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老北京的传说 > 第十七章 老北京的交通出行

第十七章 老北京的交通出行(1/1)

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在交通运输方面相对于其他地区也非常发达,小轿车、公交车、四通八达的地铁等交通工具,为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现代化的北京,那么老北京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呢?您知道老北京的交通出行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吗?

明清时期,北京的路面状况不佳,基本都是土路和石子路。人们出行主要靠人力和畜力。一些官宦贵族、富户一般都乘轿子或坐骡、马车。轿子分为两人小轿、四人小轿和八人以上抬的大轿等。骡车、马车是仿西方的四轮马车,可以乘坐三至四人,用一匹或两匹骡子或马拉着。

而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有扛肩、背负、挑担、人力车、手推车等工具,有时候也用到驴和骆驼。

上面说的是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在河、湖泊中的交通工具都是什么呢?那时主要靠船、冰床等。船我们都不陌生,冰床是以木制成,下面有两根钢条,冬季在冰面由一个人背绳在前面用力拉着滑行,其快如飞。

在清末,各种交通工具逐渐亮相北京,市面上出现了洋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力车,每辆只乘一人,有死胶皮轮及冲气胶轮两种,是当时老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有自行车和三轮车。三轮车曾是时髦车,由人脚踏而行,可双人并坐。后来,京城街头还有一种新型现代化公共交通工具——有轨电车,又被称为“摩电车”或“铛铛车”。

如今,公共汽车、地铁、城市铁路逐渐成为北京人主要的交通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在逐年增加。老北京交通出行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北京和中国的风云变幻和命运更迭。

旧时的老北京人出门除了靠步行,您知道非常普遍和平常的方式是什么吗?那就是骑驴,说到骑驴,您可能会立刻想到八仙里面倒骑驴的道士张果老。旧时,老北京人骑驴出门是非常流行的。

首先,驴不仅能够载人,还可以驮很多重物,并且还可以做成驴车拉东西,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驴的耐力非常好,而且饲养、驯服起来都比较容易。所以旧时有很多北京人为出行方便自家养驴,还有靠养驴做一些营生的,被称为驴主。

用驴来作为代步工具,也非常方便。关于骑驴还有一个典故,据说,有一年春天,慈禧太后春游,乘御舟顺长河去颐和园,沿途看到西郊踏青的仕女,有许多骑着小毛驴,小驴脖子上系着铜串铃,一步一叮当,清脆好听。当她来到颐和园,看到西堤一带景色非常好,桃红柳绿的,便命人找驴,要骑驴去西堤观看春色,跨过了玉带桥,看着美景,慈禧杨扬得意。您说,当时骑驴是不是很流行?

后来,骡车、马车逐渐多了起来,驴车慢慢少了,如今,小毛驴在北京已经不多见,但是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毛驴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慈禧太后放着豪华的凤辇和画舫不坐,偏偏喜欢骑驴,并在春游的时候骑驴过了颐和园的玉带桥,我们在前文中略作了一些介绍,下面就给您详细说一下这个故事。

相传慈禧太后在去颐和园的路上,看到城里的仕女骑驴踏青,感觉很新奇,别有一番风味,到了颐和园之后,便下旨要骑驴去观赏西堤美景,体验一下骑驴的滋味。随行的大太监李莲英听到后犯了难,西堤的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堤上还建有桥,伺候不好把老佛爷摔着了,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弄不好要掉脑袋。但是,慈禧太后是谁啊?她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谁都不敢说什么。李莲英便为慈禧挑选了一头毛驴,并小心翼翼地把慈禧扶上毛驴。

