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周瑜之死(上)(1/1)
“准备,放!”
邢道荣站在城头上,手持长剑,大声喊着,指挥城上守城的军卒。
今日天上下着大雨,雨水洒在江面上,又起了大雾,十几步外的情况,就难以看清了。
不光如此,雨声嘈杂,军中传令的鼓角难以起到作用,旗号也因为大雾而无法传达到士兵的耳中。
唯一有效的传令方式只剩下一个。
喊。
但就算是喊,也只能喊得动身边的十来个士兵,再远的人,也就听不到了。
因此邢道荣只能将指挥权交给诸什长、队率,给他们划定责任区,让他们自己自己指挥部下防守一段城墙了。
至于准备的守城工具,也都大多不能用了,金汁要烧开,这天上下的大雨,火是点不起来了;灰瓶遇水既热,这么大的雨,怕是要在城头上炸开。牛筋的弓弦在这种天气会被泡软,那是更不堪用了。
就连滚木礌石,也因为看不清楚城下的状况,而难以对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算来算去,唯一有点作用的,竟然是扔石子的抛石器。这东西用皮子和布都能做,只要甩开了一撒手就行,就算是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也能对城下的攻城大军造成伤害。
可不同于邢道荣在这种天气下几乎无法组织什么有效的守城,城下周瑜的攻城大军,提前由周瑜分派了攻城的工作。各将分领部署,配合得当,各司其职,几乎与平时攻城没什么区别。
虽然周瑜也无法安排弓箭手以箭矢压制城头的守军,但邢道荣也无法居高临下用弓箭击退攻城大军了。天气虽然对于双方都有影响,但明显对于手段更多的守城一方,影响要大得多。
这已经是周瑜组织的第二次攻势了,这周瑜不愧是世之名将,吃过一次亏之后,立马就能找到补救的措施。
数日前,石韬从西陵带着邢道荣的家眷和一万多郡兵赶来蕲春支援。正好遇到周瑜军先锋丁奉率军攻城。
蕲春周边的高地有邢道荣设置的烽燧,丁奉军刚刚过界,其行军路线、人数多寡、所携辎重等事项就被邢道荣知道了。
邢道荣便与石韬定计,让石韬率江夏郡兵守城,邢道荣却率领陷阵营在城中等候。一旦丁奉攻城,就大开城门,让邢道荣率军冲到丁奉阵中。
果然,丁奉见守军衣甲不全,守将又是根本没听过的石韬,再加上大本营对于情报的误判的,心中顿起轻敌之心,当即下令全军压上,攻打蕲春东门。
等到战事半酣的时候,石韬忽然在城头举起红旗,邢道荣当即率陷阵营从南门冲出,杀入丁奉阵中。
陷阵营乃是骑马重甲步兵,虽然没有骑兵的冲击力,但却并不像骑兵一样,失去速度以后就只能等死。虽然冲入丁奉阵中的只有两千精锐,但他们出其不意,和城中两面夹击。
吴军的刀剑弓矢打在他们的铁甲之上,最多只能让人虎躯一震,但是他们灌钢的环首刀和长戟每次挥动,都能带走一条吴军的性命。更不要提这两千精锐,都是擅长投矛、飞斧的高手,专捡吴军中少数着甲的军官点杀,吴军顿时乱作一团。
而这场一边倒的战斗,更在邢道荣一斧子砍倒丁奉的军旗,石韬打开城门,放出城中士兵冲击丁奉军阵的时候进入高潮。丁奉军顿时溃败,还在城头上的士兵失去了支援,被守军迅速格杀,而在城下四散溃逃的军士,也跑不过陷阵营的马蹄。
最终,丁奉率领的两万前锋死的死,降的降。主将丁奉化妆成小兵,跟在逃兵群里逃跑,亦是仅以身免,逃回了周瑜大营。
而守城一方,由于谋划得当,且双方的信息不对等,却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这一场大胜过后,守军士气高涨,纷纷表示周郎名满天下,但观其用兵亦不过如此。甚至有不少将领,向邢道荣请命主动出击。
可这样好的局势,在周瑜亲率大军出发以后,就不一样了。
丁奉虽然丧师,但他却带来了周瑜急需的关于蕲春的情报。让周瑜知道了,邢道荣和他的陷阵营主力就在蕲春县。
那么在下雉的,虽然不知道哪里来的铠甲,必定是临时征召的部队。
虽然甲胄精良,但是恐怕没哟经过多少训练,更没有上过战场。
不少将领都纷纷建议周瑜干脆不打蕲春,改为主攻新兵把守的下雉。但却被周瑜拒绝了。
周瑜以为,若是大军反而去攻打下雉,那么邢道荣必定率军袭扰大军后方,甚至顺势攻打庐江。而下雉守军虽然是新兵,可是装备精良,又只是守城,并不那么容易拿下。
反而,下雉的新兵只会守城,一定不敢主动出击。不如调集程普的部队和江东水军,放弃下雉,集中优势兵力,攻打蕲春,才是上策。
周瑜定下计策,大军便集结起来,从水陆两个方向,攻打蕲春。周瑜大军缓缓而行,将邢道荣设下的烽燧一个一个慢慢拔除。
这些烽燧都建立在地势高耸的地方,虽然每个烽燧里面的守军不多,但都是易守难攻的所在。周瑜率军挨个将其拔除,正是费时费力。
邢道荣亦曾试过率陷阵营趁周瑜攻打烽燧的时候,攻其大军后路,但周瑜早就安排好了断后的部署。邢道荣几次袭扰,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只得将烽燧都撤了回去,从主动防御改为被动防御。
周瑜大军驻扎在蕲春城下。便与邢道荣相持住了。因为邢道荣有陷阵营在手,机动性远远超过没有马匹的吴军,周瑜也没有办法像攻打南郡一般,先绕过主城,拔掉其周围的据点,只能在蕲春城下相持。
原本邢道荣以为,周瑜也只能在这里等到粮食吃完,再撤回去。却没想到,周瑜会选在这样一个,一般人连走路都困难的暴雨天,全力进攻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