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诗会(1/1)
很快,元宵这一天到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极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全城都要点灯庆贺,称为闹元宵。
如果是长安城的老人,一定还记得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次闹元宵活动。那还是今上登基的第一年,为了庆贺登基,李隆基在安福门外布设彩灯五万盏,选长安、万年两县少女千人,于灯下踏歌三日。李隆基陪着他老子睿宗皇帝率领嫔妃宫女登上安福门城楼观赏,与民同乐。
除了观灯赏灯,这一天的另一项活动是举行诗会。
诗会的组织者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个人,只要有人愿意来参加,任何人都可以召集诗会。然而这个时代也是个势利的时代,如果诗会的召集者声望不够,参加诗会的人自然就不怎么积极,往往会出现冷场的情况。
所以当听说御史大夫崔耀今年要在府中举办诗会的时候,长安城里那些大大小小的诗人们就对这场诗会本就充满了期待。而当他们知道了这场诗会的主持人竟然是当朝宰相张九龄这样的大腕的时候,就更是趋之若鹜了。
“若是能在这场诗会上一举夺魁,那无疑将从此名震长安城啊。”
“就是,就算不能夺魁,能够露露脸也是好的,至少混了个脸熟。下次科考的时候也有了敲门砖啊。”
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这样势利的主意,就连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人也不能幸免。
诗会这天最忙的当属李贾,什么准备场地、安排吃食,这些全都由他一个人负责。不过虽然很累很辛苦,他却没什么好推脱的,谁让这个主意是他出的呢。
最闲的当属崔闺秀,不仅不能帮忙,还总给他添乱。
为了躲开她,李贾不得不跑到门口来迎客。刚来就碰上了一个装束怪异之人,此人竟然背着一把剑来参加诗会。
李贾把他拦下。
“这是诗会,不是比武,你这背着把剑来是什么意思?”
看他的样子,李贾真怕他比诗不赢拔剑砍了对方。
“这不是剑,是我的装饰。”李白扯扯剑穗,“是我的个人风格,你懂不懂!”
见李贾只是愣愣的看着他,李白摇摇头,推开他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进入大堂,李白发现里面早已人满为患,其中有很多都是他认识的。
这些年他游历天下,结识了不少朋友。不过这其中最得他欢心的只有孟浩然孟夫子。
二十七岁那年,李白来到襄阳,结识了当地大名鼎鼎的一个猛人——不是郭靖,是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已是快四十岁的人了,每日还是只知道作诗,别的一概不会。他这个人写诗虽然恬淡洒脱,但是做人却很纠结,最令他纠结的就是他老做不上官这件事。
有一天,那是开元十六年的三月,他们又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孟浩然又不开心了,搞得李白也很郁闷,于是就问他怎么了。
“兄弟。”孟浩然愁苦满面,“告诉你个事儿,我有个朋友刚刚考上了。”
“是谁?是王维么?”
“不,不是他。如果是他,我的心里倒也平衡了。”孟浩然叹息着说,“他和我一样也是穷苦出身,家里比我还穷,但是人家现在都成了秘书省的校书郎了。我好歹还是个书香门第出身,但是却···唉!”
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可见他有多纠结了。
“兄弟,我也想试一试,去趟长安。”孟浩然望向李白的眼里射出热切的光,“我觉得自己有戏。”
李白举杯为他祝福。
“大哥,你一定行的。”
“但是。”孟浩然欲言又止,“实不相瞒,哥哥我上次去长安借的钱现在还没还清呢,现在哪有钱做路费呀。”
李白心想原来是缺钱,他是个豪爽性子,当即将钱袋里准备要去买米的钱扔给了他。
“大哥,这些钱你拿着,当路费去长安吧。”
孟浩然紧紧抓住钱,“兄弟···。”
两人最终依依惜别,青年李白满怀惆怅,为敬爱的兄长孟浩然送行,地点就在黄鹤楼。李白望着长江之中的那叶扁舟,写下了绝美无匹的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从开元十六年春天到今天整八年过去了,他一直想问他敬爱的孟夫子,考试考得怎么样了?但是今天似乎不行,因为孟夫子的身边已经有人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讨厌的人——王维王摩诘。
当作为同龄人的李白还在不务正业的玩剑、玩神仙术的时候。作为有志青年代表的王维已经在帝都长安出人头地了。
李白第一次来长安的时候,经他在峨眉山学道时的好友元丹丘介绍,结识了今上的亲妹妹玉真公主李玄玄。在终南山下的玉真别馆里,李白写下了一首经典的《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他的确是被摧了心肝,因为他仰慕的玉真公主此时已经名花有主,那个“主”就是风流倜傥的大才子王维。
如今两人的情敌生涯从女人身上蔓延到了男人身上。
李白仰慕孟浩然的超然洒脱,然而孟浩然却希求王维的名声,需要他引荐他进入朝堂。三人就这样进入了这个感情三角债之中。比如当他想念孟浩然的时候他会写《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淮南对雪赠孟浩然》。但是孟浩然呢,他的诗没有一首是写给他李白的,他只会写《留别王维》。所以这时候他自然不好再坐到孟浩然身边去了。
正当他为坐在哪里而苦恼的时候,突然发现右手边有一个不停挥动的小手,那是他才认识不久的小迷弟杜子美。
“太白,太白,这里。”
原来杜甫早就为他在第一排最显赫的位置上占了座位。
“太白。”
李白刚坐下,杜甫就凑上前来。
“这是小弟今日新写的一首诗,请兄收下。”