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老北京的民间工艺(1/1)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以糯米面为原料,可以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面人形象。面塑一般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很多人喜爱,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塑制作时,都为制作者那娴熟的技艺、活灵活现的面人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
说起捏面人的来历,据说和刘墉有很大关系。
刘墉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爱臣,山东人。自从刘墉的父亲在京做官后,便把家安在了北京,家里的老小包括仆役也全都被接到了北京。
这里单说在厨房里干活的一个姓刘的伙计。有一年,刘伙计收留了一个老乡。这老乡姓王,山东菏泽人,因家乡遭遇旱灾收成不好,便想到了刘伙计,于是便来投奔了。这刘伙计本就孤身一人住在刘家的下房里,老王便也跟着刘伙计住在了下房里,在厨房帮着干些零工。
一次,老王帮着面工揉馒头,揉着揉着就来了兴致。他照着山东人过年节的习惯,把馒头揉成了各种形状。你还别说,别看老王是个大老爷们,他的手比女人的手都巧,只见一疙瘩面在他手里三揉揉四捏捏,就成了仙桃、梅花、鱼儿、蝴蝶……而且上锅一蒸形状一点儿都不变,往饭桌上一端,引得刘家人爱不释手、人人说好。刘墉见了也非常有兴趣,便问是谁的手艺,并大大赞赏了一番。
这老王听说这事后,干得更起劲了,就想再显示一下其他的本事。于是他向人要了些糯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头、小小子、鸡、狗等模样,又找来了胭脂和染料,给这些小玩意儿上了一点色,这么一来这些面品可就更耐看了。完工后,老王便托人将这些面品分送给刘家的内眷们,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夸赞。
可巧,这次又让刘墉看着了。正好刘墉那天没什么事,就着人叫来老王,问他怎么学的这点技艺。老王说:“俺们菏泽那里很穷,可再穷总得过日子呀,尤其是逢年过节时亲戚朋友要相互走动,这去别人家总不能空手去啊,可又买不起点心,就把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礼品,给小孩子边吃边玩。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那你们为什么用要糯米面而不用小麦面做呢?”刘墉问他。
“大人您也知道,糯米面比小麦面放的时间长,给小孩儿吃着玩着的东西就得放的时间长点才好啊!”
捏面人
“嗯,亏你们还想得比较周全。那你除了花呀草呀动物什么的,还会捏别的吗?”
“还能凑活着捏一些别的花样,就是不知大人您喜欢什么样子的?”
刘墉随手指了指墙上挂的八仙上寿的画说:“你能捏这画上的人儿吗?”
老王看了一会画上的人儿,点了点头说:“那我就试着捏捏吧!”
别过刘墉后,老王就开始着手了。他把自己关在房里四五天,终于把画上八个人儿给捏出来了。刘墉一看,喜欢极了。只见那八个面人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就高兴地对老王说:“老王,我看你是个难得的心灵手巧之人。你不是一直在找营生做吗,我这里给你一个建议,你以后不妨就下心鼓捣这玩意吧。做好了拿到大街上、庙会上去卖,也能赚钱啊!”
“这也能卖钱?”老王惊讶地问。
“不试怎么知道呀!”刘墉说,“不过你若想买卖好些,得把东西做得更精细些。这样吧,我给你出点儿主意。你不是想让面人保存得更久吗,这样很容易,你只需在和面时往里加点儿蜂蜜。”他还让老王用冲的各种颜料的水来和面,再分别蒸熟,这样面本身就带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更好一些。
刘墉的话让老王激动万分,他连连感谢。回去后,老王就按照刘墉的法子,狠下了一番功夫琢磨着怎么把人物捏得更精细。他又试着做了几件工具,有了工具,他干活更麻利了。
二十几天后,老王的手艺有了飞速的长进,他将捏好的一套带色的八仙人送给刘墉看。刘墉一看,这次的八仙人儿比上次可好上了百倍,八个人物面目清晰,神态各异,又加上配上的各种颜色,更显得活灵活现。糯米面蒸熟后本身就发亮,再加上蜂蜜,简直是半透明了,八个仙人好比粉雕玉砌似的。刘墉不自禁地连连夸赞。这时他突然想起,等几天就是乾隆的寿辰了。往年给皇上贺寿,各大臣都争相送礼,动辄花费成千上万两的银子,不仅费力费财,也不一定讨皇上喜欢,刘墉为此不知费了多少脑筋。
“这次我何不用老王捏的面人当作贺礼呢?既省钱又有新意,说不定皇上还喜欢。”刘墉心想。于是他对老王说:“你能不能尽力将这八仙人捏大一些,有尺把高就行,我想派个大用场。”老王说我尽力试试吧。三天后,老王还真给捏出来了,而且又别出新裁地捏了个老寿星。这下可好了,九个面人摆满了一张大桌子,看上去别提多好看了。
乾隆的寿辰到了。刘墉命人将九个面人好好装饰了一番,并盖上了一层红绸子,抬到了皇宫里。此刻的皇宫热闹非凡,众大臣正忙着向皇上献礼。这时刘墉信步走进殿来,身后跟着两名家人抬着个大抬盒。刘墉给乾隆行完礼后,就命人将礼物呈上。他亲自将大抬盒打开,然后一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连乾隆都瞪大了眼睛,只见九个仙人光彩夺目,压倒了所有礼品的光辉。
众人纷纷议论,都很好奇这物什的由来。乾隆忍不住问:“刘爱卿,你这些东西是用多少钱买的啊?”
刘墉笑了笑,伸出五个手指头。乾隆说:“噢,五千两!”刘墉摇摇头。“是五万两?”刘墉又摇摇头。“那到底用了多少啊?”刘墉一字一字地说道:“白——银——五——两。”
众人听了都呆了,都摇头说不信,乾隆也摇了摇头。刘墉赶紧对乾隆说道:“微臣怎敢欺骗皇上啊!这并非什么金呀玉呀的,是用面捏的,的确是五两买来的啊!”
