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盛世文治(1/1)
我们讲述了乾隆统治成就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没有讲,那就是文化。
所谓“以武开基,用文致治”,文化繁荣,是一个盛世的必要条件。那么,乾隆朝在文化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应该说,成绩也是空前绝后。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乾隆年间,官修大型图书达到一百二十余种。什么叫官修呢?就是由政府组织编写,比如从唐代以后,历朝国史都是官修的。官修之书,集全国之力,写出来的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头的典籍。一般的皇帝,在位期间能修个三种五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雄才大略的康熙、雍正两朝,修书的数量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那么这两朝加在一起修了多少种呢,也才三十多种。而乾隆一朝就修了一百二十多种,而且其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书籍,你比如《清文鉴》《大清一统志》《续通典》《大清会典》《石渠宝笈》等,都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书籍。
当然,在这一百二十种书当中,最重要的,最广为人知的,是《四库全书》。“四库”,是指经、史、子、集这四类,“全书”,是指收入这部丛书中的书,都是全本抄录的。因此所谓《四库全书》,意思就是说,把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的文化典籍,都按经史子集这四类汇集整理到一部丛书之中。这部丛书,确实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大书。怎么个空前绝后法呢?首先,它部头最大。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综合性丛书,宋代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部头多大呢?各一千卷。明朝的《永乐大典》,非常厉害了,二万二千卷。而《四库全书》呢,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近八万卷,字数是多少呢?八亿字。那么,这么大的一部书,多长时间能读完呢?我们今天一般人的速度,是一天十万字,这是指读浅显的白话文。那么,《四库全书》中没收白话文,它的内容都是严肃深奥的典籍,我们一天能读三万字就不错了。按这个速度算一下,一个人要读完它,需要七十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差不多整整一生,规模如此之大的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除了部头大,更重要的是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文化典籍。它保存了三千五百种重要的文化典籍,另外还有存目的六千七百种。
那么,乾隆皇帝怎么想起来要编这样一部“旷世”丛书呢?有人说,那还不简单吗?为了宣扬自己的文治成绩呗!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乾隆编这部书,动机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光明正大的一面,又有非常隐秘的一面。非常隐秘的一面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一个案件讲起。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年初的一天,江西新昌县衙的大门前,出现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人,他腋下挟着一本厚厚的大书,前来告状。
这个中年人叫王泷(Ing)南,在当地很有名。有什么名呢?他是新昌县著名的“光棍”,就是地痞流氓。平日是横行乡里,做了不少坏事。他挟着的那本书呢,叫《字贯》,是当地乡间的一位举人,叫王锡侯,编的一本字典。
为什么拿着一本字典来告状呢?王泷南告诉县令说,这本字典写得十分“狂妄悖逆”。
新昌县令和这个王泷南没少打交道,知道他是个光棍,也知道他和举人王锡侯一直有矛盾,所以对他很警惕。县令接过字典,粗粗翻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县令问:“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字典,有什么悖逆之处?”
王泷南跪行几步,上前指着这本书的序:“请看这几句。”
县令定睛一看,作者王锡侯在字典的《自序》中提到了他编这本字典的动机,什么动机呢,是因为《康熙字典》的检索方式,不太方便,所以他编了一本新字典。他说:“《康熙字典》所收四万六千字有奇,学者查此字遗彼字,每每苦于找遍全书,掩卷而仍茫然。”(《清代文字狱档》)意思就是说,《康熙字典》排序,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查起来很不方便。他的这部《字贯》,最大的创新是把字按字的意思排序,把同义字或者近义字排在一起,这样就方便查找了。
县令听了王泷南的解释,仍然没明白:“这有何悖逆?”
王泷南急赤白脸地说:“《康熙字典》乃是圣祖康熙皇帝御制,王锡侯竟然胆敢指斥圣祖皇帝所编字典不如他的好,这不是大逆是什么?”
县令一听,差点没气笑了:“哦,原来如此!你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吗?”
