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 >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1/1)

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上的岛国英国因为地处美洲和欧洲大陆之间,所以发展得很快,出现了很多资产阶级新贵族(靠经营工商业致富的贵族)。但国王查理一世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还想维持落后的封建统治,疯狂搜刮资产阶级的钱财,激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由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限制国王的权力,但国王对议会根本不屑一顾,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1640年10月,议会突然逮捕了国王查理一世的两个亲信斯特拉夫伯爵和罗德大主教,并判处他们死刑。查理一世得知后,大发雷霆。第二天,查理一世带着卫队冲进议会,对议会首领说:“我以国王的身份命令你们立即释放斯特拉夫伯爵和罗德大主教!”“这根本不可能!”议会首领的态度也很强硬,很多议员围了上来,向国王提出抗议。查理一世见势不妙,赶紧逃出了议会。

1640年11月,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人的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通过新的征税法案。议员们不但没有通过法案,反而趁机提出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要求得到了广大工商业者、市民和农民的支持。查理一世恼羞成怒,亲自率领卫队闯进议会准备逮捕反对最激烈的5名议员。但这5名议员早已听到了风声,躲了起来,查理一世扑了个空。第二天,查理一世下令全城搜捕,但国王的卫队遭到了人民的阻拦,伦敦周围农村的农民也纷纷进城,表示拥护议会,连伦敦市长也反对逮捕这5名议员,查理一世在伦敦陷入了孤立。

几天以后,查理一世逃出了伦敦,来到了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准备纠集忠于自己的军队,讨伐议会。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率领军队在诺丁汉升起了军旗,正式宣布讨伐议会。

消息传到伦敦后,议会慌忙组织军队抵抗。当时英格兰北部和西部的封建贵族拥护国王,参加了国王军。而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包括伦敦在内的英格兰东南部,很多资产阶级新贵族、市民和农民都表示拥护议会。内战开始后,由于国王军训练有素,临时拼凑起来的议会军接连战败,国王军一直打到到离伦敦很近的牛津。伦敦城内的议员们乱成一团,有的主张坚决抵抗,有的主张逃跑,有的主张和国王议和。这时议会军统帅克伦威尔挺身而出,强烈谴责逃跑和议和的人,主张同国王军决战,早已没有主意的议员们只好表示同意。

克伦威尔是一个新贵族的儿子。内战爆发后,他招募了60名农民组成了骑兵,加入了议会军同国王军作战。由于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建战功,人数也不断增加,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议会军广大官兵的拥护,克伦威尔也成了议会军的统帅。

1644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约克城西郊的马斯顿草原,国王军和议会军展开了决战。国王军有1.1万名步兵和7000名骑兵,议会军有2万名步兵和7000名骑兵。国王军的统帅鲁波特望着黑压压的议会军,问侍从:“克伦威尔也来了吗?”侍从说:“是的,他来了。”鲁波特听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克伦威尔能征善战,再加上议会军人数比国王军多,这场仗很难取胜。正当他准备去吃晚饭的时候,议会军分三路,呐喊着向国王军发起了冲锋,这是鲁波特始料不及的,他慌忙部署军队迎战。在他的指挥下,国王军打退了议会军的左翼。就在这时,克伦威尔率领着精锐骑兵向鲁波特杀来。鲁波特吓得掉转马头,狼狈逃走了。国王军顿时大乱,议会军趁机发起总攻,国王军大败。第二年夏天,议会军抓住了查理一世。但他很快逃了出来,又发动第二次内战,结果又被打败,再次成为俘虏。

1649年1月30日,伦敦法庭宣布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宣布对他处以死刑。一身黑衣的查理一世早已没有的昔日趾高气扬的模样,他脸色苍白,目光呆滞,浑身颤抖。刽子手举起手中锋利的斧头向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查理一世的头颅滚落到地上,沾满了泥水,人民发出一阵欢呼。此后,英国成立了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成功。

克伦威尔死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为护国主。但他软弱无能,既没有他父亲的威望,也缺乏治国的才能,克伦威尔手下的高级军官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到一年,理查·克伦威尔就被迫辞去护国主的职位。这些高级军官们争权夺势,谁也不服谁,搞得国家乌烟瘴气,一片混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把流亡在法国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回英国。

多次复辟失败的查理二世接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为了能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他表示赦免所有参加过革命的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在革命期间获得土地的人的产权,甚至宣称如果他当上国王后,政府将由国王、上院和下院联合组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高兴,1660年5月26日,查理二世被迎回伦敦,重登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但不久,查理二世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开始了反攻倒算,大肆迫害革命者,英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1661年1月31日的早晨,伦敦的薄雾还没有散去,一辆华丽的马车在一群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伦敦近郊的墓地。马车停住后,一位侍卫走到马车前,毕恭毕敬地说:“陛下,墓地到了。”查理二世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他的坟墓在哪里?”查理二世问。

“在那里。”侍卫朝远处一指。

“来人啊!给我砸了他的墓碑,挖出他的尸体!”查理二世望着那块墓碑,眼里冒出怒火,歇斯底里地喊道。

一群侍卫拿着铁锹、铁锤一拥而上,很快就将那块刻有“护国主——克伦威尔”的墓碑砸了个稀巴烂。他们抡起铁锹,又挖出了克伦威尔的棺材。侍卫们拿着斧头,将棺材劈开,取出了已经腐烂的克伦威尔的尸体。同时被砸墓碑和开棺的还有克伦威尔的女婿——爱尔兰总督爱尔顿和很多革命者。

威廉在英国西海岸登陆,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

查理二世将这些革命者的尸体施以绞刑,吊在绞刑架上。但这还不能解查理二世的心头之恨,他又下令将这些尸体的头砍下来,悬挂在当年审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宫的竿子上示众。对那些曾经参与审判查理一世的法官们都以“弑君”罪处死,已经死了的也要从坟墓里挖出来砍头。

在查理二世流亡法国期间,他得到了法国的大力支持。为了感激法国,查理二世将英国在欧洲大陆唯一的一个贸易点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这使英国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立足点。英国人民极为不满,认为这是“丢掉了挂在腰带上的一把钥匙”。法国政府因此更加起劲地支持查理二世,给了他大量的贷款。有了法国的撑腰,查理二世的底气更足了。他在英国倒行逆施,解散议会,取消城市的自治权,将人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权力全部剥夺。

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即位。詹姆斯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一上台就宣布天主教为国教。这就意味着革命时那些靠没收天主教会势力的土地而致富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被迫退还这些土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这项政策同时也引起英国国教徒的不满,他们认为天主教定为国教后,他们的地位、领地、税收以及一切福利都将丧失。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反抗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他们不敢发动群众起义去推翻詹姆斯二世,而是想换一个国王。选谁当国王呢?他们选择了在荷兰执政的威廉二世。为什么选择他呢?一是因为他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二是因为他信仰新教。

威廉二世接到英国人的信后,非常高兴,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威廉二世带领1万步兵和4000骑兵,乘坐600艘战船在英国西南部德文郡的托尔贝港登陆。威廉二世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带领下,率军向伦敦挺进,一路上势如破竹。詹姆斯二世的军队虽然多,但都贪生怕死,不敢与威廉二世的军队交战。很多军官都投降了威廉二世,甚至包括英军总司令约翰·丘吉尔,就连詹姆斯二世的小女儿和她的丈夫也投奔了威廉二世。众叛亲离的詹姆斯二世逃到了法国,威廉二世当上了英国国王。英国人把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叫作“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的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海外扩张和贸易成效显著。当时荷兰拥有商船1.6万艘,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4。荷兰人垄断了世界贸易,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荷兰商人的足迹,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不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为掠夺资本,统治者迫切需要海外扩张,扩大海上贸易。海上霸主荷兰就成为英国的最大威胁和障碍,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

1649年,克伦威尔政府加快海军建设,建造安装60~80门炮的巨型战舰,并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禁止荷兰参与英国贸易,严重打击了荷兰利益。1652年5月,双方舰队发生冲突。7月8日,英国舰队司令布桑克下令封锁多佛尔海峡,切断荷兰在海上与外界的联系。

荷兰对英国的行为极为愤怒,采用强大军舰护送商船强行突围。8月26日,荷兰商船在海军将领赖特率领的军舰掩护下驶往英吉利海峡。40余艘英国舰进行阻击,赖特命军舰分进合击,利用数量优势重创英军,顺利通过英吉利海峡。封锁失利后,英军增加封锁兵力。1653年2月,荷兰统帅特普罗率领80余艘战舰护送商船回国,行至波特兰海城,遭到70余艘英国战舰的袭击。双方势均力敌,展开对攻。一时间,海面上水花四溅,硝烟弥漫。激烈的海战一直持续了三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普罗虽然突破了封锁,但制海权被英国海军夺走,对荷兰的封锁更为严密。

依靠殖民与海上贸易发展起来的荷兰,受到英国的严密封锁,经济开始陷入瘫痪,这促使荷兰一定要与英国决一死战。1653年6月,特普罗率领104艘荷兰舰船试图打破英国封锁,布莱克组织115艘英舰应敌。战斗一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混战,巨型的英舰虽在体型上优于敌人,但船体小而灵活的荷兰军舰在空隙中穿梭,也没让英军占太多的便宜。时间一长,装有较先进火炮,且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对手的英国军舰慢慢占了上风。天黑时,英国舰队的援军赶到,损失惨重的荷兰舰队被迫退到佛兰德浅海。英军舰船因体积巨大,吃水较深而无法追击。这次海战的胜利,使英国对荷兰的封锁更加猖狂。不甘心失败的荷兰又调集舰队,在特普罗的指挥下大举反扑英国舰队。8月10日,激战开始,英国舰队充分发挥先进火炮的威力,与荷兰军舰进行周旋。特普罗在激战中中弹身亡,荷兰军舰乱作一团。英军抓住时机进行痛击,荷兰军队伤亡惨重。1654年4月,荷兰被迫与英国缔结和约,同意支付巨额赔款,承认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

取得制海权的英国开始对外殖民扩张,1664年,英国攻占了荷兰在北美和西非的殖民地。1665年2月,意欲复仇的荷兰向英国宣战。荷兰海军上将赖特率军很快夺回西非被英军占领的殖民地。但6月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又被英国约克公爵击败。此时,法国、丹麦等国对英国的迅速扩张极为害怕,于是与荷兰结成反英同盟,提供各种支援。1666年6月11日,赖特再次组织84艘战舰,装备较先进的大炮4600门和2.2万大军,向敌人反扑。在敦刻尔克海与蒙克和鲁珀特率领的英国舰队遭遇,双方展开对攻战。赖特凭借数量的优势包围了英军。英军四面受敌,伤亡和损失很大。荷兰乘胜追击,沿泰晤士河而上,攻打英国首都伦敦。1667年6月,赖特乘黑夜利用涨潮之机冲入泰晤士河,炮轰伦敦,严密封锁泰晤士河口。英国人惊慌失措,被迫与荷兰和谈,在海上贸易权方面做出了让步。

1672年,为了各自利益,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荷兰人打开水坝,迫使法军撤兵,英国海军也被击败。随后两年里,英、法不能协调一致,英军陷入孤立。长期的战争使英、荷双方国力大减,无力再战,1674年2月双方签订和约,恢复了战前状态。

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实力削弱,“海上马车夫”由英国取而代之,英国成了海上霸主。这次战争,也使人们认识到海军的战略价值。