乾隆好奇地打量一番,果真不像玉雕也不像牙雕。忍不住伸手拿起一个,嘿,很轻很柔,的确是面捏的。乾隆哈哈大笑,连声赞扬工艺高、刘墉聪明,大大犒赏了刘墉一番,并说:“你的面人不错,我用十两银子买下了!”……
等离开皇宫后,众大臣连忙把刘墉围了个团团转,这个说要出高价买一套八仙面人,那个说要见识一下那个捏面高手……
刘墉回府后,叫过老王说:“如今你可火了!现在有人出高价买你捏的八仙人了。我把刚才从万岁爷那儿得的十两银子交给你,你到外面租个地儿,做你的生意去吧!”老王听了喜出望外,赶快给刘墉磕头道谢。从此以后,他真干起了捏面的营生,并且生意络绎不绝。
老王是个勤勉的人,他没有得意忘形,依然勤加钻研、练习,又琢磨出更多的花样儿来,生意越干越好,不久就积攒了不少钱,将全家老小从山东接到了北京。后来,为了不让手艺绝了,老王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还收了几个徒弟。捏面人这门手艺也就一代一代地在北京城传了下来。
“泥人张”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民间彩塑,在北方流传较广,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他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形神毕肖,栩栩如生,须眉欲动,深受百姓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因为他姓张,人们就亲切地称他为“泥人张”。这就是“泥人张”的由来。
张明山因其艺术独具一格而蜚声四海,成为一位著名的彩塑家,并不是不是偶然,背后他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张明山于道光六年生于天津,当时家境贫寒,私塾辍学后,便跟着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捏制泥人的水平,不仅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而且还常常研究寺庙里的古代雕像和石刻。
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天庆馆里一边饮酒,一边观察各色的人物。就在这个时候,从饭馆外进来三个人。其中有一位是大脑袋,中等个子,挺着肚子,穿得阔绰,牛气冲天,横冲直撞往里走。这位是谁呢?他叫张锦文,盛京将军海仁的义子,排行老五,人称“海张五”,在当时是当地的一霸,靠贩盐为业,赚了不少钱。所以当地人的对他很“客气”,店小二一看他来了,紧忙着招呼往里请,又是端菜又是斟酒。张明山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
海张五三人一边饮酒一边议论,议论张明山捏泥人的事情,尽是嘲讽之言,拿张明山找乐子。饭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都等着看张明山要怎么“回报”海张五。张明山听过他们的议论,没有说话。只见张明山左手伸到桌子下边,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依然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非常灵巧。随后一停手,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戳,起身去结账。
海张五一行人还在那里议论。饭馆里的其他客人往桌子上一看,一个活生生的海张五的脑袋泥塑,核桃般大小,小鼓眼,一脸狂气。大家都连声称好。海张五看着自己的脑袋的塑像,朝着正走出门的张明山的背影开始挖苦起来。张明山头也不回就走了。
第二天,集市上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的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像模像样地坐在那里,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写着:贱卖海张五。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了谁乐。乐完之后,转告朋友过来一起乐。
三天之后,海张五派人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广为流传。
说完故事,还是说一下张明山吧。张明山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细心揣摩和刻苦实践,练就了一手捏泥人的绝技。他捏制出来的泥人惟妙惟肖,甚至连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都能表现出来,一时传为佳话。
就这样,张明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好多人都慕名而来,请他捏泥人。据说,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听说有这么一位彩塑高手之后,即下旨召他进宫捏泥人。张明山经过一番准备工作,捏出古代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慈禧太后观赏之后,赞不绝口,并经常叫张明山入宫为她捏泥人。
泥人张
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的同时,又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艺术中吸收营养,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而且,他的彩塑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到现在已经传到第五代了。其中,第四代传人在1958年创办“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把张家的独特技艺,传授给家族以外的人,进一步把泥塑艺术发扬光大,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的彩塑人才。
提起北京,就要说到天桥。北京天桥位于西城区东部正阳门外,因为是明、清两代皇帝去天坛、先农坛祭天的必经之路,所以称为天桥,后来逐渐形成天桥市场。天桥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场所,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天桥文化。众多的民间艺人也汇集到这个地方,有胡子拉碴却会学鸟叫的,有能用手指头碾碎石头的,有能让蛤蟆教书的,有训狗熊的,有拉洋片的,有比真驴还惟妙惟肖的赛活驴,还有打拳的、说书的、唱曲的等,各式各样,个个技艺高超。说天桥是老北京民间艺术的发祥地一点不为过。
在天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杂耍表演是天桥的一大特色,不仅项目繁多,而且技艺超群,让观众连连叫好,有时还为表演者捏一把汗。下面就列举几个例子给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拉弓
拉弓用的是硬弓。艺人在表演之前,先请观众中力气大的人试一下弓,说明要拉起来这个弓非常费劲。往往试拉者憋得脸红脖子粗也只能将弓拉开一半。等这之后,艺人开始表演,他能够很轻松地将弓拉开。而且难度也不断增加,开始拉一个弓,然后左右开弓,之后再增加两个甚至四个弓,一边挂在脖子上,另一边用脚蹬。这总共是六个弓,最后艺人同时都能够将弓轻松地拉开,观众看了之后连连称赞。
拉硬弓
举刀
它是显示臂力的表演。有双手托刀,还有单手托刀,这两种都是平着托,还能单手将刀竖着举起。最为出彩的就是把一二百斤重的刀舞动起来,舞得如车轮般飞转,其中有名的一位张姓艺人人称“大刀张”,舞动大刀的时候,那是喝彩声不断。
抖空竹
空竹是北京民间的一种玩具,现在好多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都喜欢它,在北京的一些公园中您能经常看到抖空竹的人。据说,最先在天桥抖空竹表演人叫德子,人称“空竹德子”,是光绪年间人。早年,他因为生活困难,就到天桥市场表演空竹挣钱。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他还研究出了很多新鲜的抖法。后来有个叫常立全的艺人,也是抖空竹的高手,不仅能抖空竹,还抖其他的物件,比如黑陶的长脖、大肚的盛酒容器、壶盖等。
舞叉
它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目。北京人把舞叉又称为“开路”。天桥舞叉花样最多的,要算“飞叉谭俊川”。
爬杆
爬杆据说在汉朝时就有,属于民间杂技。爬竿本身难度就比较大,能爬上去就已经不容易,表演的艺人爬上之后,还在竿顶表演复杂的动作,比如“扯顺风旗”、“倒立”、“站竿”等,十分精彩,也另观众出了一身冷汗。
耍中幡
耍中幡是比较吸引人眼球的表演。中幡有三丈多高,由竹竿制成,竿顶有红罗伞,伞下挂着一面绣字的标旗。艺人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做各种表演,比如,将幡竿竖于一个肘弯处,用力将幡竿颠起,用另一个肘弯接住;或用后脖窝、脑门接住;或用单手托住竿底,反腕将幡竿移到背后,再将竿抛起到前边,或用肘弯或用肩头将竿接住。其中最难的一招是将竿抛起,用下边的牙齿接住幡竿底部一个边,并且让它仍保持直立的姿态。艺人将这一些列动作做的有如行云流水,现场观众惊叫连连。耍中幡的一些动作还有比较好听的名字,例如“霸王举鼎”、“苏秦背剑”、“太公钓鱼”、“封侯挂帅”、“张飞骗马”等。
硬气功
在天桥表演硬气功的人很多,看得直让人揪心。有“油锤贯顶”,就是一个人头顶一撂砖,大约五六块,另一人用油锤猛击砖,将它们击碎。还有“睡钉板”,就是将钉尖朝上的木板平放地上,表演者光着上身,仰躺在钉板上,胸前放一块石磨扇,另一人用大锤敲击磨扇,将它打碎,而表演者前胸后背均无恙。您说您看了这样的表演能不揪心吗?
崩、捋、咬铁条
崩铁链,就是用铁链把表演者上身紧紧捆住,然后表演者运气将铁链崩断。捋铁条,就是将一根手指粗的铁条弄弯,放在火上烧红,然后用手将它捋直。咬铁条,就是把一根筷子粗细的铁条烧红,然后把一头放在嘴里一段一段地把它咬断。这些表演如果没有点功夫,是办不到的。在这方面比较有名的艺人叫马元凯。
气功
其中名气比较大的艺人叫张文治。表演的时候,他仰卧地上,身上铺一块大板。他两肘着地,两手向上撑住木板,运气发功,然后汽车或者马车从板子上通过。
“飞飞飞”
“飞飞飞”的表演者叫曹鹏飞,十五岁时便在天桥公撂地卖艺,因身怀飞腾于空中的绝技。所以他的表演被人称为“飞飞飞”。
“飞飞飞”的表演场地比较大,方圆达两丈。四根笔直的高杆立于场地的四个角,每根高杆顶端各系一条丈余长的粗绳。场中空旷处,立一根单杠。场地入口处,高悬一块书有“飞飞飞”狭长的黑色木牌儿。表演一开始,表演者顺着高杆攀缘而上,双手抓住绳套,然后以脚蹬踹木杆,向对角木杠处悠荡过去。荡到半空时,表演者突然撒开手中的绳索,全身凌空横起,瞬息间抓住对面的绳索,不待停稳,再次悠荡回去,最后稳稳当当落在悬吊在空中的横木上。顿时,鼓掌声与喝彩声一起爆发,围观的群众无不交口称绝。
还有很多,比如摔跤、滑稽戏、耍猴儿、顶碗等,天桥不仅撂地的民间艺人多,还有一些从这里走向大雅之堂的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曾在此说相声,评剧名角儿新凤霞来北京第一站就是天桥,这样的大艺术家非常多。
“鼓书”是一种说唱文学,它是以鼓伴奏,在北方民间比较流行。在中国曲艺曲种中和“大鼓”属于一个类别,主要曲种有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北京琴书等数十种。
北京的鼓书,历史很长,始创于八旗子弟,当时称为“段儿书”,又叫“子弟书”,是明代流传下来小型鼓书。清朝末落时,清朝的后裔每天无所事事,就编鼓词,演鼓书。北京的鼓书流派很多,主要包括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单弦。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纯以京音为主,题材有才子佳人、英雄侠义两类故事,所以又有“文武大鼓”之称。曲调间有京剧“西皮”或“二黄”的腔调,还被称为“带腔”。
此种大鼓的演唱者很多,民国初年形成了刘、白、张三大流派。“刘派”首推的名家就是在清末就有“鼓界大王”美誉的刘宝全。他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并在原有伴奏乐器之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白派”的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非常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而且唱腔不重复。“白派”的代表人物是白云鹏,早年在农村唱竹板书,后改为唱大鼓,他的特点是吐字清晰、行腔柔美、演唱风格朴素自然。“张派”的代表人物是张筱轩,他在演唱时京音纯正、咬字清晰、刚劲浑厚,具有一气呵成的特色。三个人之中,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尊为一代宗师。三大流派之后,后来又出现了台风潇洒,表演细腻“少白派”,嗓音甜美,音域宽阔,韵味醇厚,高低皆宜,独具一格的“骆派”。
梅花大鼓产生于清代末叶,当时叫“清口大鼓”,其特点是在叙事中抒情,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中板等形式,慢板声腔婉转动听,结尾时稳重又有余音;快板、紧板,活泼有力。最初演唱者多为城北之子弟票友,被称为“北板梅花调”,后来城南的杂耍艺人,把乐调稍有改变,称作“南板梅花调”。伴奏的乐器以三弦为主,四胡为辅,唱起来音韵柔和,娓娓动听。唱此鼓的艺人中也曾有衔灯而歌的,叫作“衔灯大鼓”。
单弦原为一人自弹自唱,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后来逐渐演变成唱者弹八角鼓,另有三弦伴奏,又称之为八角鼓、单弦八角鼓、牌子曲,简称单弦。一般先唱小段,叫作“岔曲”或“牌子曲”,然后再唱整段大书。主要流派有荣、谢、谭三大派。