不过这话一出口,县令突然意识到这句话不妥。因为他知道,当今皇帝对任何有反清苗头的文字都很重视。自己别因为这件事惹上什么麻烦。想到这,县令眼睛一转,对王泷南说:“不过既然你这么说,如此文字大案,我就给你报到巡抚大人处吧。”
过了几天,案子的卷宗就报到了江西巡抚衙门。巡抚海成也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大案。王锡侯说的这几句话,你往轻了说,什么事都不算,往重了说,顶多算得上有点“狂妄”吧,怎么能称“悖逆”?不过事关文字,还是慎重点好,宁重勿轻。所以他写了一份汇报,说这事虽然说不上“悖逆”,但王锡侯这句话毕竟语气有点狂妄,建议将王锡侯的举人头衔革去,当否,请皇帝批示。
海成觉得自己这样处理,够小心谨慎的了。他哪里想得到,这样一道奏折差一点要了他的亲命。
奏折加上样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乾隆皇帝那。乾隆拿起这本字典,读了读序文,感觉所谓“悖逆之处”确实也没什么了不起。他漫不经心接着往下翻,一页一页往下看,读到第十页,乾隆突然发现了问题。什么问题呢?
原来在第十页上,出现了康雍乾三代皇帝的名字。作者王锡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叫“避讳”,把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人的名字也就是“玄烨”“胤祯”和“弘历”这六个字写了出来,提醒读者,写文章时遇到这六个字,一定不能写全,或者少写一个笔画,或者改用其他字。比如“胤祯”二字,你就可以写作“允正”。
王锡侯这本是一片好心,但是乾隆皇帝却非常生气。在传统社会,尊长的名字是不许直接叫出来也不能直接写出来的。所以你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林黛玉读书,遇到“敏”字的时候,一定要念成“密”字,写这个“敏”字,也一定要少一笔,就是这个原因。美国人可以直接管他的老爹叫什么汤姆或者彼得,但是在过去的中国,儿子直呼老子的名字,那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乾隆说,你王锡侯名义上是提醒别人,可是你自己把这六个字完完整整地写在字典里,这不是明知故犯吗?乾隆大动肝火,提笔在巡抚海成的奏折上批道:“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清代文字狱档》)接着又在批复中大骂海成,说《字贯》中的这个“大逆”开卷即见,海成竟然说“无悖逆之词",可见工作是多么不认真,对皇帝是多么不忠爱。皇帝传谕给海成,骂他“双眼无珠”,骂他“天良尽昧”,又命他将逆犯王锡侯迅速押解进京,交刑部严审。就这样,王锡侯《字贯》案一下子升级为钦办的特大逆案。
其实乾隆的反应实在是有点过度了。在传统社会,犯“讳”其实是难免的事,因为生活中需要避讳的字太多了,爸爸的名字,爷爷的名字,大爷的名字,岳父的名字,太多了,谁都有可能不小心犯个一两次。刚即位的时候,乾隆皇帝对这个事还曾经专门降旨声明:“避名之说,乃文字末节,朕向来不以为然。”就是说,触犯避讳,不是什么大事,我不在乎。表现得很开明。所以,地痞流氓王泷南虽然千方百计要陷害王锡侯,却没有想到拿这个犯忌讳的事做文章。那么,乾隆为什么偏偏要大动肝火,抓住这个小小的问题上纲上线呢?这说来话长。乾隆这样的政治家,心思是非常之深的,他的一举一动,包括看起来非常偶然的一次发火,那都不是一时冲动,背后都有他的政治考虑。他之所以要借这个事朝海成发火,与官修《四库全书》以及由此引发的献书、查书运动有关。
我们说过,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清帝国登上了盛世的顶峰。朝野各届都欢呼称颂,赞扬乾隆皇帝的英明伟大。不过,难得的是在这样的顺境下,乾隆皇帝并没有飘飘然。《易经》说“无平不陂(pō),无往不复”,就是说,凡事达到顶点,就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换。
因此,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之后,乾隆就一再提醒自己,绝不能出现任何松懈思想。越是顺利的时候,越要振作精神。乾隆知道,保持盛世要难于创造盛世,你只有用“争”的心态来“保”,才能真正“保”住胜果。因此,他毅然把所有已经取得的成绩推在一边,希望从头开始,寻找自己统治中的漏洞,防止大清由盛转衰。
那么,大清天下还有什么漏洞呢?我们不是说过,乾隆几乎把历史上所有威胁皇权的传统势力都清除掉了吗?但是通过我们以前讲过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彭家屏私藏野史案,乾隆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虽然到乾隆中期,大清王朝已经建立一百多年了,民间社会还有许多人家藏有明代的野史,甚至还有吴三桂的反清檄文。这说明,老百姓的反清复明意识并没有彻底根除,这对清王朝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怎么办呢?乾隆想到了修书。
因此,宣布国家进入“极盛”以后,乾隆提出要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旨说,为了大兴文治,他立意修撰一部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来囊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成果。
那么,修《四库全书》,就要搜集天下所有古籍。因此乾隆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征集古籍活动。他专门派人到各省,悬赏重金,搜集民间藏书。为了防止人们怕“犯忌讳”而不敢献书,乾隆特意在谕旨中说:“文人著书立说,原不妨兼收并蓄。即或字义触碍,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清高宗实录》)意思是文人学士写书,岂能每个字都正确,即使有点违碍之处,你们也不必害怕,大胆向我进献吧,我不会怪罪你们!