慈禧太后骑在毛驴上,便去了西堤,玩得非常高兴。一会功夫,慈禧以及随行人员便来到了又高又弯的玉带桥,别名“罗锅桥”。慈禧玩儿兴正浓,要骑驴跨过玉带桥。李莲英一听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但是又不敢违抗,便与众人急忙过去伺候。毛驴驮着慈禧太后在众人的护卫之下,一步一颤地走到了桥的顶部。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或许是毛驴出于害怕,在原地打起转来,怎么都不走。慈禧吓得在驴背上也开始哆嗦起来,众人更是提心吊胆,但是骑驴过玉带桥的话说出去了,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赶驴,毛驴依然不往前走。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李莲英突然有了主意,唱起了《小放牛》的儿歌:“……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咿儿呀嗨……”唱完之后对慈禧说:“老佛爷,仙人张果老保佑着您,还怕过不了这玉带桥?”说话间,稳住了毛驴,让慈禧像张果老那样倒骑着驴,一步一蹬地走下了这玉带桥。

过了桥的慈禧太后长嘘一口气,非常欢喜,重赏太监李莲英及其他的一些随行人员,便又开始观赏西堤的美景了。

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起来。毛驴作为平民百姓的代步工具,被一些皇亲贵族认为登不上大雅之堂,这次也算与贵族有了一次接触。

玉带桥

现在,老北京人还经常把小型汽车称呼为“小轿车”。其实在清朝,人们就有“轿车”了,只是那时的“轿车”是骡子拉的车,通常被称为“骡车”。在旧时的北京城,骡车可以说是最主要的载人交通工具。皇帝和皇后等皇亲国戚的专用座驾就是骡车,有“京车”之美誉。

骡车很早就出现了,在一些历史典籍中有相关的记载,例如《晋诸公赞》:“刘禅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体。”《北史·贺若弼传》:“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明代的诗里曾有“门前一阵骡车过”的记载,但是,骡车具体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已经无从考证,它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嘉庆、道光以后,直到人力车的出现,才逐渐在京城绝迹了。

说到骡车,先说一下骡子,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品种,不仅耐力好,抵抗力强,而且还有灵活性和奔跑的能力,是非常好的畜力代步工具。

关于骡车的出现,则体现了老百姓的创造能力。旧时,富贵发达的人都骑马出行,老百姓就骑骡子出行,还给它套个车,称之为“骡车”。骡车一般有四个组成部分,有车身部分,以木质为机构,前面是车辕,后面是车厢,车厢上还有一些装饰。第二个部分是车轴和车轮,官车的车轮较高,辐条比较细,毂为凸形,轴稍长,而普通的骡车车轮用瓦,俗称“笨脚”,毂作平面形,跑车车轮则特别重,以防止翻车,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轴承,俗称“车箭”。第三个部分是车围,夏天时挡住烈日,还通风,冬天时,能挡雪保暖,制作得非常美观。第四个部分是套具,就是骡子身上用的鞍、夹板、笼头、缰绳,以及车上用的皮件、金属什件等。

京城里多用骡车

骡车主要用于城里的短途往来,也有走十里八里甚至百里的远路的。由于骡子跑起来比较稳当,深受人们的欢迎,也受到了贵族富绅的青睐。有钱财的富人,对拉车的骡子还非常有讲究,不仅要挑选高大健壮的骡子,还对骡子的毛色有要求,还有的人家在骡子脖子上装着铃铛,走起来哗啷作响,十分气派。

如今,在北京城是不可能看到骡车了,或许在郊区能够看到,但已经不值得一提了。

听说过牛车、马车、汽车,您听说过羊车吗?羊车,其实就是用羊拉的车,它有什么作用呢?

羊车,是旧时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一种爱护的发明,专门用来驮载一个或两个小孩子出门游玩时用的。它是一个特制的小型敞车,用一头山羊拉着,舒适轻捷。您别瞧山羊个头小,但百十斤的重量也可以载行。

其实,有关于羊车的记载很多,它曾是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装饰精美。比如《晋书》中的相关记载:“(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说的是晋武帝在宫中游览,羊车到哪个后妃的住处停下,便由哪个妃子侍寝。聪明的宫人便在自己的房屋前插上竹叶,撒上盐水,引羊过来,后人用羊车形容宫人得宠。

还有《隋书》中的相关记载:“(羊车)其制如轺车,金宝饰……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清代词中也有说到羊车:“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随着历史的发展,羊车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了一种儿童用具。

