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北京的方言俚语(1/1)
“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哪一出儿?”
……
这是两个人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对话,意思是,一个人说“今天这个事情让人生气”,另一位问“什么事啊?”
北京方言也称北京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有人把北京话、北京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属于北京官话的京师片,已有400年的历史。
北京作为五朝古都,早在隋唐时期,住在北京的汉族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有语言上的交流。1153年,金代把国都迁到北京(时为燕京),北京的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涌进并定居在北京,与北京的传统居民交融。
元朝统一中国后,以北京为大都,把北京话的发音作为标准音,形成大都话,明朝建立之后,大量的外地人口涌入北京,其中尤以河北来的人口最多,所以现在好多北京民间方言还以河北口音为主。“靖难之变”之后,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大量江南人流入北京,北京话又受到了江淮官话的影响。
清王朝入关以后,朝上的百官都要用满语,所以当朝为官的汉人就不得不学习满语,而在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杂糅的北京话。1728年,雍正在全国推行北京话,推广力度非常大,还专门设立“正音书馆”,但到嘉庆时,“正音书馆”就关闭了。
北京话就是在这近400年来内外城人口结构完全不同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融合了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外来语言,非常有特点,非常有趣,以致于好多外地人都想学习老北京话。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北京方言北京范儿,不卷舌头儿不露脸儿。”这是一个北京哥们儿编的顺口溜儿,多么地干脆利落,从中您就能看出北京方言俚语的最大特点,儿化音比较多。
据说,北京话里的儿化音是受到了满语或满式汉语的影响而产生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汉语经过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结果。但不论怎样,儿化音是北京方言的特色,京腔京韵,闲谈中蹦出几句密码一样的北京方言,的确使谈话有了不少生趣。
再给您举几个例子,如“今儿个儿”,其实就是“今天”,“不舒服”就是“不得劲儿”,把“顺便”叫“捎带手儿”,如发小儿、老伴儿、家雀儿,还有北京的一首儿歌,“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可以说,北京人说话爱讲儿化音,但是并不是都加,有些能加,但是有些必须不能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天安门、西直门、白塔寺、寿寺,就不能加儿字,但有些你不加就变了味了,比如东便门儿、西便门儿,还有“屁颠儿屁颠儿”。所以说儿化音绝不能乱加,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呢。如果乱加说错了,让挑理儿的人听见回头一准儿说您不懂行。
在北京,如果是两个陌生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说“你好”,握手,然后谈事情;如果是和外国人打招呼就是“HELLO”;同事之间早上见了面说“早”。那么,如果是两个北京人见了面,他们是怎么打招呼的呢?有什么独特的打招呼的方言呢?
北京打招呼比较有意思,有句话“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讲的就是北京打招呼的方式。讲的是在北京东城,两个老北京见了面,第一句话准是“喝了么您呢”,而在北京西城,就不是喝了,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吃了么您呢”。这是老北京地道的方言。
但是,如果真要说起北京方言土话,有时候,您都不一定听得明白,就如同密码一样,打个比方,两个朋友见了面,说了一句“瓷器(器轻声),这哪儿去呀?”,如果冲您来这么一句,准被弄糊涂了。其实“瓷器”就是朋友的意思,但是这个“朋友”指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是好哥们儿。人家说的意思是:哥们儿,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啊?
还有,如果北京的两个街坊邻居早上散步,碰到了一起,会热情地说“遛早儿去了呀”,或者,傍晚的时候,吃过晚饭出去散散心,随处溜达一下,北京人都说“您老哪遛弯儿去”。从这两句打招呼的方言中,您就能看出北京人的那份质朴和热情。
“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刚够嚼裹儿。”您知道这句话里“嚼裹儿”的意思吗?“嚼裹儿”是北京方言,是“吃”的俗称。过去,一年之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腊月三十过大年时,一家人总要弄一些丰盛的“年嚼裹儿”,再来上点好酒,全家和和美美地过一个好年。
而这丰盛的“年嚼裹儿”都有什么呢?常常有粉条炖肉、炖鱼、炖鸡等各种菜肴,而且,这些都有一定的讲究,比方说粉条炖肉,有日子长久丰厚的意思;炖鱼,要用大鱼,寓意年年吉庆有余;炖只大公鸡,吉祥迎新年,来年有个好兆头。吃嚼裹儿的时候,桌上的碗、碟子要成双成对,四碟四碗,忌讳出单,寓意丰丰满满,明年有个好的收成。子时吃水煮饺子,这些都属于老北京嚼裹儿的范畴。
时代在变迁,生活在变化,过年吃点好的嚼裹儿的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而这“年嚼裹儿”,关键就在于“嚼裹儿”,可见,北京的方言俚语是多么地有趣!