1642年圣诞节,牛顿降生于英格兰北部乌尔索普村的一户农家。父亲在牛顿还没出生时就去世了,母亲为了生存,改嫁给邻村的牧师巴顿,牛顿被留给了年迈的外祖母。不幸的童年使牛顿形成了沉默寡言、腼腆和孤僻的性格。但牛顿爱好思考,喜欢动手做木匠活,这无疑为以后从事实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12岁时,牛顿来到离家不远的格兰山镇上的金格斯中学,寄宿在克拉克的药店楼上。他用木箱和玻璃瓶做成水钟,控制时间,每天黎明时水钟按时滴水到他的脸上,把他叫醒。

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能赡养家庭,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14岁时的牛顿充满理想,不停地思考各种问题,他在自家的石墙上刻了太阳钟,争分夺秒地学习。有一次,他在暴风雨中跑来跑去测验风力,浇得浑身湿透。他的母亲怕他真的疯了,只好放弃了让他成为农民的念头,叫他继续读书。

随着年岁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试验。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他分门别类地记读书心得,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试验。1661年,牛顿经过数年的勤奋学习,终于考入剑桥大学,并获“减费生”资格。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一位叫巴罗的学者发现牛顿是个人才,举荐他为研究生,把牛顿引向了自然科学的王国。1665年1月,牛顿完成大学学业,在巴顿的推荐下,继续留在学校做研究。但刚过半年,伦敦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死病,剑桥全校暂时停课,牛顿回到了故乡。1665~1666年,牛顿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加以运用,很快就研究出了二项式定理,制定出微积分,用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并确定了每种颜色光的折射率,他还继承了笛卡儿把地上的力学应用于天体现象的想法来探索行星椭圆轨道问题,试图把苹果落地与月亮绕地联系起来。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在巴罗教授指导下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669年,巴罗教授推荐他担任“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26岁的牛顿担任此职一直到53岁。1672年,他被接纳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划时代的著作问世,该书以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一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振子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涨潮落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以后的200多年中,再也没有人补充任何本质上的东西,直到20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出现,才使力学的范畴扩大。

牛顿虽然在年轻时就成了享誉欧洲的大科学家,但在生活上并不富裕,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1696年,他的一位同学蒙格特担任英国财政大臣,任命牛顿为造币局的副局长。牛顿经过两三年努力,很快解决了英国的币制混乱问题,并在1699年升任造币局局长。此后他的生活有所改善,年薪2000英镑,是在剑桥当教授时的10倍。

1727年3月,84岁的牛顿出席了皇家学会例会后,这位一生不知疲倦的科学家突然发病,于3月20日拂晓前与世长辞。他的临终遗言是:“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块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面前。”

牛顿的骨灰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历代君主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牛顿是第一位以科学家身份安葬在此的人。

为什么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呢?那是因为成年后的路易十四,无论言行起居还是穿着服饰,都极其优雅而庄严。他好大喜功,喜欢人们叫他“大皇帝”(Grand Monarch)。他选择太阳为他本人特殊的标识,是因为太阳是天体中最明亮的。人们目睹路易十四高高坐在镀金的宝座上,光辉四射,又怎能不俯首帖耳,顶礼膜拜?

说到路易十四,还不由让人想起法国的香水,法国香水工业之所以那么发达,路易十四功不可没。

法国人原先不洗澡,就是国王也不例外。他们宁愿一天换几套衣服,也不愿意用香皂洗澡,因为他们认为多洗澡不好,认为香皂有毒。由此可想而知他们身上的味儿该有多难闻,路易十三就曾被称为“臭王”。到了路易十四时,他为了不让别人闻到自己身上的臭味,就大量地使用香水,还用混合了葡萄酒的水洗手和漱口,再用洒了香水的干布擦。在香水这方面,他很讲究,让人每天都配制出一种他喜欢的香水来。不仅自己用,他还命令他的臣民不擦香水就不许出入公共场合,还要不时地更换香水。就这样,法国的香水工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这个故事只不过是路易十四的一个逸闻趣事,和他的一生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由于父亲早逝,路易十四在5岁时就继承了王位。当时表面上由太后安娜执政,但实权却掌握在首相马扎然手中。年幼的路易十四曾经历了由法院贵族和资产阶级领导的反抗政府的“投石党运动”,跟随朝廷逃离巴黎,并遭到追捕。这个事件对他亲政后加强王权、削弱高等法院的权力和实行钳制贵族的政策有深刻的影响。

1661年马扎然死后,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他事事躬亲,称自己为从事“国王的职业”。刚一上台,他就判处不可一世的财政总监福凯终身监禁,然后打击高等法院的权威,又把一切介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权力机构撇在一边,通过种种措施,空前加强了中央专制王权。在他亲政的55年(1661~1715年)中,法国一度称霸欧洲,这一时期后来被伏尔泰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在国内经济领域,路易十四推行科尔伯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力修建基础设施,降低税率,奖励工业生产,积极从事对外贸易,造就了法国经济的繁荣。路易十四拥有一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人数最多、最强大的常备军,1672年,陆军人数达到12万,1690年超过30万,几乎相当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人数的总和。依靠这支军队,他打败了法国的传统敌人德意志和西班牙,与诸多的欧洲国家结成同盟关系,使法国处于优势地位,以至于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限制这个年轻国王的行动。当时似乎只有荷兰这个贸易强国可与法国匹敌,但它却由法国王室的支系支配着。在思想文化领域,他大力推行“君权神授”思想,宣称“朕即国家”,树立起无上的权威,在宫廷里被称为“太阳王”。同时,他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给予资助,先后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兴建了华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在他统治时期,古典主义的戏剧、美学、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大放异彩,出现了像法国喜剧创始人莫里哀、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寓言作家拉·封丹、建筑艺术家克洛德·贝洛等等一大批艺术大师。

但是,路易十四的强权统治也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他在55年中打了32年仗,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和豪华无度的宫廷开支,使法国的人力和财力日趋枯竭,在他统治的后期,法国相继爆发了规模巨大的起义。1715年,曾称雄一时的路易十四在人民群众的一片怨声中死去。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之一,他为俄国夺得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他的改革使贫穷落后的俄国走上近代化强国之路。

俄罗斯人普遍把胡须这种“上帝赐予的饰物”当作自豪的标志,有一把宽阔密实而且完整的大胡子被认为是威严和端庄的表征。可是,为了改变社会风气,彼得决定先从俄罗斯人的胡须开刀。他宣布剪胡子是全体居民的义务,并亲自动手剪掉了一些高级军官的胡须。但改革在民间却遇到很大阻力,于是,彼得设立了“胡须税”:留须权可以花钱购买,富商留胡须要付很大一笔钱,即每年100卢布;领主和官员每年要付60卢布;其他居民要付30卢布;农民每次进出城要付1戈比。有一种专门制造的金属小牌,作为缴纳胡须税的收条。留胡子的人把小牌挂在脖子上,它的正面画着短鬓和胡须的标记,同时写着“须税付讫”的字样。

这是彼得大帝改革中的一个插曲。

彼得出生于1672年,10岁时,彼得被拥立为“第二沙皇”,与同父异母的哥哥伊凡共享皇位。彼得年幼,伊凡愚钝,异母姐姐索菲娅公主掌管朝政。彼得只得随母亲隐居到莫斯科的郊区,在那里和小伙伴们玩军事游戏,建立起两个童子军团,这两个军团后来成为他执政后近卫军的中坚力量。小彼得经常和外国侨民来往,向他们学习数学、航海等知识,受到了西欧文化的影响。1689年,彼得同贵族之女叶多夫金·洛普辛娜结婚,1696年又提出离婚,并把妻子送进了修道院。1712年,彼得同女奴叶卡捷琳娜结婚,后者在彼得死后,成为俄国的第一个女皇。

1689年,彼得夺取政权,他把国事交给母亲和舅舅等亲信管理,自己仍然操练童子军团,一直到1694年母亲去世后,他才开始亲政。彼得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1695年,他亲政不久就率3万大军进攻顿河河口的亚速,但由于没有海军而失败。第二年春天,不甘失败的彼得指挥一支仓促建立的舰队再围亚速,土耳其被迫投降。虽然占领了亚速,却暴露了俄国在军事上的落后。于是他在1697年派遣一个使团前往欧洲考察,学习航海、造船和外语。彼得自己也化名加入使团,他沿途参观工场、码头、大学,拜访过大科学家牛顿,还曾在荷兰的造船厂当学徒。第二年夏天,彼得担心国内发生叛乱而回国。1700年,彼得发动对瑞典的突然袭击,但由于俄国的落后,在纳尔瓦大战中被瑞典打得大败。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彼得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欧化政策,使俄国迅速成为欧洲强国。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发展工业,为俄国的强盛奠定了工业基础。他积极建造基础设施,建设通商口岸,发展国内贸易,并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奖励输出,限制输入。军事方面,他建立了一支由步、骑、炮、工组成的20万人的正规陆军和一支由48艘战舰、大批快艇和近3万名水兵组成的海军舰队。文化教育方面,他建立了众多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并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学习,规定贵族子弟必须接受教育,必须学会算术和一门外语。此外,他还建立了俄国的第一个印刷所、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剧院,创建了第一份全俄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又于1724年开始筹建俄罗斯科学院。政治上,他把宗教权控制在国家和自己手中,改革了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改革改变了俄国生产力水平低,工商业和文化不发达的局面,为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改革的同时,彼得发动了连绵不断的战争,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拓展了俄国的领土,他在具有战略意义的涅瓦河口修建了彼得堡要塞,建造起木屋城堡,并在1713年把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彼得堡。1714年,俄军占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721年,瑞典被迫与俄国签订和约,把波罗的海的里加湾、芬兰湾及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割让给俄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彼得把彼得堡由几个小村庄变成了拥有7万人的大城市。1721年10月,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参政院授予他“大帝”和“祖国之父”的称号,俄国国号也改为俄罗斯帝国。

1725年1月28日,彼得大帝在彼得堡去世,享年53岁。

18世纪中后期,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一些欧洲封建专制国家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和顺应时代的发展,他们利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希望“开明专制”的观点,高喊“开明”的口号,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自己装扮成“开明”君主。于是“开明专制”便成了当时欧洲大陆各封建国家的特征。

奥地利大公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六世没有儿子,他担心自己死后王位旁落,就制定了一个新的王位继承法——国本诏书。诏书规定,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女儿也可以继承王位。为了防止自己死后邻国和诸侯反对自己的女儿,查理六世慷慨地给了邻国君主和国内诸侯很多好处,以换取他们的支持。邻国的君主和国内诸侯都纷纷表示赞成查理六世的“国本诏书”。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他的大女儿、23岁的特蕾西娅即位,成了奥地利大公和匈牙利的女王。

特蕾西娅1717年生于维也纳,天资聪颖,受过良好系统的宫廷教育,学习过世界史、宗教史,能流利地讲德、法、意、捷克和拉丁语。1736年,特蕾西娅同洛林公爵弗兰茨·斯特凡结婚。

特蕾西娅一登基,邻国和国内的诸侯就推翻了以前的承诺,公开反对她继承皇位,并发兵攻打奥地利,阴谋夺取奥地利的领土。174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联合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等国组成反奥联盟,拒绝承认特蕾西娅的合法继承权,并派兵侵入奥地利最富庶、工业最发达的西里西亚省,史称“奥地利王位战争”。面对严峻的形势,特蕾西娅决心捍卫自己的王位和帝国的统一。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缓解了奥地利的国内矛盾,使奥地利一致对外。随即又积极活动,取得了英国和俄国的支持,并得到了英国大量的经济援助,终于渡过了危机。1745年,她的王位继承权得到了德意志大多数诸侯的承认,她的丈夫弗兰茨也被推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帝只允许男子继承),但她仍大权独揽。