“一轮明月”其实说的是手推车,它是手推车的俗称。旧时,老北京有一句谚语“推小车不用学,只要腰眼活”,其中的“小车”就是手推车。

手推车为什么会有这么诗意的名字呢?这可能和它的结构有关系。手推车是一种只有一个轮子的车子,而且轮子在车身的中间,形如月亮,所以人们才形象地称它为“一轮明月”。车的两个把手在后面,把手上还有一根带子,人在推车的时候,把带子搭在脖子上和肩上,这样有利于平衡这种车子。

过去,手推车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被用来载运货物。北京在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各家卖水的给用户送水,都用手推车。送水的手推车左右各有一个大木桶,桶上方有个方口,用以灌水,桶的两旁下端,各有一出水的小洞口,均用木塞堵塞。另外,车上还放有一条带铁钩的扁担,靠车辕的位置放有两个小木桶。至用户家门口时,将小木桶分别放在大木桶的出水口位置,拔下木塞,让两个木桶灌满水,然后再用木塞小洞口堵好,挑水入户。放水的时候非常有技巧,这和手推车的机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两边放的水不一样,最后两边大木桶里的水所剩的不一样,在推车子的时候,很难掌握住平衡,车子会向一边倾斜。旧时,有比较调皮的小孩,乘送水的人去给人家送水的功夫,把一边木桶的木塞拔掉,把水接走,等送水人来了后,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推车子肯定要翻倒。

除了送水用到这“一轮明月”之外,老北京卖青菜、山货、缸盆以及卖干鲜果品、烫面饺、牛头肉等小商贩,也多用手推车,和水车不同的是,这些车子的上面是平面的,比较方便放置货物。

手推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现在的好多建筑工地上也能见到类似的手推车,只是结构都是金属的,轮子也是带有轮胎的,属于现代版的,会推得省劲。

旧时,北京的百姓除了借助畜力运输货物,还有几种单靠人力运输货物的方式,扛肩、背负和挑担就是其中的三种方式。这三种运输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扛肩,也叫“窝脖儿”,就是窝着脖子,背着东西疾走,在老北京的马路上,能够经常见到。这一行大多都在民间,有搬家的或者嫁娶的,都要用到扛肩的人。

背负,其实就是背运货物,有时候还背人。在清末,赶上多雨的季节,北京的街道大部分都被水淹没了,行人无法正常通过。这时候,一些贫困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专门背人过街,挣点辛苦钱,贴补家用。这些人大都光着脚,光着膀子,双手托住客人双脚,蹚着水,小心翼翼地过街。

挑担,类似于扁担,老北京一些走街串巷卖鲜花的、卖菜的等,都是用担子挑着。一走一颤一颤的。

骆驼以秉性温顺、吃苦耐劳为大家所熟知,有“沙漠之舟”的美名。在汉时通西域,唐时走丝绸之路都立过汗马功劳。那么,在老北京城里骆驼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旧时,在北京郊区及山区用骆驼驮运货物,做这一行当的人被叫作“拉骆驼的”。他们把几头骆驼用较细皮绳穿通骆驼的鼻孔,通常是6到8只,形成一串,称为“一把儿”。每只骆驼驮着两个麻袋,里面装些石灰或煤块儿。拉骆驼的平时沿街售卖,除贩运石灰、煤块儿,拉骆驼的还从山区运送一些木材等大宗笨重的货物到京城。所以,每天清晨,成群结队的骆驼就会聚集在老北京城门外。

起初,骆驼只是为官家所养,被用来运货,比如元朝时修建元大都时,就被用来运送一些石料等建筑用材。后来人们发现,骆驼不仅耐渴、耐热,而且体力、耐力也非常好,才被用来运送商品到城里去卖。在北京的石景山和门头沟一带,也就出现了很多专门养骆驼的“驮户”,靠骆驼搞运输拉脚挣钱养家糊口。

民国之后,火车、汽车的出现,对骆驼队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现如今,北京城再也见不到骆驼的影子,再也看不到繁忙的人流中那叮叮当当的骆驼队不紧不慢地穿行啦,这也说明我们时代进步了。