北京人讲话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儿化音,语言绵软。下面就给您举几个老北京有特色的几个方言俚语。
先说一下化妆吧,北京方言里管化妆叫“倒饬”,比如,“看人家这媳妇多会倒饬,每次出门之前据说都要倒饬半天,多养眼啊。”
那要是衣着不整,北京人肯定会说“邋遢”,比如,“你看这个小孩挺白净的,就是邋遢,哪个女子肯嫁给他呀。”看来人出门之前还是要“倒饬”一番的啊。
不起眼的地方或者角落,北京人会说“犄角旮旯”。比如:“你在这犄角旮旯儿干什么呢?找你半天,快回家写作业。”
当您在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个人坐在您身边总找您说话,而且是没话找话,您会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是个老北京人,就会说:“您别在这念秧儿了,没看我忙着的吗?”如果这个闲着无事的人是个靠不住的人,可能还会再加上一句:“你这个人真不着调儿。”这个时候,这个人一般都会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如果这个人磨磨唧唧,还是没话找话。老北京人对这样的人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方言俚语来说他,那就是“屁股真沉”。
有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总是夸耀自己,老北京人就会开玩笑似的说“又显摆了”,如果这个人不高兴了,老北京人会说他是“顺毛驴儿”。如果您要是一味地去迎合他说的,那么,老北京人要说您是“顺杆儿爬”,有意思吧?
还有,我们平常说的比较多的“再见”,老北京人在分别的时候会说“回见您呢!”
北京方言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您下次说话的时候不妨试一试。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亲戚和朋友。您知道老北京人是怎么称呼这些亲戚朋友的吗?
先说一下身边的亲戚的称呼吧。老北京人在外面与人聊天时,提到自己的父母的时候,都说“我们家老爷子”、“我们家老太太”,听起来有些随意,但是不失礼数。管自己的妻子叫“媳妇儿”;管媳妇儿的姐姐妹妹的丈夫叫“挑担儿”;管曾祖父叫“太祖”,曾祖母叫“太太”;称父亲的哥哥为“伯”,读作“bāi”;称父亲的弟弟为“叔爸”;称父亲的姐姐为“姑妈”,那么父亲的妹妹是不是也称呼为“姑妈”呢?不是的,要称呼“娘儿”,而且这个“儿”千万不要省略了,不然就错了。还有一个称呼,您千万别叫错了,那就是父亲的姑姑“姑奶奶”,如果这个“姑奶奶”没有成家,又到了一定年纪,一定要改称“姑爷爷”,是不是特别有趣?
下面再说一说老北京人对于朋友的称呼。北京人称从小长大的朋友为“发小儿”,这个词在好多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那么对于长大后认识的比较好的朋友怎么称呼呢?北京人称为“瓷器”。还有一个非同一般的朋友——小情人,被称为“傍尖儿”,这个最好远离哦。
另外,再延伸一下,听一听北京人怎么称呼女孩、男孩的。北京人把小女孩称为“丫头片子”,听起来比较可爱,对于漂亮的女孩,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称呼是“坚果”;而对于漂亮的男孩也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尖孙”。
这些老北京人的称呼,听起来都比较随和、亲近,非常有礼貌。
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北京作为古都,自然礼数也少不了。有人认为这些都是虚伪的客套,其实,这些话语都老北京的礼貌用语,是比较独特的京味儿。比如,当您走在大街上,被人问您路时,您肯定不愿意听到“咳,请问……”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北京人一般会说:“劳驾,麻烦您,请问……”显得特别有礼貌,您听起来也比较舒服。说到这里,就得说一下“咳”,老北京人最忌讳用“咳”。一般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以“您”、“大爷”“大妈”“先生”等称呼,这样显得比较有礼貌。您下次在北京街头问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称呼别人“咳”。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老北京人一般都用“费心”、“破费”等词,并表达谢意说:“多谢了您内!”
