张仪、苏秦担任多个诸侯国的相国,他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格局。

鬼谷子活得那么长,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能预测未来,长得还像外星人,徒弟还那么厉害,因而他在历史上的人物设定,就像《星球大战》里的尤达大师一样,具有强大的超能力,还教导出一群能力非凡的“绝地武士”。

学生在老师眼前总会老老实实,可是到了复杂的社会,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庞涓与孙膑曾是鬼谷子的学生,俩人一起学习的时候,就跟亲兄弟一样。在鬼谷子那里的学业结束后,庞涓就要去找工作了,他想来想去,选择了魏国。而孙膑留在鬼谷子身边,继续深造。

就此俩人走上不同的命运之路,同班同学不同命。

庞涓选择的魏国已没有了魏文侯当年天下英豪慕名而来的包容开放,但在魏惠王的治理下,依然是天下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选择魏国,应该没错。

庞涓凭借鬼谷子颁发的毕业证,被当作重点人才引进,给官、给房、给钱。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连续帮助魏国打赢了数次战争,从而平步青云,被魏惠王拜为将军,统管魏国所有武装力量。

就在庞涓处在人生巅峰的时候,他开始了居安思危。庞涓所思的危并不是自己如何低调处世做人,而是惧怕有人来抢他的荣华富贵。

这世间能让庞涓惧怕的,那一定是才能比他还强的人。一位是他的老师鬼谷子,鬼谷子跟外星人一样,很少在世间露面,所以不会对他造成威胁。另一位就是他的同学孙膑。

当初庞涓离开师傅,去社会寻找荣华富贵时,孙膑并没有与庞涓一起。孙膑有自己的志向,他要继续深造。

打个比方,庞涓急于奔向社会找工作,他就像一个本科生。庞涓也不傻,知道老师鬼谷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孙膑在自己工作的这几年,估计已经是读到博士了。博士也有毕业的一天,万一哪天孙膑也看上魏国,来到魏国找工作。自己这个本科学历还怎么与博士学历抗衡呢?

更可怕的是,孙膑的祖上正是大名鼎鼎的孙武,孙武还有一个让所有军人顶礼膜拜的尊称——孙子,他的《孙子兵法》可是天下第一兵书。孙膑从基因里,就会带兵打仗,再加上鬼谷子传授的谋略,可以说天下无敌!

越往后想,庞涓就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怎么办?

不如把孙膑骗到魏国,加害他,让他哪儿也去不了,我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于是庞涓写了入职邀请书给孙膑,希望他到魏国来,兄弟俩一起开创宏图大业。

孙膑一直待在鬼谷子身边,该学的都学了,该出山了,毕竟自己是个凡人,也得食人间烟火,不能和外星人师父比。

孙膑满怀着希望,怀揣着入职邀请书来到了魏国,投靠自己的老同学。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孙膑还是那个孙膑,可是庞涓,已不是那个庞涓了。

庞涓热情地招呼了孙膑,给他好吃好喝的,并许诺过段时间就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孙膑对庞涓万分感激,心想还是老同学好啊!

让孙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没有等来高官厚禄,却等来了一场灾祸。

突然有一天,一群士兵闯了进来,把孙膑绑走押入大牢,还没有等孙膑反应过来,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膑刑”来了。“膑刑”是把两条腿上的膝盖骨给挖掉,让人无法行走。

伴随着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孙膑的膝盖骨被挖了下来。

不光身体落下重度残疾,庞涓还要从心理上去击垮孙膑。孙膑脸上被刺了字,让他感到莫大的羞辱,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知道他曾是一个犯人。无法走动、脸上刺字的孙膑,当得知是庞涓在陷害自己后,内心先是错愕,接着是无比地愤怒。

“庞涓,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这样对我?”遭受过重刑的孙膑,每天都想当面质问庞涓。

作为魏国将军,庞涓想给孙膑安插个罪名,实在太容易了。心理变态的他,要的就是孙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受了重刑的孙膑流落街头,在垃圾堆里找吃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过去情比金坚的兄弟情,在荣华富贵面前,脆弱得就像一支塑料花一样。

纸毕竟包不住火,鬼谷子的学生惨遭迫害的事还是传了出去。第一个有反应的是来访的齐国大使。

齐国曾作为春秋的四大国之一,齐桓公在位时,号令天下诸侯,尊王攘夷,显赫一时。到了战国时,齐国老板换人了,从吕氏换成了田氏。经过这一折腾,齐国变成二流国家,隔三岔五被魏国攻打。

