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五年(1/1)
[原文]
〔经〕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杞伯姬来朝其子。
夏,公孙兹如牟②。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楚子灭弦③,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晋人执虞公。
[原文]
〔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②,遂登观台以望③。而书,礼也。凡分④、至、启、闭,必书云物⑤,为备故也。
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
初,晋侯使士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薪焉⑥。夷吾诉之,公使让之⑦,士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雠焉⑧。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保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⑨。’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雠也。”
逾垣而走。披斩其。遂出奔翟。
夏,公孙兹如牟,娶焉。
会于首止,会王大子郑,谋宁周也。
陈辕宣仲怨郑申侯之反己于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吾助子请。”乃为之请于诸侯而城之,美。遂谮诸郑伯,曰:“美城其赐邑,将以叛也。”申侯由是得罪。
秋,诸侯盟。王使周公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故逃归不盟。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悔之。”弗听,逃其师而归。
楚斗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乎?亲以宠,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旅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鹑之贲贲,天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
[注释]
日南至:即冬至。周历正月即夏历的十一月。②视朔:每年秋冬之交,天子把次年的历书颁给诸侯,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谓之“颁告朔”或“班朔”,诸侯将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诸侯必杀羊祭庙,谓之“告朔”,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谓之“视朔”或“听朔”。③观:音guàn,天子诸侯宫门皆有台,台两旁有亭,谓之观。④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⑤云物:天象。⑥同置。⑦让:责备。⑧雠:音chóu,应答,应验。下各雠字指仇敌。⑨宗子:群宗之子,此指重耳、夷吾。寻:用。狐裘:大夫之服。茸:音máng róng,蓬松的样子。寺人:宦官而作宫中侍御的人。校(jiào):抵抗。徇(xùn):遍告,宣示。祛(qū):袖口。翟(dí):通“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赐邑:即传四年中齐侯赐给申侯虎牢之地。周公:即宰孔。斗於菟(dòu gòu wū tú):人名。斗:姓。表:外表,这里指屏障。启:启发。玩:轻视。辅:面颊。车:牙床骨。大:音tài。太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次子。太王,即古公父,周文王的祖父。古代宗庙中先祖之位以昭穆为次,左昭右穆。始祖居中,往后奇数之代为昭,偶数之代为穆。太王为穆,则其子为昭。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为昭,则虢仲、虢叔为穆。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政府部门。桓:桓叔,晋献公的曾祖。庄:庄伯,晋献公的祖父。桓庄之族:即桓庄的后代,晋献公的同祖兄弟。:通逼,威胁。享祀:祭祀。通洁。据:依。黍稷:泛指五谷。馨:音xīn,远处可以闻到的香气。:音yī,助词,无实义。冯:同凭。荐:献。腊: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更:音gèng,再。举:举兵。虢有东虢、北虢、南虢,上阳为南虢。济:成功。龙尾:即苍龙七宿的第六宿尾宿。日月相会叫辰。均:同。:系有许多铃的旗。鹑:音。朱雀七宿第三宿柳宿,亦名鹑火。贲:音Bēn,贲贲,星体貌。天策:即傅说星。音tún,,光暗弱貌。火中:鹑火出现在南方。媵:音yìng,陪嫁的男女。秦穆姬:晋献公之女,嫁秦穆公。
[译文]
五年春天,周历正月辛亥日,初一,冬至。僖公自己到太庙报告朔日以后,便登上观台观望云气。《春秋》记录这件事,是合乎礼的。但凡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史官都要记录云气云色方面的天候变化,这是因为要为灾害做准备的原因。
晋侯派使者到鲁国来通告杀死太子申生的缘由。
先前,晋侯派士替二位公子在蒲跟屈两邑筑城,不小心,墙里放进了木柴。夷吾向晋献公报告了这件事。献公派人谴责士。士叩头答复说:“臣听说过:‘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便会随之而来。没有战事而筑城,敌人一定会藉以守卫。’敌人即将占据的地方,又有什么值得慎重的呢?身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对君的不敬;要是为仇敌修建坚固的城池,这是对国家的不忠。丧失忠和敬,用什么来服侍君主呢?《诗》讲:‘心怀德行便是安宁,同宗子弟便是城池。’君王要是修养德行而使公子们的地位能够巩固,哪个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后便要用兵,哪里用得着慎重呢?”士退出去作诗讲:“狐皮袍子杂乱蓬松,一个国家有三位主人,我该一心跟从谁才好呢?”