傍晚出去散步,遇到了熟人街坊,老北京人一般会说:“老没见了,您内!”两个人便聊起家常,聊完之后,再客气地说:“回见了,您内!”
北京的礼数非常多,在全国都是比较有名的,不管是客套还是世故,总之,多一份礼貌,就多一份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北京方言使用的机会渐渐少了。除了被换成普通话的方言,有些方言土语因很少被使用而基本消失,有的则被更替为其他的意思,继续沿用。比如,“香胰子”,现在很少被使用,而是用“香皂”或者“肥皂”代替了。
我们都知道,北京人称呼“你”用“您”,比较常见,是非常礼貌的一种称呼,但是第三人称“怹”已经很少能够听到了。过去,对第三人的长辈,称“怹”(音tān),例如“您母亲怹老人家身体还好?”
还有一些方言,现在听起来好多人都认为是生僻词,例如,“把作”意思是领工做活儿;“取灯儿”旧指火柴,现在直接称为火柴;“金家”旧指牲口牙子;“哥棱瓣儿”是膝盖的意思,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称呼了;“学狸”的意思是公共场所的小偷,现在称作扒手;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词就是“小公母俩”,代表小夫妻俩的意思。
北京方言是老北京的文化,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现力丰富有趣。
北京城门非常多,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等,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内城的九座城门,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东面的东直门和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面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面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外城有七门: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在旧时他们有各自的用途和特征,也有很多关于城门的俗语,非常生动。
内城九门,除了崇文门昼夜开启,其余八座城门开启和关闭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在当时就有一句俗语“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
德胜门的箭楼
安定门,皇帝去地坛祈祷丰年时,经过此门。另外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每当刮风的时候,臭气都会刮向城内。夏季的时候,更是臭气熏天,而且苍蝇特别多,人们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便有了这样一句俗语:“安定门外的苍蝇——多。”
阜成门外的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当时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离产煤的地方最近,所以煤车都从此门进城。由于“梅”与“煤”同音,所以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形容平安祥和。还有一句歇后语,与当时阜成门外一个非常有名的煤市“下关”有关系,叫作“平则门下关——没事”,其中的“平则门”为元朝时期此处的称呼。
西直门,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玉泉山的水甘甜味美,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所以每天都有很多水车从西直门进出城。于是便有了“西直门——走水”这一俗语。
现在这些城门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大都拆除,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俗语,还能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前门楼子搭脚手”紧接着后面还有一句“好大的架子”。这句话是形容那些没有什么真本事,还总喜欢装腔作势的人。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前门是北京正阳门的俗称,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为当时皇帝赴天坛祭天时的必经之路。由于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所以被称为“前门”。当时的前门高四十余米,面阔七间,气派非凡。所以说,给这样雄伟的门楼搭脚手架,当然需要高大的架子了。时间久了,老北京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么一句口头语:“前门楼子搭脚手——好大的架子。”
现在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没有什么本事,却傲气十足的人。如果您遇到这样的人您就可以用这句活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了。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位于阜成门大街南北道路的十字路口处,后来因为旧城改造,拓宽马路是被拆除了,有名无牌了。现在这个地方北京城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关于它有一句俗话不知道您知道吗?