此时的齐国比任何时期都渴望人才,哪怕是别国不要的人才,都愿意回收再利用。

突然有一天,到魏国访问的齐国大使听说鬼谷子的学生孙膑在魏国遭到政治迫害,很是心痛。

“哎呀妈呀!那可是鬼谷子的学生,祖上还是兵圣孙子。这样一个大宝贝扔在街头,真是暴殄天物啊!得赶紧派人把他从街上捡回来。”

于是齐国大使派人在街头到处找,没有膝盖、脸上刺字的人,终于把孙膑从垃圾堆里捡了出来。

孙膑被齐国人带回驻地,把身体洗干净了,也给他换了一身衣服,孙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顿饱饭。接着齐国大使与孙膑聊了起来,交谈之间,大使惊为天人。

不管外交事务完成与否,齐国大使要做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赶紧回齐国,不能让魏国人知道孙膑被齐国营救走了。就这样孙膑被齐国大使“打包装箱”,偷运出境了。

装在箱子里的孙膑,细细回想,感觉到世间险恶,初入社会的他,就被迫上了一堂惨烈的社会实践课。魏国的日子,永远是他的梦魇。孙膑的课后反思,就是必须在战场上打败庞涓与魏国,否则自己难以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

随着几声“哐哐哐”敲木板的声音,装孙膑的箱子被撬开了。

孙膑明白,此时的他已经到了齐国境内。他用力支撑起身子坐起,看着眼前的原野,他明白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呼吸,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庞涓,你等着。我要利用齐国的资源,找你复仇!”

齐国当时在位的国君是齐威王,叫田因齐。讲到这里,很多人对齐威王没有印象,可是,齐威王和老爹齐桓公田午(不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吕小白)、儿子齐宣王田辟疆,他们仨一直霸占着语文课本,从小学到中学,无论课本如何改版,都有祖孙三人的身影。

我们上中学时曾背过一篇课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的齐王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的老爹齐桓公田午正是《扁鹊见蔡桓公》一文里的蔡桓公,他是中国古代医患纠纷第一人,成为讳疾忌医而病死的典型案例。扁鹊是当时神医,发现齐桓公有绝症的早期症状,如果不进行早期治疗,就会发展成晚期。扁鹊多次谏言,都遭到齐桓公不屑地嘲讽。扁鹊害怕齐桓公病重后,自己治不好,承担医疗纠纷的风险,毕竟那可不是普通病人医闹,国君医闹,医生是要被砍头的,于是跑路了。之后不久,齐桓公病死了。

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是小学语文《滥竽充数》里的国君。

言归正传,齐威王刚继位时,很不着调,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沉迷于女色,在他身上只能看见人作为动物的最原始需求。然而正是这位齐威王让齐国在战国时代再次崛起,一脚把魏国从天下第一的宝座上踹了下来。

齐威王在位期间,有三位重要人物,分别是淳于髡(kūn)、邹忌、田忌,而孙膑一直是田忌的副手。

就在齐威王混吃等死的时候,淳于髡前来谏言,而这人的身份是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名震古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桓公田午创办的,不管你是什么学派,哪个国家的人,只要有学问,就可以在稷下学宫开班讲学,并享受国家高级人才待遇。由于稷下学宫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什么学派都有,以至于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天下的学术中心。

在当时唯一能媲美稷下学宫的,只有古希腊的雅典学派。而雅典学派完全是纯民办,老师的收入不稳定。

淳于髡作为当时的著名教授,他实在看不惯齐威王的德行,准备来个死谏。

于是淳于髡来到宫内,他要求见齐威王。齐威王也不避讳他,直接让他入殿。

只见齐威王正和美女寻欢作乐,淳于髡说道:“国君,我最近听说一个怪异的景象!”

一听是奇闻逸事,齐威王来了兴趣:“你说来听听。”

“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大王的庭院内,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齐威王虽然怠政,可好歹也是受过基础教育的,这段子明显是淳于髡照搬楚庄王的故事。齐威王明白淳于髡的用意后,然后用楚庄王的原话回答道: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重新振作了自己。当朝理政的时候,他才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个烂摊子。由于自己之前太贪玩了,百官也开始打酱油,因而齐国政坛出现了“百官慌乱”的局面。

齐威王派亲近的人下基层做调研,经过调查反馈,知道了哪些官员是勤勤恳恳为国为民的,哪些官员是消极怠工、中饱私囊的。

于是齐威王把全国重要官员召集在一起,开了齐国官吏廉政工作会议。

会上,齐威王表示:“我要继承老爹齐桓公田午的事业,像黄帝那样统一天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统领诸侯,同时还要奖惩一批官员。即墨的大夫在吗?”