新中国成立以后,鼓书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内容有所创新,而且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听来更加丰富多彩,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
雕漆属漆器的一个品种,在工艺上与一般的漆器又有所不同。一般的漆器的工艺主要是把漆涂在漆胎上或是在漆器上刻花之后再涂一层漆。而雕漆则以雕刻为主要工序,其工艺是把天然漆料涂在漆胎上,涂一层晾干一层,然后再涂一层,层数少则几十多则三五百,等达到一定厚度后,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精美的花纹。雕漆工艺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在京城,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由于色彩的不同,雕漆又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和“剔犀”之称,其中“剔红”为雕漆的代表。
雕漆和其他的传统工艺一样,也有其历史,据史料记载,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兴于宋朝、元朝,盛于明朝、清朝,横跨五个朝代,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我国目前仅存的一部历史漆书《髹饰录》里记载,雕漆在唐代就有,当时以“剔红”为主,多是象木刻印版似的、花纹与红色锦地平齐的做法,雕法古朴可赏。此外,在唐代也有“剔黑”、“剔黄”、“剔绿”等。
清代雕漆花式香几
到了宋、元时期,雕漆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有了刀法藏锋不露、磨工圆滑的风格。宋代雕漆器有少量传世,据《遵生八笺》里记载:“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元代出现了两名有名的漆工张成和杨茂,他们的作品是元代雕漆风格的代表,并对后代雕漆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故宫博物院及国外都收藏有两位雕漆巨匠的作品。
明、清两代是雕漆艺术极大发展的历史时代。明朝时期,雕漆工艺发展得非常快,是雕漆艺术成熟的时期,以明朝永乐、宣德两个时期为最盛,出现了好多技艺高超的名匠。明朝统治者在永乐年间在北京建立果园厂,集中了全国各地雕漆艺人,专门为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不仅生产的数量很大,而且在技艺制作上在宋、元风格的基础上,也有了创新提高。当时的雕漆制品朱红含紫,稳重沉着;制胎则以木胎、锡胎为主;图案方面也多元化起来,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题材;刀法流畅,藏锋清楚,雕刻工细,表现形象生动。可以说明朝的雕漆制品,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超过了前朝,为雕漆工艺在北京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代末期,雕漆制作开始萎靡,清初,才又开始兴盛起来。清代雕漆制造达到极盛时期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亲自为一些雕漆制品策划、审定、题字。当时的雕漆制品品种非常丰富。与明朝的雕漆制品相比,清朝的雕漆的图案除了山水人物、花卉鸟兽,还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而且在构图上绵密多层次,有严谨、精致、华丽的特色。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使雕漆制造一度中断,据清宫档案记载:光绪二十年为筹办慈禧太后六十岁寿日所需雕漆器已经“无匠造办”。
由于清朝宫廷里还需要雕漆制品,光绪三十年(1904年),几乎失传的雕漆艺术又开始发展起来,北京出现了中国现代商品雕漆的第一个制造作坊——北京“继古斋”。北京“继古斋”的艺术家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将清代雕漆的风格继承下来,并有了一些提高,刀法棱角清晰,题材以花鸟龙凤、山水人物、吉祥图案为多,使雕漆工艺更加丰富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雕漆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在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雕漆艺术家。
景泰蓝是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紫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她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不仅造型典雅优美、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华丽多姿,而且还有繁多的品种造型和精美华贵的视觉感受,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
但说到景泰蓝的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景泰蓝工艺是在元代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但是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的,那就是珐琅制品盛行于明代的宣德年间,并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风格浑厚有力,自然豪放,简朴典雅,加上制作出的成品的釉色又多以蓝色调为主,“景泰蓝”一词便诞生了。
景泰蓝千花瓷瓶
景泰蓝在明清时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明宣德年间,景泰蓝风格特征已形成。就品种来讲有炉、瓶、盒、碗、盘、鼎、薰等器。在造型方面多仿觚、尊等青铜器或瓷器的造型。胎型上设计的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和番莲等。釉料多呈蓝色,如天蓝、宝蓝等色,另外还有浅绿、深绿、红色或白色等。景泰年间,景泰蓝制品在工艺的质量方面比起宣德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创造出许多新的色釉,仅蓝釉就有铬蓝、天蓝、宝蓝等,还有桃红、墨绿、粉绿、淡绿等多种颜色。品种上,除了瓶、炉、盒、盘、薰等之外,还有花盆、炭盆和蜡台等器。题材上不仅有了楼台、山水、人物、花鸟等描绘现实物象的题材,还有二龙戏珠、夔、凤等寓意性的题材。到了清朝初期,景泰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廷专门在武英殿附设的造办处中设“珐琅作”,用以制造宫廷专用器皿。到了清代中期,景泰蓝在表现内容上,走上了一个新的纪元。其装饰题材广泛,像勾子莲、龙凤、吉祥花鸟等图案,色彩丰富,造型精美。
如此精美的工艺品,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出过皇宫,具有纯正皇室血统的帝王级奢侈品,深受着皇家贵族的喜爱,是明清两代宫廷中的一种专用物品,象征着当时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时,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人全部用瓷器。
景泰蓝出身高贵,气质典雅,工艺精美,作为一种宫廷艺术,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作景泰蓝先是制胎,制胎要选择延展性非常好的紫铜,选好料之后用铁锤敲打成的各式各样精美造型。接着工艺师在上面图案,把事先做好的柔软、薄而细的并具有韧性的紫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粘出图案花纹,这个过程叫“掐丝”。掐丝是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工序,技艺巧妙,全凭操作者的一双巧手和纯熟的技艺,掐饰出妙趣横生、神韵生动的画面。然后就是点蓝,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在点蓝之前,还要对胎体进行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处理,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
从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我们能够看出它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可以说景泰蓝是具备了我国传统工艺中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一种特殊工艺品,造型端庄厚重,色彩对比鲜明,色釉宛如宝石般的晶莹深沉,外表富丽堂皇,彰显出景泰蓝大气祥和、富贵典雅的气质,所以在清末民初,外国人不惜重金收购北京珐琅工艺品。
现今的景泰蓝制作,仍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以及镀金等复杂工艺过程。但是有一点发生了变化,就是景泰蓝的使用人群不再是皇亲贵族。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批专家、教授,对景泰蓝的形体、花样、颜色进行改良,为景泰蓝注入了艺术活力。这期间,有不少名作,景泰蓝金地“葫芦瓶”一直是这一行业的名牌保留产品,而且生产了许多景泰蓝器皿,壶、瓶、盘、烟具、文具等,老百姓也可以使用了,不再是少数尊贵人士专享的奢华。
提到鼻烟壶,不少人就会联想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那么,鼻烟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说,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康熙、乾隆年间闻鼻烟风行一时,朝野上下皆嗜鼻烟,几乎视为第二生命。现在,鼻烟壶的爱好者也有很多,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好多人都在谈论、研究、收藏、玩赏它。小小的鼻烟壶,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吸鼻烟的习俗,源自印第安人。大约在14世纪,意大利人用精选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多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汉人吸鼻烟始于明代,当时只有广东一个地方有吸鼻烟的,到了康熙时期,康熙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渐渐地吸鼻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西方诸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
鼻烟壶,在最初作为盛烟容器进入中国时,并不称为鼻烟壶,只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瓶,没有图案,而且数量非常少,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聪明的工艺匠便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并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图案。最初只是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地摇磨,使鼻烟壶的内壁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制作了很多比较精细的精美的鼻烟壶。再后来,内画鼻烟壶发展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精品,并通过欧洲商人、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逐渐流传到国外。
清朝宫廷藏鼻烟壶
关于内画鼻烟壶的出现,还有一个传说。乾隆末年,一位京外的小官吏进京办事,这个人非常正直,为官清廉,希望通过正常的途径而不是通过贿赂的方式把事情办了。谁知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这时,地方小官吏的盘缠已经用尽,没有办法只好寄宿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有好吸鼻烟的习惯,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吸完的时候,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这样,在鼻烟壶的内壁上就形成许多的划痕。寺院里的一个和尚把这一现象看在了眼里,便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就此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那么鼻烟壶作为传统的工艺品,除了欣赏、把玩、收藏,还有其他的什么作用呢?刚才已经说过它里面所装的东西是鼻烟,而鼻烟的成分里有优质的烟草,还有其他一些药材,所以鼻烟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清雍正、乾隆时期嗅闻鼻烟和持有高档鼻烟壶成为炫耀身份和夸耀财富的标志。清代末期,又出现一种精美的内画,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这时,鼻烟壶在社交活动中又可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