旧时,这里设有警察楼,专门负责这里的治安和交通。这些当值的警察每个人各管一段,其他段发生什么事情跟他们都毫不相干。所以有了“西四牌楼的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儿”这句俗语。
那是过去,特定的人,特定的时代。北京人一直以来都是热心肠,只要您有需要帮助的,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不会拿这句话作为借口,各顾各的。
北京作为古都,宫殿和庙宇非常多。当我们走近这些宫殿和庙宇的时候,一般都可以看到大大的匾。关于这些匾有很多的俗语,比如,“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也有说:“正大光明匾——无依无靠”;“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这两条歇后语,现在还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您知道这些俗语的来由吗?
先说一下太和殿的匾吧。太和殿的匾指的就是那块非常有名的“正大光明”匾。雍正皇帝为了避免皇子们为争夺帝位,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改变了在退位前公布继承人的旧制,而是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在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在封建社会,皇帝是大臣们最大的靠山,但是谁能继承皇位,在宣布诏书之前,朝中的大臣们并不知道,所以在政治斗争中究竟依附于哪一位皇子,这些官宦不好确定,而陷入难以抉择的境况,有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后来,北京便开始流传了“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这一俗语,现在多形容莫衷一是的人。
“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这条歇后语,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印象比较深刻。
东岳庙
东岳庙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神路街,各殿前均挂有楹联、匾额。始建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为道教正一派大宗师张留孙和其弟子募资兴建的。明朝正统年间重新修建,设有七十二司,都有各自的司名,各司其职,善恶有报,人们深信无疑。再就是庙里供奉的泰山神——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在百姓的心目中什么事情都能管,权威地位非常高,深得百姓的信赖和信服。所以才有了“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这一俗语。
对于不道德的人的行径,谁见了都非常气愤。在北京有一句俗语,就是形容一些没有道德的人的,叫作“砖塔上挂肘子——佛头着粪”。
其中的“砖塔”指的是万松老人塔,现位于北京西四南大街43号旁门。此塔是金朝、元朝年间的名僧万松行秀禅师的圆寂后,其弟子为纪念他而建立的。
万松行秀禅师是位佛教大师,曾受到帝王礼遇,圆寂后也应受到大家的爱护和尊敬,但是在“万松老人塔”建成之后,由于没有专门的人来保护它,再加上改朝换代,时间长了,此塔便断了香火,据说时间长达200年之久,被当时好多生意人当作招揽客人的招牌,在塔的周围建造房屋卖肉。《帝京景物略》里有相关的记载:“不知何年,有人依塔造屋,后又开酒食店,将肘子挂于塔格,并在塔座儿周围摆满了酒瓮,更有甚者,在塔砖上磨刀……”这些行径实在是对佛门的轻慢与亵渎,对佛的大不敬。直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此塔才被后世人所知,并且予以必要的保护。
后来,人们根据此事总结出了一句歇后语“砖塔上挂肘子——佛头着粪”来形容对佛不尊敬的人,后来被延申为隐喻的话,表示对不道德的人的谴责。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对于不给老人、儿童、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的乘客,常常被人用这一歇后语谴责。
老北京的方言非常丰富,而且有些话都有地方特色,其中有很多与北京地名有关系的方言俗语。下面给你列举几个,您听说过吗?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这是旧时老北京人力车夫经常说的一句谚语。现在是一句非常诙谐的俗语,形容小孩排便时没有事先告诉家长。原来指的是从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力车夫做这一路的生意非常好。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这句俗语好多人都比较熟悉。旧时的北京天桥是杂技艺人的聚集地,他们表演的武艺,五花八门,有吞活蛇者,有吞宝剑、铁球者,有以头开砖者,有摔跤、耍中幡者等。其实,这些都是天桥的把式,并不是真功夫,性质多为表演,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俗语在民间传开。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二龙坑在前清郑王府附近,民国时期是一片荒地,被称为“烂葬岗子”。旧时贫穷的人家死了人多将死者尸体用芦苇席卷裹埋葬在这里。于是,民间就有了“二龙坑闹鬼”的传闻,凡是夜间经过此地的人,不仅三五结伴,而且又唱又喊以壮胆。其实这是自欺欺人之举,这句俗语就是相容这样的行为的。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北京正阳门外有一条名叫“打磨厂”的街,旧时有一位中医姓董名德懋,医术一般,在这条街路南挂牌应诊,后来便开始流传着一歇后语。意思是说某个人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门头沟的财主——摇头。我们都知道门头沟是当时北京产煤的地方,当时许多商人在这里开煤窑,被百姓和矿工称为“窑头儿”。这句歇后语就是“摇”借“窑”的谐音产生的。