老北京载货的骆驼队

从古到今,人类与马的接触就非常密切。因为马跑起来不仅有速度,而且耐力非常好,跑得非常远,所以,在最初就被人做为一种交通工具。

在人力车和电车之前,老北京的畜力代步工具,除了驴、骡之外,那就是马了。马在老北京的交通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满族在马上得了天下,入关定都北京之后,明文规定,除了年龄大的臣子可以乘轿,其余一切文武大臣都要骑马,以保持尚武的传统。随着清王朝统治的进一步稳固,对骑马的规定也不再那么严格,一些官员为图安逸,渐渐地改乘车轿。

清代的马车从款式上分有两种,一种有顶子,另一种是敞篷的。还有官车和市车之分,官车是官员的代步交通工具,城中有钱的富户也有自备马车的,以显示身份地位,有的还用于出租。市车有载人的,也有运货用的,运货的马车又称为“大车”。平常百姓家很少有置办马车的,只有在婚丧嫁娶的时候,要用到马车时就租用马车。举行婚礼的时候,马车上装饰有红绿两色的彩绸,并且还在车厢上挂上窗帘,窗帘的颜色一般都是红色的,上面印有花式。举行葬礼的时候,相对比较简单而庄重,马车上就有蓝色和白色的绸缎。所以说,马车还是当时富裕的家庭用的比较多。

随着比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出现,马和马车渐渐地淡出了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马在老北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老北京的水上交通工具,要分季节来说,那就是夏、春、秋的舟楫,冬天的冰床。舟楫就是在水上行走的大小商船、游船、官船,客船等。冰床就是在冰上跑的冰车,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很熟悉。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属于交通要地。那时,水路、陆路都可以进入京城,一派繁华景象。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卢沟桥通着大路,车来人往。其余的就靠水路。出了朝阳门乘船沿通惠河往东一会儿便到到了京杭大运河的起点——通县张家湾码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护城河围绕着北京,在城东南汇合进通惠河,流入大运河。河道上船舶云集,有皇家御用的船,有运送粮食的粮船,还有水军作战用的战船等,各式各样。可见,老北京的水路运输非常方便。

但是,到了寒冬腊月,河水结冰,船已经不再适用,这时就要靠冰床了。冰床外形像床,在两边的木板下面钳上两根钢条,学名叫雪橇,也有人称为爬犁的,有点像大号的冰车,由人背着绳子拉“床”,可以坐几个人,也可以运输货物。

后来,冰床就很少用了,现在成为了冬天的一种冰上玩具。什刹海附近在冬天有专门经营出租冰车这一行当的,出租给游人玩乐。

轿子是老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大家对它都不陌生,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轿子有很多种类,有官轿、民轿、喜轿等,有走平道,有走山路的,有木做的,有竹子做的,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人抬的有两人抬的,有四个人台的四人小轿,八人抬的大轿,牲口抬的有骆驼驮的“驼轿”,还有骡子抬的“骡驮轿”。

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轿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清朝时期,不仅在使用上有等级规定,对制作、售卖、租赁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没有允许,在城中是不能随便开轿店和出售轿的。《清史稿》曾有相关的记载:“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所以,轿子普遍应用在官府,皇帝乘的是金顶黄轿,皇后的轿子是凤轿。平民百姓家中不论多有钱,也只能乘坐两人抬的小轿,而且只能是青布的,只有在成亲的时候才能用有图案和颜色的轿子。轿子成了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图中有两人小轿两顶

坐轿子的人舒服,但是抬轿子的却受了罪了,现在,除了一些特定的场合,这种交通工具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它在老北京的丰富的文化上增添了一笔,见证了老北京人的生活。

“窝脖儿”是旧北京城里的一种行业,俗称“扛肩”,在这个行业中比较有名气的就属范茂贵了。在清末的北京城,一提到“窝脖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个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窝脖儿”,曾经为慈禧陵墓“窝”运了60斤重的铜狮子,而且仅用了四天时间,可以说无人能比,还曾给清朝的一位贝勒爷用“窝”运的方法运送一个六尺高的古瓷瓶到六国饭店。