1748年,奥地利与交战国签订《亚琛和约》。和约承认了特蕾西娅的王位继承权,但规定奥地利必须把大部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把一部分意大利领土割让给西班牙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奥地利的政治和军事弊端,使特蕾西娅认识到:“国家的弊端,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王朝结构造成的结果。”在一大批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大臣的辅佐下,特蕾西娅宣布实行“开明专制”,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以振兴国家,巩固统治。

为了对付强大的法国和普鲁士,特蕾西娅首先进行军事改革,创办了“玛丽亚·特蕾西娅陆军大学”,规定以后军官必须经过正式训练才能任职,军官升职不以出身而以学历和战功为标准。她改革征兵方式和军事训练方法,将军队由10万人扩充到27万人,奥地利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在政治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特蕾西娅组成国务院,建立了管理内政和财政的机构,剥夺了邦议会和贵族领主的权力。

经济上,她下令统一货币,并发行纸币,减轻农民服劳役的时间,取消贵族和僧侣不纳税的特权。她还鼓励工商业者创立工厂,并设立奖金奖励新发明和新企业。为了改变技术落后的状况,特蕾西娅允许外国技术人员迁居奥地利。同时,公费派遣技师到国外深造,并禁止熟练工人外流。

1780年,特蕾西娅去世,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承王位(他在1765年父亲去世后就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他采取了激进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农奴制,严格限制天主教的势力。但他的措施触犯了贵族的利益,也激化了民族矛盾。1790年,约瑟夫二世去世,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里沉睡着一位国王,他心地纯洁,但却目睹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归于失败。”

特蕾西娅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奥地利近代化的开端。

普鲁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小诸侯国,本来并不强大,但国王威廉一世励精图治,扩充军备,逐渐成为欧洲的一个军事强国。威廉一世自称“士兵国王”,认为一个国王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他加重赋税,扩充军队,强迫农民当兵,把普鲁士军队从4万人增加到9万人,还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北方战争。

但令威廉一世头疼的是他的儿子腓特烈,他不喜欢军事而喜欢音乐。腓特烈从小就受到法国文化的熏陶,一心想当个音乐家和哲学家。他不仅能熟练地吹奏横笛,自己作曲,还写了很多优美的诗。威廉一世非常生气,认为他学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因此腓特烈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和好朋友准备逃到英国去,结果半路被拦截了。威廉一世把他关了起来,后来腓特烈终于屈服,表示愿意学习军事,这才获得了自由。

1740年,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即位,被称为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即位后,不再沉溺于文学艺术,而是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他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平时穿的衣服也是普通的士兵服,仅仅在参加庆典时才穿上一件外袍。腓特烈生活简朴,他的官员的薪俸也很少,他要求官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严惩贪污。在当时,欧洲各国贪污腐败成风,只有普鲁士官员清廉。

为了增强国力,腓特烈二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大力发展经济,他组织人员改造河流,排干沼泽,给农民提供牲畜和种子,发放贷款。在矿产丰富的西里西亚地区建立矿场,在柏林建了很多工厂。

普鲁士的崛起是和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分不开的。腓特烈二世把军队建设看得 高于一切,他将原来9万人的军队扩充到20多万,把国家4/5的收入都用于军费开支。普鲁士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腓特烈二世率领他的军队四处征战,夺取了大片土地。1740年,他刚即位就加入了法国组织的反奥同盟,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经过两次战争,普鲁士占领了奥地利最富庶、工业最发达的西里西亚,摘取了“奥地利王冠上的明珠”,获得了3.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国土面积增加了1/3,实力大增。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期间,普鲁士联合英国,同法国、奥地利、俄国作战,虽然首都柏林一度被俄国占领,但后来却反败为胜,巩固了自己的领土,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之一。1772年,腓特烈二世又勾结奥地利和俄国瓜分波兰,夺取了3.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法国一位高级官员惊叹说:“别的国家都是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的名将,他毕生从事战略战术方面的研究,创造了多种战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线形战术”,当时欧洲军队使用的火枪一次只能发射一发子弹,发射第一颗子弹后,要退出弹壳装第二颗子弹,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腓特烈二世将士兵排列成三排,第一排士兵卧倒,第二排士兵单腿跪下,第三排士兵站立。当第一排的士兵射击时,第二、第三排的士兵装子弹。第二、第三排的士兵发射时第一排的士兵装子弹,如此反复循环,可以不停射击,杀伤力很大。靠着这种战术,腓特烈二世打了很多胜仗。

但在与俄国作战时,他的这种战术却遭到了失败。原来俄国骑兵的速度很快,像一阵风似的就冲到了普鲁士军队的阵地,普鲁士士兵根本就来不及装子弹,因此遭到了惨败。

腓特烈二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得出了战争的关键在于速度。他又设计了一种新的战术,首先用大炮猛轰敌人的阵地,然后再派骑兵冲锋,最后步兵上前巩固成果。这种炮兵、骑兵和步兵相结合的战术成为近代战争史上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去世,他被尊为“大帝”。在他临死前,神父布道说:“人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腓特烈二世挣扎着坐起来,大喊:“我不要赤条条地去,我要穿上我的军装!”后来拿破仑来到他的墓前,对手下的将军说:“如果他还活着,我们根本就来不了柏林。”

18世纪前期,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和制海权而矛盾重重;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争夺萨克森、波兰等地区和德意志诸侯国的霸主地位,斗争日益激烈;俄罗斯先后战败瑞典和土耳其,成为欧洲强国,但普鲁士的强大成为俄进一步南下扩张的严重障碍;瑞典想从普鲁士手中夺取波美拉尼亚。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积极展开外交,寻求同盟,欧洲逐渐形成以英、普为首和以法、奥、俄为首的两大同盟集团,战争不可避免。

1756年7月,法奥俄同盟反普呼声高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为防止反普势力联合,决定采取主动进攻,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他把军队分成4路,用3路大军防守和牵制俄国,他亲率第4路大军于1756年8月28日对萨克森发动突然攻击,一举攻占了德累斯顿,封锁了皮尔那,迫使萨克森投降。前来支援的奥军被普军在罗布西兹击溃,普军乘胜进攻布拉格。

普军入侵萨克森,法、俄等国极为震怒。于是,法奥俄联盟决定出动50万大军围攻普军。面对联军的大举围攻,腓特烈并不害怕,他频频调动军队,抗击各路敌军。

11月5日,普军和联军在罗斯巴赫附近相遇。联军统帅索拜斯凭借兵力优势,想迂回侧翼突击,力求速战。腓特烈识破敌方意图后,立即命令部队移师贾纳斯山上。索拜斯误以为普军在全面撤退,下令全面追击。联军的整个队形杂乱无序,盲目进攻,预备队也冲到前面,侧翼完全暴露出来,给普军的进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负责监视的4000名普军骑兵在联军攻近时,如尖楔一般插入敌人的正面和右翼。贾纳斯山上的普军炮兵同时向联军发出猛烈的火力,撕开了联军的整个队形。在普军的攻击下,联军溃败,损失8000余人,普军仅伤亡500余人。

贾纳斯山大战结束后,腓特烈并没有宿营过冬,而是采取突袭策略,连连打击联军。12月4日,联军在鲁腾占领了一个较好的防御性阵地,沿着阵地,联军排列阵形长达8千米,兵力是普军的3倍。5日凌晨,对地形极为熟悉的腓特烈发现敌人阵地过长的弱点,于是派小股骑兵佯攻联军的右翼,把优势兵力隐蔽起来,以防止暴露作战意图。受到攻击的右翼联军误认为是普主力军,遂从预备队和左翼调兵支援,左翼兵力薄弱。腓特烈立即命主力军由4支纵队变为2支纵队,采用斜切战斗队形向敌人左翼发起突然袭击。局部人数占优的普军使联军阵形大乱,不久便溃不成军,普军骑兵趁势猛冲敌人阵地。双方激战至夜幕降临,联军全部崩溃,其中奥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随后的时间里,普军和联军互有胜负。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胜利返回首都柏林。

1759年8月12日,俄奥两军联合在普鲁士腹地库勒尔斯多夫与普军展开会战。仅有2.6万人的普军仍采用主动出击策略,向拥有7万余人的俄奥联军阵地发起长达3个小时的猛烈炮轰,随后以斜切队形发起进攻,顺利夺取了米尔山阵地,向联军中央阵地发起冲击。联军被迫顽强防守,猛烈的炮火阻击住普军精锐骑兵的进攻。接着,联军展开猛烈的反攻。已精疲力竭的普军抵挡不住敌人的冲击,纷纷逃离战场。

这次战役成为七年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普军元气大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战争随后又拖了4年之久,双方各有胜负。同时,英、法的海上战争也十分激烈,各国之间争战不休,欧洲陷入一片混战之中。1762年,英国人背弃了普鲁士,率先与法国单独缔结停战协议,使普鲁士陷入孤立。交战各国这时都已筋疲力尽,无心再战,遂相继签订停战协议,一场规模浩大、席卷欧洲的战争宣告结束。

七年战争使英国真正成为海上霸主;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在欧洲强国地位;普鲁士的特殊地位在德意志得以巩固,欧洲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叶卡捷琳娜二世本名叫索菲娅·奥古斯塔,是德意志一个小公爵的女儿。幼年时,索菲娅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经常给孟德斯鸠写信。这种书信往来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她当女皇后仍是这样。1744年,15岁的索菲娅随母亲来到俄国,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里克塞耶芙娜,并在第二年同后来的沙皇彼得三世结婚。

叶卡捷琳娜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与丈夫彼得的关系又不好,因此常感到孤独寂寞。她把时间用在读书和了解俄国上,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她也处心积虑地积蓄力量,取得了俄国贵族和军队的支持。1762年,叶卡捷琳娜在近卫军军官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囚禁了继位仅半年时间的丈夫彼得三世,三天后又将其杀害,自己登上了俄国沙皇的宝座。

叶卡捷琳娜即位后的国内形势很不稳定,反对她篡位的贵族大有人在,但她采取了一系列维护贵族特权、加强贵族专政、巩固农奴制度的措施,稳定了自己的政权基础。她把俄罗斯的农奴制度推广到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并规定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买卖。她还把大量国有农民连同土地赠送给贵族,这样到18世纪初,全国人口的49%已变成农奴,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也是俄国农奴制高速发展时期。

同时,她改革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关,建立起高度集中的专制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使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彼得一世后再次获得了迅速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她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的政治主张,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思想家交往密切,在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扬了自己的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由于她的卓越才能和成就,她成为继彼得一世后第二个被俄国贵族授予“大帝”称号的沙皇。

巩固政权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彼得大帝的衣钵,开始大举对外扩张。她在1768~1774年和1781~1791年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取了亚速海及黑海沿岸地区,兼并克里米亚汗国,并取得黑海至地中海的航行权。她还3次参加瓜分波兰,为俄国取得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到18世纪末,俄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仍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可是由于辽阔的幅员与强大的军力,它却已跻身于欧洲列强之列了。

连续多年的对外战争,消耗了俄罗斯帝国大量的财力物力,而这些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纵容下,贵族们穷凶极恶地压榨农民,终于在1773年酿成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利用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弱点,用了两年多时间就镇压了这次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无疑是俄国历史上最野心勃勃的皇帝之一。她在48岁时有了第一个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意思是希望孙子学习古代的亚历山大大帝,使俄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50岁时有了第二个孙子,取名康斯坦丁,希望他成为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她甚至说:“要是我能活到两百岁,整个欧洲都是俄国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晚年还念念不忘建立俄国的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一个包括6个都城(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维也纳、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的俄罗斯帝国,而且要侵入波斯、中国和印度。可是她的野心未能实现,1796年11月6日,她因为中风去世,享年67岁。