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非常多,有的数百年而不衰,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方向,是捍卫京城的重镇,属咽喉要道,在明清时是管辖京师城区一部分,而且在其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地方,叫先农坛,有一块专为皇帝春耕而设置的地方。这样一个有着特殊位置的地方,有着两个俗语。
第一个是: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您一定会纳闷儿,为什么如此频繁地更换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宛平城管界内的先农坛的皇帝的一亩三分地。每年春季,皇帝亲自做出表率,来到这里耕耘,以告诫臣民不要误了农时。等到秋收之后,当任知县照例要向皇帝征税,以示皇帝带头遵纪守法。但是一个七品知县向皇上征税,那是犯上,按律当斩。但是皇帝念其为国家收税,免了死罪,但是活罪难逃,所以每年秋季皇帝交税后,宛平知县就被罢免了,久而久之遂成定例,便有了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第二个是: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宛平城
本来任期就不长,而且还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这又来了个跪着的差使,这知县当的也够窝囊的,又是怎么回事呢?明清两代时,上自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是到西南各省办事者,都要经过宛平城。每逢京官出城时,朝廷都在此为其饯行,这七品知县必须要跪迎跪送;而且外埠封疆大吏进京的第一站就是宛平城,知县也是毕恭毕敬,也是跪迎跪送,所以有“宛平的知县——跪着的差使”一说。
看来这宛平城的知县真的不好当啊,任期虽有限,还不得不为这有期限的乌纱帽卑躬屈膝。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老北京人根据这些节日,还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俗语。
七月十五吃月饼——赶鲜儿
这是与中秋节有关的一句俗语。按照习俗,吃月饼应该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七月十五就等不及了,就吃上了月饼,真是赶新鲜啊。现在这句话多形容那些赶时髦、思维或者行为比较超前的人。
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
这句俗语与春节有关。大家都知道,按照老传统,三十晚上一家人是要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回顾过去,展望一下未来,一家人欢声笑语,尽享天伦之乐,非常幸福、热闹,是不允许走亲串门的。所以说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都是一家人,后来演变成了一句俗语,非常形象生动。
别净顾着吃元宵——瞧灯
这是一句与元宵节有关的俗语。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五上元节是灯节的正日子,家家户户都悬挂花灯,这样大街小巷都是灯,就连小孩子手里都提着灯。在这一天,除了花灯,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吃元宵。因此看灯和吃元宵成了元宵节的两大事件。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别净顾着吃元宵”,还有看灯的事呢。
在使用电灯之前,百姓人家大都使用油灯或者蜡烛,再加上家里的物件都比较易燃,这样如果油灯或者蜡烛倒了非常容易引发火灾,老北京提醒人注意火烛时,就会说“别净顾着吃元宵”,意思就是还要“瞧灯”。
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深受百姓的尊敬和崇拜,旧时,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所以老北京关于灶王爷的俗语也流传得非常广。
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
老北京说一家中以灶王爷为最大,在过节的时候会粘贴灶王爷的神像供奉。旧时老北京的供奉的神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二人并坐,称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种神像多在家里供奉。另一种的神像是单人的,也就是独身的灶王爷,并无配偶。这种独身的灶王爷神像多用在外厨房和商店。由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当数人相聚但只有一个座位,或众人站立而只一人有座位的时候,北京话就说“嗬!真是外厨房的灶王爷!”下文就是只有一个座位或一人独坐之意。
灶王奶奶回娘家——苦了老头喽
人们根据是单座的灶王爷神像,说灶王奶奶回娘家了,就剩了灶王爷孤身一人了,可受了苦了。现在人们多用这句俗语形容那些单身汉。
灶王爷不在家——没主事儿的人