“窝脖儿”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具体的“窝”法是先将要运输物品摆在一个长木方板上,木板一般长二尺五寸、宽一尺七八,用绳把物品捆好的长方木板上,然后请两个人抬起,放在“窝脖儿”的肩上。窝脖人事先在脖子上垫好一根板条,板条的下面垫有棉布,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蹲身低头将物件“窝”起。起步走的时候,窝脖人眼睛向前平视,用一手扶大木板边,另一只手前后甩动,背着东西健步疾走。到了地方后,下肩时也要有两个人把东西抬下。

干这一行的人,一般都是为人搬家或者是代人送嫁妆,极少数窝脖儿人为皇室扛运贵重陈设或者高大、笨重易碎的物件,可见,范茂贵能为贝勒爷“窝”运瓷瓶,他的的“窝”运功底还是不一般的。

这个行业干的时间长了,人会留下残疾,一般从业者的脖子上都会有一个大包,有的还被压成驼背。所以,“窝脖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

紫禁城是封建帝王的家,是一般百姓不许接近的禁地,即使是朝廷的文武官员,也不可在里面任意行走,更不用说骑马乘轿了。总之,到了紫禁城的地界,无论富贵贫寒,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传统,在几千年里一直延承。神武门、东华门外各立有“下马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到了这个地方,无论文官还是武官都必须下轿下马步行去见皇帝。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处的“下马碑”。

禁止官员随意乘轿骑马,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皇帝的权威,也维持了皇宫的秩序,但是对于一些年老或者身体不便的官员来说,却增加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在一些朝代中,也有经过皇帝特许可骑马或乘轿的官员。

据记载,宋朝庆历初,吕夷简为相的时候,由于身体不好,有疾病,想辞官还乡,宋仁宗想亲自看一下,便特许他可以乘马至殿门。

到了明代,文武百官上朝,无论年龄大小,有无疾病,却“从无赐紫禁城骑马者”。

清初,紫禁城骑马或乘轿,也称为“赏朝马”,成为对宗室王公及文武重臣的一种非常崇高的礼遇。仅有少数近支王公准许骑马进入紫禁城,但是只能进入外城部分,到景运门外必须下马或者下轿,其他大臣只能循明朝旧制,徒步入朝。东华门、西华门旁和午门前的左阙门、右阙门外,各立石碑,用六种文字镌刻为“至此下马”和“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显示出宫廷威严。

岳钟琪像

正式的明文规定允许大臣们骑马入宫,始于乾隆时期。主要是考虑到大臣们星夜入朝,遇到雨雪天气,特别不方便。此外,立有重大功劳的文武大员,或受到特别恩宠,也会特许“紫禁城骑马”。例如乾隆年间,大将军岳钟琪因为平叛金川之乱有功,特赐“紫禁城骑马”,兆惠以征西北回部军功特许“紫禁城骑马”等,退休的文官钱陈群在给皇太后祝寿时入宫,特命紫禁城骑马。1778年,乾隆帝为庆贺自己的70大寿,邀请六世班禅进京,特许六世班禅乘轿殿前,给与六世班禅最高的待遇。还有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因“年迈不能乘骑”,“蒙恩准在紫禁城内乘轿行走”。

到嘉庆时,更特许年过七十的大臣,可以在禁城中乘坐一种小轿,例如大学士王杰进宫时,已过八十的高龄,特旨允许其坐轿入宫,拄拐杖进入内廷,则是极特殊的“恩宠”。

以此来看,清前期骑马、乘轿进入大内是一种很高的礼遇,只有年高德昭的老臣才能享此殊荣。晚清时期,清廷礼制多被打破,而赐紫禁城骑马也变得较为普通了,咸丰、同治以后,得到此种赏赐的人不一定就年老,也不一定有多大的功劳,且得此赏赐的人也很多了,看来已不是什么“殊荣”了,如咸丰间,工部左侍郎杜翰、户部尚书柏葰均加恩“赏紫禁城内骑马”。礼部右侍郎刚毅因护送慈禧西逃,李鸿藻因镇压捻军“有功”等,均可在紫禁城内骑马,慈禧的父亲惠征官仅侍郎,也特赐在紫禁城内骑马。