“我在!”即墨的大夫回答道。

“我派人去即墨调查你的工作,大片荒地得到开发,老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公文,我封你一万户食邑。”

即墨大夫立马磕头谢恩。

“阿城的大夫在吗?”

“我在!”阿城的大夫回答道。

“我派人去阿城调查你的工作,田地荒芜,百姓贫苦。你还对我身边的人行贿。来人啊,把他拖出去,扔到鼎里,用水煮了!”

只见阿城大夫又喊又哭,屎尿拉了一裤子,被人拖出殿外。一口烧得通红的大鼎里面全是沸水,阿城大夫当场被扔了进去。

惨叫声响彻宫内,没多久,撕心裂肺的叫声听不见了,只听见开水沸腾的声音。齐威王给所有官员做了一道菜——“水煮阿城大夫”。

在场的所有官员,被齐威王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廉政教育课。他们被彻底震慑了,每个人都被这一恐怖画面留下了心理阴影。这次是水煮,鬼知道下次是油炸还是清蒸。官员们生怕自己也被齐威王做成一道菜,回去个个努力工作。

齐威王想有一番作为,可是身边缺少一个可以能帮自己的副手。魏文侯身边有李悝,楚悼王身边有吴起,秦孝公身边有商鞅。齐国虽然有稷下学宫,学者如云,这些人当知识分子可以,当官员真不行。

就在齐威王为副手着急上火的时候,一个叫邹忌的人前来求见,这是邹忌开始齐国变法运动的开端。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而且长得很帅,尤其善于弹琴,对音乐颇有造诣,按现在来说,也算上是音乐学院的教授级别。

有一次齐威王正在弹琴,邹忌推门进来了,开始免费给齐威王指导弹琴。有趣的是,邹忌并非要提升齐威王弹琴技艺,而是用弹琴来解释变法的奥义。

邹忌:“国君,您琴弹得真好呀!”

齐威王:“先生觉得哪里谈得好呢?”

邹忌:“大弦弹得缓慢且温和,象征着国君。小弦弹得高亢明快,象征着相国。手指有时勾弦用力,有时舒缓,象征着政令。整个曲子弹得很和谐,高低音配合美妙,象征着四时。”

齐威王越听越起劲,邹忌就开始引入变法的话题。从这天起,邹忌成为齐威王的左膀右臂,三个月后,邹忌正式拜相。

邹忌是一个圆滑的人,他与齐威王交流政务的时候,往往不会直奔主题,而是通过国君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这样不仅不让人反感,还能点悟国君,让他自己明白该如何去做。邹忌的谈话方式要比商鞅强多了,商鞅初见秦孝公,就把他讲睡着了。

邹忌担任相国后,想让全民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就让老百姓献言献策。

为了能让齐威王广开言路,邹忌编了一个段子讲给齐威王听,这就是语文课本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段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邹忌早上起来洗漱穿衣,被镜中自己的美貌所吸引,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然而邹忌并不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他要比美。

当时齐国首都临淄有一个号称齐国第一美男的徐公,徐公走到哪里都自带流量,周边都有吃瓜群众围观,堪比现在的小鲜肉明星。

邹忌问他老婆:“我和徐公比,谁更漂亮?”

“当然是你最漂亮啦!”老婆哄邹忌道。

邹忌不相信老婆的话,于是又问小妾相同的问题。

“那还用问,当然是你最漂亮啦!”小妾眼睛眨都不眨地讲道。可是邹忌还是半信半疑。

有一天,有位求邹忌办事的客人来到府中,邹忌问他相同的问题。

“当然是你最漂亮啦!”客人敷衍道。

直到有一天,徐公到邹忌府上来做客。目睹了徐公盛世容颜,邹忌才知道自己被这三个人忽悠了。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思考起来:老婆认为我美,是爱我;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把这个段子讲给了齐威王听。并接着说,齐国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国君身边的姬妾与近臣没有一个不爱国君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国君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国君的。由此看来,国君被蒙蔽得很厉害。