当今内画鼻烟壶的大家有四派,这四派均起源于北京,其中京派历史最为悠久,诗书画印并茂是京派艺术风格。还有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的鲁派,还有冀派,其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造型准确、风格典雅,还有发展比较晚的粤派,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被人所知。
北京玉雕历史悠久,造型浑厚、庄重,图纹工艺比较复杂技艺精湛,以大件和摆件为主,在人物、山子、器皿、花卉等品种上都有独特的风格。在制作上因材施艺,尤以玛瑙俏色见长。材料多样,题材广博,具有宫廷艺术特色和皇家风范。
那么,什么是玉雕呢?玉雕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玉雕就是玉石经加工雕琢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优质的玉石,只有经过工艺师精心设计、反复琢磨、雕琢,才具有新的价值和魅力。我国玉雕工艺,源远流长。玉雕品种繁多,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是我国独有的技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期,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量使用玉器。因为玉石比普通石头质地致密,比较坚韧,非常适合制成当时的生产工具。所以,最早的玉器是以生产工具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个时期,最有名的是良渚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可以说是良渚先民做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精髓。根据出土的玉器发现,当时的玉器雕琢技艺精湛,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玉器品种也非常多,有璧、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红山文化玉器与良渚文化玉器相比,就显得比较呆板,器形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
商周时期,玉雕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出现了有花、鸟、鱼、虫、兽等形象的玉雕佩饰。纹饰多样化,有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方格纹等,特别是当时玉雕阳文线条的出现,是技法处理上的一大飞跃。这种技法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增强了图案花纹线条的立体感。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艺走向精益求精,出现了浮雕和透雕的技法,品种日益增多。这个时期是玉雕艺术光辉灿烂的时期。春秋时的士大夫,从头到脚,都佩戴一系列的玉器饰品。尤其是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当时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优美富有动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两汉时期出现了心形佩、龙形佩、玉人、动物等玉佩。到了唐代,由于佛教的盛行,玉雕佛非常多,也出现了一些玉带方饰板、梳子背等,图案多为花卉、鸟兽、虫鱼、人物等。到了宋元时期,玉器光泽晶莹,质地精良,纹饰以龙凤呈祥为主,同时还有花卉、鱼水等图案。
精美的古代玉器
至明清时期,我国的玉雕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受文人书画的影响,还发展了雕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玉器。常见有松、竹、梅、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清代玉雕,在乾隆时期技艺成熟达到空前的高峰,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非常讲究,雕琢得精细玲珑,令人喜爱。
发展至今,当代玉雕工艺,出现了南北两派,南派则包括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玉雕一般采用软玉,色彩柔和,风格粗犷。北派以北京玉雕为代表,具有质地坚硬、晶莹细腻,色彩绚丽、玲珑剔透,雕刻注重造型,是原宫廷玉雕工艺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北京玉雕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于是,一大批琢玉工匠齐聚京城,北京就成为了中国的玉器中心。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很自然是制作高档工艺品的天然好材料。
中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有数千年的历史。山东大汶口就曾经出土了距今5000多年的象牙梳子、镂空的象牙筒和象牙琮等艺术品。北京牙雕即北京象牙雕刻,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可考的历史要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在北京黄土坡出土的战国墓中就发现过象牙梳子。
北京牙雕自明朝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早中期,北京象牙雕才真正兴起。那时的象牙雕刻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牙雕工匠大都来自扬州、广州等地。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并把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运用在象牙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雍容华贵风格的宫廷艺术品格和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的北京牙雕。
到了清末,社会不稳定,经济衰退,北京的象牙雕刻的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停滞不前。以前为宫廷制作牙雕工匠纷纷转向了民间,开办作坊。到了民初,北京已有十几家这样的象牙作坊。
解放以后,北京牙雕又达到了繁荣期。牙雕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做了大胆的创新,牙雕作品于细腻之中透着灵秀之气。
牙雕作品
北京牙雕品种非常多,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栩栩如生,以高雅、古朴、精细、遒劲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制作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具体点讲就是先开坯成形,然后精细加工和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再就是做精细的抛光,最后是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
北京宫毯,即官坊毯,是富有北京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
编织地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编织地毯起源于宁夏,因其织结坚牢,毯面柔软,深得皇家权贵的青睐,自元代起,就成为皇宫的御用品,所以称之宫毯。到明清时期,官营织毯机构织造了一批高质量的宫毯。比如,清雍正元年,清政府在北京织染局设有9名毯匠专门为皇帝编织地毯。至咸丰年间,随着西藏达赖携藏毯进京,也带来了大批艺人在京传艺,京城地毯开始逐渐繁荣起来,并始入民间。民国初年,北京已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地毯出口达到鼎盛时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北京宫毯制作工艺考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既有皇家气派,又有民间韵味,给人无穷的回味与遐思。纹饰讲究对称而且丰富多彩,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北京宫毯品种众多,有地毯、壁毯、卧毯、挂毯等,原材料多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其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色调素雅而驰名中外,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北京宫毯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设计、编织、片剪和整理。工艺师先分剪毛、纺纱、染纱,之后绘制出织毯的花纹图样。然后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精美的织毯就基本成型了。最后要对宫毯进行平坦、片毯、洗毯、剪活、修剪等美化处理。
北京宫毯除了具有装饰作用之外,还有保暖、隔音的功能。由于其制作技艺精良,图案精美,雍容华贵,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金漆镶嵌是一门古老的宫廷工艺,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等装饰的一种技法,广泛用于家具、屏风、摆件等的制作,尤其以制品的华美、工艺品种的丰富而著称,是“燕京八绝”之一。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北京金漆镶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在元代,曾设有油漆局,开创了软螺钿新工艺。明代设有“果园厂”,金漆镶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清代,在内务府设立“造办处”,产品主要有车、船、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具及各种装饰摆件。清王朝的灭亡,使漆器这一宫廷艺术大步走向了民间,并逐渐形成了古朴典雅、端庄华贵、富丽堂皇、品类繁多,具有皇家风范北京金漆镶嵌,在祖国的漆器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金漆手炉
解放之前,北京漆器行业比较萧条,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多家漆器作坊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建立了“北京金漆镶嵌厂”。从此,北京金漆镶嵌的发展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主要产品有屏风、牌匾、柜厨、桌椅、盒盘、摆件等,不仅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花丝镶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门古老的艺术,以精致、细腻、华丽为特色。由于其完全由金银丝制成,又被称为“细金工艺”。
花丝镶嵌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花丝工艺的产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匠师们把细如发丝的金银丝,嵌到青铜器上,这算是花丝镶嵌工艺的雏形。到了汉代,宫廷匠人创新出金粒焊缀工艺,将细如粟米的小金粒和金丝焊在器物之上组成纹饰。隋唐时期,花丝工艺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花丝工艺产品。到了宋代,花丝工艺有了新的创新。匠人们运用立体浮雕形凸花工艺和镂雕的装饰工艺将器型与纹饰融为一体,使器物更有立体感。明代,花丝镶嵌工艺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大量经典传世作品至今被典藏。京城花丝镶嵌工艺已基本形成,堆、垒、织、编、掐、填、嵌、錾等技法样样俱全,尤其是难度较高的编织和堆垒技术运用巳十分纯熟。
用花丝镶嵌工艺的皇后朝冠
清代,由于上至帝后的皇冠,下至后妃命妇的礼饰配饰,均大量采用花丝工艺,所以宫廷对花丝工艺的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花丝工艺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此,花丝镶嵌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