洋车其实是东洋车的简称,因为要用人拉,所有又叫人力车。为什么叫洋车呢?因为这种车是清朝光绪年间从日本传过来的。最初由于它的车轮是硬胶皮的,故又被称为胶轮东洋车。1900年以后,才有了充气轮胎的洋车,充气式轮胎的洋车与硬胶皮的洋车相比,拉起来就轻快多了,坐起来也是比较舒服。

西交民巷是最早在北京卖人力车的地方,据说,当时一辆人力车价格不菲,要一百多大洋。在当时来讲,要买一辆人力车,那是平常百姓家难以承受的。或许是有钱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后来,北京出现了出赁人力车的厂子,大厂子有几十辆,略微小点厂子也有四五辆。看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的人都知道,这些人力车大都被旧中国的穷苦人租赁。

人力车

当时的旧中国,满目疮痍,拉洋车是穷苦百姓被迫无奈的谋生之计。他们拉着洋车走街串巷,只为养家糊口挣点小钱。当时的人力车有座位的地方有车棚,夏天有帆布篷,冬天有棉布篷,晴天晒不着,刮风吹不着,下雨淋不着,但拉人力车的人可就遭罪了,风吹日晒,下雨时淋得浑身湿透,实属不易。

既然是赁来的洋车,少不了要想向车主交份子钱,可能忙了一天,最后剩在自己兜里的钱也寥寥无几。尤其是民国警察局对人力车出了一些条例之后,拉洋车挣钱更是难上加难。民国时期,北京的人力车多达几万辆。民国警察局的老总们想了一个生财之道,规定每一辆人力车,都必须有号坎儿,在上面印上号码,不穿号坎儿就不准拉车,并把这些号坎儿以高价卖给车主,车主肯定不做吃亏的生意,以此为由涨车份儿,最后倒霉的是拉洋车的穷苦百姓。

据说,拉洋车有多种形式,有拉白天的、拉夜里的,还有拉包月的,拉白天的人早早地从车厂子拉出洋车,在大街小巷转悠。拉夜里的,主要是拉过夜生活的有钱人。

拉包月洋车的人,他们的服务对象都是比较富有的家庭。这些拉洋车的人的收入相对来说可能比较稳定,家里过的稍宽裕些。只是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要随叫随到,随时准备伺候那些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而且有时候碰到脾气不好的主顾,你的动作稍微迟缓一点,就会招来他们的谩骂。

现在北京后海附近的古巷里,有一些脚蹬的三轮车,有的人叫它黄包车,有的人还叫它洋车。好多游客坐着它,游览北京比较有名的古巷,已经纯是怀旧的旅游项目。

老北京的人力车夫多数是贫困的劳动人民,所从事的这一行劳动强度大,收入非常低,能养活一家老小就算不错,和苦力、粪夫差不多,身体上受苦受累。不仅如此,而且精神上也饱受折磨和打击,挨打受气是经常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人力车夫能自己置办车子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租车。每天天不亮就到车场去排队,如果去晚了,车子已经出租完了,这样一整天全家人可能就要挨饿了。那么,租到车子的车夫,他们的生活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人力车夫为了能找到活,要不停地跑着,不然不仅连家里的生活的钱都挣不到,而且还有可能辛苦一天,连车份子钱都挣不回来。如果交不够车份子钱,车场的老板会非常不高兴,会对车夫毒打一顿。

老北京的人力车

还有就是旧时的警察,车夫们经常遭到他们的罚款和毒打,这一现象我们在一些影视剧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在老北京,有规定,热闹拥挤的地方是不准停车的,比如大栅栏、前门等繁华的地方,如果车夫歇脚拉活,这些巡警就会立刻过来对他们拳打脚踢。

再就是一些无赖乘客,为老北京的人力车夫的生活增加了一份压力。碰到好的主顾还好,或许还能多给几个钱,如果碰到那些地痞无赖,不给钱那是小事,有的还会找各种借口对车夫大打出手。

