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坚信(1/1)
西元1800年维也纳时间1月9日晚。
莱茵联邦科隆市。
主教并不知道现在是夜晚的几时几刻,自从选择辞去在金融大厦的工作而成为一名虔信徒,他便主动地舍弃了现代科技带来的一切便利,回归了书籍中描述的田园生活。起初这种生活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逐渐习惯这一切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他的灵魂似乎真正地聆听到了主的神谕。
在这个宗教已经很少出现在人视野之中的时代,他的虔诚显得如此独树一帜,因此他也得以成为科隆教区的主教,成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之一。
主教行走于回廊里,交错的双脚踏在石质地板上,其声音在教堂高拱的屋顶下回响,形成着虔诚的低鸣。
此时月亮升到了最高处,如同天国之门悄然打开的缝隙般透露出其神秘的光辉。月光穿过科隆大教堂那似乎能触及上帝长袍衣角的塔尖,再透过拱顶之下的彩色玻璃窗照在十字架前的地面上。
这时主教才注意到,有个人影跪在十字架前的蒲团上一言不发。教堂里哥特式的细长玻璃,精致复杂的天使雕像此刻仿佛都在围绕着他旋转,成为他与主之间对话的桥梁。
主教缓缓走近,然后他看到那人深褐色帽檐下被月光照亮的嘴角分明地动了。
“主教大人,您还记得上一次教堂被信徒坐满是什么时候吗?”
主教的脚步停住了,片刻的沉静之后,苍老的声音在大堂之中响起。
“大约是二十年前吧,那时候这座从十一世纪起建的伟大建筑才刚刚完工,生活在联邦的母亲们、妻子们挤满了教堂高拱之下的每一个角落,祈祷着她们的丈夫和儿子能够完好无损地从东方的战场上归来。”
“但是您知道的,她们并不是信徒。”
主教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在战争结束以后,主教就很少看到之前那些礼拜者的身影,除开大型节日,这座教堂接待的几乎都是建筑学学生或者是外国来的游客。
建造之初,科隆大教堂的建造者们本来以为自己手中的砖瓦最终会堆砌成与主沟通的桥梁,但是当五百多年后工人们为其装上最后一块玻璃,这座建筑物却仿佛成为了一个纪念碑,纪念着宗教时代的远去。
“自从两百多年前自以为是的东方人在罗马推翻主在人间的圣座,不忠的欧洲人便逐渐背叛了主。”那人自顾自地将对话继续了下去。
“主是仁爱的,祂会原谅世人的无知。”主教将手按在了圣经上,但是对方的下一句话却让圣经差点从他的手中滑脱。
“是否原谅他们,得由主自己来决断。”那人抬起头,主教终于看清了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现在,主将末日降临于人间,目的是惩罚那些渎神者,但是慈悲的主又将他创造的权柄分予人,让有信仰的人能够像诺亚那样自我救赎。”
“你的意思是你要通过浮现来创造主?这实际上等于是你造出了一个伪神,这反而是对主的亵渎!”主教按胸平复了下心情,然后否决了其可行性:“而且浮现只能够创造符合物理学规律的事物,是无法创造出无所不能的神明的。”
“不,主怎么可能被人所创造?我们将要做的是利用主赐予的权柄来复活主的意志在人间的代行者,基索斯(Jesus)。”
“人的复活也是违反物理学规律的,更何况基督徒在一千多年里一直没找到基索斯的遗体。”
“可以复活的。”跪拜者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目光炯炯,令人生畏。“只要人们坚信。”
“坚信?”洪一生挑起米粉的筷子悬在了空中,粉条上的油滴在早晨八点的阳光照射下透出橙红的色彩。
易允点点头:“尽管采用了艾思冉给出的从微观粒子开始尝试的建议,但是昨天我们的观测试验依然失败了,然后我回忆三组的实验时,突然想起了补画匠在描述自己状态时用到的一个词:进程。
虽然我不知道补画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计算机语言,但是我还是第一时间联想到了人类的二进制计算机语言,在这一语言中0代表‘否’而1代表‘是’,此外没有第三种状态。(作者文盲学艺不精,如有谬误请读者纠正。)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假设,在补画匠进行观察时,它的主脑里,锚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了,而不存在‘可能存在’或者‘原本不存在’这样的认知。”
“你说的好勾八绕,我没太听明白。”洪一生嗦进一口粉,口齿不清地说。
“那就从人的角度来说吧,在人尝试浮现一种物质时,实际上人在心里清楚,这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换句话说,人在事先已经预设了这个浮现出的物质‘本该’不存在,这就是浮现一直不成功的原因。”
“哦!你认为,如果人在观察前坚信自己即将观察的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物体,这个物体才会浮现出来。”洪一生恍然大悟“很有价值的假设,奖你一个鸡翅根。”
“哦,我早就料到你会奖我,所以我已经夹走了。”
“你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