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在《给波兰母亲》一诗中写道:“虽然一切民族、国家、教派都彼此相爱/虽然全世界都在高唱着和平/但你的孩子却只有殉难的死亡/只有不能获得光荣的战争。”这首诗反映了多灾多难的波兰人民在外国占领者的铁蹄下的悲惨命运和痛苦呻吟。

波兰人祖先是来赫人,属于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居住在维斯瓦河与奥得河一带。公元9世纪时,波兰建国,成立了皮亚斯特王朝。公元966年,波兰人接受了基督教。1320年,斡凯塔克一统波兰地区,加冕为波兰国王。1386年,立陶宛与波兰合并,成为一个欧洲大国,定都华沙。1683年,土耳其大军围攻维也纳,波兰国王索比斯基亲自率领波兰骑兵救援,与奥地利军队联合,大败土耳其人,拯救了整个欧洲。

但到了17世纪中叶,波兰开始衰落。国内农奴制盛行,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波兰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没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波兰实行的是“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议会选举产生,外国人也有资格参选),这导致波兰王位频繁更迭,很多外国人当上了波兰国王,在1572~1795年中的11位国王里竟有7名外国人!另外,波兰议会的“自由否决权”制度(议会决议只要有一人反对就不能通过)使波兰无法进行有效统治,很多会议根本达不成任何决议。混乱中的波兰日益衰落,成为强邻侵略的目标。

波兰西临普鲁士,南临奥地利,东面与沙皇俄国接壤。这一时期的三国国力蒸蒸日上,对土地和财富有着强烈的渴望,衰弱的波兰自然成为他们掠夺的对象。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联合起来,先后3次瓜分波兰。

第一次是在1772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把波兰视为沙俄通向西欧路上的障碍,总想除之而后快。普鲁士、奥地利两国也对波兰虎视眈眈。1763年10月,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去世,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强迫波兰议会选举亲俄大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新国王,以方便控制波兰。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波兰爱国贵族掀起爱国革新运动,并于次年2月发动了反俄起义。沙俄趁机出兵,镇压了起义,大力扶植亲俄派贵族,普、奥也同时出兵入侵波兰。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沙俄首都圣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根据条约,沙俄得到了第聂伯河中游和西德维纳河以东的地区,普鲁士得到了西普鲁士省(但泽除外),奥地利得到了加里西亚地区(克拉科夫除外)。波兰丧失了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

面对严峻的形势,部分爱国贵族主张进行改革,制定新宪法,废除“自由否决权”。这损害了很多亲俄大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于是他们向沙俄求援,沙俄和普鲁士随即派兵侵入波兰,扼杀了这次改革。1793年,俄、普再次瓜分波兰。沙俄得到了德涅斯特河上游以北、西德维纳河中游以南和第聂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普鲁士得到了但泽和波兹南等城市在内的土地。奥地利因正在和法国作战,所以没有参加。

在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1794年,在波兰民族英雄塔代乌士·科希秋什科和扬·基林斯基等人的领导下,克拉科夫地区的波兰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点燃了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把大火。起义军推翻了懦弱无能的国王,建立起临时政府。但随后俄普联军进攻波兰,镇压起义。起义军宁死不屈,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激战中,科希秋什科不幸坠马被俘,身负重伤的扬·基林斯基被起义者埋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中,但也被敌人搜出,押解到圣彼得堡。其他的起义军被流放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遭受非人的折磨。

在镇压波兰起义后,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签订协定,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将波兰瓜分完毕。在瓜分波兰过程中,沙俄占领的土地最多,达46万平方千米,占原波兰领土的62%,普鲁士占领了14万平方千米,占原波兰领土的20%,奥地利占领了12万平方千米,占原波兰领土的18%。波兰从此在欧洲版图上消失了100多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复国。

俄国随着势力的增强,对外扩张的野心越来越大。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虽然使俄国取得了黑海的控制权,但进一步南下的野心并没就此而止。1777年4月,俄军又攻克了克里木,占领了整个库班地区,随后又向格鲁吉亚挺进。奥斯曼土耳其面对咄咄逼人的俄国也不甘示弱,强烈要求俄国归还其土地,并声明格鲁吉亚是土耳其的属地,还对进出海峡的俄国商船进行严格检查和限制。俄国并不理会,积极进行外交活动,准备对土耳其发动战争,土耳其也与瑞典结盟做好应战准备。

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土耳其舰队企图在金布恩登陆,攻击俄军。1787年9月2日,土耳其舰队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海域的俄国两艘巡逻舰发起袭击,俄舰队立即向敌人反击,在要塞炮兵积极配合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10月12日,5000名土耳其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从金布恩强行登陆,准备攻占要塞。守城的苏沃洛夫是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率领防守军奋勇拼杀,击退敌人的进攻,并乘胜追击,几乎全歼敌人,给土耳其一记重创,打乱了土耳其的作战部署。

1788年1月,按照和约,俄国盟国奥地利宣布对土开战。6月,波将金指挥俄主力部队分水陆两路围攻战略要地奥恰科夫。7月14日,双方舰队在费多尼亚岛遭遇,展开激战。俄军抢占上风,痛击敌舰,陆上继续对奥恰科夫进行围困。12月17日俄军发起总攻,激战数小时,奥恰科夫被攻克。俄军围攻奥恰科夫之时,瑞典对俄宣战,准备从波罗的海进攻圣彼得堡,遭到俄舰队的阻击,虽未分胜负,但登陆计划被打乱。瑞典国王只好率3.6万人从陆上进攻彼得堡,但队内芬兰籍官兵拒绝越境作战,瑞典计划再次破产,只好带兵回国。

1789年7月,俄、奥两军会师。8月1日,在福克沙尼遭到土骑兵的袭击。土骑兵依托森林的掩护,与联军周旋。苏沃洛夫一面从正面牵制敌人,一面指挥联军向森林的两侧迂回,直扑敌人阵营。经过10小时的激战,消灭敌人1500余人。奥地利军队驻守福克沙尼,9月,土耳其主力反扑而至,福克沙尼告急。18日,苏沃洛夫率领7000余人隐蔽行军,与奥地利军会合,于21日夜偷渡雷姆纳河。次日凌晨向土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雷姆尼克会战开始。土军虽然经过12小时的顽强抵抗,但最终放弃阵地溃退,土耳其的整个计划被打乱。俄军趁势一举攻克了宾杰拉,阿克尔曼城不战而降,俄军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

1790年,瑞典企图进攻圣彼得堡的计划破灭,双方海战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便与俄签订和约。9月,奥地利也因种种原因单独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和约。俄土双方都失去盟军后,战争也进入关键阶段。

10月中旬,俄陆军向伊兹梅尔挺进。伊兹梅尔位于多瑙河左岸,防御工事坚固,它控制着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胁俄军的侧翼和后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12月,苏沃洛夫指挥陆军3.1万余人开始了对伊兹梅尔的围攻。土耳其守兵有3.5万人,大炮265门,再加上坚固的防御,俄军连续强攻两次,都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击退。苏沃洛夫对伊兹梅尔周围地形及敌人的防守情况进行详细侦察。18日,苏沃洛夫给土耳其首领发一封劝降信,意欲从思想上动摇敌人,但遭到拒绝。于是他兵分三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南面防御较为薄弱,他把2/3的兵力和3/4的火炮集中在南路。22日凌晨,俄军在黑暗和浓雾的掩护下开始排兵布阵,三路大军同时发起猛攻。守城土军主动出击,向俄军猛烈开火,但土军的被动局面始终未扭转。8时许,城池被攻破,土耳其士兵顽强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土耳其士兵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俄军也付出1万人的惨重代价。

主力尽失的土耳其在随后的战斗中屡战屡败,被迫于1792年1月与俄签订《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沙俄兼并克里木,也放弃了格鲁吉亚。

俄土战争实现了沙俄称雄黑海的野心,从而为其进一步向巴尔干、地中海和中亚方向的侵略扩张创造了有利形势。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文学家。伏尔泰的真名是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1694年,伏尔泰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法院公证人,母亲在他7岁时去世。10岁时,伏尔泰进入了耶稣会主办的大路易中学读书,12岁时已会作诗,并爱读反对宗教、宣扬自由的书。1711年8月,中学毕业后,迫于父亲的压力,伏尔泰又学了两年法律。但他却爱好文学,时常作诗,出入于豪贵门第。从1714年初开始,伏尔泰开始做见习律师。从这时起,伏尔泰开始写时政讽刺诗。

1717年5月17日,伏尔泰因一首涉及摄政王并预言“法国将要死亡”的诗歌《幼主》,遭到逮捕并被关进了巴士底狱。他在狱中完成了悲剧《俄狄浦斯》,出狱后,他用“伏尔泰”的笔名出版了这部悲剧,剧本在巴黎上演,大受欢迎,伏尔泰由此一举成名。1721年,他完成了史诗《亨利亚特》。这部史诗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却没有得到官方的出版许可。

1725年,伏尔泰侨居英国,在那里研究了哲学家洛克和科学家牛顿的作品,完成了两部历史著作《论法兰西内战》和《查理十二史》。著名的悲剧《布鲁图斯》也是在这时完成的,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1729年下半年,伏尔泰完成了另一部史诗《奥尔良少女》,重新塑造了法兰西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形象。

1734年伏尔泰回到法国后,在里昂出版了不朽的世界名著《英国通讯》(又名《哲学通讯》)。这部著作以书信体裁介绍英国的政治、哲学、科学和宗教等情况,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法国的教派斗争,宣传唯物论思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法院将这本书判为禁书,全部焚毁,而伏尔泰也被迫隐居。

在避居期间,伏尔泰又匿名发表了《论形而上学》、《牛顿哲学的基础》等著作,同样猛烈地攻击封建制度和教会的统治。后来,他得到法国宫廷的重用,1745年被路易十五任命为编纂法兰西王国历史的史官,次年又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但他因触犯了权贵大臣,不久被迫离开巴黎。

1750年6月,伏尔泰离开巴黎到普鲁士,成为无忧宫的宠客。1751年,他完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1752年,他与普鲁士国王在思想观点上发生冲突,两人关系破裂。伏尔泰于1753年离开了普鲁士。从此,他决心再也不同任何君主来往。1754年,他前往瑞士。

1755年,他在瑞士边境的佛尔纳购置了一座城堡,并在这里度过了后半生。定居佛尔纳后,伏尔泰积极投身于启蒙运动,继续宣传自己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统治者和教会的罪恶,评论法国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当时启蒙的代表人物如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等人,都公认伏尔泰是他们的老师,对他推崇备至。在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的文学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各种体例几乎无所不包。在剧本方面,他最著称的有悲剧《欧第柏》、《布鲁杜斯》、《伊兰纳》等和喜剧《放荡的儿子》、《一个苏格兰女人》等;在诗篇方面,他最著称的有史诗《亨利亚特》、《奥尔良的少女》等;在方面最著称的有《老实人》、《天真汉》等。他才思敏捷、妙语连珠、文笔锋利、词句精炼,善于以机智的讽刺打击敌人,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嬉笑怒骂的哲言。

1755年11月,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两次地震在思想家中引起了混乱。伏尔泰写了两首哲理诗,《咏里斯本的灾难》和《咏自然法则》,遭到卢梭的批评。1758年7月,《瑞士报》刊登文章攻击伏尔泰,称他即使不是无神论者,也是被自然神的兴趣冲昏头脑的疯子。12月,伏尔泰在同一刊物上发表了《斥一篇匿名文章》,公开向宗教势力挑战。1759年,伏尔泰完成《老实人》一书,给了天主教会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期间,伏尔泰完成了他一生中最激进的论著——《哲学辞典》和《有四十金币的人》。这标志着他思想的转变和成熟。伏尔泰的活动动摇了专制制度、天主教会的威信以及整个封建制度的全部体系,他的威信越来越高。