灶王爷在一家之中是最大的,是一家之主,灶王爷不在家,那不就是没有主事儿的人吗?现在说的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没在家,或者是公司的领导不在,或者是在大事面前没有人拿主意。
灶王爷翻跟头——砸锅了
灶王爷神像都供奉在锅的上面,灶王爷要是翻起跟头来,那这锅还能不砸吗?这句俗语形容把事情搞得非常糟糕。
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可以说祭祀灶君,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非常广的习俗。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经人大胆改造,把兔儿爷做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等飞禽。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旧时每年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兔儿爷摊子。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兔儿爷摊子那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吸引不少孩子们围观购买。这么多的兔儿爷聚一个地方,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摊子。如果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那就是一哄而散,最后散了摊子。后来就有了“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
这句俗语用得非常广,比方如几个人合伙做生意,如果没有办成就说“散摊子”,再比如聚会,结果没有办成,也用这一俗语,比较形象生动。
一些动物是人们生活中的朋友,在北京有好多动物被当作宠物,比如小猫、小狗等,老北京关于动物的俗语也不少,为北京的方言俚语添了几分生趣,下面就给您举几个例子。
赶脚的骑驴——眼前快活!旧时,那些自备简单牲畜或车马用于经营个体运输的行业被人们称为“赶脚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时候骑在驴背上,暂时的来享受一下,可以说是“眼前快活”。这句话是说有的人做事没有考虑周全,只顾眼前的利益,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牛棚里的猫——进出自由。牛棚就是用木桩把牛围起来,由于牛的身躯比较庞大,木桩之间的距离也就非常大,这样既防止牛能够出来,也节省了木料,但是对于身躯娇小的猫来说,这个间隙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猫能够在牛棚里自由进出,后来就出现了这么一句歇后语,形容来往非常自由,没有限制。
出锅的烧鸡——窝着脖子别着腿。吃过整只烧鸡的朋友打开包装时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鸡的脖子、翅膀、爪子全别在鸡的身上,脖子窝着,腿别着。这一俗语形容那些处处委曲求全、胆小怕事的人。
现在的北京人都讲究健康饮食,瓜果蔬菜在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可见植物与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老北京的话语当中就出现了好多与植物有关的俗语。
小铺儿的蒜——零揪儿
北京的小铺儿,又被称为“杂货铺”、“油盐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商品零碎卖。其中有一种商品大蒜,有杀菌的功效,深受北京人的喜爱,吃饺子也生食几瓣,开胃增加食欲。买主到了小铺,随手掏出几个零钱购买,那铺主随手便从蒜辫子上揪下几头给买主就算了事。所以,后来就有了“小铺儿的蒜——零揪儿”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不痛快。与“小铺儿的蒜——零揪儿”意思相近的歇后语还有“大衣柜不安拉手——抠门儿”,指一个人吝啬。还有“麦秸杆吹火——小气”的歇后语,麦秸秆儿又细又长,用它来吹火,出的气肯定大不了,只能是小气,这句话非常明了地形容一个人不大方。
水仙不开花——装蒜
水仙为南方花卉,不好养,温度过低水仙就不发芽,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水仙不开花,只长叶子,等到叶子枯萎的时候,根部就剩下了外形与大蒜差不多的球茎。所以养水仙的人常常大发脾气,觉得自己白忙活一场,养花儿不见花,也便有了“水仙不开花——装蒜”这句俗话,后来这句话用来讽刺那些装糊涂的人。
沙窝里的萝卜——脆甜
种庄稼的行家里手都知道,要想使萝卜又脆又甜,要选在含沙量大含水量低的地方种植。这句俗语就是从这里来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话娓娓动听,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歌声非常甜美。
枣树下面站岗——早班儿
水仙
这里的“早”是“枣”的谐音。有的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种着几棵枣树,每当枣子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被人偷,一些老太太便到枣树底下看枣。人们戏称他们是在值早班,便有了这一俗语。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起早。
这些俗语非常准确恰当,听起来非常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