齐威王听完后,笑着说:“你说得很好,全国百姓都可以献言献策,批评国君的错误。”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齐国邹忌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邹忌变法讲的是开放包容,有什么事情国君、大臣、百姓可以一起参与。商鞅变法讲的是专制,老百姓就干好自己的农活,上战场多砍些人头,不允许议论国家政策,否则大刑伺候。

一个是开明君主管理国家,另一个是专制君主管理国家。可惜最后是搞专制的秦国统一了天下,如果是学术活跃、百姓自由的齐国统一天下,那么古代中国也许会是另外一幅景象。

齐国在邹忌的变法下开始走向富强,紧接着就是要开疆拓土了。而一心想要复仇的孙膑此刻却在田忌家里。

孙膑到了齐国后,被大使送到了田忌家中。淳于髡是学者,邹忌是相国,而齐国将军则是田忌。

田忌与齐国国君是亲戚,在国内地位极其显赫。战国时,达官贵人喜欢收留有才华的人给自己当门客,孙膑就被田忌当作神仙一样供养了起来。孙膑也投桃报李,把心交给了田忌,两人从此成为让魏国惊悚的黄金搭档。

当时齐国流行赛马,王公贵族都喜欢用赛马来赌钱。有一次齐桓公与大臣田忌赛马,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小学语文课文《田忌赛马》。

有必要澄清的是,这里的“赛马”不是人骑着马比赛,而是人驾着驷马战车比赛。《史记》里“孙子吴起列传”明确写了孙膑是如何选马的,“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里面的“驷”指的是“驷马战车”。

很多人以为《田忌赛马》只是一篇小学课文,其实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那么《田忌赛马》还会等着你,到时候它呈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篇课文,而是一个复杂的数学运算,因为《田忌赛马》还归属于“博弈论”的范畴。

我们就来简单讲讲,这则故事里比赛双方是如何博弈的。

这场赛马规则采用三局两胜制,输的人要支付千金,比赛双方会根据马的速度分成上、中、下三等。

齐威王是国家领导人,他的马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田忌虽然是齐国的大人物,但是他的马要比齐王的差一些。

比赛的时候,第一局国君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第二局国君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第三局国君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

这是多么实在的比赛啊!双方都那么实诚,没有耍心眼。

就这样,连续比了三场,田忌的马全部败北,他乖乖支付了千金。不服输的田忌打算再比第二场。

周边围观比赛的达官贵人开始纷纷下注,全都押国君赢。

陪在田忌身边的孙膑看出了门道,他向田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要想赢国君,很简单,调换一下马车的出场顺序,反正国君只认识人,不认识马。调换后的比赛顺序,第一局国君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第二局国君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第三局国君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

第二场比赛,田忌虽然输了一局,但是赢了两局,田忌把之前输的全部赢了回来,在场押国君赢的人输个精光。

蒙在鼓里的齐威王感到纳闷,自己的马是全国最好的,怎么会输给田忌呢?

其实齐威王一直处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他对田忌临时调换马车出场顺序的情况一无所知,田忌反而占据主动。这在博弈论里被称为“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如果齐威王知道其中奥妙的话,他也不会输掉比赛。

好奇的齐威王询问田忌是如何让比赛翻盘的?

于是,田忌把孙膑引荐给了齐威王,并隆重介绍他是鬼谷子的学生,更是孙子的后人,领兵打仗的技术那是杠杠的。

齐威王见到面前出现这么一个旷世奇才,立马停止手中的赌博娱乐活动,带上孙膑前往王宫,开始面试。

齐威王装出虚心请教的样子,向孙膑一连抛出数个问题,孙膑都能圆满解答。

齐威王:“两军旗鼓相当,双方都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谁都不愿意率先攻击,应该怎么办呢?”

孙膑:“先派少量的侦察兵,做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思想准备,侦查敌军部署与实力,找出敌人薄弱环节。”

齐威王:“我强敌弱,这仗该怎么打?”

孙膑想了一下,说道:“可以采用诱敌之计,故意让本方军队散乱,让敌人轻敌。放松警惕的敌人主动来找我们决战。”

齐威王:“敌强我弱,那如何应对呢?

孙膑:“该采用退避战术,避开敌人的兵锋,不要硬碰硬。做好后卫掩护工作,让自己军队能安全撤离。后退时,手持长兵器的士兵在前,手持短兵器的士兵在后,弓箭手随时应对前来追击的敌人。”

齐威王:“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时,我方该怎么办?”