1772年,老年伏尔泰又投入到保卫人权、消灭败类的战斗中。他用真名发表了《关于康普小姐诉论的哲学思考》,要求恢复“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的权利。1775年,伏尔泰写了《理性史赞》,概述了近代历史,他乐观地预言开明的理性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

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回到巴黎,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巴黎剧院上演了他的新作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在舞台上抬出他的大理石半身像,还为石像举行了加桂冠的仪式。同年5月30日,伏尔泰因病逝世。

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近两年书。12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了五六年的印刷工人。他利用工作之便,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借来,通宵达旦地,第二天清晨归还。14岁起,他开始练习写作。1721年,他开始经常给《新英格兰》报投稿,得到好评。

富兰克林半身塑像

1723年,富兰克林离开了波士顿,先后在费城和伦敦的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回到费城后,他已经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在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亲自撰写文章,内容以艺术、科学为主,每周一期,一直延续了18年之久。他还在费城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进行自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在1731年创办了北美的第一个图书馆。这个会社在1743年改称“美洲哲学会”,1749年发展成为费拉德尔菲尔学院,以后又改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在费城办过不少公益事业,如创办消防队、医院和警察机构,修筑道路等。

富兰克林时时关注大自然,从事科学研究。他的突出贡献之一是在电学方面。通过著名的电风筝实验,富兰克林证实了自然雷电的存在和性质,发明了避雷针,并因此被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为会员。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25℃的低温,创立了蒸发制冷的理论。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富兰克林也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从1757年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70岁的富兰克林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在他于1785年从法国回国前夕,路易十六把自己的四周嵌满珍珠的肖像赠给他,以表彰他在外交上的杰出成就。回国后,他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州长。1787年,81岁高龄的他作为最重要的委员之一,积极参加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享年84岁。他生前威名赫赫,死后的墓碑上只刻着这样几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

从16世纪开始,北美洲逐渐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各国都有移民移居北美。经过100余年的发展,美利坚民族渐渐形成。18世纪中叶,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并阻止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图把这些殖民地变成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压榨。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殖民地增加税收,控制出海权,把战争损失转嫁到北美人民的身上,双方矛盾日益激化。英国为独占西部,禁止向西移民,切断了北美人民的谋生之路,同时也限制了资产阶级对西部的开发,北美人民不断掀起反抗,从经济、政治斗争渐渐演变成武装冲突。

1774年9月5日,英属殖民地代表在费城成立“大陆会议”,并秘密组织民兵武装,在康科德备有军需物资库。这一消息被英殖民者麻省总督盖奇知道后,于1775年4月18日派史密斯上校带兵收缴。民兵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第一枪,牺牲了18人。毁掉军需物资的英军在撤退时受到全莱克星顿人民武装的包围,英军且战且退,伤亡259人。

莱克星顿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第一次战役,它震动了整个北美殖民地。民兵迅速集合起来,包围了波士顿。5月10日,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大陆军,由华盛顿任总司令。

缺枪少弹的大陆军凭借满腔热情,攻占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打退了波士顿的英军,击败了南部查尔斯顿的殖民者。1776年7月2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大陆军成为合众国武装,整个北美殖民地人民情绪激昂。华盛顿率领军队接连取得胜利,迫使英军退出新泽西州中西部。

英军欲以加拿大为基地,先平定北部新英格兰和纽约的美军,再向中南部推进。伯戈因遂带领加拿大英军南下,计划与纽约豪的驻军会合。但豪改变计划南下,伯戈因失去接应,新英格兰境内的民兵不断阻击和骚扰,伯戈因无法获得充足的补给,行动迟缓。

9月19日,处于困境的伯戈因决定放弃交通线,破釜沉舟向南进发,在弗里曼农庄向美军发起进攻。美军的顽抗使英军损失惨重,伤亡600余人。10月7日,英军再次进攻,又遭到美军痛击,伯戈因被迫撤退。10月12日,退到萨拉托加附近的伯戈因发现被追击的美军包围,只好投降。16日,与美签订《萨拉托加条约》。

萨拉托加的胜利,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国际反英势力纷纷支援美国,法、西、荷等国相继对英宣战,英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

英军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南方,先征服佐治亚州,又逼降查尔斯顿的美军,随后攻占了南卡罗莱纳。1780年12月,华盛顿任命洛林为南部美军总司令。洛林将部队分散开来,展开游击战。1781年1月17日,在考彭斯歼灭英军1100人。3月15日,在吉尔福德重创英军。同时,法国舰队在海上与英军周旋,也大大牵制了英军的陆上攻势。

4月,美军在法、西、荷等国海上舰队的配合下,开始大规模反攻,迫使英军退守海岸线。8月,英统帅康沃利斯将南部主力集中在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以便与纽约驻军相互策应。华盛顿率领美法联军1.6万余人,从水陆各方包围了约克敦,切断了英军与纽约驻军的联系。10月9日,联军发起总攻,分别从左右两方同时向约克敦发炮。火炮的巨大吼声持续了十八九个小时,英军逐渐支持不住。16日,试图从海上逃跑的英军又因暴风吹散了准备好的船只而无法撤离。17日,失去反攻能力的英军只好投降。

1783年11月3日,美英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宣告结束。

美国独立战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独立,掀起了美洲殖民地人民谋求独立的革命浪潮,开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

1743年4月13日,杰弗逊出生于弗吉尼亚。杰弗逊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杰弗逊少年时就通晓拉丁文和希腊文,了很多古典名作。1760年,杰弗逊考上了威廉·玛丽学院。在求学期间,他每天学习达15小时,浏览了很多启蒙运动时期英法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作品,视野日益开阔,思想日渐深刻,为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奠定了基础。1767年,杰弗逊取得了律师资格,后来又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开始从政。

随着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英国对殖民地剥削日益加重,北美人民和英国宗主国的矛盾日益尖锐。起初杰弗逊并没有产生独立的念头,后来他看了一本宣扬独立的小册子《常识》。《常识》的作者大声疾呼,北美殖民地的前途和命运在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当时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日益高涨,杰弗逊也投身于北美独立运动的洪流之中。

1776年6月7日,在费城举行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弗吉尼亚代表理查德·亨利·李提出了一个议案,要求解除对英国国王的一切效忠,争取外国政府的援助,殖民地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经过简短的讨论,大会决定任命托马斯·杰弗逊、约翰·阿丹姆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罗杰·谢尔曼和罗伯特·李文斯顿5人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宣言,宣布与英国决裂。虽然其他几人都比杰弗逊年长,但大家都一致推举他为执笔人。

从6月11日到28日,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33岁的杰弗逊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奋笔疾书。他绞尽脑汁,反复修改,仔细推敲,以求尽善尽美。在杰弗逊写《独立宣言》期间,他的母亲和一个孩子刚刚去世,妻子又卧病在床。杰弗逊强忍着内心的巨大痛苦,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这一庄严、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7月4日,经过大陆会议短暂讨论和修改后,13块殖民地的56名代表在《独立宣言》上郑重签字,正式批准通过。

7月8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大会堂的院子里,大陆会议向群众宣读了《独立宣言》。群众纷纷将帽子、鲜花抛到空中,大声欢呼。广场上礼炮齐鸣,军队列队游行。教堂的钟声响了一整天,一直持续到深夜。

《独立宣言》第一部分深受启蒙运动中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天赋人权说”的影响,阐述了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人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力,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主权在民,人民根据契约组成国家。第二部分谴责了英国在殖民地的残暴统治和肆意掠夺,已经成为迫害人民的政府,阐述了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它痛斥英王乔治三世的种种罪行:“他拒绝批准对公共福利有用和必要的法律,屡次解散州议会;派遣大批官员和军队控制殖民地的人民,搜刮民脂民膏;任意向殖民地人民征税;掠夺殖民地的船舶,骚扰沿海地区,焚毁城镇和乡村,杀害人民。”第三部分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们以善良的殖民地人民的名义,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独立自主的美利坚合众国。从今以后,取消一切向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断绝一切和大不列颠的政治关系。我们是自由独立的国家,拥有宣战、结盟、缔约、通商以及一切独立国家所拥有的权力。”

《独立宣言》的发表,对号召北美人民同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以获取独立起到了巨大作用,为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表明了殖民地人民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的决心,是殖民地人民走向成熟的里程碑。《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在讲究礼节这方面,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是出了名的。少年时,他为了使自己显得温文尔雅,编写过非常周密详尽的《待人接物行为准则》。成年后,他对自己的形象更是严格要求。他的丝线长袜和带银扣的鞋子是从英国进口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总忘不了修饰头发。在总统任期内,他拒绝在办公室和别人握手,觉得这种亲热礼节有失总统的尊严。因此,他总是以点头来代替握手。

华盛顿1732年出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早年去世,后由哥哥劳伦斯抚养长大。大约七八岁时,他的哥哥劳伦斯从英国学成归来,兄弟俩虽然年龄相差14岁,但感情相当融洽。学识过人、风度翩翩、富于男子气概的哥哥成为华盛顿心目中的偶像。后来哥哥整备行装,奔赴西印度群岛战场,他开始从哥哥的信中和其他来源了解到一些战斗故事,从那时起,华盛顿的一切游戏都带有了军事色彩,同学们成了士兵,自己则成了总司令。

华盛顿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勤奋上进,自学成才。16岁时,华盛顿在哥哥的帮助下成为土地测量员。1752年,劳伦斯去世,华盛顿继承了哥哥的遗产,成为大种植园主。同年,他担任了弗吉尼亚民兵少校副官长,开始了军旅生涯。1758年,他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翌年与富孀马撒·丹特里奇结婚,获得大批奴隶和大片土地。

1773年,发生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使英国和北美大陆之间的矛盾冲突明了化。华盛顿果断地意识到,除了完全独立,北美大陆别无出路。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身着戎装出席了会议,在他的大力促成下,大会通过了不惜以武装抵抗作为最后手段的决议。当时的北美大陆没有海军,也没有像样的陆军,却要面对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英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1775年4月18日,莱克星顿响起了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同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举行,大会决定成立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

尽管大陆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与英国军队相比,敌强我弱的形势显而易见。在保卫纽约的战役中,大陆军差点全军覆没。1776年冬天,大陆军陷入了异常艰难的局面。在危急时刻,华盛顿孤注一掷,率兵偷袭了特伦敦镇的普鲁士雇佣军,以2死3伤的代价歼敌千余,大振军威。1777年的秋天,在经历了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萨拉托加战役打响。在哈得逊河西岸高地,英国名将伯戈因的8000余人部队受到了大陆军的两翼夹击,被迫投降。这次大捷促成了1778年2月的美法结盟,美国开始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1781年10月9日,美国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华盛顿拒绝了奖赏,回到了自己的庄园。但初生的美国离不开他,1787年,华盛顿再入政坛,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沿用至今的美国宪法。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就任美国总统期间,他认为自己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位国王相媲美,但又始终把自己看作是美国人民的“最恭顺的公仆”。

1796年9月17日,即将离任的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辞》。《告别辞》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反对以一个党派的意志来代替国家意志,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应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告别辞》是华盛顿政治经验的总结,标志着“孤立主义”的开端,对美国以后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两届任期(1789~1797年)结束后,华盛顿坚决拒绝了再次连任。1799年,华盛顿因患喉头炎去世,享年67岁。他在神志清醒的最后时刻,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在艰苦奋斗之后了此一生的。”