到了民国时期,一直为皇家御用的花丝镶嵌工艺散落民间,并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当时,贵妇名媛都以配戴有花丝镶嵌工艺的珠宝首饰为身家品味的象征。
解放后,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所生产的花丝镶嵌工艺产品颇具宫廷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多饰以吉祥纹样和传统民族图案,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现在,北京花丝镶嵌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绢人”,也被简称为“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是以丝绢为主制作的人形。北京绢人制作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风格高雅,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它是以铅丝为骨骼,棉花纸絮为血肉、绢纱为肌肤、真丝为秀发、彩绘丝绸为服装,塑制而成的玩偶。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传统戏剧中的各类人物、古装仕女及舞美造型等内容,经过能工巧匠们雕塑、制模、彩绘、缝纫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制作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立体玩偶造型。
北京绢人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可考的历史。起源于北宋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时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到了明代,民间还有制作绢人的艺人。清代时,绢人多被做为一种祝寿的一种礼品,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同寿桃寿面一起。非常可惜的是,这种民间工艺曾在清中期失传,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中期,如今的北京绢人才算真正诞生了。
北京绢人的制作,运用了雕塑、绘画、缝纫、染织、花丝、裱糊等多种技能。“绢人”的头、脸和双手的材料均选用蚕丝制,身体的其他部分,比如服饰、饰物、佩件、道具等也大都选用上等的丝绸、绢纱做成。
制作绢人的时候,制作者要从人物的整体来考虑。既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时代、式样,还要考虑选择材料质地、配色、图绣,然后才开始制作。在制作时,用金属丝做成人型体骨架和四肢,造型比例要十分准确。然后,用棉花和纸毛充填,使体形舒展、匀称。既要身材苗条,又要肩背圆润,胸臀丰满。有时,为了艺术美,身材也要适当夸张些,体现体形美。这样一个绢人的基础部分就算做好了。外面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配上鞋,这样绢人就做成了。
北京绢人
说起来比较容易,其实在制作过程中,是非常难的。比如,绢人手里拿的扇子、武器,弹奏的乐器,使用的案几,身边的盆栽、山石等一些小道具,都得要由制作者亲手来制作。这其中又以头部和手的制作最显功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绢人头部的制作,要配合绢人的前身,使之与身体的其他部位非常搭配。一个绢人作品最具魅力之处便在于人物瞬间神态的展现,无数个灵动的细节成就了传神的瞬间。而头部尤其重要的就是眼睛,不同的人物要画出不同的眼睛,在绢人制作过程中,作者要抓住人的动态中最典型、最美妙和最能表现人物感情、性格的一瞬间。所以说,如果作者没有雕塑、绘画、染织、裁缝、刺绣、金工、木工、油工多种工艺的知识储备,想要把绢人制作得生动、传神也并非易事。
正因为绢人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体会了塑形是为了传神,传神要靠塑形的辩证关系,才创造除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绚烂富丽、清馨高雅,京味浓郁、赏心悦目的绢人,深受人们的喜爱。
绢人作为中国一件古老的艺术品,经历了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倾注了无数的民间艺人的才思妙想。小小的绢人如同一个小小的世界,浓缩了中国文化的韵味和深邃,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北京宫灯,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制作精美。下垂流苏,口饰金边,十分艳丽端庄。即有照明的实用价值,又有装饰欣赏价值。
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后,宫里张灯结彩,盏盏宫灯,艳丽多彩,以表庆贺。“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唐之后,宫灯的制作技艺传到了民间。到了清代,全国宫灯艺人云集北京,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形成了以宫纱灯为主的传统特色工艺。
北京宫灯制作选料细致,框架一般用红木、檀木、花梨木等贵重木料精制。可以分为几类。
坤宁宫的宫灯
六方宫灯,它是北京宫灯的主要形式,有六个面,分上下两层。再就是花灯,它是在六方宫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非常有实用价值。花灯最好的要数皇宫的花灯。我们都知道,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宫灯烘托出了节日气氛。每到元宵之夜,皇太后特许文武百官三品以上的进宫观灯。于此同时,民间千家万户张灯结彩,真是“灯市千光照,花焰万枝开”。尤其是盛极一时的灯市——灯市口,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还有动物灯,其所描绘的动物,不仅栩栩如生,而且极富想象力,拥有较高的艺术美感和欣赏价值。造型主要有羊灯、龙灯、马灯、兔灯、青蛙灯等,其中羊灯最具特色。它以竹篾扎羊形骨架,外糊多层白绵纸穗,羊头与其项间相连处有活动关节,烛光燃起时,羊头会不停地摆动,生动形象,特别受孩子的喜爱,故有谚语“羊灯一点头”之说。
还有民间艺人借蒺藜果的谐音命名的吉利灯,燃烧之后,周身透光,像一颗吉星。
北京宫灯不仅富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还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现在宫灯正处在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吹糖人的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个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小贩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段吹,吹出各种形状,什么小鹿、金鱼、耗子、灯笼等,很受孩子们欢迎。
上述吹糖人的方法,全凭艺人的手艺。还有一种吹糖人的方法,就是用模子吹。小贩用一柄中空的短芦管,一头沾上一团糖稀,然后在空中反复摇晃,待其稍凉,把糖团放在一个开启的模子内,再把芦管含在口中徐徐吹制。不一会儿就成了型。打开模子时,便取出一只腹内中空、活灵活现的立体小动物。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
吹糖人
吹糖人的拿手绝活是“猴拉稀”。吹出来的小猴子肚子是透明的,肚子里还有半肚子糖稀水。再另吹一个小糖碗儿,粘在猴儿的屁股上。那股糖稀水会从猴肚子里慢慢地流到碗里。此物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吹糖人这一行始自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怕一些有功的大臣在他百年之后篡夺皇位,而不能把自己的皇位一代代传下去,便建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是当时的一大功臣,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人担的老人救下。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以挑糖人担为生。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各种小动物,非常可爱,路过他摊位的小孩子都不愿意离开,非要这玩意儿。这样,很多人便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
吹制糖人的原料是麦芽糖,吹出来的玩意儿,不仅可以玩,也可以吃。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这一着颇受儿童欢迎。现在,儿童的玩物种类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糖人”挑子也早已被人遗忘,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很难觅其踪迹,只有在一些庙会上才能看得到,要成为濒临消失的记忆。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抖空竹的技巧很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令人眼花缭乱目。其中“蚂蚁上树”最令人惊叹,它是将长绳一端系于树上,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
现在,抖空竹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很具观赏性。所抖动的空竹也不再只具有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空竹,俗称风葫芦,最初为宫廷玩物,后传至民间并广为流行。它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飞速旋转而发出立体声响的玩具。传统空竹为竹木所制,中空,因此而得名。演变至今,已有了其他多种材质的产品。根据空竹轮盘与轮轴的不同组合,大致可分为单轮空竹、双轮空竹、双轴空竹、双轴多轮空竹和双轮多层空竹等,还有经过变异的异型空竹。抖空竹时,多是将两根半米左右的竹竿系于一根绳的两端,以绳绕空竹的轮轴,将空竹抖转,并使空竹的转速不断提高。这时,空竹轮盘上的两种哨口便在高速旋转中发出嗡嗡的声响。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千年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国时期,曹植曾做《空竹赋》。据《中国文化通志》中考证,宋代耍弄杂技“弄斗”即为空竹之雏形,相传宋江曾写过一首诗:“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这样,如果从宋代算起,空竹在我国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明代的一首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空竹)”,证明了空竹在北京已有较久的历史。
到了清代,空竹做为杂技节目非常受人们欢迎。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玩空竹的人一种是作为娱乐,老人孩子都能玩,一种是做经营,为了养家糊口,艺人们在庙会上设摊表演。庙会上卖空竹、抖空竹成了特色一景,土地庙的空竹便在京城出了名。坐关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可见空竹在清代深受京城百姓青睐。
传统空竹
由于空竹的不断发展与演变,空竹由几百年一贯的竹木材质,到现在发展出了新材料和新工艺,有胶木的、玻璃钢的、树脂的、纤维的、橡胶的、金属的,还有尼龙陶瓷等材质的空竹。时至今日,京城和国内各地仍有不少空竹爱好者,并创造出不少技巧更全面、形象更优美、文化品位更高的空竹节目。一个小小玩具,折射出了中国民俗的丰富多彩。2006年,抖空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俗称人头戏、影子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深受百姓的喜爱。不仅如此,皇宫里的皇亲国戚们也是非常喜欢,康熙年间,礼亲王府设有八位拿五品俸禄的官员就专管这皮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还要传民间的皮影戏班进宅表演。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对皮影戏也是有所青睐,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都非常爱看北京皮影戏。
清朝同治年间,北京皮影以中轴线为界分为了东、两派。一派以滦州影为基础,称之为东派。另一派以兰州影脉系为主,称之为西派。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北京皮影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线刻见长,在造型上借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丑、末的脸谱。在操纵方面,艺人有能一人同时操纵5到7根杆子的技巧,堪称皮影操纵技术当中的一绝。
说了这么多,皮影戏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呢?