孙膑:“要迷惑敌人,让他们兵力分散。然后我军要抓住战机,给敌人狠狠一击。如果敌人没有分散,我军要耐心等待战机,不要盲目出击!”

接着齐威王根据战场的不同情况,连续提出了十多个问题,孙膑都能对答如流。

齐威王觉得孙膑实在太厉害了,立马拜他为军师,这职位相当于军队的总参谋长。

孙膑与齐威王的谈话被记载在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威王问”一篇中。

先秦那会儿,稍微有点名气的人,不著书立说,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名人相互见面聊起来,自己没有啥代表作,也别在学术圈混了。孙膑作为孙子的后代,军事才能异常发达,不写本兵书,他老祖宗孙子都不答应。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在忙着相互厮杀抢地盘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去管理图书出版业,于是,孙膑写的《孙膑兵法》绝版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把《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混为一谈,为此经常有学术界人士相互争论。

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挖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西汉墓。这个墓之所以轰动,并不是因为挖出了什么奇珍异宝,而是挖出来很多竹简。这些竹简跨越了两千年,带着它们尘封已久的前世记忆来到了我们面前。众多竹简里,就有两本书,一本是《孙子兵法》,另一本是《孙膑兵法》。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彻底证明了《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是两部兵书,使得《孙膑兵法》得以重见天日。

孙子与孙膑相距一百多年,可是两者的军事思想却是一脉相承,具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孙膑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战争的频率与强度远超孙武所处的春秋时代。

孙子认为战争这玩意太凶险,能不打尽量不打,要“慎战”。

孙膑所处的时代,今天你不打他,明天他就来打你,国与国都处在零和博弈之中,战争是哪个诸侯国都躲避不了的事,因而就要做好充足的“备战”准备。军队时刻处在备战状态中,这就像佩剑一样,剑虽然早晚都佩在身上,不一定使用,但是危急时刻,可以用来防身。

更重要的是,孙膑经过长期探索,发现战争也是有规律的,他称之为“兵道”。只要掌握了“兵道”就可以在战争中无往而不胜。

组成“兵道”的四个元素分别是“阵、势、变、权”。

“阵”,在《孙膑兵法》里有“八阵篇”与“十阵篇”,孙膑会根据不同的交战地势,选择不同的阵法。在平地上交战,可以多用战车;在地势险阻的地方,可以多用骑兵;在地势狭窄的地方,要多用弓弩手。无论深处哪里,都必须抢占有利地形,然后再布阵。

“势”指的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打仗要有突然性,作战行动要迅猛有力,一往无前。

“变”讲的是,将领要搞军事欺骗,让敌人搞不清楚你的真实意图。

“权”是指要引诱敌人,让他跟着你的思路走。

更重要的是,孙膑第一个提出了骑兵的重要性。从春秋末年开始,由于弩的出现,让战车从陆战之王变成战场上的辅助兵种,大步兵军阵登上历史舞台。魏国的魏武卒,就是战国早期步兵军阵的巅峰之作。

数以万人的步兵组成的军阵,就像恐怖的压路机,能顷刻粉碎面前的任何敌人。可是古今中外的步兵方阵都有一个通病,人多了移动速度就慢了。大家想象一下,几万号人的步兵,必须排着整齐的队形,踏着整齐的步伐,如果来个快跑,直接就变成了大型踩踏事故现场。然而,快速机动的骑兵便可以弥补这一重大缺陷。

骑兵去冲击大步兵方阵,那是一冲一个死,但可以保护自己步兵的两翼,或者包抄敌人的两翼,甚至深入敌人腹地,进行破坏行动。这些对于骑兵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孙膑说了,骑兵可以扰乱敌人,追击败军,偷袭敌人的粮道,深入敌后制造破坏等等。

从此骑兵紧随着步兵军阵,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孙膑被齐威王拜为军师后,针对魏国强大的魏武卒,建立了具有齐国特色的特种兵——齐技击。

就在孙膑在齐国军事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时,三晋又开始内讧了。

长征演义(上)我的邻居是种田文女主跑得了?装清冷主神要抓我强制爱别人戏谑他听劝,三年练成断崖剑假如奥特曼不一定战胜黑暗喂!我只是个跑龙套的开局闪光宝贝龙,家兄嬴政直心疼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