在巴黎东南的圣安东街,有一座高大的城堡,它就是巴士底狱。巴士底狱建于1382年,起初是为了抵抗英国人而建的堡垒,后来由于巴黎的扩大逐渐成为巴黎市区的建筑,改为王家监狱。这座阴森恐怖的城堡有高高的石墙,城墙上有8座塔楼,每个塔楼的顶端都安放着一尊大炮,虎视眈眈地对着整个巴黎。巴士底狱四周有一条宽25米的壕沟环绕,只有通过吊桥才能进入。几百年来,法国的官吏和密探,可以不经任何法律就逮捕反对国王、反对贵族、反对专制主义的人,把他们投入巴士底狱。在法国人民眼里,巴士底狱就是封建专制的象征。

18世纪的法国,国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农民。第一、第二等级的人数只占全国人口的1%,但他们有权有势,占有全国1/3的土地,却不用缴税。他们还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提高税收,设置关卡,千方百计地剥削人民,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了榨取更多的钱供他挥霍,召开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他的诡计,趁机提出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理所当然遭到了路易十六的拒绝。于是第三等级的代表宣布退出三级会议,成立国民大会,后来又改为制宪会议。听到这个消息后,路易十六暴跳如雷,秘密调集军队进入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

巴黎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群情激愤,怒不可遏。1789年7月13日,巴黎人民手拿大刀、长矛、火枪,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巴黎的军火库,夺取了好几万只火枪和几门大炮。惊惶失措的路易十六急忙派军队前去镇压,但被起义军打得大败。仅一天的时间,起义军就控制了全城,只剩下市东南的巴士底狱了。

7月14日,巴黎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起义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包围了巴黎最后一座封建堡垒。巴士底狱守备司令德·洛纳被潮水一样涌来的起义军吓破了胆,急忙命令士兵绞起铁索,升起吊桥。为了减少伤亡,起义军派了几个代表,举着白旗,去同巴士底狱守备司令德·洛纳谈判,希望他投降。但丧心病狂德德·洛纳竟然命令巴士底狱的士兵向代表们开枪。巴黎人民被彻底激怒了,立即向巴士底狱发起了猛攻。巴士底狱的士兵从城墙上向起义军开火,并用塔楼上的大炮轰击。起义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他们抬着云梯,越过壕沟,奋不顾身地攻城。但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起义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起义军从四周的街垒向巴士底狱射击,但由于距离太远,对守军构不成威胁。

“我们也要有大炮!”大家齐声说。很快,起义军找到了几门旧大炮,上面生满了铁锈。一个叫肖莱的酒商自告奋勇来当炮手。“轰轰轰”,一排排的炮弹带着起义军的怒火打在城墙上,人民发出阵阵欢呼。但旧大炮的威力太小了,只打掉了一些石屑,在厚厚的城墙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巴士底狱的守军大声嘲笑起义军。

有几个勇敢的人拿着铁锨、铁镐、火把和炸药,冒死冲到巴士底狱的城墙下,想在墙上挖个洞,然后用炸药炸塌城墙。但他们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城墙上的士兵打死了。

“我们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炮手!”大家又分头去找,过了一会儿,找来了一门威力巨大的大炮。炮手们调整好角度,把炮弹放到大炮里,点燃火绳,“轰”的一声,大炮发出一声怒吼,威力巨大的炮弹重重地撞在城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城墙一下子就掉了一大块。人们发出阵阵欢呼。“轰轰轰!”炮手们一刻也不停,继续发炮。“咣当”一声,一颗炮弹把铁索打断了,吊桥掉了下来。“冲啊!”起义军的发起冲锋,踏着吊桥冲进了巴士底狱,城内的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而德·洛纳被愤怒的起义军活活打死。

占领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全国后,各地的法国人民纷纷起义,夺取政权。后来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1789年8月4日夜,法国制宪议会紧急召开会议,内容是讨论农民的土地问题。会上,手足无措的贵族和僧侣们纷纷表示放弃封建特权。8月5日至11日,制宪议会通过了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八月法令》。法令规定: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和劳役;废除特权等级和各种特权;废除教会的什一税。但是,《八月法令》却要求农民高价赎买土地;没收教会的土地也分成大块高价出售,结果大部分土地落入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该法令实质上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序言——《人权宣言》。《宣言》是以1776年北美《独立宣言》为蓝本,以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为依据而制定的。《宣言》指出人生来是平等的。《宣言》还宣布取消等级差别,否定君权神授,“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享有人身、言论、信仰等自由,而且有反抗压迫的权利。《宣言》还规定了“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具有重大进步意义。它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资产阶级政治主张固定下来。它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既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以至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又调动了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革命胜利后,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加紧策划反革命活动。他一面拒绝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一面又暗中向凡尔赛集结军队。革命领袖马拉主编的《人民之友报》,揭露了国王的反革命阴谋,号召人民向凡尔赛进攻。当时,由于雹灾歉收而处于饥饿中的巴黎人民怒不可遏。10月5日,成千上万的巴黎人民群众,在圣安东妇女的带领下,冒雨向凡尔赛进军,并包围了王宫,高呼着“要面包”的口号。10月6日清晨,国王卫队向群众开枪。愤怒的群众冲进王宫,逼迫国王批准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群众把国王和王后从凡尔赛押到巴黎,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不久,制宪议会迁到巴黎。这次事件,粉碎了国王的复辟阴谋,又一次挽救了制宪议会,把革命进一步向前推进。

1791年9月14日,制宪议会颁布新宪法,史称《1791年宪法》。新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政体国家,立法权属于由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立法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国王是国家行政机构的首脑,但只能依据法律统治国家;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实行陪审裁判制。宪法宣布取消封建等级制;在选举制度上,凡年满25岁,有财产并能缴纳直接税的为“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凡是不符合财产规定的为“消极公民”,被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制宪议会实行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统一行政区,把全国划为83个郡,取消了内地的关卡和苛捐杂税;废除了工业法规和行会制度;取消了商品专卖权,实行粮食自由买卖;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货币。这些措施加速了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宪议会还宣布国家监督教会和神职人员;把教会地产收归国有,并分成大块高价出售。这些措施既打击了天主教会,又增加了政府收入,而且满足了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购买土地的要求。

与此同时,制宪议会针对工人反饥饿的罢工斗争,于1791年6月通过了严禁工人集会、结社和罢工的《列霞不列埃法》。这表明资产阶级刚刚掌权就用政治手段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斗争限制在对资本有利的范围内。

总之,制宪议会所通过的各项法令和政策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改革的目的却在于巩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1791年6月20日夜,一辆马车悄悄地从巴黎出发,乘着夜色向北疾驶,第二天早晨,马车来到了北方边境小镇发棱。

“请出示你的护照!”边境驿长德鲁埃拦住了马车。

“我们是俄国人!这是我和我妻子的护照。”车上一个戴眼镜的胖子一边说一边把护照递了出去。发棱镇的居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豪华的马车,纷纷上前围观。德鲁埃仔细地看了看护照,没错,是俄国大使馆签发的。但这个戴眼镜的胖子和车上的贵妇人有些眼熟,他们是谁呢?突然,德鲁埃想起来了,他们是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

“你们是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德鲁埃对那个胖子大声喊道。

戴眼镜的胖子正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见有人认出了自己,他慌忙驾着马车,夺路而逃。“站住!快拦住他们!”德鲁埃大声喊。他急忙跳上一匹马,追了上去。小镇的人们也发出阵阵怒吼,纷纷追赶马车。

“停车!停车!否则我就开枪了!”赶上马车后,德鲁埃拔出手枪,指着驾车的路易十六说。

实在没办法,路易十六只好停了下来。过了不一会儿,赶上来的群众将马车围得水泄不通,路易十六和王后吓得躲在马车里不敢出来。最后,在当地国民卫队的押送下,路易十六和王后只好灰溜溜地返回了巴黎。一路上,群众的骂声不绝于耳。

路易十六为什么要出逃呢?路易十六是个昏庸无能的国王,他不理朝政,只喜欢打猎和修锁。每次在国务会议上,他都打瞌睡。在巴黎,供他打猎用的马就有1800匹,各地的备用马有1200匹。他还经常把一些锁匠召进宫,交流修锁的经验,法国人民戏称他为:“我们的锁匠国王。”他的王后玛丽是奥地利皇帝的妹妹,是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人,弄得国库一贫如洗,法国人称她为“亏空夫人”、“赤字王后”。有一年,法国闹饥荒,很多老百姓都没有面包吃。大臣向她报告情况,她竟然吃惊地说:“没有面包吃?那为什么不吃点心?”令大臣哭笑不得。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式,路易十六吓破了胆子。他出于无奈,只好发表声明,表示拥护革命,并给欧洲各国发了通告。奥地利和普鲁士害怕本国人民也像法国人一样,推翻自己的统治,决定联合起来,镇压法国大革命。奥地利和普鲁士号召欧洲的君主联合出兵,进攻巴黎。

路易十六当然不是真心拥护革命,他做梦都想恢复自己的统治。私下里他给欧洲各国的君主写信,秘密派人出国,告诉欧洲各国的君主,不要相信他的公开声明,因为那是在革命人民的压力下说的。他请求欧洲各国出兵干涉,甚至不惜割让领土作为代价。法国王后玛丽给她的哥哥奥地利皇帝写信说:“武力已经摧毁了一切,现在只有武力才能恢复一切。”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作为“民族的叛徒”、“人类自由的敌人”而被送上断头台。

当欧洲各国的君主正在商量出兵干涉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王后实在等不及了,就决定出逃到外国,然后再率领保王军和外国干涉军打回巴黎。不料事情败露,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普奥干涉军很快就来到法国边境,法国人民立即组织军队抵抗。路易十六和玛丽得知后欣喜若狂,他们秘密派人将法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机密送给了敌人,并设法拖延军需品和军火的生产,策动法军的高级军官投敌。法军节节败退,外国干涉军一直打到巴黎附近。

渐渐地,巴黎人民发现,失败都是路易十六和王后搞的鬼!愤怒的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将国王和王后关押起来,紧接着又处决了大批的反革命分子。没有了这两个叛徒的捣乱,巩固了国内局势。法国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奔赴前线,同外国干涉军浴血奋战,终于在瓦尔密大获全胜,挽救了法国,挽救了革命。

1792年9月22日,法国成立了共和国,废除了君主制。在如何处置路易十六上,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大会发生了严重分歧。激进的雅各宾派说路易十六是叛徒、暴君和卖国贼,坚决要求处死国王,保守的吉伦特派则坚决反对。就在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人们在王宫发现了一个秘密保险柜,里面全是国王通敌叛国和镇压革命的计划。这一下,吉伦特派哑口无言了。

1793月1月21日,在滂沱大雨中,路易十六被押上了断头台。当刽子手砍掉暴君的头时,围观的群众发出阵阵欢呼。不久,王后玛丽也被处死。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上台执政。他们制定了宪法,保留了国王。路易十六通敌叛国后,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的上台执政(因为这一派中大多数人来自吉伦特省)。吉伦特派上台后,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路易十六被处死。

吉伦特派上执政后,开始奉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法军占领了比利时,并挺进意大利和德意志。但法国国内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可吉伦特派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却拒绝采取强硬手段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危机,商人们囤积居奇,不肯出售粮食和日用品,企图获取高额利润。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全国到处都是抢粮事件,社会动荡不安。