皮影戏借助于灯光,利用影子来呈现完美的演出,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观赏皮影戏,人们赏鉴的重点在于皮影人物在光与影中的变幻之美。恍惚间,人们的灵魂已经远离这喧嚣的唱腔,心灵进入了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绚境之中。皮影戏并不沉默,却用自己的光影之美塑造了一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
这个特殊的材质是什么呢?首先要说一下做“皮影人儿”材料,旧时的艺人们大多用驴皮做,驴皮的韧性好,白净,雕刻起来不夹刀子,也容易上色,这也是皮影叫作“驴皮影”的缘故。随着驴皮的成本的提高,现在的皮影人,大部分都是用牛皮来制作皮影了。可皮影的皮子,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使用,达到演出需要的效果。首选,手艺人们把兽皮沤在水中,若干天后把兽皮钉在木头架上,用刀反复刮下皮上的毛层和肉层后晾干,然后雕刻艺人再用这样加工好的皮子进行皮影人雕刻。这就是这个材质的特殊性,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清晰透亮,潇洒飘逸的皮影人物。
皮影人物
皮影戏中所用的皮影除了具有观赏性,还可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还因其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具有收藏价值。
北京绢花也称“京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它起源于明朝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大街,到了清朝,此地花庄、花局、花作非常多,而且多家从事绒绢花生产,成了“京花”的集散地。《燕京岁时记》里有相关的记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现在的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关于绢花的起源,《资治通鉴》有关于隋朝皇宫中“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的记载。在唐代,绢花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唐玄宗时期,备受皇帝宠爱的杨贵妃额角上长了一个疮,愈合后留下小疤,影响了这位妃子的美貌。为了遮盖疤痕,杨贵妃便在头上插了一枝鲜花,竟显得更加俏丽。但是鲜花戴不了几个时辰就蔫了,还有如果到了冬季,鲜花在当地也很难找到。杨贵妃知道插花遮疤并非长久之计,每天心烦意乱。一位心灵手巧的宫女知道了杨贵妃的忧虑之后,用绸子、绫子扎成假花,给贵妃戴在头上,为其增姿不少。从此以后,后宫的妃子、宫女们竞相效仿。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
有什么样的鲜花,就有什么样的“京花儿”,艺人们做出的朵朵绢花,嫣红姹紫,千姿百态,仿佛能使人嗅到阵阵花香。
绢花技艺包含凿、染、捼、粘、攒五道大的工序。北京绢花在技艺上讲究追真仿鲜,造型美观,种类繁多,可与真花媲美,形成了自己的独门技艺。在这一行中,曾出了一些蜚声海内外的人物,有“花儿金”、“花儿刘”、“花儿龚”等著名人物。
“花儿金”,其祖上很早就落户到南城花市,至今已是五代传承。据说,“花儿金”曾被多次召进宫中,为太后、皇后及格格做大凉板头上的饰花及压鬓花。据《旧都文物略》中记载:“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可见,“花儿金”在当时是多么地有名。现在说的“花儿金”专指金玉林先生。金玉林自幼从父学习制作绢花,是北京绢花厂老艺人。尤其擅长盆花,其中以菊花最多,达90多种样式。
“花儿刘”指的是刘享元,他的作品,被传得神乎其神,传说可以招蜂引蝶。这说明了他制作绢花的水平非常高,所制绢花非常精美,曾经拿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大奖。
“花儿龚”指的是祥瑞花庄铺的掌柜龚环。清末,她在东安市场开设祥瑞花庄,以高档绸缎、丝绒为原料,求真追鲜,绢花活灵活现。
几经传承,北京绢花技艺被“花儿金”、“花儿刘”等老艺人传入了北京绢花厂,从此“京花”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最大的荷兰花市上,北京绢花都享有一定的美誉。
刻瓷也被称为瓷刻,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通常它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
刻瓷,据说早在东晋就有了。史学界认为那是原始的刻瓷,到了明末清初,独具一格的刻瓷艺术才算真正形成。关于刻瓷起源的说法,众说不一,其中有一个说法。说早在宋朝的时候,皇帝喜欢把一些名人的书画作品,勾画在瓷器上。但是又担心时间久了,瓷器上的彩绘会脱离,为了长期保存这些瓷器上的书画,就命令当时的陶瓷工匠用刀子把书画的线条轮廓刻画出来。这样一来,瓷器上的彩绘就不容易脱落了,由此刻瓷开始流行开来。
也有人说,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抒发感情,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就命宫廷艺人想办法,最后陶瓷工匠们想出了将其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刻瓷。
如此说来,刻瓷至今最少有200年的历史了。但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
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为了让八旗子弟有一技之长,在现在的宣武门附近开始了一个学堂,类似于现在的技校,里面有一科就是刻瓷,称为镌瓷科。没过多久,这所学堂便关闭了。但是从这所学堂里却出来了几位后来非常有名的刻瓷大师,其中有一位叫朱友麟。朱友麟师承华法,以工笔山水画为主,以刀代笔,运用自如。早期在清宫任瓷匠,辛亥革命后转入民间,以刻瓷为业。
刻瓷帽筒
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改革开放使刻瓷获得重生。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艺术,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今,刻瓷不仅在北京得到了发展,在我国的其他省份也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现代化的刻瓷技术,推动了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浪迹街头的艺人在老北京是最底层的群体,终年流浪街巷闹市,以卖艺为生。他们有的是一个人单独卖艺,有的是师徒或者是几个人合伙,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或耍耗子,或耍猴,或耍狗熊,总之,有很多的表演形式。《燕京岁时记》里有相关的记载:“京师谓鼠为耗子。耍耗子者,木箱之上缚以横架,将小鼠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耍猴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跑马者,以羊易马。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
下面我们就对其中的几个表演形式作一下简单的介绍,看一下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耍猴
那时,耍猴的艺人扛着一根毛竹筒,距尖端一米处,绑一根约一米长的横竹竿,竿的两端各系一根粗绳子,一同往上系于毛竹的尖端,自然形成“伞”字形状。另外一个道具是一个箱子,箱上坐一只小猴子,用铁链子拴着。在大街小巷中,一路行来,一路筛锣,以招来观众。
耍鼠艺人
等观众聚集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表演。只见小猴身穿一件红色坎肩儿,表扬连续后空翻、倒立行走、钻罗圈、骑狗奔跑、羊拉车猴坐车等。其中最为出彩的节目,就是猴子戴面具。根据根据艺人述说不同的故事,猴子好像通了人性似的,自己从箱子里拿出不同的面具,戴在头上,向观众示意。最后一个节目是艺人让猴子爬到竹筒的顶端,并以此收场,表演结束。
耍耗子
见过耍猴的,没有见过耍耗子的。其实,明朝时期,京城中就有耍耗子的。《明清风物百图》中,就有耍耗子的民俗图。和耍猴一样,耍耗子的艺人也有自己的道具,一小木箱和一个特制的木架,架上安装着小宝塔、小吊桶儿、秋千等。为了招揽更多的观众,艺人边走边鸣锣或吹唢呐。表演的时候,艺人先把木架及其他道具安装齐全,最后打开木箱盖儿。随着艺人的锣声,木箱内的数只小白鼠便会依次跑出来,沿着事先搭好的绳梯爬上木架进行各种表演。
耍狗熊
耍狗熊相对前两种表演,是街头比较大型的驯兽表演。表演节目比较简单,有狗熊耍叉、扛叉、倒立、作揖等。因为狗熊体态拙笨,做出的一些动作颇能引人发笑。“打”钱的时候,狗熊还会捧着盘子,绕场向人行礼、作揖,同时发出哼哼的声音,引得人们哄堂大笑。艺人靠它获得微薄的收入,维持生存。