圣旨一下,一年多时间,全国各地一共向皇帝献了一万三千五百部藏书。
乾隆一看各地献书如此踊跃,自然十分兴奋。他把这些书拿过来,一一翻阅。然而读了几天,乾隆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一万多种书中,居然没有一本稍稍有点反清倾向的。这显然不正常啊。乾隆很生气,下旨指责各地官员说:“各省进到遗书不下万余种,并不见奏及稍有忌讳之书。岂有裒(pòu)集如许遗书,竟无一违碍字迹之理?”(《清高宗实录》)就是说,你们弄到一万多本书,竟然没有一本有问题的。这种情况难道正常吗?
进献的书没有问题,乾隆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反而大动肝火呢?原来,乾隆编《四库全书》,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想借此大兴文治;另一方面呢,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那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调查一下“违碍书籍”在民间到底有多少。可是这一万多本书中,居然没有一字违碍,很显然,老百姓不敢把犯禁的那些书献出来。
既然这个办法没有达到目的,乾隆也就不再隐瞒他的意图了。在开始修《四库全书》的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直接命令各地大员,“再令诚妥之员前往藏书之家明白传谕,如有不应存留之书,即速交出”(《清高宗实录》)。就是说,要派可靠能干的人,到那些藏书多的人家去查禁书,一定要让他们把不法书籍交出来。
然而,查书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对于这种容易给自己惹麻烦的事,各地官员是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很不积极。因此乾隆皇帝非常郁闷,所以他一直寻找机会,想制造一个响动,给全国官员敲个警钟。王锡侯案,正好撞在了这个枪口上。
当然,说起来,这个案子完全是一起冤案。《字贯》的作者王锡侯是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并没有任何恶意。王锡侯这个人穷苦出身,三十八岁考中举人后,连续九次会试都落第了。到这一年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头了。奋斗一生,腾达无望,又不会做其他生计,没有生活来源。当时据抄家的地方官汇报,王锡侯家十多口人,而全部家产,把锅碗瓢盆、小猪母鸡统统计算在内,不过六十几两银子,是个非常贫寒的人家。(《清代文字狱档》)于是他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写了这本《字贯》,打算出版卖钱。没想到没赚到钱,却惹来杀身大祸。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一月,王锡侯被押解到北京,刑部比照“大逆”律判决王锡侯凌迟处死。凌迟当然很惨了,乾隆当然心知王锡侯冤枉,自己只是要拿他祭旗,所以大开宏恩,从宽改为斩立决。他的几个儿子和加上年满十六岁的孙子一共七个人,斩监候,秋后处决。妻子儿媳及年龄未满十六岁之孙子,都赏给功臣之家为奴。
王锡侯够冤枉的了,比王锡侯更冤枉的其实是江西巡抚海成。海成是个旗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文字之案”向来十分积极。乾隆禁书令一下,他就查到了好几十本禁书,本来在全国算是查书成绩比较突出的。但是因为这个《字贯》案,乾隆对他穷究不舍,命刑部严判,最后给他判了个斩监候,就是死缓。乾隆下旨,坦率地说,他拿海成开刀,给他判得这么重,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教训,“使封疆大臣丧良负恩者戒”。乾隆在上谕中说:
“各省地方务须时刻留心省查,倘所属内或有不法书籍刊布流传,即行禀报督抚,严拿重治。”(《清高宗实录》)就是说,各地官员你们一定要留心查访,如果遇到有不法书籍,一定立刻上报,从严处理。
乾隆的这个恐怖手段果然达到了目的。“《字贯》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的禁书运动。各地官员放下手头其他工作,把禁书当作当前最重要的核心工作来抓。浙江巡抚三宝,就把全省的教职人员都分派回各自老家,让他们深入各自的亲戚家里,“因亲及友,细加访询检查”,到亲戚家借串门的名义,一家家暗访,进一家,就说,我呢爱看书,看看你们家有什么藏书。这样,亲戚们自然就没有防备心理了。而且三宝还说,谁查到的禁书多,就升谁的官:“将来即以缴书之多寡为补用名次先后。”(《军机处奏折》)在三宝的启发下,各省官员也都命令下属深入老百姓家里,甚至跑到穷乡僻壤的农民家中,逐户搜查。整个大清王朝几乎被掀了个底朝天。