处死路易十六后,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和英国组成“反法联盟”向法国大举进攻。由于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法军节节败退。国内的形势也很严峻,保王党四处闹事,全国大约有2/3的郡发生了叛乱,尤其是南方的万第省尤为严重。吉伦特派束手无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向以前的革命盟友雅各宾派举起了屠刀。他们借口保卫国民公会,防止“破坏秩序者”,从外省调来了1万国民警卫队,让他们在巴黎游行,反对雅各宾派。但没有多久,警卫队看清了吉伦特派的真面目,转而支持雅各宾派。

吉伦特派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英勇的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推举雅各宾派上台。

雅各宾派上台后,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国内的保王党在很多地区发动叛乱,并宣布在押的路易十六的儿子查理为法国国王,称路易十七。战局继续恶化,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国从西、北、南三面进攻法国。吉伦特派不甘心失败,派一个女特务刺杀了雅各宾派的首领之一——马拉。

在危急关头,雅各宾派的首领罗伯斯庇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宣布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废除一切封建特权;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发布全民动员令,积极抵抗外敌。为了镇压猖獗的反革命活动,雅各宾派颁布了《惩治嫌疑犯法令》,同时规定了40种生活必需品的最高价格,以打击囤积居奇。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恐怖统治”。

恐怖统治是在历史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手段。实行恐怖统治后,群众踊跃参军,积极参加镇压国内的叛徒和抵御外国军队。很快,国内保王党的叛乱和吉伦特派的反革命活动被镇压下去了,外国军队也被赶跑了。一大批奸商被处决,物价很快稳定下来。

国内外局势稳定下来之后,雅各宾派却陷入了内斗之中,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左派的首领埃贝尔主张进一步实行极端恐怖政策,攻击罗伯斯庇尔的政策不够彻底,并想发动政变,结果被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右派首领丹东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主张“爱惜人民的鲜血”,停止恐怖政策,结果被罗伯斯庇尔以通敌叛国罪也送上了断头台。反对派虽然被镇压了,但罗伯斯庇尔更加势单力薄了。雅各宾派的左右两派的残余势力和吉伦特派联合起来,准备推翻罗伯斯庇尔。由于恐怖政策经常滥杀无辜,遭到了人民的反对,罗伯斯庇尔也渐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1794年法兰西共和国历热月的一天,国民大会又一次召开了会议。在会议上,很多代表纷纷走上演讲台,发表演讲,批评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他们一个比一个激动,最后大喊:“打倒暴君罗伯斯庇尔”、“逮捕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的代表非常愤怒,他们纷纷要求发言,但都被议长拒绝,最后罗伯斯庇尔要求发言,结果也被拒绝。

罗伯斯庇尔被宪兵投进了监狱,巴黎人民很快把他救了出来。这时罗伯斯庇尔在是否发动起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群众大失所望,纷纷回家。很快罗伯斯庇尔再次被捕,并被送上了断头台。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作“热月政变”。

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十分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可此时的拿破仑却很乐观,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场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他手下的士兵看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争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这是广泛流传的拿破仑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拿破仑永不言败的精神,或许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拿破仑创造了一个非比寻常的精彩人生。

在卡罗的8个子女中,老二拿破仑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他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外表非常笨拙,一开口就显得有些蠢。但他的权威令孩子们折服,连哥哥也对他俯首帖耳。1779年,拿破仑进入布伦纳军校学习,这是一所贵族学校,由于拿破仑来自乡下,所以他经常受到同学们的鄙视和嘲笑。但是拿破仑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历史课,他对法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了如指掌,这也成了他以后引以为豪的资本。

在布伦纳军校的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百无聊赖之际,拿破仑想出了一个新花样。他带领大家在大院子的雪地里扫出通道,建立碉堡,挖掘壕沟,垒起胸墙。当工程完成后,他指挥大家进行模拟攻防军事游戏。战斗持续了15天之久,而拿破仑就此成了学校里的英雄人物。

15岁那年,拿破仑进入巴黎陆军学校学习,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他却深深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从巴黎陆军学校毕业后,拿破仑当上了一名炮兵少尉,1791年晋升为中尉,次年又被提升为上尉。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期间,所谓时势造英雄,拿破仑抓住了机遇,迅速脱颖而出。1793年,法国保王党人在英国和西班牙的大力支持下,占领了法国南部重镇土伦,共和军久攻不克。拿破仑奉命参加土伦战役,任炮兵指挥,并晋级为上校。依靠拿破仑指挥的炮兵部队,共和军终于攻占了土伦。此役使拿破仑声名大振,不久他被破格提升为准将。1795年,他的炮兵部队在巴黎再建奇功,以5000人之力击溃了两万多名叛乱分子,这之后,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内防军”副司令。后来,他又被派往意大利和埃及战场作战。此时的拿破仑已非昔日可比,他以不断的军事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799年,拿破仑从战场上悄然返回法国,发动了“雾月政变”,从此处在法国权力的顶峰,终于在1804年加冕称帝,即拿破仑一世,法国进入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拿破仑执政时期,通过内政外交方面的努力,使法国迅速走向强盛。他着力打击教会势力,镇压反叛势力,采取各种积极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并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宪法形式确定下来,对法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对外战争上,拿破仑领导的军队几乎击败了所有的欧洲大国,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但是侵略俄国的惨败使法国元气大伤,并给其他敌对国家造成了可乘之机。1814年的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军事史的一个转折点——他第一次败给了反法联盟。之后,反法联军占领巴黎,拿破仑被流放到意大利海边的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成功逃出流放地,返回法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并迅速恢复了权力。但此时的法国已经雄风不再,经历了滑铁卢战役的惨败后,拿破仑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他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于1821年去世,终年51岁。

19世纪初,拿破仑几乎征服欧洲各国,但英国始终不与法国议和。拿破仑为毁掉英国人的贸易体系,实行高压政策,使欧洲各国断绝与英国的经济交往,对英实行经济封锁。面临经济破产的英国认识到只有引诱俄国脱离欧洲大陆组织,英国才会有生机,否则英国只有屈服。在英国的说服下,沙皇接受了英国的货物。拿破仑对俄国的行为极为不满,为报复沙俄,拿破仑兼并了由沙俄支持的赛尔登公国,开始对俄加强封锁。这使沙皇大怒,俄法关系迅速恶化。俄方要求法军撤到赛得河以西,遭到拿破仑的拒绝。拿破仑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遂组织兵力东征俄罗斯。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调集大军68万人,火炮1400门,渡过尼门河,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拿破仑计划在维尔纽斯及其以东地区歼灭敌人主力。面对咄咄逼人的庞大法军,俄军采取主动撤退策略,法军紧紧追赶,但每次都落空。

俄军后退的同时,沿途实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随着法军的快速深入,前后方出现脱节,补给发生困难。拿破仑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进行休整。这时,俄两路大军在斯摩棱斯克会合,组织防御工事。获得供给的拿破仑迅速向该地进军。8月16日,双方在斯摩棱斯克展开激战。俄军在法军猛烈的攻势下,顽强地抵挡三天后,终于招架不住,弃城继续后退。俄军只退不打,俄国内部舆论哗然,怨声载道。8月29日,沙皇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对抗法军。深知撤退是正确决策的库图佐夫迫于舆论和沙皇的压力,决定与敌人展开一场会战。他把阵地选择在莫斯科以西124千米的博罗迪诺村附近。库尔干纳亚高地高踞周围地形之上,视野开阔,前方宽8千米,右翼为莫斯科河,左翼为难以通行的森林,后方是森林和灌木林,可隐藏预备军。在阵地上,俄军构筑了多面堡和钝角堡等完备的防御工事。库图佐夫企图以积极的防御手段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之目的。

9月7日,拿破仑率领13万大军开始进攻,在这种对己不利的地形上交战,拿破仑失去了军队的机动性,从两翼迂回包围阵地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从南纵深迂回,只能分散削弱兵力,可能导致被各个击破。拿破仑只好采取正面突击,他选择比较狭窄的地段,采取突破敌人防线直插敌后方的策略,实施强攻。

会战开始,双方都以炮兵对射发起进攻。在炮兵的掩护下,凶猛的法军使俄军退过科洛恰河,法军遂紧追过去,遭到猛烈火力的反攻,又被迫退回。凌晨6时,法军向钝角堡猛攻,虽说人数及火力都占优势,但法国军仍被击退。7时许,法军又开始新一轮进攻,攻占了左边的一个钝角堡,俄军又以勇猛的反击夺回,双方这时都加强了兵力。法军对左右两个钝角堡发动第3次攻击,俄军也不甘示弱,抵抗极为顽强,堡垒几易其手。这也显示出库图佐夫排兵布阵的艺术:他把俄军战斗队形纵深配置,纵深达3~4千米,使步兵、骑兵和炮兵之间配合默契,保障了积极防御的坚固性,使法军几次易得手后又被迫放弃。双方进退反复,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

为彻底突破俄军防线,拿破仑调集兵力实行猛攻。库图佐夫在此危急时刻,果断决定调强大的预备军袭击敌人左翼。战斗持续到18时,俄军仍坚守阵地,法军也没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法军伤亡2.8万人,俄军则为4.5万人。拿破仑遂退回出发阵地。

战后,库图佐夫将俄军撤回内地,坚壁清野积聚力量。9月14日,拿破仑进占已成废墟的莫斯科。10月18日,俄军大举反攻,法军节节败退。到12月,法军损失50多万人,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惨败而告结束。

拿破仑在俄国的失败使法国损失惨重,成为欧洲再次爆发反拿破仑战争的导火索,也成了拿破仑军队覆灭的标志。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东征俄国,在博罗迪诺会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兵败莫斯科成为欧洲重掀反对拿破仑的战争导火线。1813年前,法国达到鼎盛时期,在欧洲居于征服者的地位,但反叛的种子也洒遍了整个欧洲。

与此同时,俄国沙皇也想彻底歼灭拿破仑,于是1813年2月,俄国与普鲁士结盟,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奥地利也相继加入,范围更广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结成。面对这样巨大的变局,拿破仑迅速组建新军,做好对反法同盟的作战准备。

1813年5月中旬,拿破仑准备妥当,仍采取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策略,开始向德累斯顿和莱比锡进军。途中,在加卡和包岑分别与俄普联军相遇,经过激战,联军败退。虽然法军取胜,但损失很大,惨重的伤亡使善于进攻的拿破仑被迫改变策略。此后,他分兵坚守德累斯顿到易北河一线的各要塞。8月26日,联军开始进攻德累斯顿,人数多于法军一倍的联军从两面围攻。拿破仑亲自指挥,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积极的反攻,使联军遭到惨败,联军围攻两天未果后撤退。联军的波希米亚军团绕过德累斯顿,西里西亚军团西渡易北河分别从南北两面夹击莱比锡。

这幅画表现了1815年6月18日进行的滑铁卢战役中晚8时许的紧张情景。

10月16日,联军兵分几路发起进攻,莱比锡战役开始。双方炮火相互对射达5小时之久,联军的各个军团开始步步为营,向莱比锡压缩。第1军团的右翼纵队攻占了制高点科尔姆山,左翼纵队经过激战拿下了马克莱只格城,而孔讷维茨和莱斯尼希两渡口的争夺也异常激烈。法骑兵在炮兵的配合下,一度将联军队形打乱,步兵随即反攻。联军也不示弱,调集部队迎击,配置于步兵之间的炮兵奋勇击敌,下午5时法军被打退。双方损失惨重,伤亡均在2万人左右。18日,联军从东南北三面向法军猛攻,法军被迫放弃阵地,从联军较薄弱的地方逃出战场。

1814年,联军攻进法国本土,并约定不单独与法议和。3月20日,联军对巴黎形成包围之势,4月11日,拿破仑被迫与联军签订《枫丹白露条约》,并宣告退位,被软禁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重新统治法国。