等到太子申生被杀害的灾难发生之后,晋献公派遣寺人披进攻蒲城。重耳讲:“国君跟父亲的命令不能反对。”于是下令说:“谁反抗君父军队,谁便是我的敌人。”
重耳跳墙正要逃走,寺人披砍断了他的衣袖。重耳便逃往翟国。
夏天,公孙兹前去牟国,在那里娶亲。
鲁僖公跟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在卫地首止会面,会见周王的太子郑,为的是稳定太子郑在成周的地位问题。
陈国的辕宣仲(涛涂)怨恨郑国的申侯在召陵出卖了自己,故而故意劝他在齐桓公所赐封邑虎牢筑城,讲:“把城筑得美观,能够扩大名声,子孙将不会忘掉你。我愿意帮助你去请求。”于是辕宣仲便替他向诸侯去请求,结果把虎牢城修建得很壮观。辕宣仲便在郑伯跟前诬陷讲:“把所赐封邑的城墙修建得那样坚固,目的是准备搞反叛。”申侯因此而得罪于郑伯。
秋天,诸侯会盟。周天子派周公召见郑伯,讲:“我安抚你去随着楚国而不要亲近齐国,并让晋国帮助你,如此便能够稍稍安定了。”郑伯对周王的命令感到高兴,不过对于不朝见齐国又感到害怕,故而要逃回去而不参加盟会。郑大夫孔叔劝阻他,讲:“国君不能轻易行事,轻易行事会失去亲近的人;失掉了亲近的人,祸患一定会来到,等到国家发生了困难再去请求结盟,所丧失的东西就多了,您必定会后悔的!”郑伯不听,离开军队,自己一人悄悄回国了。
楚国的斗於菟消灭弦国,弦国国君逃往黄国。这时江、黄、道、柏四国正和齐国友好,它们都跟弦国有婚姻关系;弦国国君仗着此种关系而不去服侍楚国,又根本不预备设防,终于亡了国。
晋献公再次跟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讲:“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要是虢国灭亡,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能启发,外国军队不可疏忽。一次借路已经有些过分,难道还能够借第二次吗”俗话讲的‘辅跟车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床便会受到寒冷’,说的就是虞国跟虢国的关系。”
虞公讲:“晋国是我的同宗,难道还会害我吗?”宫之奇答复说:“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不随侍在侧,故而没有嗣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他们都做过文王的卿士,对王室有功劳,受勋的记载藏在盟府。现在晋国将要灭掉虢国,对虞国又如何会爱惜呢?况且,虞国跟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为亲近吗?要是晋国爱惜亲族国家的话,那么桓叔、庄伯的族人有什么罪过?不过却被杀戮,不就是由于他们使晋国感到威胁的原因吗?亲近的宗族因为受宠而有威胁,尚且杀害了他们,何况我们国家呢?”
虞公说:“我祭奠用的祭品丰盛洁净,神灵一定依从我。”宫之奇回答说:“下臣听说,鬼神不亲近任何人,而只依从德行。故而《周书》讲:‘上天没有私亲,它只帮助有德行的人。’又讲:‘祭奠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芳香。’又说:‘民众不能改变祭物,只有德行能当作祭物。’这样说来,不是德行,百姓便不知顺,神灵也就不愿享用了。神灵所凭的,便在于德行。要是晋国取得了虞国,而发扬美德作为芳香的祭物去供奉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同意了晋侯使者的要求。宫之奇带领着他的家族出走,讲:“虞国今年举办不了岁终大祭了!成功便在这一次,晋国不用另外出兵了。”
八月甲午日,晋侯包围虢国的上阳。晋侯问卜偃讲:“我可以成功吗?’卜偃答复说:“能攻克。”晋侯说:“什么时候?”卜偃答复说:“童谣说:‘丙子日的清晨,龙尾星看不清。军服威武美好,夺取虢国的旗号。鹑火星形如大鸟,天策星没有光耀,鹑火星下列成军阵,虢公即将逃奔。’日子将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太阳在龙尾星之上,月亮在天策星之下,鹑火星在日月中间,一定是这个时候。”
冬季,十二丙子日初一,晋国消灭虢国。虢公丑逃往京城。晋军回国,住在虞国,乘机攻击虞国,消灭了它。俘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将其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之后晋国代替虞国进行祭奠,并且讲虞国的赋税奉献给周王室。故而《春秋》记载说:“晋人执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是讲灭掉虞国这件事做得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