可见,老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都知道,人力车被称为“洋车”,在南方被称为黄包车或者东洋车。它最早是在日本出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老北京第一辆人力车是日本赠给慈禧的礼物。所以,慈禧就是乘坐人力车的第一人了。至今这辆车还在颐和园存着呢,去过颐和园的朋友都能看到,车身是黄色的,黄龙软缎制成的坐垫、靠垫。

自慈禧坐过人力车以后,民间也开始有了人力车,而且在全国逐渐流行起来。还出现了制造、出租人力车的车场,拉车的车夫也应运而生。据说,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大总统府曾成立了一个洋车队,每辆车配两个人,一个人拉,另一个人推,都穿军服带军帽,也是非常威风,在当年也不次于现在宝马车队。

现在,您可以到北京胡同体验一下坐这种车子的感觉。

铛铛车,其实就是老北京的有轨电车,铛铛车是它的俗称。为什么被称为铛铛车呢?因为开车的司机脚下面有一个铜质铃铛,踩下去会发出“铛铛”的声音,所以才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铛铛车。

北京不是中国第一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可以说有轨电车入驻北京,经过了许多破折。清朝光绪二十三年,随着北京马家堡火车站的建成,189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从这里向永定门修建了一段有轨电车线网及轨道,甚至连有轨电车都已经配备到位,下一步就要投入使用。结果,就在第二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他们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转嫁给了这些铺好的轨道,顷刻间,中国的第一批现代化的有轨电车荡然无存。

前门铛铛车

之后,几经波折,1906年,中国第一批有轨电车的通车运营终于在1906年被天津抢了先,以后几年,上海等城市有轨电车线路也纷纷竣工。直到1924年,绕过商户的闹事,说服了认为有轨电车上了龙脉的皇室宗亲,北京才驶来了她的第一批有轨电车,并举行了前门隆重的通车典礼。开通之后,有轨电车载客量大,速度相比也比较快。但是,这触及到了人力车夫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意,本来就举步维艰,现在又来了抢生意的这么个东西,所以,人力车夫爆发了大游行,有的对轨道实行破坏,还有的砸机车、在电车两线之间抛铅丝造成短路。

但是不论怎样,有轨电车的出现,让北京公共交通向现代化迈进了一部,大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出行,深受百姓的喜欢,有一首打油诗描写了当年乘客等车的情景,打油诗道:“站头等车二三时,两眼望穿脖梗直。为省金钱六七角,如似婴儿盼奶吃。”

跨进皇家园林颐和园的东门,往前走不多远便到了昔日帝后妃嫔看戏的庭院——德和园。就在院落的一间大殿里,有一辆老态龙钟的汽车格外引人注目。这辆车是中国的第一辆进口汽车,被人们称为“中国头号古董车”。

去颐和园游览的时候,您可以看到。这辆车整体为两轴四轮敞开式,车的前方镶嵌着铜质车灯,黑色车厢将车围了一圈。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四轮马车。车厢内设两排座位,前排只能坐一人,后排可乘坐两人。在车厢上方还有简易的车篷,四围缀有黄色穗带,显得十分华贵。您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吗?它又是怎么来中国的?为什么典藏在颐和园呢?

据了解,这辆汽车是德国奔驰生产厂家的第二代产品——“杜里埃”奔驰小轿车。光绪二十八年(1901年),慈禧太后在太和殿为自己举行隆重的六十七岁大寿庆典。当时,所有的文武大臣为讨好她,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地为慈禧准备贡礼。慈禧太后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什么东西没有见过?这些玲琅满目的生日礼物中,唯独刚刚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的礼物引起了慈禧的注意,也引来了众人的目光。是个什么样的礼物呢?就是这一辆从德国进口的第二代奔驰小轿车,是袁世凯花一万两白银购进后专门孝敬慈禧的贡品。