联军在利益分配上矛盾重重。1815年1月,英、奥、法等国密约向实力大增的俄国宣战。这消息很快传到拿破仑耳中,他秘密回国。法国人民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在旧部的支持下,拿破仑又顺利地登上帝位。

这使整个欧洲震惊,3月25日,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的联军又站在了一起,宣布成立第七次反法同盟,由英国的威灵顿公爵任统帅,迅速集大军64.5万人,分头向法国进攻。拿破仑到5月底也召集了28.4万的正规陆军和22.2万人的补助兵力。

拿破仑意识到如果联军几大军团会合一处,后果就不堪设想。他根据比利时的联军战线分布过长的情况,决定采取主动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6月12日,拿破仑进至比利时,对驻守在利尼附近的英普联军实施突然袭击,普军大败。17日,拿破仑错误地让军队休息了一天,并决定18日同英军元帅威灵顿指挥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今布鲁塞尔以南20千米)展开大决战。而威灵顿指挥的英军早已修了坚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仑。

6月18日,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滑铁卢战役打响。拿破仑拥有270门大炮,但前一天晚上的大雨,使地面泥泞不堪,笨重的大炮只有一小部分进入阵地。11时,法炮兵首先发炮,接着双方对射,对峙到下午1时,拿破仑派兵佯攻英军右翼,以牵制敌人的主要兵力,使中央薄弱后加以主攻。但佯攻效果并不明显,拿破仑只好从中央发起总攻。双方僵持不下时,被击散的普军重新集结,出现在法军身后,拿破仑急命两军团堵截。威灵顿精神大振,英军的士气猛涨。战至下午6时许,法军已疲惫不堪。8时许,威灵顿下令反攻,在联军的夹击下,法军支持不住,全面溃败,拿破仑趁乱逃出战场。此战法军伤亡严重,损失3万余人。6月21日,拿破仑败退巴黎。7月7日,联军攻进巴黎,拿破仑被迫再次宣布退位,并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5年后病逝。

这场战争标志着拿破仑时代的结束,但它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政体,为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814年7月15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宣布退位,被囚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百日王朝”灭亡。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返回巴黎,登上国王的宝座,波旁王朝复辟。

为了清除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影响,在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的建议下,欧洲各国在奥地利首都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维也纳会议”。

当时欧洲所有参加对法国作战的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除了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外,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国也派代表参加,共有200多人。维也纳会议的东道主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一世,会议由梅特涅主持。这200多人当然地位是不平等的,会议主要由梅特涅、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瑞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操纵。另外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公开声称:“我什么也不要,可我给你们带来了最重要的原则——正统原则!”正统原则被各大国接受,成了维也纳会议的指导原则。后来他也挤进了核心会议,维也纳会议由四国操纵变成了五国操纵。

维也纳会议其实就是一个分赃会议。四大国在打败拿破仑后,开始瓜分拿破仑帝国的领土,并着手恢复被法国大革命破坏的旧的欧洲封建秩序,使很多被拿破仑推翻的封建王朝复辟。此外,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也是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

在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纵横捭阖,多方周旋,出尽了风头,扩大了奥地利的影响,被人们称为“蝴蝶大使”。会议厅原来有3个门,为了笼络其他大国,梅特涅又叫人开了两个门,让五国首脑每人都能风风光光地进入会场。在大会上,五国代表为了自己的利益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每当这时,梅特涅就站起来打圆场,让各国代表们去参加豪华的舞会、宴会和去郊外打猎,梅特涅趁机派特工去他们的住处翻阅他们的信件和文件。各国代表也不是傻瓜,他们玩归玩,但在谈判桌上一点也不退让。结果维也纳会议竟然开了8个月,被当时的欧洲人戏称为“老太婆会议”。

维也纳会议后,为了贯彻落实会议达成的各项协议,维护欧洲各封建王朝的反动秩序,早就想当欧洲宪兵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又提议建立“神圣同盟”。所谓“神圣同盟”,就是在所谓神圣的宗教的崇高真理和正义的、基督教博爱与和平的箴言指导下,欧洲各国建立的一个同盟,在国内发生什么革命、暴动时,各国互相支援。亚历山大一世亲自起草了神圣同盟的有关文件和草案,并派人到欧洲各国广泛宣传。其实早在1804年和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就提出要在基督教的名义下把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打败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后,在巴黎又一次提了出来。一开始,各国的国王和大臣都不拿神圣同盟当回事,认为这只是一些空洞的漂亮话而已。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瑞对此不屑一顾,讽刺亚历山大一世是在妄想和胡言乱语。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也认为亚历山大一世不过是在唱高调,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后来,欧洲各国的君主和政治要人意识到亚历山大一世是多么的“伟大”,“神圣同盟”的建议是多么的“伟大”!神圣同盟可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保障他们的利益,如果几个强大的国家联合起来,什么革命,什么暴动,都不用怕了,就算出10个拿破仑都不在话下。于是1815年9月,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在巴黎成立了“神圣同盟”,后来欧洲各国也相继加入,“神圣同盟”其实成了“所有的欧洲君主在沙皇的领导下压迫本国人民的一个大阴谋”。1815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这其实是神圣同盟的一个补充。不久,法国又申请加入,四国同盟变成了五国同盟。梅特涅成了这两个组织的核心人物,他自任“扑灭革命之火的消防队长”,咒骂革命人民是“一条吞噬社会秩序的九头蛇”。他在德意志境内巡视时,像个高傲的皇帝。梅特涅狂妄地叫嚣:“一切革命的乌合之众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但30多年后,一场遍及欧洲的大革命就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旧秩序。

西蒙·玻利瓦尔于1783年出生在西班牙殖民地委内瑞拉加斯市的一个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1799年,他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留学。在留学期间,他了大量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约翰·洛克、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这对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一天,他穿着华丽的南美洲贵族的衣服骑着马在街上闲逛。“小子,下来!”突然一个街头的警察对他大声吼道。“为什么?”玻利瓦尔非常困惑。在家乡,他是贵族,非常受人尊敬。可在西班牙,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警察竟然对他这么无礼。“这是西班牙,不是南美洲殖民地,你少在这里耀武扬威!下来!”警察一下子就把玻利瓦尔从马上拽了下来。这件事让玻利瓦尔深受刺激,他深深地感觉到殖民地的人民在西班牙人的眼中是多么没有尊严,一个普通的西班牙小警察都可以随随便便地侮辱他这样一个贵族,那更不要提普通的殖民地人民了。从那时起,玻利瓦尔就立志一定要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在罗马的圣山萨克罗山的山顶,他大声发誓:“为了上帝,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的尊严。我发誓,只要西班牙政权的殖民枷锁还套在我们身上,我就要不停地战斗。”1807年,他返回南美洲,途中经过美国,亲眼看到独立自由的美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坚定了他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决心。

回到委内瑞拉后,他散尽家财,结交有识之士,开始进行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成为领导人之一。但在西班牙人的进攻下,第一共和国很快失败。玻利瓦尔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起义军打败了殖民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但不久,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到海地。

海地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因此海地人民积极支持玻利瓦尔的独立事业,给他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海地总统送给玻利瓦尔7艘大船和大量的武器弹药,助其再次返回南美大陆。这次,玻利瓦尔吸取了以前失败的教训,他没有去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人打硬仗,而是转战于西班牙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去发展力量。玻利瓦尔宣布没收西班牙王室和反动派的财产和土地,把大量的土地分给参加起义的战士,并宣布解放黑奴,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给他们土地。这使他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他的队伍里有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但大家都团结一致,为推翻西班牙人的统治而奋斗。

为了出其不意地打击西班牙人,玻利瓦尔决定翻越安第斯山,去进攻秘鲁的西班牙人。起义军穿越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齐腰深的水里前进了七天七夜。张着血盆大口的鳄鱼、会放电的电鳗、成群结队的食人鱼经常袭扰他们,但起义军斗志昂扬,毫不退缩。安第斯山高耸入云,山下是烈日炎炎,山上是风雪交加,还不时传来阵阵美洲虎的吼叫,令人毛骨悚然。起义军毫不畏惧,小心翼翼地沿着山上的羊肠小道前进。到了高处,由于高原缺氧,很多在平原上长大的战士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在战友们的惊呼声中栽下悬崖。一些有经验的战士催促甚至打骂那些休息的战友,因为他们知道,在高原缺氧的地方躺下休息会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这时又下起了大雪,战士们裹着毛毯仍然冻得瑟瑟发抖,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手拉着手一步步前进。起义军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翻越了安第斯山,战士们高声欢呼,他们像下山的猛虎一样,高呼着“独立万岁!”“自由万岁!”“消灭西班牙殖民者!”向西班牙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西班牙人根本毫无防备,纷纷扔下武器,狼狈逃窜。玻利瓦尔乘胜进军,一举攻克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接着,玻利瓦尔又率领大军横扫委内瑞拉,西班牙军望风而逃,不堪一击。起义军浩浩荡荡地开进首都加拉加斯,解放了全国。

1819年,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1826年,南美洲彻底解放。

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列强忙于重建统治秩序。与此同时,西半球经历着另一场巨变:年轻的美国在第二次对英国战争(1812~1814年)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美国启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联合政权得到加强。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处在从争取和维护海上贸易自由权到维护大陆扩张“自由权”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到1821年为止,西属美洲已诞生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5个独立的国家。在拉丁美洲各国独立运动全面走向胜利的形势下,以绞杀革命为己任的欧洲神圣同盟万分惶恐,多次召开会议,图谋镇压拉丁美洲革命。

1821年9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敕令,宣称从白令海到北纬51度的美洲西岸间100海里的水域归属俄国的势力范围。俄国的触角已伸到靠近美国疆域的俄勒冈地区,其贸易据点向南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海湾。

为争夺新兴的拉美市场,英、美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经济争夺战。1822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从维护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极力主张维持欧洲的均势,借以保持英国的优势地位。

坎宁把均势体系的范围扩展到美洲,这便同美国自建国以来实行的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形成了对立。

1823年8月,坎宁接见美国公使理查德·拉什,建议英美两国共同发表宣言,保证不侵占拉美的任何部分,不允许将原西属殖民地的任何部分向其他国家转让。接到拉什的报告后,从同年11月7日起,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多次召开内阁会议,研究坎宁的建议和美国的对策。

1823年12月,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它主要包含三项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这三项原则是美国对拉美政策体系的概括,也体现了美国同欧洲列强之间的分歧。

门罗咨文宣称:“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与美洲根本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它们各自不相同的政体。”这实际上就是作为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理论基础的“美洲体系原则”。“美洲体系”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除继续鼓吹美洲和欧洲在地理上的“天然隔绝”外,进一步强调二者在政体上的区别;第二,从追求美国一国的孤立,扩大为追求整个美洲的孤立,在美洲和欧洲之间建起藩篱;第三,不再只力求不介入欧洲事务,而是要将欧洲势力从美洲这个“集体孤立圈”中排斥出去。这个原则并不表明美洲国家在地理、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共同利益,而是表现了美国一国的扩张利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际上意味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说到底,“美洲体系”不过是美国的殖民体系罢了。

门罗咨文发表后,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国内新闻媒体对它也没有特殊的关注。“门罗主义”在当时对于防止欧洲列强染指拉丁美洲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得到巩固。其后,经过历届美国政府的发挥,逐渐成为美国实现对外扩张战略得心应手的工具。

玄奘西行记咒回之特级咒灵找回方针诡道姬德综穿之万人迷被动受宠四合院,掠夺系统诸天之从四合院送聋老太归西开始三国配角演义不会体罚的师傅不是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