每天都有大量的书籍被送到北京。送到北京怎么办呢?烧毁。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紫禁城武英殿前就树起了一个巨大的字纸炉,不分昼夜地焚烧禁书。
那么,乾隆烧了多少书呢?史载乾隆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liè)”(章太炎《哀焚书》)。就是说,他修了一部《四库全书》,又烧了一部《四库全书》。吴晗因此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除了焚毁书籍,乾隆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因为明代档案记载了很多不利于他们满族形象的事情。现在估计有一千万份明代档案,被销毁了。
烧了这么多书,乾隆还不放心。乾隆认为,不论官员工作多么过细,也不可能把所有有反清倾向的书都查出来。最好是让老百姓自己主动悄悄地销毁家中的藏书,并且以后再也不敢传播这样的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乾隆皇帝蓄意制造了好几起冤案。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个叫蔡嘉树的江苏扬州人,跑到官府,指控他同乡的一位已经去世的诗人徐述夔所著的一部诗集《一柱楼诗》“大逆”。
蔡嘉树与我们刚讲到的王泷南一样,也是一个乡间无赖,徐述夔已经死了,蔡嘉树想要霸占徐述夔家的十几亩田地,与徐述夔的孙子徐食田打了多年的官司。一看皇帝在查禁书,而且处理得这样重,他就脑筋一转,举报徐述夔诗集中有“忌讳之词”。
蔡嘉树为什么说这本诗集有“忌讳之词”呢,因为其中有这样一句诗,叫做“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清代文字狱档》)。翮就是翅膀,意思是说,明天早上我要振起翅膀,展翅高飞,离开这个城市。这句诗,其实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然而,案件上报到乾隆那,乾隆却说,这句诗很反动。乾隆说:“此句乃“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用‘上’,‘到’等字而用‘去’清都,显寓欲复兴明朝之意,大逆不道至此已极。”(《清代文字狱档》)就是说,不应该读明朝(zho),应该读明朝(cho)。徐述夔想要复兴明朝,要干掉清朝的首都,所以叫一举去清都。所以,这是非常之大逆不道。因此此案的处理结果也是十分严酷的:徐述夔和他的儿子都已经死去多年了,开棺戮尸,枭首示众。他的孙子徐食田等五人被判斩监候,家产则全部没收入官。
这样的案子使全国的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因为你家里只要有书,书上只要有字,就有可能犯了大罪。而且谁都能看出来,乾隆有时是故意不讲理。比如湖北黄梅有一个人,叫石卓槐,写了几首诗,有一句叫“大道日已没,谁与相维持”(《清代文字狱档》),就是说,天下正道不显,他很忧虑。另一句是“厮养功名何足异,衣冠都作金银气”(《清代文字狱档》),就是说,现在的读书人啊都太拜金了。这几句诗,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毛病,只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发了几句常见的牢骚,乾隆把他抓起来,凌迟处死,亲属缘坐。还有一个康熙年间的诗人卓长龄,死了好多年了,生前写了一本诗集,诗集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诗集的名字起得不好。什么名字呢?《亿鸣集》,几千几万几亿的亿,鸣叫的鸣。有人说,这没什么问题啊?乾隆说,问题很严重,“亿鸣”二字,读起来像是忆明,就是“追忆明朝”。结果卓长龄虽然已经死了,他的孙子卓天柱却被判了个斩监候,秋后处决。
这样的文化恐怖政策,收效是非常明显的。老百姓一看这个形势,谁家里还敢藏书?几乎把家里的书都烧光了,文人学士也不敢再吟风弄月了,甚至连日记都不敢写了。朝廷的大臣们甚至相互都不敢通信了。乾隆朝大学士梁诗正六十多岁退休之后,和朋友大谈自己做官的秘诀,就是不留任何文字。他说,“一切字迹最关紧要,我在内廷时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富勒浑奏梁诗正谨慎畏惧折·缴回朱批档》)就是说,文字这东西是最容易惹麻烦的,所以我在朝中的时候,不和别人通信。平时写完奏折,没用的稿纸,也一定要烧掉,不留后患。梁诗正的这句话典型地反映了乾隆高压政策下,臣民们被吓破了胆的那种心态。