慈禧从没见过这么稀奇古怪的洋玩意儿,听说这辆汽车不用人抬、马拉就能跑,非常高兴,当即命令过来的司机开动汽车演示。看完表演之后,慈禧对这辆汽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慈禧处理完朝政之后,便要坐这辆汽车去颐和园游览。当汽车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竟成了她现在的司机,不但与她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了她的前面,这让她觉得很没面子,便责令司机跪着开车。老佛爷的话谁敢不从?这位车夫只好跪着驾驶车辆,您想想,跪着开车,手不能代替脚去踩油门和刹车,所以在途中险象横生,险些酿成惊天大祸。这不仅吓坏了随行的大臣、太监,也把慈禧吓出了一身冷汗。无奈,慈禧只好在众人的搀扶下,便在中途换上了她的十六抬大轿。还下旨所有人都不能使用这辆汽车。从此这辆老爷车便被弃置一旁。

后来,这辆小汽车被人从紫禁城挪到了颐和园,存放在了德和园里。时至今日,虽然这位在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已经远去,但是她的这辆御用“奔驰”却在饱经了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和战火纷飞后,奇迹般地保存到了现在。

老北京最早的火车,由于是由蒸汽作为动力源牵引的,所以,被老北京人称为“汽车”。还有称为“火轮车”的,因为烧煤在前面。

如今的北京,有四个大火车站,远送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但是,在火车刚出现在北京的时候,您知道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吗?

清同治四年(1865年),北京开始有了火车。当时,是洋务派大臣李鸿章偷偷地让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条“铁路”,上面开着一个小火车头,迅疾如飞。建设这条铁路所用的资金全部由英商出,为了就是让慈禧太后看后能够认同英国的铁路和火车,以便在中国继续发展。但是慈禧却听从了保守派的意见,觉的这个怪物发出的声音太大,有伤北京的风水,便下旨将铁路拆除。其实,不仅是慈禧和一些大臣对这个怪物不感兴趣,当时也遭到了好多其他人的反对。

可以说李鸿章的这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李鸿章并没有放弃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为了能够得到慈禧的支持,修建铁路,他以进贡的名义,从国外购置了一台机车和六节车厢,特意献给慈禧。由于这个组机车制作精良,装饰非常精美,慈禧看后非常喜欢,对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慈禧终于同意在北京修建铁路。

北海静心斋

经过慈禧太后批准,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皇城御苑之中开始建筑铁路,这段铁路从中南海紫光阁到北海静心斋,是中国皇家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历史上铁路进入园林的的唯一一次尝试。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这条铁路竣工通车。慈禧太后欣喜若狂,每天都坐着火车往返于静心斋到仪鸾殿之间,行车时,太监们手持幡旗,组成仪仗队。后来,慈禧怕火车的轰鸣声破坏了龙脉,便下了一道荒唐的谕旨,不再用那发出声响的火车头牵引车厢,而是由太监用绳子拉火车。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海园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条铁路也未幸免,清政府因为无财力维修弃而不用,就这样北京的第一条铁路消失。这个小火车也在园中存放了几十年,后来在修建十三陵水库的时候,被用来运送土方材料,现在小火车头已经下落不明了。

此“爬山虎”可不是彼“爬山虎”,它是一种老北京的交通工具,主要在登山或者到庙里进香的时候用,其实是一种轿子,由四个人抬,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爬山虎”。

说爬山虎是一种轿子,其实它是用椅子做成的,椅子两边帮着长度适中的两根木条,供抬轿子的人使用。椅子四周还有四个立杆,怕坐着的人雨淋日晒,立杆上还有布帐。类似于重庆的滑竿。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阔佬为了显示自己威风,坐着爬山虎,轻摇折扇。

一般抬爬山虎有四个人,他们的分工不同,最前面的是头儿,勘察路况,遇到情况会通知后面的人。还有两位叫前坑儿、后坑儿。最后一位称为甩椅子,是这一行的高手,经验丰富。他们一般三四里地就要休息一下,喝口水,活动活动腿脚,您想想,一个人空手爬山或者上台阶还累得气喘吁吁,更何况负重爬高,真是不容易啊。

桃源小村医欺我华夏军弱?反手南天门计划!夏商周(王朝风云)唐史并不如烟·第六部:元和中兴宁府有女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修订版)基因的谋杀军统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