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郑三句(1/1)
邓伟伤的不轻,得在病床上休养几个月。但市场的管理和他的生意不能停,于是,他找来了郑乾,把自己的生意暂时交给了他打理。
邓伟和郑乾一起开的赌博游戏厅现在规模已经很大了,是市里数得着的赌博游戏娱乐场所。
起初,还有些小混混会时不时过来捣乱,据郑乾分析,其中不乏同行使的阴招,但后来随着周楚雄、邓伟一伙江湖地位的水涨船高,已经好久没人敢来闹事了。
郑乾可不会只满足于开个赌博游戏厅,生意稳定后,他又把目光放到更大的事业上。
最近他入股了一家酒楼,和他合伙的两个人都是正经的商人,并不混江湖。
这就是郑乾,既能和江湖人物是生死之交,又能和生意人玩的火热,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和一众政府官员称兄道弟。
就像他未来的众多身份一样,全省知名企业家、慈善家、收藏家、管理学专家、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省商会副会长、中华企业家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以及江湖上闻名的最阴狠的江湖大哥。
十年后的滨海市,江湖上几乎已经是郑乾一家独大。
有人说,郑乾打个喷嚏,滨海的江湖就都得感冒。
后来,滨海市有这样一件出名的事件。
一家公司因为经济纠纷,纠集了上百人三四十辆车,来围堵另一家公司,弄得交通堵塞,水泄不通,政府领导上前疏导未果,公安机关也因涉及经济纠纷无法调解。
僵持不下之际,区领导想到了郑乾,拨打了他的手机。
三分钟后,这群人中领头之人手机响起,这时候,领导才想起自己并没告诉郑乾对方的联系方式。
郑乾只说了三句话,这群人就立刻乖乖的全部撤离。
第一句“你是XX吗?”
第二句“我是郑乾,乾坤集团的郑乾。”
第三句“不要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三分钟内给我全部离开。”
以至于后来,滨海江湖上有人私下里给郑乾起了个外号,叫“郑三句”。
意思是,滨海市的事,没有郑乾三句话解决不了的。
这种牛逼一直持续到郑乾的死,直到他被周楚雄用猎枪轰碎了半个脑袋。
这些都是后话,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郑乾还远没有那样的能量,甚至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攀上怎样的高峰。
郑乾入股酒店,挣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如何去挣钱。
融入了这个圈子,在生意人身边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就能发现商机,学会经营。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经营酒楼可以结识更多的人。
他入股的酒楼,就在市府大街上,档次也够,来吃饭的很多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郑乾结交的不止是达官显贵,事实上,达官显贵巴结的人太多了,你去巴结人家根本不正眼瞧你。
郑乾用力结交的是年轻人,专门烧冷灶。
市委市府的年轻人,前途光明,结交他们就是投资未来,惠而不费。
正所谓烧冷灶,下闲棋,深积水,养大鱼。
郑乾隔三差五就请市两办、常委部门的年轻人一起吃吃喝喝,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甚至有时还会领他们去自己的游戏厅玩。
很快,市政府大楼的很多年轻人都和郑乾混熟了,一提起郑哥,那都竖大拇哥。
而这些年轻人中,在日后很多都成为市里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
就在这时候,影剧院枪击案发生了。
虽然这事和郑乾没什么关系,但郑乾却非常紧张,也很重视。
对于周楚雄团伙来说,这件事的后果难测,可能天亮,可能天黑,就看怎么操作了。
而他的前途命运已经和周楚雄团伙深度绑定了。
所以,在周楚雄派人和他联络时,他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到周楚雄团伙这里,通风报信,出谋划策。
最终,事情的结果,如他策划的那样,一切顺利。
在他说动林枫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这事十有八九应该没问题了。
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他心里也酸酸的,感叹林枫真是命好啊,竟然能得到市长千金的青睐。
甚至偶尔他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是林枫,一定会牢牢抓紧苏凝,有了这样的背景,自己恐怕很快就会飞黄腾达,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了。
邓伟被枪击,生意暂时交给了郑乾帮他打理。
其实所谓的生意。
一方面是市场的管理,这方面已经步入了正轨,和当地的派出所、税务、工商等部门关系混的相当好了;在黑道,随着周楚雄团伙声名日隆,更是没人敢来这里闹事了。
至于邓伟手底下的那帮小贼,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市场管理员,干起了抓贼的行当。
当时,有了合适的目标,他们也会下手,只不过干活的地点都是选在夜市以外。
这样一来,影剧院夜市就成了全市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据说发案率之低和市局大门口差不多。
另一方面,是邓伟的酒水生意。
在把宋老虎的啤酒作坊查封后,夜市以及附近一些市场的啤酒生意基本上都被邓伟给垄断了。
垄断的生意最好赚钱,邓伟一伙几乎每天都是在躺赚。
商业嗅觉敏锐的郑乾,很快发现邓伟的生意其实还可以赚的更多。
临市的啤酒很有名,在整个华北地区销量很好,其实并不太看重滨海的市场,基本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邓伟的市场覆盖范围毕竟有限,进货量相对于临市啤酒厂的规模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出厂价根本压不下来。
而且送货也不是很及时,经常出现这边门市部里酒卖光了,那边酒厂的货还没送来的情况。
郑乾去病房看望邓伟。
“为啥非要从临市进啤酒?”郑乾问。
“咱市里没有啊,当时为了赶紧接管宋老虎的市场,只能先找了临市的酒厂,妈的,他们店大欺客。”邓伟哼哼唧唧道。
那一枪,要了他小半条命。
“咱们市里是有个酒厂,原来有一条啤酒生产线,只是一直处于停产的状态,咱们要不要接过来。”郑乾说。
郑乾一直在市里混,和生意人接触比较多,又干过餐饮,这方面的信息比邓伟掌握的全面。
邓伟眼前一亮,他也是很有生意头脑的人,立刻就意识到这个有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