那么,在乾隆朝文化恐怖持续的同时,《四库全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编订。乾隆朝的文化毁灭很惨烈,乾隆朝的文化建设,却也成就非常斐然。因为禁书毕竟只是乾隆修《四库全书》的动机之一。与此同时,乾隆想修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类书,想把这部书修得精美绝伦,作为自己在文化上的一座雄伟的纪念碑,这种想法也是千真万确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为了保证书的质量,乾隆任命了一个空前强大的领导班子,总裁副总裁,一共达二十六人,都由皇子、郡王、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等等。这就保证了修这部书所需要的任何资源,从财力到物力到人力,都能充分供应。然后,乾隆把当时全天下所有最有名的学者,都请来编这个书,比如我们熟悉的大学者纪晓岚、戴震等等,都参与了这本书的编纂。
说起纪晓岚,大家可能想起的都是他和和珅智斗的故事。其实纪晓岚不但是乾隆朝著名的文臣,而且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功劳最大的,就是他。稍微夸张地说,没有纪晓岚也许就没有《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乾隆朝不乏学富五车的文臣,为什么乾隆偏偏任命纪晓岚这个人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呢?
纪晓岚是河北献县人,比乾隆小十三岁,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他一生都在做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开始是翰林,后来是内阁学士,从来没有做过地方官。这一方面因为乾隆皇帝认为,他才能在文学方面,做地方官可惜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乾隆和他对脾气,所以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纪晓岚这个人才思特别敏捷,《清稗类钞》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入直南书房,即脱衣纳凉。高宗欲有以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已不及着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纪晓岚这个人很胖,怕热。夏天在南书房值班的时候,趁皇帝不在啊,经常光膀子待着。乾隆皇帝就想和他开个玩笑。有一天,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几个同僚在南书房聊天呢,乾隆突然驾到。纪晓岚来不及穿衣服,也不能光着见皇上啊,就钻到皇帝宝座底下去了,想等皇帝走了再出来。乾隆进屋来,大摇大摆,一屁股坐在御座之上,故意坐在那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听外面老半天没动静,就伸出脑袋说,老头子走了吗?管皇帝叫老头子。乾隆一听,说,你为什么管我叫老头子?今天说出道理来还行,说不出道理来,你是掉脑袋的罪过。纪晓岚急中生智,说,我这是对您的尊称。为什么是尊称呢,您看哪,您是万寿无疆,天底下最长寿,那当然是老了。您顶天立地,天下第一人,当然是头了。你是天子啊,父天母地,所以是子。连起来,可不就是老头子嘛。乾隆一听,高兴了,不得不佩服他的机智。
纪昀像
当然,关于纪晓岚的这些传说,大部分都是人们慕他的文名,后来附会出来的。不过,纪晓岚博闻广识,过目不忘,下笔千言,这确实是真的,人们称他“于书无所不通”(《国朝汉学师承记》),所以乾隆才命他做了《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全面具体负责《四库全书》的编订工作。《四库全书》这经史子集的分类法,就是他一手裁定的。在《四库全书》的修纂过程中,他确实是贡献最大的一个人。所以《四库全书》修成之后,乾隆提拔他做了礼部尚书,后来他一直做到协办大学士,寿高八十二岁而死,在乾隆的众多文臣中,是下场很好的一位。
当然,在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皇帝本人,也投入了巨大精力。纪晓岚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巨目鸿纲,皆由钦定,每乙夜亲观,厘订鲁鱼,典学之勤,实为自古帝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是说,《四库全书》修定的基本原则,是乾隆皇帝亲自制订的。修书的时候,乾隆皇帝经常亲自做校对,查错别字。这样勤奋的热爱学术的皇帝,古所未有。应该说,纪晓岚这段话不完全是吹捧。《四库全书》修订过程中,乾隆皇帝亲自在里面挑出许多错误之处来,让这些学者一一修改。