从这些表演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这些流浪街头的艺人,生活是多么地艰辛,但是为了生活,也只能靠这些获得一点收入。
剃头匠,俗称“待招”。在旧时的北京,走街过巷的剃头匠都挑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镜子等工具。现在在北京的一些巷子偶尔能看到剃头匠,工具和以前的差不多,就是没有了火炉和铁锅。
老北京最早的剃头匠应该是军人,出现在清代初期。中国古代没有剃头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伤,只可拢发束冠。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便下令剃发梳辫,并于顺治二年(1645年)发布“剃发令”,限十日内一律剃发,违令者,杀无赦。一时间,大江南北民怨沸腾。在北京,这些军人剃头匠,奉摄政王多尔衮之令,在前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和地安门等路口,拉过行人就剃,反抗者一律砍头示众。后来因为人手不够,又从京东宝坻等县强征民夫,充当剃头匠。
由于最早的剃头匠是当兵的,所以早期的剃头工具都是军队里的物件,比如洗头用的瓢,是士兵的行军水葫芦;烧水的是军用火药罐。当时的剃头匠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把桥头的剃头挑子,也就是蹲点剃头。另一种是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肩负的长扁担上挂着绑人的“法绳”,挑子上绑着旗杆,上面高悬圣旨。百姓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就必须出来剃头,如果有违反者,剃头匠便拿“法绳”捆人杀死,还要挑了人头回到营里去领赏。
老北京剃头的
等到全国的人都留起了辫子,社会上也就多了一种剃头的行业。军队的剃头匠不再剃头了,那些强征来做剃头匠的民夫便成了北京城里剃头行业里的第一拨人。有句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剃头匠们不仅精通剃头刮脸、梳理发辫,还为顾客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睛,有的还会按摩、接骨。
光绪末年,社会风气渐开,北京的行业公会多起来。1909年,“内廷剃头首领王殿臣等”筹划成立“京师整容行公益会”。规定“京师各剃头棚及担挑之人,每人每月铜圆六枚,名为整容行公益会,所为祭神并同行有病老之人,埋葬置义地……”
到了民国,北京城里兴起了“剪辫风”。剪掉垂在脑后的封建的大辫子,一些守旧的人不愿意把辫子剪掉。为此,一些有志之士成立“剪发同志会”,在街头宣传剪发。
现在好了,根据个人的爱好,你可以任意地处理自己的头发,可以是光头,可以留长发,男人也可以。如果不喜欢黑色的,你也可以染成各种颜色,黄的、红的,或者是几种颜色混合的彩色。过去的剃头匠现在也成为了美发师。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剪纸的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杜甫的诗句“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说明剪纸在唐代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到了宋代,造纸业逐渐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南宋著作《志雅堂诗杂钞》曾记载:“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其中的“剪花样”就是剪纸。
卖剪纸的店铺
到了明、清两代,剪纸手工艺术逐渐成熟,并达到了鼎盛时期。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都有剪纸在里面。故宫坤宁宫中皇帝结婚时贴着的那几张大喜花就是剪纸。
剪纸的内容很多,而且还有一定的寓意,比如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遍布于大江南北,除了北京的剪纸之外,还有河北剪纸、陕西剪纸等。而且各有特点。北京民间剪纸简约、朴素,有狮子和凤鸟等造型。河北剪纸秀美艳丽,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
北京绒鸟是以蚕丝绒为原料,以紫铜丝做骨架,经过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工序制作成花、鸟、虫、草、走兽、风景等工艺品,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外表毛绒绒的。北京绒鸟制作始于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项目。
北京绒鸟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它主要是以绒花为主。绒花最早主要是在宫廷中使用,现在北京故宫仍藏有皇帝大婚时皇后嫔妃所佩戴的各式绒花,这些绒花多取材于“吉庆有余”、“龙凤呈祥”等吉祥语案。到了民国时期,没有了宫廷,绒花传入民间,因为绒花和荣华谐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所以佩戴绒花的人特别多。
绒花工艺历史悠久,诞生于隋唐时期,当时工艺简单粗糙。而到了唐代,绒花制作日渐达到较高的技艺。到了清朝,北京绒花最为盛行,当时,在北京有很多做花的,有绒花、绢花、纸花,都集中在北京花市一代,所以这个时候,形成了北京花市一条街。
绒花有各种寓意、各种用途,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戴法。比如“聚宝盆”、“福寿延年”的绒花,多为老年人佩戴。“五毒葫芦”的绒花,是在五月端午的时候给小男孩佩戴的饰物,有驱邪避邪的意思,在端午节,妇女也要戴一种绒花,而且到中午的时候就扔在马路边,称为“扔斋”,也是驱邪的意思。过去戴绒花只是在节日,后来,只要是沾喜气的事情,都可以戴绒花。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拉洋片是京城旧时的俗名,亦叫“西洋镜”、“拉大画”和“拉大片”。表演的时候,艺人将八张以“西湖十景”或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装入特制的大木箱中,箱子外壁设若干圆洞,洞上装一凸镜,观看者通过凸镜往箱内观看。表演者一边拉放画片,一边根据画面内容配以唱词和锣鼓。在电影还未普及的时代,拉洋片是一种代替电影的娱乐方式,堪称中国街头的“土电影”。
拉洋片的历史悠久,清朝同治时期,民间就有“拉洋片”这样的表演形式。清末,来自河北的焦金池(艺名大金牙)落脚天桥,撂地卖艺。初到天桥,拉大画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表演用的箱子只是用青皮席子四面围起,上面掏几个圆孔,里面放几张画片。表演时,演员在一旁说唱,观众要趴在席子上,由圆孔向里观看。
随着后来的发展,“大金牙”还把演出设备做了改进,带圆孔的席子换成了带有“光子”、可更换画片的木制“片箱子”,而且也增加了锣、鼓、镲三大件。拉洋片的唱段也多了起来,有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评剧、河北梆子等。他还创造了一种新曲调,音律朴实无华,近似叙述,唱词分上下句,合辙押韵,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引人发笑,很有艺术感染力。他的表演嗓音洪亮圆润,素以唱工取胜,其演唱和画片内容,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时政类,比如《义和团》、《火烧圆明园》、《慈禧西安避难》、《张勋复辟》,还有北伐军炮轰武昌城的故事等。
经过多年苦苦经营,拉洋片逐渐在天桥站住了脚,名声也日渐响亮。因为“拉洋片”表演方式的独特、道具新颖,并以历史传奇、社会现实为题,针贬时弊、自编自唱,唱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被列为天桥八大怪之一。
拉洋片
京绣,是较早产生的刺绣派别之一,是“燕京八绝”中的一种工艺,花纹写实,题材有花果、虫草、庭院小景、戏剧人物等。它来自北方民间,在清末民初,又取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多家之长,成为众家之首,并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地区。由于过去专用于宫廷服饰,因而京绣又被称为宫绣。
京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已经兴旺发达,辽代进入高峰,元朝时将金银线用于刺绣盘金,金碧辉煌。到了清代,清朝的造办处设有绣花局,里面有三五十名御用刺绣工匠,专门制作皇家、百官服饰刺绣纹样。在道光年间,工笔画的风格融入刺绣,使得京绣的工艺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清末民初,京绣开始走向民间,其典雅精致的宫廷气韵依然一丝不苟地融入其中,一直延续至今。