乾隆朝的财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最盛的,这些学者的平均能力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所以他们修的这个《四库全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对清代乾隆以前的所有文化典籍,做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总结。因为这些学者们的挖掘,使好几百种非常珍贵的已经失传的古书,又重见天日。很多古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错误,以讹传讹,这次整理,也基本上都恢复了原貌。
与《四库全书》这种资料整理工作相适应,乾隆朝开始,清代学术进入鼎盛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乾嘉学派。所谓乾嘉,是指乾隆嘉庆这两个朝代。所以这个学派主要指生活在这两个朝代的学者的学术风格。乾嘉学派的特点是重考据,在广泛收集资料基础上,归纳研究,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学者,比如戴震、钱大昕(xīn)、阮元等等。这是乾隆朝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
除了这些,乾隆朝的文化成就还有很多。比如文学方面,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红楼梦》出现在乾隆朝。戏曲方面,京剧也是在乾隆年间形成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徽班进京,成为京剧形成的起点。从书画方面来看,著名的扬州八怪,大部分都生活在乾隆年间。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园林,以及重要的城市建设,都是在乾隆年间完成的。比如圆明园在乾隆年间彻底建成,三海在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
那么,为什么乾隆朝的文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仅仅是乾隆皇帝在文化方面领导有方吗?不是。文化是上层建筑,它需要经济基础。乾隆朝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的繁荣。比如,为什么历史上出现了扬州八怪,而没出现其他什么州的八怪呢?这是因为扬州的经济力量要远强于其他城市。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云集,是全国最富的城市之一。盐商富豪,都附庸风雅,喜欢搜集字画。当时有一句谚语,叫“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盐商特别怕人瞧不起他们,说他们是暴发户,没文化,舍得花大钱买字画,所以扬州八怪就产生了。其实扬州八怪,除了高翔之外,其他七个人比如郑板桥、金农等人,都不是扬州人。是因为扬州字画价格高,画家生存条件好,把他们吸引到扬州了。
所以乾隆朝的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比如修《四库全书》吧,修《四库全书》,请多少学者,给这些学者多少工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单算一下,抄写《四库全书》需要花多少钱,就知道为什么其他朝代修不起这个《四库全书》了。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因为这部书字数太多,你没法印刷,当时都是雕版印刷,刻不起那么多木板,怎么办,抄。抄的话不能随便从街上找一个识字的就抄。我们看《四库全书》的书影,字迹非常之漂亮,所以抄写的人,小楷功底都是非常深厚的。乾隆要求,抄书人员要由乡试落第士子当中选择,就是说,起码要是秀才,要从中挑书法最好的人。要求他们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写一千字。有人说,这写得太慢了,我一天能写一万字。那不行,写小楷要静心,焚香沐浴,带有敬畏之心,才能写好,写多了质量就不能保证了。一天只能写一千字,部头又这么大,所以乾隆皇帝一共找了两千四百八十一人来抄写。当时工钱,每抄一千字,二点五钱银子。那么就可以算一下《四库全书》八亿字,抄了一共七部,一共五十六亿个字,用计算器算一下,抄写费一共是一百四十万两白银,换成今天人民币币值,二点八个亿。没有钱的朝代,能抄得起吗?所以我们说,乾隆朝的文化繁荣,基础就是它的经济繁荣。
综上所述,乾隆朝的文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两面性:一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另一方面,也确实毁掉了很多珍贵的古书。乾隆修书和毁书,目的都是一个,稳定清朝的统治。
那么,大清的江山,真的如同乾隆想象的那样安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