在京绣工艺中,是从画样儿开始的,老师傅们称之为“出样子”。然后把画样一针一针完整地扎到绣面上。接下来绣工要做就是“配线”。京绣配线讲求自然和谐,配线的好坏全凭绣工们的自我感觉。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京绣这才开始。以此方法绣出的每一件京绣都显出皇室气派,贵重珍奇。
京绣与南方绣种相比,风格不同,南方绣种细腻写实,色彩淡雅。京绣更强调装饰效果,色彩也更加浓烈,多以夸张的形象渗透着上层建筑的主观意识,这比较符合北方地区的民族特点。
京绣比较注重绣法,其中打籽绣是京绣颇具特色的绣法之一。这种绣法是用丝线结成很多歌非常细小的线疙瘩,铺展在绣面上,这种方法可以使绣品更富于精妙的变化,凸显立体感,现出一种类似浮雕的效果。所以它最适合表现的是花朵的花蕊和鸟兽虫鱼的眼睛。为了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在绣制之前,绣工一定要把打籽绣使用的绒线捻实,否则是不会体现打籽的质感的。另外,还要把色彩的过渡做得和谐自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打籽绣本身独特的魅力。打籽绣除了有装饰的作用,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它可以使京绣非常耐磨。
刺绣的手艺人
还有一种绣法,叫“盘金绣”,其用材贵重,工艺复杂,是京绣技法中独有的绣法。盘金绣最早专为皇家服务的,龙袍的绣制就是用此绣法,这是京绣的荣耀。后来才逐渐进入民间。盘金绣与其它绣法的区别在于绣线的不同。这种绣法真正的主角是金线,绒线只起到辅助的作用。绣制时,绣工首先要将两根金线沿着画样儿小心地放好压平,然后开始下针,用黄色绒线将两根金线牢牢钉在图案上。
解放后,京绣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其选料精当贵重,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格调高雅。
老北京有很多种服务行业,最贴近老百姓的就是磨刀这一行当。旧时,它与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人们常能见到走街串巷的磨刀人。他们肩上扛着一个长板凳,板凳的一头放着砂轮,另一头挂着一个麻布袋,袋子里装有锤子、戗刀和几块磨刀石,粗砂的磨刀石用来开刃,细砂的用来将刀刃打磨锋利,铁锤则用来将卷刃砸平,戗刀用来把太钝的刀戗薄一些再磨。凳子腿上还拴着个小水桶。
与其他其他走街串巷的行业一样,磨刀也有吆喝——磨剪子来嗨戗菜刀!清脆婉转。同时,磨刀匠还敲击一个铁皮板,发出“呱哒呱哒”的声音。人们听到这些声音,如果家里有需要修理的剪子、刀之类的工具,就会招呼磨刀匠。
在老北京,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非常少,但是这一行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书中,就有“修磨刀剪、磨镜,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的记载。现在在北京更是少见,偶尔能够看到一些老年人还在街头巷尾从事这一行当。
打草鞋,又叫推草鞋。旧时,老北京打草鞋的都是穷苦人,一到冬天,他们指裂肉绽,鲜血淋漓。当然,穿草鞋的也都是穷人,大都是农夫、桩夫、挑夫、脚夫。他们其他的鞋子穿不起,就买草鞋穿,穿在脚上,翻山越岭、做工赶路,脚底板可以少受一些罪。所以说打草鞋的是挣的穷人的钱,他们的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清代的《竹枝词》就有关于打草鞋和穿草鞋人的穷困生活的写照:“柴扒一堆草一束,推得鞋成力用足。一双只卖几丈钱,可怜推脱指尖肉。推草鞋人手指痛,着草鞋人脚趾冻。贫民一样父母生,受苦这般堪一恸。”
打草鞋虽是民间手艺,但是非常讲究,工具就有草鞋耙、腰钩、木锤、榨子几种,选料非常关键,要选修长、韧性好的糯稻草杆,先将稻草杆晒干,揸去叶壳,喷上水雾,然后用木锤把草杆、草结打熟,软如布条,来当作制鞋的原材料。一切都准备好了,打草鞋的师傅骑坐在长条木凳上,以麻绳经,以稻草为纬,搓、拧、交织,用拇指推紧挤压,制成厚实的鞋底,然后再把麻绳结股成束,以绳代帮儿,草鞋便制成了。
关于编制草鞋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载在《诗经·魏风》中:“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其中“葛”是一种麻类的草,“葛屦”就是草鞋。但是关于打草鞋的发明人,没有记载。草鞋业所认同的祖师爷是赫赫有名的刘备。刘备怎么成了打草鞋的祖师爷了呢?大概是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文中写道,刘备家境贫寒,曾以卖草鞋为生。因此,刘备当了打草鞋的祖师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手工编织的草鞋已经很少有人穿了,草鞋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品。
缝穷婆,就是指那些专门为穷人缝补衣裳的贫苦妇人。她们拿一只小板凳,坐在市井道旁,面前放下个筐子,筐里装着针头线脑和各色洗净的旧布。专门兜揽路过的贩夫走卒、单身汉的生意。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1904年出品的烟画《缝穷婆》描绘了缝穷婆在街头为人补衣的情景:缝穷婆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旁边是一个两头翘起的元宝篮,里面放着针头线脑和各色洗净的旧布。她面前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似在嘱咐缝穷婆仔细给他缝补缝补。
老北京缝穷婆生活十分清苦,一天下来,挣不了一张饼钱,非常可怜。缝穷婆如果是年老者还好,如果是一些有姿色的少妇,市井无赖就会来骚扰她们。俗话说:“缝穷缝穷,越缝越穷。”讲的就是这一行的命运。
当然了,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坏人和好人,旧时的北京也有一些了解缝穷婆、有良心的文化人,非常同情缝穷婆的生活,还编写了一首歌曲表达对缝穷婆命运的同情,歌曲唱道:“家无隔夜粮,儿女泪汪汪,手提针线篮,缝穷到街坊。缝穷啊,缝穷啊,谁家儿郎破衣衫,拿来替你缝两针;缝穷啊,缝穷啊,公子小姐不光临,我们的主顾是穷人。不分夏与冬,不分热与冷,坐在阶沿旁,缝补破衣裳,一针针,密密缝,安慰着孤儿的心,一块块,补得紧,温暖了穷人的身。缝了一针又一针,补尽了,天下的破衣襟,补了一块又一块。补不了,一颗破碎的心。缝穷呀,缝穷呀。”歌词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游走在社会边缘,为摆脱贫困而自谋生道的缝穷妇女。
缝穷婆是旧时代的产物,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安定有保障,缝穷这一行当便逐渐消失了。
在老北京,专门有一种职业,是走街串巷,收买居民各类旧货。做这一职业的人或挑担竹笼,或手执包袱,或背着上马子(褡裢),左手大指二指执小鼓,似银元大小,右手拿一根比筷子长些上端包着皮头儿的细藤条或竹棍来敲打,声音不大,但声音清脆可以传到很远。他们专门串胡同,边走边打边吆喝。老北京称之为“打鼓儿的”。
“打鼓儿的”又分“打软鼓儿的”、“打硬鼓儿的”两种。“打软鼓儿的”一般身穿短衫,肩挑两个大竹筐,收购一般居民的废旧物品,如碎铜烂铁,估衣旧鞋、瓶罐玻璃等,无论好坏都要。因其所持鼓较宽大,敲击时发出“叭、叭、叭”的疲软声,传不太远,所以还得边走边吆喝:“有破烂的我买!”“有碎铜烂铁的我买!”。
“打硬鼓儿的”就和“打软鼓儿的”不一样了。他们一般是身穿长衫,或腋下挟一个蓝布小包,或者肩上披一提包袱皮,内放戥子和试金石等,专门收买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玉器、硬木家具、古旧瓷器和贵重衣物等细软物品。因为他们所收之物都比较贵重,所以多为两人结伴收购,一是为安全考虑,二是两人的眼力比一人要准。
“打硬鼓儿的”着眼的对象,多是富户。有的是卖些东西,以补费用的不足;有的是急须用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处理掉,而又顾面子,不愿拿东西出门当卖,于是打鼓儿的上门买货。由于常接触这些富户,所以“打硬鼓儿的”根据卖主的身分性格,能捉摸出他们的心理,称对方为“几爷”或“几奶奶”,有的见面还屈左膝,垂右手行礼请安问好。这样,卖主自觉不失身分,非常高兴,打鼓儿的再讨价还价也不非常容易了。
“打硬鼓儿的”,一般都资本较厚,有一定的眼力,以出身于古玩铺和当铺学徒的为多。虽说资本稍厚,但买来的东西,他们自己都不会久存,都是转卖给当地的古玩铺、珠宝店或外来的客人。如果价格不合适,他们就在天没亮时到晓市上去卖,天亮就收摊,所以叫“晓市”,又称“鬼市”。在老北京,有不少晓市。
现在蹬三轮车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就类似于旧时北京这些“打鼓儿的”,只是现在没有高下粗细之分,基本什么东西都收。有的为了居民的方便,还在各大小区开着大卡车蹲点收购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